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俊之 《茶报》2000,(3):37-37
当今世界上,乌龙茶是中国所独特的茶类。中国乌龙茶有四大品系:即以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安溪乌龙名茶;以大红袍为代表的(闽北)武夷岩茶;以凤凰单丛为代表的广东潮汕工夫茶;以冻顶乌龙为代表的台湾乌龙茶。  相似文献   

2.
一、2002年广东茶叶生产概况 2002年广东茶叶种植面积约为44.53千公顷(66.8万亩),其中开采面积为32.56千公顷(48.8万亩),茶叶总产量为42370吨,其中,红毛茶1795吨,占总产量4.2%,绿毛茶19354吨,占总产量45.7%,乌龙茶15712吨,占37.1%,其它茶类5509吨,占13%。  相似文献   

3.
2003年广东茶叶种植面积约为38.67千公顷(58.01万亩),其中开采面积为30.94千公顷.茶叶总产量为41390吨,其中红毛茶为1027吨.占总产量2.19%:绿毛茶19977吨,占总产量48.26%:乌龙茶为15156吨.占总产量36.61%紧压茶原料218吨,占0.52%:其它茶类4832吨,占总产量11.68%。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海关统计资料,今年1—7月乌龙茶进口1784吨,比去年同期的2554吨,减少770吨(30.1%)。按进口地区统计:福建、广东1235吨,减少2O%;台湾504吨,减少39%。  相似文献   

5.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逸明 《中国茶叶》2005,27(4):14-15
台湾罐(盒)装饮料茶于1989年逐渐兴起,尤其是乌龙茶饮料于1992年对青少年市场诉求成功,促使茶饮料销量于1993年超越碳酸饮料,直至2003年仍位居非酒精性饮料的龙头.1996年各类茶饮料市场占有率为:乌龙茶31%、绿茶16%、红茶6%、调味红茶47%(如奶茶、花香红茶、果香红茶、麦香红茶等合计).1998年以来,乌龙茶饮料下滑,代之而起的是绿茶(含茉莉花茶)饮料.2001年乌龙茶饮料仅占12%,而绿茶饮料提升为24%,此为台湾每年需进口七八千吨乃至万吨左右的红茶及绿茶(茉莉花茶为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主要产于我国福建南部(闽南)、北部(闽北)及广东和台湾等地,不同产区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特征。本文选取不同产区有代表性的乌龙茶样品,采用专家感官审评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审评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酚类、含氮化合物等,但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反-橙花叔醇(40.96%)与α-法尼烯(20.00%)是台湾高山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46.22%)、吲哚(15.20%)和α-法尼烯(23.01%)是闽南清香型铁观音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13.51%)、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11.87%)和紫罗酮类物质(5.26%)是闽北水仙的主要香气成分;而反-橙花叔醇(31.43%)和吲哚(35.83%)是广东乌叶单枞的主要香气成分。本文还分析比较了不同做青程度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同时探讨了香气成分含量与乌龙茶香气品质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福建乌龙茶1978年销往日本只有几十吨,1986年增至六千多吨,连同广东、台湾所产,日本进口乌龙茶总量超过一万吨,占日本全国茶叶消费量的10%左右。目前,许多家庭常备乌龙茶,全家聚饮的习惯正在形成。所以被公认是中国在日本推销最成功的商品。  相似文献   

8.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及包种茶属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其采制方法和品质特点则与福建和广东的乌龙茶略有异同。从鲜叶原料看,台湾乌龙比较细嫩带有毫芽,而福建、广东则要求采成熟的嫩梢,即新梢形成驻芽时(俗称开面)采摘。从制造过程发酵程度看,台湾乌龙茶发酵最足,汤色偏红。其次是福建闽北的乌龙茶如武夷水仙及广东的水仙。再次是福建安溪的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而包种发酵程度最轻。茶汤汤色也依次逐渐由红而转为杏黄。  相似文献   

9.
浅谈广东乌龙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具有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极宜茶树生长。广东既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又是我国乌龙茶的主要产区,广东乌龙茶良种资源丰富,采制工艺精良,茶叶质量超群,风味多样,名优茶亦多,都是其它茶区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分析了乌龙茶主要产区包括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四个产区共33个乌龙茶茶样的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乌龙茶的感官品质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6.88±2.26、87.72±1.20、88.47±1.87和88.25±2.97;而其茶汤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其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及加工工艺有关;儿茶素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高儿茶素含量和高酯型儿茶素比例是导致广东乌龙茶(797.39±151.84、487.11±112.69)和闽北乌龙茶(587.33±57.74、300.92±30.97)茶汤滋味强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乌龙茶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主要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本研究结果将为乌龙茶品质提高和消费者鉴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台湾乌龙茶“金萱”和“翠玉”的引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况 最近几年,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追求高档优质、高香型。乌龙茶以其特有的自然高花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乌龙茶在市场上占有率也越来越大。目前,我省乌龙茶的产量1.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35%以上,仅次于绿茶产量。我省茶叶市场正从红、绿茶向乌龙茶方向转变。国内外茶叶市场也开始向乌龙茶方向发展。 乌龙茶生产主要有闽、台、粤三大类型,其品质各异。台湾乌龙茶滋味醇和爽口,香气清香,花香明显,有别于我省单枞的滋味浓、香高和福建铁观音的滋味醇厚香纯的特点。台湾乌龙茶品种“金萱”和“翠玉”是台湾省茶叶改…  相似文献   

