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饵料系数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在养殖生产中的全过程。降低了饲料成本,可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工厂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4个养殖密度(120、180、240、300尾/m2),在养殖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养殖30 d后对4个养殖密度条件下的墨吉明对虾进行生长性状测量及存活率统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墨吉明对虾最适养殖密度.[结果]不同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G120组的体长和体质量的增长速度显著优于其他密度组,增长率(GR)和增重率(WGR)分别高达36.54%和158.53%;墨吉明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GR)与密度的呈负相关(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特定生长率逐渐下降,G300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为(2.09±0.57)%,与其他密度组特定生长率差异极显著(P<0.01);饵料系数(FCR)与养殖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即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饵料系数逐渐增大,G300组的饵料系数仅为3.37±0.53,低于其他3组.不同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养殖密度高于240尾/m2时死亡率高达40%,严重影响墨吉明对虾的存活率.[结论]当养殖密度为120尾/m2时,虽然各测量指标最大,但空间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墨吉明对虾工厂化养殖,养殖密度为180 ~ 240尾/m2时,各生长性状测量值相对较高,且有利于墨吉明对虾工厂养殖空间利用率,因此应选180 ~ 240尾/m2作为墨吉明对虾工厂化养殖最适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尽快开发对虾新品种,同时革新养殖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市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1—2012年,晋江市农业局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在陈埭镇鹏头村围垦区进行河口性斑节对虾养殖试验。通过两年试验观察表明,斑节对虾适盐范围广,耐低盐,食性杂,生长快,能耐高温和低氧,抗病能力较强。此外,其个体大,体壳厚而坚实,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离水后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干露,易干活运输,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选育保种中间养成阶段(约10 ~40g/尾)的营养需求,以同一全同胞家系的凡纳滨对虾为对象,体质量为(10.30±1.61)g,选择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和双齿围沙蚕(Perineresis aibuhitensis)这4种饵料进行60d的投喂试验,在对4种饵料进行营养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对虾生长、成活,以及消化、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4种饵料投喂下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2)人工饲料组对虾肝胰腺中消化相关的α-淀粉酶d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物饵料组(P<0.05),蛋白酶基因表达趋势同α-淀粉酶d4基因相似,双齿围沙蚕组和软颗粒饲料组的胰脂肪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虎斑乌贼组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生物饵料组y+L氨基酸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P<0.05);(3)虎斑乌贼和双齿围沙蚕的氨基酸营养评价相对较高,而配合饲料和双齿围沙蚕的脂肪组成和含量相对更优。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的营养价值最高,软颗粒饲料最低;4种试验饵料的投喂效果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除蛋白酶基因外,其他基因表达同试验饵料的营养组成和投喂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规律。[方法]对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虾池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引起虾池浮游动物垂直运动的可能原因。[结果]C区浮游植物总数量大于B区和A区,总数量变化范围为6.6×108~11.5×108个/L,但各区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相似。绿藻、裸甲藻、硅藻、隐藻、蓝藻均在C区的总数量最大,各区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相似。高位池养殖日本囊对虾虾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昼夜垂直变化不明显,C区浮游动物总数量最多(1.69×103/L),其次是B区,A区最少(1.26×103个/L)。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水体中温度和DO的昼夜变化显著,而p H的昼夜变化不显著,而温度、p H值、DO的在各时间点的区域垂直变化均不显著。氮、磷和COD在各时间点的区域垂直变化均不显著,氮和磷的昼夜变化不显著,COD的昼夜变化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后期虾池水质调控及日本囊对虾高产养殖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药浴方式,研究了一种新型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凡纳滨对虾受精卵、无节幼体、幼虾、成虾的毒性及饵料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 h的LC50为64.1 mg·L-1和31.13 mg·L-1,安全浓度Sc为2.20 mg·L-1: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凡纳滨对虾成虾24、48 h的LC50为66.17 nag·L-1和32.16 mg·L-1安全浓度sc为2.28 mg·L-1,为了保证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聚六亚甲基双胍的用量应控制在0.5 mg·L-1之内;聚六亚甲基双胍在125 mg·L-1浓度内对受精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0.5 mg·L-1浓度以内对无节幼体的变态率无明显影响.聚六亚甲基双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表现出了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不产生抑制的最高浓度为5 mg·L-1;聚六亚甲基双胍对球等鞭金藻48、96、144 h的ECho为27.01、34.95 mg·L-1和33.14mg·L-1亚心形扁藻为34.65、28.73 mg·L-1和20.57 mg·L-1,聚六亚甲基双胍对两种藻类的安全浓度分别3.5 mg·L-1和2.9 mg·L-1,表明聚六亚甲基双胍对亚心形扁藻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1.池塘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防逃设施完备。塘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池塘面积以3~5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2.水草栽培和饵料投放俗话说"虾多少,看水草",水草不  相似文献   

9.
凡纳滨对虾土塘淡水养殖技术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纳滨对虾是淡水养殖的新宠。本文总结了在明光市潘集镇土塘利用女山湖水系成功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技术模式,并对养殖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内陆水域凡纳滨对虾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原理,分析了当前对虾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目前新兴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的技术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是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实现一种高效、减排、降低养殖生产风险、减轻养殖水环境污染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对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有效新模式,是现今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主养模式 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的饵料鱼。当配套饵料鱼池夏花的存量已达到或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夏花分出1/3,作为鳜鱼的饵料鱼投喂。存塘夏花做鱼种培育,待小规格鱼种逐渐生长到又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再次分出1/3的鱼种用于投喂,仍留2/3鱼种用于大规格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12.
邵锦淑 《福建农业》2013,(10):30-31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我国于1987年引进,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成功。1994年我区引进该种虾苗进行试养,并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凡纳滨对虾以其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易于进行集约化养殖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青睐,养殖面逐年增加,现有凡纳滨对虾养殖面积80公顷。根据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市场前景,采用混养生态养殖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混养生态养殖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淡水龙虾集约化养殖,采用秋放虾种。秋季种虾易采购,易驯化,育苗时间早,繁育率高,商品虾产量稳定,上市早,见效快。目前养殖户一般在春节后才放养。商品虾到8~9月才能上市。错过了最佳销售时机。近几年我镇陈庄村利用低洼易涝田开发连片精养池塘。发展小龙虾秋放集约化生态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每667平方米产商品虾300千克~350千克。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对虾养殖前期,肥水培育浮游藻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措施。这是因为,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乃是依赖浮游藻类净化水质。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其生长繁殖又能利用含氮废物合成藻类生物体:许多藻类及浮游动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对虾的饵料。  相似文献   

15.
80:20池塘养殖模式是美国奥尔本大学教授史密托博士设计的,与传统的混养模式相比,该养殖模式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技术基础就是饲养单一的主体鱼类,其产量约占收获时养殖产量的80%,同时还能额外生产出20%的滤食性鱼类,这些滤食性鱼类主要摄食的浮游植物是由主养鱼的排泄物肥水产生。80:20养殖技术所用的饲料是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适用于池塘精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