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馆陶县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把蛋鸡产业发展摆在农民增收的突出位置来抓,取得了较大的规模效益,推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4年底统计,全县蛋鸡存栏1768万只,出栏870万只,禽蛋产量16.5万吨,养鸡业产值达8.0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5.8%,全县农民人均养鸡纯收入956元。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蛋鸡存栏1810万只,蛋产量11.86万吨。目前,全县养殖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93个,专业户1.4万户。  相似文献   

2.
说到河北邯郸的蛋鸡业,不能不提到馆陶县,它是邯郸地区发展蛋鸡产业化的典型县,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的“蛋鸡之乡”。1999年底.该县蛋鸡存栏1409万只,农民人均55只,禽蛋产量12.4万吨,人均456公斤,全县养鸡业产值达 4.87亿元(90年不变价),仅养鸡一项农民人均增收844元。馆陶县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县,是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他们是如何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将蛋鸡产业化搞得有声有色,把农民带上致富之路的呢,请看馆陶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郭洪亮提供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馆陶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1999年4月,该县以其蛋鸡产业发展迅猛、蛋鸡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的优势被农业部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蛋鸡之乡”。1999年底统计,全县蛋鸡存栏1450万只,农民人均57只,禽蛋产量12.4万吨,养鸡业产值达5.9亿元(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49%,农民养鸡人均纯收入84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今年10月底,全县蛋鸡存栏1590万只,已形成4个养殖基地,11个养殖园区,96个专业村,1.38万户专业户,蛋鸡养殖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馆陶县蛋鸡产业由八十年代的不…  相似文献   

4.
馆陶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1999年4月,该县以其蛋鸡产业发展迅猛、蛋鸡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的优势被农业部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蛋鸡之乡”。1999年底统计,全县蛋鸡存栏1450万只,农民人均57只,禽蛋产量124万吨,养鸡业产值达59亿元(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49%,农民养鸡人均纯收入84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今年10月底,全县蛋鸡存栏1590万只,已形成4个养殖基地,11个养殖园区,96个  相似文献   

5.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过去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平原农业县。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县情,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种养布局,探索创新,确定了“发展蛋鸡立县产业,壮大蔬菜优势产业,培育花卉兴县产业”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我县蛋鸡发展的趋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支持鼓励蛋鸡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蛋鸡产业向立县支柱产业转化,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到2000年底,全县蛋鸡存栏达1600万只,人均64只,居全国第一位,禽蛋产量达13万吨,全县养鸡产值达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农民人均养鸡纯收…  相似文献   

6.
刘向萍 《中国家禽》2004,26(9):24-26
馆陶县是河北省东南部的一个平原农业县,全县辖4镇4乡277个行政村,总人口28.9万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是全省、全国有名的养鸡大县,饲养量居河北省首位,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蛋鸡之乡”,蛋鸡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63.4%,为全国之最,小小鸡蛋撑起馆陶农业的半边天,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位置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馆陶县是全国有名的养鸡大县,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蛋鸡之乡"。近年来,馆陶县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积极推进蛋鸡生产模式转变,靠产业质量的提升增加效益,促进农民增收。2009年底,全县蛋鸡存栏1 520万只,禽蛋产量15.72万吨,蛋鸡产业产值10.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养鸡纯收入上千元。虽然在整体养殖规模上同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由于注重产业质量提高,在生产效益上反而有所增加,这得力于馆陶县积极推进蛋鸡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已建成30余家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其中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12家,并有2家养殖场生产的蛋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较规范的规模养殖户1万余户。近日,馆陶县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国家级无公害养鸡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经济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农民增收趋缓。最近通过对部分市区看市场、开座谈会方式的调查,四川畜牧业实施“五专”带农户,是走产业化发展的渠道之一。1硕果1.1专业协会带农户龙泉驿区十陵镇1989年成立蛋鸡协会时,全镇蛋鸡存栏仅20万只,成活率为67%,到2000年,蛋鸡存栏量达到60万只,存活率达96%,产蛋量达到850余万千克,创产值5100余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8%,整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3%。十陵镇的蛋鸡生产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蛋鸡协会带动了成洛公路沿线4个乡镇蛋鸡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历来把养禽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线来抓,通过政府重视、财政扶持、畜牧指导、金融支持、其他部门协调,养禽业发展迅猛,跃居全市首位,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区家禽饲养量达717万只,其中地方鸡508万只,良种蛋鸡108万只,蛋鸭42万只,其它禽类59万只;全区500只以上养鸡专业户达2520户,1000只以上专业户1630户;从事禽业生产及相关产业人员近2万人,禽业生产商品率达90%以上;禽业对农民户平增收的贡献近100元,人平增收近30元;禽业总产值达2…  相似文献   

10.
吴光全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1):10-10,13
井研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属典型的丘区农业县,辖27个乡镇,总人口41.7万,其中农业人口36.8万。近年来,井研县围绕县食品公司对新加坡猪肉出口成功注册,狠抓外向型猪业经济的发展,生猪产业已成为井研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财政增税、企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2001年全县出栏生猪52.6万头,比上年增加1.2万头,增长2.41%;母猪存栏3.46万头,其中优质母猪1.2万头,占34.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8.3%(90不变价)。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0.0元,其中来自…  相似文献   

