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畸形细胞的生理作用、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寄生蜂其它寄生因子的协同作用和畸形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新疆苹果蠹蛾幼虫期及蛹期的寄生蜂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3年在新疆伊犁的调查,发现苹果蠹蛾幼虫和蛹的5种寄生蜂,包括1种重寄生蜂。它们是光点瘤姬蜂,蠹蛾玛姬蜂,红足微茧蜂,四齿革腹茧蜂和凹腹双短刺金小峰。  相似文献   

3.
在离体培养幼虫外寄生蜂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蜂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不同的要求,本文对麦蛾茧蜂(B.hebetor),矛茧蜂(O.Plaliatus),管氏肿腿蜂(S.guani)的蛋白酶活性,饲料中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蛋白酶含量低的蜂,饲料中含高游离氨基酸及低蛋白;蛋白酶含量高的蜂,饲料中含低游离氨基酸及高蛋白。  相似文献   

4.
烟蚜茧蜂畸形细胞发生及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畸形细胞来源于卵的浆膜层。蜂产卵33~36 h后幼虫孵化,每胚胎平均释放150个细胞。畸形细胞的直径随寄生日龄而增加,由初始直径(22.1±6.5)μm增长到第5天达最大为(30.1±8.5)μm。但是,其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随寄主龄期和外界因素等不同而有差异,即使是条件相同其大小也有不同,最小的9.0μm,最大可达100.0μm,但其数目却随日龄增长而下降。扫描电镜显示:畸形细胞表面覆有微绒毛,4日龄比1日龄的更长、更密,表明吸收和分泌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5.
寄主植物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寄生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菊芬 《植物保护》2003,29(1):45-46
通过对云南地区豇豆、丝瓜和番茄叶上的美洲斑潜蝇幼虫期寄生蜂调查 ,结果发现 ,美洲斑潜蝇幼虫的寄生蜂有丽灿姬小蜂、黄潜蝇釉姬小蜂、点腹灿姬小蜂、底比斯釉姬小蜂、异角亨姬小蜂和姬小蜂 6种。这些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均以作物生长前期最低 ,后期最高。对豇豆叶上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为15.24%~35.16% ,以黄潜蝇釉姬小蜂为优势种 ;对丝瓜、番茄叶上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分别是 18.88%~42.36%、24.40%~50.55% ,均以丽灿姬小蜂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寄生蜂毒液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寄生蜂毒液蛋白具有抑制寄主血细胞免疫、调控寄主生长发育、抑制寄主生殖系统发育、调节寄主内分泌等功能,但一直以来对其组成成分知之甚少.近年来,不仅研究了寄生蜂毒液蛋白的生化特性,而且通过分离纯化、酶活测定、基因克隆等方法明确了寄生蜂毒液的部分蛋白组分.根据这些毒液蛋白性质和功能,可将其分为麻痹毒素、抗菌活性物质、酶类、酶的抑制剂等,它们在害虫生防、药理学和生理学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作者就国内外对寄生蜂毒液蛋白组成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杰  陈民生  翟芸香 《植物检疫》2007,21(5):315-316
栗瘿蜂是山东省补充检疫对象,是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板栗产区普遍分布。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栗瘿蜂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我们从1990年起,对栗瘿蜂寄生性天敌寄生蜂进行了10多年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鳞翅目:草螟科),我国三北地区农业生产重大害虫的天敌资源及其对寄主种群的控制作用,本文对我国草地螟的寄生蜂种类,及其对寄主虫态(龄期)的选择和寄生类型进行了总结。所得的主要结果为:我国已知的草地螟寄生蜂有26属36种。其中属于赤眼蜂科的4种、巨胸小蜂科的1种、茧蜂科的17种和姬蜂科的14种。在这些种类中,有卵期寄生蜂4种,幼虫寄生蜂32种。在幼虫寄生蜂中,有卵-幼虫寄生蜂3种,幼虫-蛹寄生蜂2种。另外,寄生蜂可寄生1~5龄幼虫,但从龄期较低的幼虫开始寄生的种类比从龄期较高开始寄生的多。再加上从1龄开始寄生的部分种类在寄主幼虫发育到5龄时已经成熟,因而可在3龄寄主发现的寄生蜂种类较多,多样性指数也较高。我国草地螟茧中的寄生蜂大多是从幼虫期开始寄生,是否存在从预蛹或蛹期开始寄生的种类尚待明确。最后,这些种类以初寄生、单寄生和内寄生蜂为主,而重寄生、多寄生和外寄生蜂较少,分别为2、4和2种。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挖掘、筛选和评估本地天敌资源,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在陕西省玉米主产区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被螟蛉盘绒茧蜂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这也是我国首次报道本地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幼虫。本文详细报道了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史和各个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以期为今后利用螟蛉盘绒茧蜂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参考。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卵有柄,发育3 d后孵化为幼虫;幼虫3龄,1龄幼虫具有角质化的颚,2龄幼虫具有发达的尾囊,3龄幼虫尾囊退化;3龄幼虫咬破寄主体壁爬出体外并就近结茧化蛹;化蛹3 d后即羽化为成虫。螟蛉盘绒茧蜂卵期3.1 d,1龄幼虫期2.1 d,2龄幼虫期3.2 d,3龄幼虫期1.0 d,蛹期3.0 d,卵~成虫发育历期12.4 d。  相似文献   

