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醉山》是杨文汀同志作的山水盆景小品,取材于当地的石笋石(一块9×19厘米的小型山石),无论在立意、构思、布局上郁有一定特色(副题为《补天遗石》)。《醉山》摆脱了当前较为流行的两山对峙或群峰伫立的繁琐的人工布局和模式。它以一方盘石居中,占去整个画面。以边角或断面取景,它比全景山水有更大的选择性,表现手法洗练。  相似文献   

2.
庄晚芳先生等编著的《中国名茶》,读了后,收益非浅。但书中某些观点或者说是提法,笔者觉得有探讨的余地。本着百家争鸣、各抒已见的方针,特提出来商榷。《中国名茶》在“茶的功用”中就提到“人在豪饮酰醉时,往往陷入昏迷状态。这时如喝几杯浓茶,便可顿时清醒。”(《中国名茶》第15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这种提法是欠妥的,起码可以说是言过其实。当然饮浓茶解酒醉也并不是《中国名茶》首次提  相似文献   

3.
《望天门山》在《中国花卉盆景》(1993年10期彩页)发表后,受到专家的肯定,不少读者也来信要求交流创作方法,这无疑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我从事山水盆景创作掐头去尾匆匆已逾十载,对我国山水盆景如何体现其诗情画意颇费思量,山水盆景《望天门山》就是在大诗人李白《望天门山》原  相似文献   

4.
洞庭山碧螺春茶产自历史悠久的碧螺春原产地江苏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就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宋朝时,此茶已作为贡茶,据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记载:"洞庭出美茶,旧人为贡…"。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据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1757年)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  相似文献   

5.
茶药起源     
最早最先提及“茶”字,是战国时期杂家著作的《神农本草》。战国时期,诸子齐出,百家争呜,根据历代流传故事及学说,结合各人研究心得,写山各种伟大的历史文献。据历史记载《神农本草》是扁鹊(姓秦)弟子子义(或作子仪)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陆羽《茶经》记载乌程温山出御荈(即御茶,音CHuǎn喘)。为此,我们根据史料记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考证。据南北朝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公元420—470)和明朝《万历湖州府志》(公元1573—1619)记载,温山在乌程县(今属吴兴县)西北二十里。据考证温山在湖州市西北约十公里。位于东径120°02′,北纬30°56′座落在湖州市城区白雀乡与龙溪乡的交界处。属天目山山系插入太湖的一支余脉,是弁山山脉的第二主峰,现叫南云峰。山间有座颇具规模的白雀寺。山坞中有著名的白雀寺温泉。据唐颜真卿《石柱记》云:“弁山有金井玉涧乳窦温泉”。因而,当地也有人称它温泉山或温山坞。显然温山是以温泉而得名。  相似文献   

7.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睛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宋·戴敏《初夏游张园》)——盛产江南的枇杷,也能在北方小小的花盆里安家落户,说明它的适应性真强啊!  相似文献   

8.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驻足在张奇志创作的唐人张若虚诗意盆景《千江有情千江月》(以下简称《千江》)前,那月下的山,梦中的水所弥漫的冥冥境界,会不知不觉地把你的思绪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     
这一作品历经8年构思创作而成,题材取自古代名著《西游记》,唐僧玄藏法师及其三个徒弟(悟空、悟能、悟静)正行在西天(今印度)取经的艰山恶水途中。这几个人物,几乎都是自然  相似文献   

10.
丁香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813-858年)在《代赠》诗中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之句描述对意中人的眷恋之情;同时代文学家陆龟蒙(?-881年)永丁香诗曰“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决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用丁香花传情,表达生动。 明代戏曲家高濂(1527-约1603年)曾描述“花小细如丁,香而瓣  相似文献   

11.
汪建军 《贵州茶叶》2005,33(1):37-39
石阡县属黔东武陵山茶区,茶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历史悠久(距今400多年)、品质优良。据陆羽《茶经》(成书于780年)中记载:“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包括石阡。1948年《贵州通志》载:“石阡茶、湄潭眉尖茶昔皆为贡品”。  相似文献   