12.
潮州市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是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发祥地。近几年,潮州的茶叶生产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市拥有茶园10多万亩,年产茶叶约8000吨,产值约3亿元。并培育形成了凤凰、铁铺两个茶叶专业镇。凤凰单丛茶在历届国际国内茶叶评比中屡获殊荣,凤凰镇也先后被授予"中国乌龙茶(名茶)之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是特种茶类,它在世界茶叶产量中约占不及5%,1991年世界茶叶产量已达253.6万吨,其中乌龙茶不及10万吨’‘’。但它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和优异的品质,在数百年的市场竞争中,经久不衰,不断发展,深受世人的喜爱。随着现代医学的验证,它对人体有保健防病的多种作用,发展前景更为远大。海峡两岸福建、广东和台湾,都是我国乌龙茶产地。福建和台湾在乌龙茶发展中,更具有特殊的密切的关系。探讨闽台乌龙茶关系及其发展特点,对闽台马龙茶的共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闽台马龙茶同宗同源人类的迁徙对于生产的传播、交融和演化有着深…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 色种是乌龙茶类的大宗座品,据统计,福建省乌龙毛茶1987年总产量的25000吨,其中色种12500吨,占乌龙茶总产量约50%左右。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的开拓,茶叶产量连年翻番。但由于受市场供求变动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色种成品茶质量不断下降。为着保持色种的生产和发展,稳定其产品质量规格,1988年商业部指定色种乌龙茶列入制定标准项目,本文按“制标”的要求进行检测,提出了建立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标准贡献奖是全国首个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标准化方面的专项奖励,2012年全省有28项标准获奖。由郑乃辉、王振康、陈荣冰等人制定的《轻发酵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规程》(DB35/T 1083-2010)荣获2012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三等奖。乌龙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福建乌龙茶具有产量多(2011  相似文献   

16.
国际商报3月15日报导:台茶叶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据台湾海关统计,1994年台湾出口茶叶4382吨(其中大部分是乌龙茶和红茶),比上年减少15%。其中销往最大市场日本3268吨(占台湾茶叶出口中占75%),减少12%,销往其它主要市场的依次为美国547吨(占12%),增加30%,英国150吨(占3.4%),增加52%,德国129吨(占2.9%)增加14%。上述四国在台湾茶叶出口中共占93%。1994年台湾茶叶进口已突破  相似文献   

17.
金萱茶树品种是台湾选育的良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广东引种。河源市是较早引种该品种的地区之一,现全市金萱茶园面积近5000亩,主要分布在紫金(约3000亩)、东源(约1500亩)、连平(约500亩)等地,已投产的总产量有180吨。产品主要有紫金的“武顿山”牌金萱乌龙茶、金萱绿茶、金萱三色茶、“龙皇嶂”牌高档绿茶及东源“萱湖”牌仙湖茶。  相似文献   

18.
《广东茶业》2007,(2):34-34
据日本海关统计室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3月日本乌龙茶进口1,483吨,金额531,388千日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47%和4.51%,其中,从中国进口乌龙茶1.437吨,492,611千日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4%和4.43%。1-3月日本乌龙茶累计进口4,005吨,金额1,420,691千日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75%和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叶》2008,31(Z1)
说到乌龙茶就不得不提及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的三大产区在福建、广东、以及台湾,其中台湾乌龙占全球乌龙茶产量的五分之一.台湾茶业由最初从福建引进茶叶品种和产茶技艺开始耕种,到一路摸索、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历时200多年.  相似文献   

20.
台式乌龙茶初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乌龙茶创始于福建。产区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的部分地区,相应称之为福建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和广东乌龙茶,它们具有各自的品质风格。乌龙茶制造技术有效地利用和控制酶促氧化作用,其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有利于乌龙茶特殊香味的形成,依照产区条件、工艺特点和品质特征,乌龙茶大体可分四种类型。闽北乌龙茶,以武夷水仙为代表,包括广东的凤凰水仙。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包括广东潮汕一带的乌龙茶。台湾包种茶,条型的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半球型以冻顶茶为代表。台湾红马龙,以香按乌龙(又称白毫乌龙)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