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成员,但创新能力不足、资金供求失衡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该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加速农村各类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农村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中央为农村改革发展和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新旧体制过渡时期,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困境在一定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产品流通体制,发展企业化的批发市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重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民营农场制度、创新农村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制度,将为破解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制度困境提供有益出路.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我国要加快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我国要加快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39-242
近40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因政策的非内生性影响了民间资本发展步伐,造成农村资金供给的不足、偏差和逃逸。农地资本化作为解决农村资金供给的有效渠道,存在资本企业将经营风险转嫁农民、土地被过度利用、土地非农化和农村格局发生改变的风险,应采取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制度、规范政府对企业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行为、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集体组织建设等措施来防范风险,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2021,(8):40-42
正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极为关键的支持要素。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任务是,要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目前,河北省已有49035个村在农业农村部门进行登记赋码,完成率99.93%。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当前,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依然薄弱,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资本流通、服务"三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地进行商业化改革,在充实资本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在资本巩固与提高方面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对此,我们要结合农村金融改革理念,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资本改革,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之上,不断巩固与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现状,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通过抽样法对农户、农村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资金通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流出农村,农户和农村企业存在着规模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只能满足这些资金需求的一小部分,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民间资金供给满足。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应该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管制,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效率,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的缺口。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改革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露  刘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11-6312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民间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改革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完善农村政策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保险业和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等途径来深化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在繁荣农村资本市场中起到关键的资源配置作用,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体制下,农村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非正规金融发展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研究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和政策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当前的政策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正规金融发展反而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创造非正规金融的合法生产空间,规范农村正规金融的投资导向,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级机构的放贷权,农村资金通过信用社流向城市等使得农村发展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笔者拟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从商业银行"不为"、政策性银行"不能"、合作金融"无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农业银行的有限商业化、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评述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农村金融运行现状,并结合发展普惠金融的新形势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韩进  宋瑞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94-11695
目前,我国虽已初步建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设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依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重建该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商业性、政策性与合作金融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现行农村金融制度的缺失,并从正规制度与非正规制度两方面指出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导致了农村经济融资能力低下。由此提出在实践中有一定进展的新型融资方式,即农业价值链融资。据此思路,通过传统融资与价值链融资对比,分析了价值链融资的优势。基于分析,提出了推动金融制度改革一些建议,以期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参与与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制直接关系到农村资金关系的运转。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当前的主要趋势,从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的发展脉络入手,厘清我国农村信用社在转制改革中出现的几种典型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将有助于稳步构建省级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侯芳 《北京农业》2011,(36):6-7
农村政策性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城市中的一般商业金融,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当下,更好的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的农村金融体系,增强农村资金融通的良性循环,加强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法律监管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投入严重不足,在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下,资金困难成为最大的制约瓶颈。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就应当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针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模式的现状,结合烟草系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公司+农户”模式,为农村合作金融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政府财政扶持农民合作社的政策目标和现实意义,着重分析福建财政资金扶持农民合作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政策导向、扶持资金使用效益、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相应的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发展新型农村微型金融的可持续性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小凤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8):83-84,111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微型金融机构正作为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是当前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实践,符合我国农村现阶段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在运行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就当前新型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