12.
《轻舟已过》(《中国花卉盆景》93年9期第10页)属意境型山水盆景。在布局上,两山对峙,远山平卧,展现茫茫江域;主山与客山遥相呼应,使江水流向成为欣赏者的视觉中心。置寒亭于苍崖下,一左枝横挂悬崖,使其互相对比映衬。在宽阔的江面,倘若无舟无楫,唯见江水横流,这才是轻舟已过矣;这才显示出作者在命题与表现手法上的匠心独到。现在置一舟于江面,岂不画蛇添足乎?!再从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13.
五、王羲之爱兰 (一)兰亭之会《晋书·王羲之传》:晋穆帝永和九年(癸丑,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当时名人雅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临水为祭,以清除不祥),宴集于会嵇山阴之兰亭。王写了有名的《兰亭集序》。“兰亭”根据明朝酌《绍兴府志》(1587)记载;“兰渚山……兰渚之水出焉。兰亭,山阴汉旧县亭,王羲之曲水序于此。”兰亭在会嵇山防即今浙江绍兴市南27里处,是汉朝的旧县亭。何时所修,  相似文献   

14.
盆景源于中国中国园林布置,远在夏商周三代(由公元前2205至前255年)已相当进步。从夏桀之瑶台,商纣之鹿台,周文王之灵台、灵沼,可见当时已具备宫室亭台园林之美。由于园林布置而有人造假山之巧。根据《典籍录·辅黄图》载:“梁孝王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上有寸肤石、落猿岩、栖龙岫等”。汉《旧仪》也载:“茂陵富民袁广汉,于北山下筑园,东西四里,清  相似文献   

15.
咏花词二首     
清平乐·醉芙蓉 万芳藏秀,雁已无计留。邀得芙蓉戏霜醉,临水三变殷秋。 花心未必能解,孤枝依旧卓绝。落红尚自扶伤,深情岂关霜雪。 (醉芙蓉,又名拒霜花,花期晚至11月。花色每日三变,其花、叶、根均有消炎,退肿、止血功效)  相似文献   

16.
壮哉,神女峰     
山石盆景创作一直沿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以使盆内景物之间互相谐调,从而达到“自然缩影”的艺术境界。而《神女峰》(《中国花卉盆景》90年1期插四)一作则突破了这传统原则,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神女峰的雄奇、俊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壮哉,神女峰。  相似文献   

17.
“昭彰盆景形神,提领观众入胜”。作为中国盆景的闪光一点,题名的重要意义已为人所共识。潘仲连先生的《刘松年笔意》,贺淦兹先生的《风在吼》,赵庆泉先生的《小桥流水人家》,许介文先生的《欸乃一声山水绿》等等,不但作品形神光彩照人,题名亦炉火纯青,堪称一代风范。但是,我们的另一种现状是:相当一部份作品的题名(包括艺术创作水准)还在低起点上徘徊。这是中国盆景提高环节中不应忽视的一环。下面,让我们剖析几个作品(均见《中国花卉盆  相似文献   

18.
由新加坡德教太和观主办的“上海盆景家朱勤飞山水盆景义展”日前在河畔中心展览厅举行,该观名誉主席杨添寿主持开幕式。91岁的杨老先生在会上首先讲话:“感谢朱勤飞本着慈悲为怀的精神,共襄义举,赞助德太和观。”德教太和观主席李锦祥也在典礼上表示:预料全部义卖将达到2万元新币(约合人民币17万元)。结果,仅《昆鹏崖边醉群仙》山水盆景就以5000元新币售出(约合人民币28000  相似文献   

19.
正宁夏园以"塞上江南印象宁夏"为主题,从水韵、生态、宜居等方面展示当地特色的风俗、文化、艺术和植物资源,形成了"一山一水一民居,姹紫嫣红醉宁夏"的景观格局。"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园核心景观由贯穿展园的"几"字形水系为引领,围绕水系布置的植物景观充分展示了秀丽的塞北美景。此为展园景观之"一水"。展园模拟六盘山的山势山形,以土石堆砌形成六盘山微缩景观,题刻《清平乐·六盘山》词,山间种植特色植物,以园艺手法展现了红军长征精神。这是展园景观之"一山"。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有关规定,山东省农业厅组成7个农药生产许可审查组,分别对山东德浩化学有限公司等38家农药企业进行了生产许可审查。2018年5月14日下午,山东省农药管理评审专家委员会召开2018年度第三次会议,对山东德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