10.
苜蓿籽蜂幼虫龄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量苜蓿籽蜂幼虫头壳宽度的方法,对苜蓿籽蜂幼虫龄期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苜蓿籽蜂幼虫共4龄,1龄~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182±0.0093),(0.261±0.0093),(0.346±0.0098),(0.448±0.0109)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幼虫龄数(X)与头宽均值(Y)的关系式为Y=0.0883X+0.0885,r=0.9982。  相似文献   

11.
12.
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15、20、25℃和30℃的恒温条件下,对南昌二化螟田间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上述各温度条件下,50%个体化蛹时间分别为66.3、41.8、26.0 d和19.9 d。由回归方程估算出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1.1)℃和(411.0±14.2)日.度。田间自然条件下,越冬幼虫在4月初始蛹,5月下旬终蛹,1998、2004年和2005年田间累积50%越冬幼虫化蛹时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77.8、417.5日.度和375.4日.度,3年平均为390.2日.度。利用该理论有效积温,参照当年2~4月的气温,可预测田间越冬幼虫50%个体化蛹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泡幼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及其两元复配组合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毒力, 并将筛选出的增效组合在田间进行防效验证。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噻虫嗪和溴氰虫酰胺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691、4.883、5.350、10.326、13.966和27.942 mg/L。两元复配组合中,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复配组合(8∶1、2∶1、1∶1、1∶2和1∶4)、呋虫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1∶4、1∶2、1∶1、2∶1和4∶1)、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4∶1、1∶1和1∶4)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呋虫胺复配组合(1∶4)具有增效作用。在梨小食心虫暴发为害年份、于梨果不同发育阶段进行田间防效验证,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1∶4(12.5 mg/kg+50 mg/kg)、呋虫胺与氯虫苯甲酰胺2∶1(25 mg/kg+12.5 mg/kg)和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1∶1(12.5 mg/kg+12.5 mg/kg)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分别为75.02%~94.81%、50.04%~89.15%和42.90%~90.57%, 其中,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1∶4)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乳状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化妆品和农用化学品等领域,稳定性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因此,快速、准确地表征乳状液的稳定性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农药水乳剂是以乳状液为基础的农药剂型之一,具有高效、低毒和环保等优点。文章简要介绍了乳状液在食品和石油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液滴粒径及其分布测定、电导率测定、微观结构研究、拟三元相图研究和液滴表面电动性能研究等表征乳状液制备与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的主要手段,并总结了这些表征手段在农药水乳剂研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缩短水乳剂配方研制周期和提高其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从饲料用麦麸中分离出的12种细菌均能支持无菌家蝇Musca domesticaL.幼虫在胰化酪蛋白大豆卵黄琼脂(Trypticase Soy Egg Yolk Agar,TSEYA)培养基中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1)幼虫在接种香味类香味菌Myroides odoratimimus的TSEYA培养基中生长时间最短,仅需97.61±1.14h;2)幼虫在接种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TSEYA培养基中的化蛹率可达到86.81%;3)从接种嗜水汽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TSEYA培养基中得到的蝇蛹重量最高,达到20.15±0.23mg/个;4)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饲养的家蝇羽化率较低(60.87%)外,其余各种细菌饲养的羽化率在84.33%~97.47%之间。此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香味类香味菌、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以及成团肠杆菌Pantoea agglomerans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支持幼虫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寄生性天敌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分布特点并开发其分子标记,基于烟蚜茧蜂基因组草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微卫星的分布特点并开发微卫星位点,采用PCR技术对获得的位点进行验证,获得高分辨率的分子标记位点。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基因组中共有360 199个微卫星,平均分布密度为1 787.93个/Mb,单碱基微卫星数量最多,占微卫星总数的81.46%,其中片段短于20 bp的微卫星居多,而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A)n,其次是二碱基的(AT)n和(AC)n,以及三碱基的(AAT)n和(ATC)n。选取设计的4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有21对引物能稳定扩增出清晰的条带。基于烟蚜茧蜂山东泰安种群2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出的21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48、0.57和0.50,其中位点S6的多态性最低,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4,另有4个位点S12、S20、S29和S35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结合PCR验证结果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和开发出16个烟蚜茧蜂的有效微卫星位点,可作为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烟蚜茧蜂种群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暗黑鳃金龟幼虫取食Bt后不同时间其中肠细胞形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幼虫取食Bt后1~7 d中肠不同的组织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第1天就出现了细胞膜溶解的现象,在第7天细胞膜完全溶解消失;其他器官出现如细胞核核膜溶解,细胞核消失,内质网消失等现象。经过中肠细胞一系列的病变,最终导致幼虫死亡。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for antifeedant effects of H. lupulus extracts against larvae and adults of the Colorado potato beetle (CPB) were determined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larval and adult beetles were fed on potato leaflets treated with H. lupulus extract ranging from 0.4 to 40 mg mL?1 in a no‐choice situation. Their feeding behavior was recorded, and larval growth and antifeedant indexe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H. lupulus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larval growth rate, and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e larval weight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over the course of the assay. Adults of CPB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extracts than the larvae, and, even at lower doses, adult beetles were arrested for longer periods than larvae.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 lupulus extracts may have potential for control of CPB, particularly in organic farms where conventional insecticides are not available.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