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立枯病 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伤口侵入,危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如土壤过湿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2.
正1.辣椒青枯病1.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自顶部叶片开始萎蔫,或个别分枝上的少数叶片萎蔫,后扩展至全株萎蔫,初发病时白天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不在恢复而枯死,叶片不易脱落。1.2发病条件。植株茎基部最先发病,病部无明显症状,在潮湿条件时,病茎上常出现水侵状条斑,后变褐色或黑褐色。纵切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横切病茎,切面呈现淡褐色,挤压或保湿后病茎可见有乳白色黏液溢出。后期病株茎  相似文献   

3.
症状诊断芦笋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初期仅见田间个别植株变黄后萎蔫,病情发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拟叶和茎变褐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出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4.
<正>一、危害症状主要危害草莓的匍匐茎、叶柄、根冠、花及果实。幼苗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植株逐渐萎蔫枯死,易误认为是枯萎病。茎部发病:病斑一般长3~7毫米,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切开枯死病株基部或根部观察,从外侧向内部变褐,但维管束并不变色。叶柄或匍匐茎发病:病斑呈梭形,病斑包围叶柄或茎1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湿润条件  相似文献   

5.
1 枯萎病 1.1症状表现 枯萎病又称蔫萎病、蔓割病,是一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以抽蔓到结瓜发病最重.苗期发病,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幼叶萎蔫下垂,突然倒伏.成株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全株萎蔫枯死.枯萎植株的茎基部的表皮粗糙,根茎部纵裂.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病部常流出胶状物,茎部维管柬变成黑色.病株的根部分或全部腐烂,变成暗褐色.  相似文献   

6.
花生茎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茎腐病俗称“掐脖瘟” ,近年来呈现年加重趋势。一般田块的发病率约为 10 %~ 2 0 % ,严重者可达 5 0 %~ 6 0 % ,甚至颗粒无收。植株早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 ,后期感病者果荚常腐烂或种仁不饱满 ,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1 症状花生幼苗出土前即可感病。苗期发病常在根茎部产生黄褐色斑块 ,后变黑褐色 ,最后环绕全茎 ,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 ,故名“掐脖瘟”。在潮湿环境条件下 ,病部产生密集的黑色小点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 ;环境干燥时 ,病部表皮呈琥珀色凹陷 ,内部组织呈褐色干腐状 ,一般 4~ 5d即全株枯死。成株期发病多在茎…  相似文献   

7.
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农民通称倒秧病.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萎蔫,有的隔叶或隔蔓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纵裂有琥珀色胶状物溢出.病根变褐腐烂,病茎纵切面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9.
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各地均有一定发生,重病植株往往在盛果期枯死,损失很大. 一、症状识别 田间多在开花结果期始见发病,病势愈来愈重.发病初期,只见中午时植株中、下部叶片萎蔫,早、晚尚可恢复.萎蔫逐渐加重,并向植株上部叶片发展.此时在茎基部接近地面处可见湿渍状,上面产生少许淡粉红色霉层.病株叶片萎蔫,发黄,最后枯死.重者全株枯死.拔出病株,纵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症状 以根部、茎基部发病较多,病斑环绕茎基,呈黄褐或灰褐色,腐烂后枯干,病部以上枝叶萎蔫枯死。大水漫灌后,侧根或主根最易发病,在土表高湿条件下可蔓延到茎的基部。  相似文献   

11.
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2.
一、疫病与枯萎病的区别1.黄瓜疫病感病部位初呈暗绿色、水渍状,以后萎蔫缢缩。而枯萎病苗期,茎基部变褐、缢缩,以后变黄枯死。2.黄瓜疫病生长点干枯呈尖状,植株基部受害后,病部以上萎蔫枯死,但维管束不变色,且发病速度快,叶上病斑呈暗绿色、圆形、水渍状、病健交界处不明显。而枯萎病成株期受害多在根瓜采收后或开花结果盛期出现症状,发病初期似缺水萎蔫,直到数日以后叶片才下垂枯死。  相似文献   

13.
一、菌核病1.发病症状主要侵染植株茎部。田间多见植株上部叶片萎蔫变褐枯死,茎部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状菌丝体和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而成为菌核。切开病株茎部可见有黑色鼠粪状或圆柱状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  相似文献   

14.
一、症状识别黄瓜枯萎病在各生长期都会发生,但以结瓜后瓜蔓爬至半架时发病最多。苗期发病,幼茎基部变褐皱缩,萎蔫猝倒;成株期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不变黄即萎蔫,早晨晚上尚能恢复,但过数天后不可再恢复,即全株萎蔫枯死。病株从近根部的茎上溢出琥珀色胶状物,有的长出白霉,病茎的基部有纵裂,用刀割病茎,便可看到维管束变黄褐色,天气潮湿时纵裂的病部会长出  相似文献   

15.
<正>一、菌核病1.发病症状主要侵染植株茎部。田间多见植株上部叶片萎蔫变褐枯死,茎部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状菌丝体和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而成为菌核。切开病株茎部可见有黑色鼠粪状或圆柱状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呈丝状。荚上病斑褐色,易枯死不能结荚,豆类易腐烂。  相似文献   

16.
一、花生茎腐病 初病时,病部表面产生不规则状褐色斑块,后变为黑褐色,并向纵横扩展。最后绕茎一周形成病斑状,使输导组织破坏。病轻时地上部发黄,全茎腐烂后地上部萎蔫死亡。幼苗期自发病至枯死约需一星期。开花期过后。常出现部分侧枝枯死,而部分侧枝尚能结荚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接种枯萎病菌香蕉苗病症及其组织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接种香蕉苗后,观察发现:香蕉苗在发病初期出现了黄叶、球茎组织变褐症状;发病中期出现了叶片萎蔫、球茎组织变褐、假茎可见斑点状或线条状褐色病变、根变黑褐症状;发病后期出现了植株萎蔫、枯死等症状.采用组织病菌分离法,发现病菌从香蕉根部侵入后,由香蕉组织下部向上部传导,并在根、球茎和假茎中稳定定殖.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发现病菌能使香蕉苗球茎组织产生褐变,引起细胞壁木质素增加及淀粉颗粒减少.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在黑龙江省发生较重,目前一般发病率为10%左右,严重染病地块发病率高达60%以上,给西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1 识别和诊断 枯萎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以抽蔓期到结果期发生最重。苗期受害,幼茎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变褐,病部缢缩,不断扩展,环绕幼茎一周,子叶和幼叶萎蔫下垂,病苗猝倒。成株期受害,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褪绿变黄,并逐渐向上发展蔓延。在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过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恢复常态。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当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9.
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特点 枯萎病自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开花坐果期发病最盛.该病主要危害瓜蔓和根部,造成死苗.苗期发病时,子叶枯萎,真叶黄化萎缩,茎基部变黄褐色,逐渐枯死;成株后发病,全部或某条蔓中午萎蔫,似缺水状,早晚恢复正常,潮湿时,病蔓呈水渍状腐烂并产生粉红色霉层,几次反复后,叶片茎蔓枯死.病株根茎部表皮纵裂,常有黄棕色胶状物流出,而后腐烂,根部坏死.发病期,纵剖茎部,可见微管束变褐色.  相似文献   

20.
正茎瘤芥又名青菜头,以瘤状膨大茎供食用,其腌制品为榨菜。茎瘤芥既是重要的鲜食蔬菜,也是较好的特色加工蔬菜。现将茎瘤芥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立枯病1.发病症状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病苗基部产生暗褐色凹陷病斑,严重时缢缩腐烂,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以后随病情加重而萎蔫枯死。幼苗初期发病倒伏,中后期发病不倒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