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比较,结果发现,优化的土地利用系统,无论从土地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还是碳减排和生态价值的实现等,均优于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系统。因此,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比上级规划下达的硬性指标更科学合理,更符合规划区域实际;土地利用系统碳排放的减少和生态价值的提高,正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南召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楠  王会昌  任祥源  李燕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93-394,397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以此作为切入点,尝试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并且在结合南召县经济发展和有关规划的控制指标的情况下设计了规划方案,找出适合南召县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法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耕地规模约束的条件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解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由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日标决定.在人均粮食占有目标为450 kg/人的小康水平下,与规划基期相比提高粮食单产、控制性减少耕地面积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策略具有现实可行性.在耕地规模不约束的条件下,粮食单产保持现状或者小幅度提高,均需要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才能在温饱、小康、富裕3个人均粮食占有目标下得到优化解,而耕地面积的大幅度提高是不现实的: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控制性增加耕地面积等途径追求小康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是比较合理的.从粮食单产增加、耕地规模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方案优选,确定了符合兰州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优化方案Ⅱ为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开展提高耕地质量的土地开发整理、充分利用牧草地的生态功能是实现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效益优化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4.
孔伟  张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06-8109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对扬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借助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未来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案,力求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实现全市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文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09-212,225
以盐城市为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体系,设置土地利用结构利用优化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方案和决策选择,对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多目标方程,利用WIN-QSB中的GOAL Programming模块进行优化,共得到6个方案,方案3是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综合利用效益分析优化选择方法下最合理的优化方案,方案1是序参量指标体系灰关联分析优化选择方法下最合理的优化方案.利用序参量指标体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方案1和方案3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方案1是6种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对敦煌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表明:以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为优化目标,在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情况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中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应为0.56%,比现状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减少0.02%;与现状相比,林地、园地面积在优化方案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0.05%和0.01%;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在优化方案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0.11%和0.06%;交通用地面积小幅度增加(0.004%),牧草地则有所减少(0.01%).敦煌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中,水资源的约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耕地、园地的土地利用效益是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月健  丁武泉  谢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33-4734,4815
借助线性规划法对轮台县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优化方案可使轮台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不同程度的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大幅度下降,有利于轮台县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及生态效益目标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新疆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翠  高敏华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954-1959
【目的】促进新疆吐鲁番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选取该市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控制指标的相关数据,对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方法】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三个备选方案,再通过BP神经网络从中择出最优方案。【结果】三个方案中,方案二的网络输出值最大,其次是方案三和方案一,即方案二的综合效益最高,方案三次之,方案一最低。【结论】通过对三个方案的比较,确定方案二为最优方案,该方案与吐鲁番市的现状和规划远期的发展趋势相符,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李莹  高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91-4593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哈巴格希乡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哈巴格希乡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该乡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有关规划指标,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出2010年的3种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结果]从3种土地利用结构方案中选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最大的方案2为哈巴格希乡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结论]方案2基本上实现了哈巴格希乡各种用地结构的合理调整,耕地、草地、林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地、住宅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4.35、49.46、59.25、177.63、36.00、180.52和92.83 hm^2,该乡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64512030.4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根据许昌市土地利用现状,结合许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结果引入灰色线性规划目标函数,对许昌市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优化结果与许昌经济发展趋势一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的途径,拟通过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将区域土地利用目标量化至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中,采用模糊两阶段算法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以曲周县为例,通过Markov算法计算出自然演化方案下土地利用结构(2035年),并将现状方案(2012年)、自然演化方案(2035年)、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优化后的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2.87)其满意度明显高于现状方案(2.80)、自然演化方案(2.23),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也更高,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具有有效性。2)对自然演化方案进行分析发现,曲周县现行的经济驱动模式对于生态效益、区域水资源造成损害,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多目标优化模型为基础框架,嵌入ISM和模糊分析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结合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目标,保持其余地类结构的相对稳定,协调平衡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间的结构比例是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熵的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分析研究了2003年~2008年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2009年~2015年酒泉市的信息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变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性规划法的延边地区农业生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规划法分析延边地区农业资源的最优配置,结果预测值都比实际值收入增加了,但预测值II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需要对县级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方法]基于弹性规划的灰色多目标规划,依据人们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与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目标的关系,将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类型整理重组归并,形成满足结构优化的决策变量.[结果]依据研究区特点,建立多种约束条件,采用WinQS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针对计算得出的三套方案,定性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点及缺点,在土地结构优化的环节指导了规划方案最优的选择.[结论]此方法在多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了应用,征求了多部门意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与当地发展和规划比较吻合,能够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选取2011—2017年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构建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采用信息熵、结构变化率、偏差系数、单位产值占地率、Pearson相关系数等模型与指标,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情况,并深入探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曲周县作为处于工业化早中期过渡阶段的农业大县,其第一产业用地、第二产业分别主导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存在着土地利用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2)曲周县产业结构变化强度大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第一和第三产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过低,土地利用集约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曲周县应全面提升第一产业用地效率,推进第二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其产业空间的集约利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合理安排第三产业、后备产业用地布局,同时加强土地利用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衔接,促进二者共同优化。  相似文献   

16.
区域资源优势鉴别与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分析鉴别闽侯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采用线性规划法对区域农用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 :闽侯县具有耕地、园地和水域等土地资源优势 ,粮食、蔬菜、水果和淡水产品优势 ,劳动力数量、有效灌溉、电气化、化肥投入和保收比重等开发条件优势以及区位和政策优势 .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后 ,2 0 10年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青饲料与绿肥、林地、园地和淡水养殖用地将分别比 1998年增长 31.10 %、31.2 0 %、87.5 4 %、37.74 %、3.70 %、14.36%和 2 2 1.31% ,农用地总产值是 1998年的 1.66倍 ,既可充分发挥全县的资源优势 ,又能取得较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的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北京山区各区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经济学洛伦茨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行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2002年空间基尼系数为0.325,下同)和园地(0.276)分布最不均衡(过于集中),耕地(0.258)和未利用地(0.234)次之,林地(0.18)分布相对均衡(比较分散);在时间尺度上,园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不均衡程度有所减弱,而耕地、林地却有增加。这说明北京山区各区县5种主要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该结论可为山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涉及多种复杂因素。为了有效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本研究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方法,以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改善农业水资源平衡和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调整目标,建立农业结构调整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模型的运行结果表明,最优解是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