11.
1青海省互助县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占半壁江山,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具活力的产业。2006年,全县肉类、蛋类和奶类总产量分别为2.45万吨、0.24万吨、0.47万吨,分别完成指标任务的100.01%、100.13%、100.17%;全县畜牧业产值3.57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5%;农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719元,比上年增长23.48%。  相似文献   

12.
区域果业1现状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宜昌县柑桔产业已进入大规模发展的快车道。 1999年,全县柑桔面积达到 1.2万hm2,总产量突破20万t,实现不变价产值2.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6.4%。全县农民人均增收的105元中,仅柑桔一项就增收60元。全县50%的村,49%的组,48%的人口从事柑桔生产。不论是面积还是总产,均是湖北省柑桔第一县。1998年春,被国家授予“中国早熟温州蜜柑之乡”。1999年,被省农业厅、省外专局确定为“948”项目县。2000年春…  相似文献   

13.
对德安县发展蛋鸡规模养殖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况 德安县是九江市一个县域小、人口少的农业小县,面积937km^2,人口16.5万。其中农业人口10.7万。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蛋鸡规模生产,积极推进养殖小区建设.为牧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找准了新的突破口。据调查,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8个蛋鸡养殖小区,共有110多户养鸡70多万羽,其中存栏1万羽以上的大户14户。最大的有8万多羽。2004年,仅养蛋鸡一项就为全县农民人平增收近100元,转移就业1600余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观德安县蛋鸡生产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德市的蛋鸡生产呈稳定发展态势。据2009年底调查,全市存栏蛋鸡670万羽,鸡蛋产量70748t,产值5.86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0%以上。蛋鸡产业已成为该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资中县畜牧业调整内部结构初见成效。据统计,2001年全县出栏肉猪94万余头,山羊18.6万只,小家禽兔1112.35万只,肉类总产量8.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9%、17.3%、21.3%、10.3%,畜牧业产值达5.3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35%,畜牧业成为了乡镇财税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真正撑起了全县农村经济半边天。据该县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3元,其中畜牧业增收50余元,在该县农村,农民出售畜禽及其产品的现金收入占农民…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吉林省东丰县以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为中心,立足于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积极推进牧业产业化进程,使全县牧业有了长足发展。到1998年底,全县生猪发展到32.5万头,比机构改革前的1992年增长1.4倍;黄牛发展到26.55万头,比机构改革前的1992年增长1.6倍;禽发展到1065.引万只,比机构改革前的1992年增长4.6倍;牧业产值达到了2.38亿元,比机构改革前的1992年增长77.6%。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36.5%,农业人口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41元,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正>湖北省云梦县义堂镇曾滕村有475户,1920人,1495亩耕地,人均0.78亩,主产棉花、小麦。近年来,这个村的农民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把发展养鸡作为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1991年,全村有养鸡专业户45户,共养伊莎蛋鸡3.8万只,年创产值201.4万元,养鸡收入64.6万元,占农业收入的33%,户均1360元,人均336元。今年,全村养鸡户猛增到21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4%,养罗曼蛋鸡10.3万只,预计年创产值可达550万元,养鸡收入180多万元,占农业收入的70%以上,户均增收3700多元,人均增收近千元。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畜牧业生产连续22年持续增长,肉类总产品居全国之冠,达到576万吨。1998年全省出栏猪、牛、羊分别为6469万头、202万头和849万只;全省牧业产值达327亿元,占全省农业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9-47%提高到41-35%,畜牧产品商品率达73-2%,比种植业高30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占40%,其中现金收入的60%来自畜牧业。畜牧业已是农民增收、财政增税,改善人民生活,脱贫致富,繁荣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畜牧业出现恢复性增长,“七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畜牧业商品生产的纵深发展,中卫县从本县实际出发,围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较变为目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抓住建设基地、完善服务、培植龙头、开拓市场、活跃流通等关键环节,大力发展以养鸡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使全县畜牧业实现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连续二十年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在宁夏地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畜牧业产业特色。产业化养鸡已成为中卫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鸡蛋成为中卫县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的拳头产品。九八年底全县鸡存栏334.08万只,出栏321万只,饲养量达到655.08万只;蛋产量达到2672.8万公斤。全县实现牧业产值2.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6%,其中全县养鸡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占全县牧业产值的71.3%。该县养鸡最多的宝和镇在九六年底养鸡存栏首次突破百万只后,经历了九七年禽蛋市价大滑坡的冲击考验后,九八年底养鸡存栏以达到113万只。 中卫县推进养鸡产业化方向主要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河北馆陶县是全国有名的养鸡大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蛋鸡之乡”。2005年底统计,蛋鸡存栏190万只,禽蛋产量18万吨,蛋鸡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蛋鸡产业已成为馆陶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近两年的市场行情来看,蛋鸡行业不再像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样能获取较高利润,而是处于微利经营时期,如果管理不善甚至可能亏损。针对这种情况,馆陶县紧跟市场形势,创新发展思路,在蛋鸡产业的提质转型上做文章,保持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势头。在发展过程中,馆陶县抓实了“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