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果柄和荚果力学特性影响着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指标。本研究对92个花生品种(系)鲜荚果的果柄强度、荚果压缩破壳力、荚果层厚度和高度、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34个品种(系)在荚果处脱落率为100%。大多数品种(系)的果柄强度在未熟和成熟荚果间差异不显著,秧-柄节点的果柄强度大于果-柄节点,荚果侧压破壳力正压立压。果柄强度均值与不同成熟度的果柄强度、秧-柄节点的果柄强度、果-柄节点果柄强度、荚果处脱落的百分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3个方向的破壳力之间,荚果层厚度与荚果层高度之间,夹持状态荚果层厚度与荚果层厚度、夹持状态荚果层高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筛选出了10个适于机械化收获的优质大花生品种(系),果柄强度较高,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对照品种花育33号增产。为培育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花生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花生荚果的力学特性是花生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果柄强度和破壳力是花生力学特性的主要指标。本研究以173份花生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鲜荚果的果柄强度、荚果破壳力、结实范围、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以筛选适应机械化收获的优异品系。结果表明:173个花生品种(系)的果柄强度变异广泛(4.35~11.68N),平均秧-柄脱落力(8.34N)大于果-柄脱落力(7.03N),13个品系在果-柄脱落力和秧-柄脱落力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荚果侧压破壳力>正压>立压,3个方向的荚果破壳力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花生品种(系)的荚果层高度显著高于小花生品种(系),荚果层厚度在大小花生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花生荚果的果柄强度来源于果-柄之间的脱落力(r = 0.96,P<0.01);与对照相比,51份花生品种(系)在荚果和籽仁产量上均表现为增产;花生荚果力学特性的15个性状和产量、品质的9个性状分别综合成为5个和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分别为66.73%和80.3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果-柄脱落力、秧-柄脱落力、果柄脱落率、成熟荚果果柄强度、未熟荚果果柄强度是影响果柄强度的主要性状;最终筛选出19个果柄强度适中、增产的花生品种(系),为后续培育适应机械化收获的花生新品种提供优异的育种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6个不同收获时期覆膜和露地栽培处理对花生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烂果数、烂果率和落果率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增加速度逐步放缓,覆膜处理的产量和出仁率在9月16日收获达到峰值,露地栽培处理的产量和出仁率在9月21日收获达到峰值.5月12日覆膜栽培处理的产量、出仁率、烂果数...  相似文献   

4.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引升子叶出膜技术试验简报杨俊龙(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安710003)为了推迟地膜花生芽苗的见光时间,有效的引升子叶节出膜以减少地膜内花生茎枝的横生,降低发芽果和烂果率,增加每穴花生果数,从而进一步挖掘地膜花生的增产潜力和提高其花生...  相似文献   

5.
在花生收获前,往往发生在棵上的花生果,还没有收刨就又在在里生芽了,这种果通称发芽果。这是某些花生品种的一个弱点,尤其是“伏花生”的这个缺点比较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花生覆膜引升子叶节出膜栽培法,可以使子叶节距膜面上移1.2—5.0cm,膜内横生茎枝穴百分率减少9.1—21.4个百分点,有些则完全消除;每穴花生果数增加1.4—5.0个,亩增产25.2—51.1kg.增产率达9.4%-15.4%,发芽果率和烂果率分别为1.3%和2.0%,较花生覆膜现行栽培法低10.6和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花生品种之间,烂果率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试验表明烂果率的高低与杂种的亲本密切相关。如果双亲均为易烂果品种,则杂种F_1也易烂果。如果双亲之中有一个亲本为易烂果品种,另一方为抗烂果品种,则杂种的烂果率一般介于双亲之间。烂果率的遗传力不高(变动于0.1531到0.4177之间),这表明烂果率是一种数量性状,可能受控于微效基因。  相似文献   

8.
一、我县秋花生种子一播全苗的增产效果 我县春花生的播期、一般在春分至清明,正遇上低温阴雨频繁的季节。对花生播种、发芽、出苗影响很大,造成烂种烂芽,缺苗少穴。轻者年份缺苗率均在10—20%,重者年份20—30%,个别山区达50—80%,严重影响花生产量。 我县自1980年起,从广东汕头等地引进粤选58翻秋良种作春植花生种以来,才基本上解决烂种缺苗这个矛盾。经大面积栽培翻秋花生,具有发芽率高、出苗整  相似文献   

9.
涝害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涝害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特别是花生地的半边涝和阴涝。为了解涝害对构成花生产量因素的影响,我们七六年在花生收获期间,在全县十六个大队进行了考察,受涝害的花生单株结果少,烂果多,百果重减低,出米率下降,减产很大。据十六处统计平均每亩减产一百三十八点二斤,减产率37.8%,  相似文献   

10.
果柄强度是影响花生机械收获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对76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果柄强度、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筛选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大花生新品系6个:R17-9,P17-91,P17-70,P17-68,P17-90,P17-111,不仅果柄强度较高,荚果自植株上脱离时较少带有果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对照品种花育33号增产,品质性状优异。本研究为筛选和培育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花生品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花生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烂果,年度之间波动较大,一般为0.8—12.38%,直接威胁着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如何进一步弄清烂果原因、减轻损失,是花生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利用我县花生原种场及有关乡农科站多年试验和调查资料,并结合气象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58个花生新品系进行了果柄强度测定和断裂点统计。选出16L10、16L11、16L13、16L34、16S1等花生新品系,不仅果柄强度较高,而且荚果自植株上脱离时不带果柄,为选育适合机械化收获与加工的花生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花生种仁的大小及重量对出苗速度及出苗率、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植株的花芽分化和成花率以及荚果产量等有很大的影响。大粒优质种仁可提高出苗速度2~5d及出苗率3%~5%,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增多,成花率高,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腰果云翅斑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腰果云翅斑螟(Nephop teryx sp.)是我国腰果的新害虫,其幼虫蛀食坚果及果梨,据1985年调查最高为害率达60.2%。幼嫩坚果被蛀食后,种仁无法形成,最后导致干枯;较老的坚果被蛀食后,种仁扭曲,降低商品价值;果梨被蛀食后,引起腐烂。腰果云翅斑螟一代需时30~34天。此虫的发生与腰果结果期相吻合。成虫白天躲于枝条上,其活动盛期在傍晚及清晨;一头雌成虫最高产卵量125粒,卵产于果腹、果蒂、果柄及花萼萼片处;幼虫5龄;化蛹场所主要在植株冠幅下离土表约1厘米深的土中。建议喷射敌敌畏或杀螟松并结合摘除带虫果及收集落地被害果,挖掘蛹等综合措施对此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在对57个花生品种(系)的果柄强度和鲜荚果不同方向果壳强度进行测定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鲜花生机械化收获的普通型花生品种的技术指标,即果柄强度最小值不低于5N且果壳强度最小值不低于1.26kN。选出16L25、16L90、16L9、16L8、15L26、16L72、宇花31号、花育31号、15L36G和吉花11号等10个适合一段式机械收获的花生新品种(系),并提出了花生机械化收获适宜性指标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旱地花生开花规律及有效花终止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旱地花生出苗后30d左右始花,花期60d。始花20d后进入盛花期,有70%~80%的花在始花至盛花期内开放。挂牌标记各期果针入土结实的结果表明:旱地花生有效花终止期为始花后30d,有效果针入土终止期在收获前60d。  相似文献   

17.
李亚贵 《作物研究》2001,15(2):24-25
为了解石膏在花生生产中的效果,1998年在邵阳以六月籽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石膏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红壤旱地种植花生,每公顷施用石膏粉225kg,基本能满足药生高产优质对S.Ca的需求,与对照相比,花生平均增产22.6%,脂肪产量增加38.5%,饱果率增加10.5%,每公斤果数减少11.5颗,且果荚外观明显改善。花生所吸收的硫S.Ca主要分布在果荚中。  相似文献   

18.
奥卡尼克生物菌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花生播种前沟施奥卡尼克生物菌肥(BGP),同时在开花下针期和饱果期叶面喷洒(PGA),可降低花生茎枝高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和饱果率,降低公斤果数,明显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巧锄花生三遍地 牟平县莒格庄公社桑园大队 几年来,我们大队对花生烂果和形过成秕果多的原因进行了观察试验,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烂果一般在“大暑”后开始出现,而且多是秋涝重,下洼地、下水头、粘土地重,伏果烂的多,平垅种植的重,起小垅种植的轻;秕果一般是第二、三对侧枝结的果,起小垅的,垅背一塌,有的  相似文献   

20.
对冬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5年用室内保湿法对1500份小麦材料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从小麦穗长发芽与收获后的种子发芽的比较把小麦收获前穗发芽分为低,中,高3种敏感型,白粒品种穗发芽抗性低于红粒品种;数量遗传分析表明,小麦穗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高于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