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适宜插秧期,以水稻品种垦稻26为试验材料,比较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6月4日共7个不同插秧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插秧期处理中以5月15-25日插秧水稻产量较高,5月25-30日插秧水稻食味评分较高,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品质,寒地水稻在5月25日左右插秧有利于保障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了河套灌区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适宜播种时期,并根据对应气候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结果表明,食用和油用两类向日葵品种播种越早,出苗期和生育期越长,积温也越高.食用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为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其适宜播种范围在4月6日-4月30日,油用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为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其适宜播期范围在4月19日-5月16日.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早春气温回升不稳定,而且比较缓慢。为了增加有效分蘖,促进早熟高产,必须适期早插,尽量缩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计做到不插6月秧。确定插秧时期的原则主要根据秧苗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并非越早越好。水稻中苗(3.5~4叶龄)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为13℃,大苗0.5~5叶龄)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为14℃。另外还要考虑水稻能否安全抽穗。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最佳插秧时期。一般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区可在5月15~25日插秧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1.选好品种目前湖南省主推的优势品种有登海11号、蠡玉6号、科航6号、三北2号、福单2号和洛玉1号等。2.确定播期春玉米不宜过早播种,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才适宜播种。湘西北山区一般可于3月15日左右播种,最迟不得超过4月5日;湘中、湘南地区可提前至3月10日左右播种,最迟不超过3月底。各地区若用地膜覆盖栽培,则播期可提早10天。3.施足底肥施肥原则: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适施粒肥。底肥可用农家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内蒙古东北部区3个大豆品种5个播期下农艺性状和品质的比较分析,得出3个品种丰产优质的最佳播期:高脂肪品种‘蒙豆-12’的最佳播期为5月15日,产量和品质均为最优;高蛋白品种‘蒙豆-13’的最佳播期为4月27日,理论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和蛋脂总和均高于正常播期;高产品种‘蒙豆-15’最佳播期为4月27日和5月5日,早播一周和早播两周产量基本相同,不宜晚播,籽粒品质早播优于晚播;3个品种综合表现为在多雨的年份均可以适时早播。对比分析了最佳播期下各生育期的气温、降水量及气温日较差与正常播期的差别,进而分析了不同播期气候条件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播种—结荚期气温偏低、气温日较差增大以及全生育期降水的偏少均不利于‘蒙豆-12’产量形成,但利于蒙‘豆-13’和‘蒙豆-15’产量的形成;播种—结荚期气温低于正常播期、全生育期气温日较差大于正常播期利于提高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和蛋脂总和。  相似文献   

6.
根据齐河县1996-2015年日平均气温、2006-2015年5cm地温等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得出稳定通过18℃、16℃、14℃、0℃各界限温度的日期,统计分析了适宜播种的5cm地温、适宜播种温度、播种到越冬前积温、播种期历年日平均气温等资料,从界限温度、积温指标法、适播期气温、地温等多个农业气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生产实践确定当前气候变暖形式下,齐河县小麦适宜播种期及最佳播种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1适期播种适期播种就是玉米播种的高产期。多年经验总结,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作为播种的起始温度,是避免药害(种衣剂、除草剂)、抗低温、育壮苗的重要措施。按照常规选择种植品种,退后一个积温带,如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高产期一般在5月15~25日;大兴安岭农垦局(大杨树)按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传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玉米适期早播增加千粒重,能获得高产,海拔2 200 m地区在4月20日播种的玉米田产量最高,比5月5日播种的增产10.5%;播期一致的条件下,超前5~15 d覆膜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无明显影响;超前覆膜相比同播期覆膜能显著提高5~10 cm土层地温,为玉米早播创造生态条件,可以通过早覆膜和早播提高玉米产量。祁连山北麓2 200 m地区玉米播期可提前到4月15~20日。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安顺山药的适宜播种期,探索适宜播种期的农业气象指标,在安顺山药地理标志保护区进行分期播种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播期山药生育期、块茎长度、直径及产量的差异,结合安顺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界限温度日期及终霜期确定安顺山药适宜播种期农业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安顺山药适宜播种期开始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终止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对应时间分别为2月15日、3月18日,即安顺山药适宜播种期为2月15日-3月18日。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汴稻1号高产机插秧最适宜的播期,加快汴稻1号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笔者以汴稻1号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汴稻1号机插秧于4月25日至5月5日期间播种,产量较高;在5月15日以后播种,产量明显下降;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汴稻1号机插秧最适宜的播种期。根据开封市稻麦两熟的种植情况,4月下旬播种,6月5日前插秧不太现实,因此汴稻1号在开封市麦茬机插秧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湘潭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及其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1961~2010年湘潭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分析双季稻生长季的热量资源(主要包括农业生长界限温度和生长季积温等)、水资源、光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结果]稳定通过11℃初日提前,稳定通过20℃终日推迟,稳定通过8℃初日、22℃终日变化不大,10℃初日至20℃和22℃终日持续日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降水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但除稳定通过11℃初日、日照时数减少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余均未通过。[结论]湘潭双季稻的安全生长期将有所延长,可将种植品种中早熟品种换成生育期相对较长、产量相对较高的中熟或迟熟品种.将有利于提高双季稻的单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沙地区早晚稻生长气象条件及品种搭配.[方法]利用长沙市1909 ~2011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沙地区早稻播种至晚稻齐穗生育期天数和积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早稻播种移栽、晚稻抽穗开花农业气象指标,初步分析了双季稻早、晚品种的搭配方案.[结果]长沙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 80%保证率为3月3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终日80%保证率为9月10日左右,10 ~22℃持续天数80%保证率为170~179 d,10 ~22 ℃积温80%保证率为4 101 ~4 200℃·d.该地区以早稻中熟+晚稻中熟的早晚稻品种搭配为最优方案,早稻早熟+晚稻迟熟为次优方案.[结论]该研究为长沙地区早晚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模拟的形式利用水的大热容量和强的流体特性以及取材容易、成本极低的特点,对早春育苗实行强化保温。目的是大幅度提早播种期,使当地的生育期延长20~30d。提高当地稻作产量20%左右,使绝大多数稻作区的水稻公顷产量稳定在10000kg以上。 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强化保温育苗法效果较正常旱育苗提早15d(40月13日),播种处理已突破育苗期-5~-6℃的低温关,较普通旱育苗法提早出苗10~15d。插秧前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叶龄进程、分蘖发生及鲜重等都显示出极强的优势,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已达初步的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充分利用糯稻89-1进行水稻耐冷性育种。[方法]以明恢63为对照,研究优异耐冷稻种资源糯稻89-1发芽期、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结果]0℃时明恢63的发芽率为15%,糯稻89-1发芽率为79.5%。糯稻89-1和明恢63的发芽指数随温度降低而减小,50、℃时,对照发芽指数分别为19.0和3.8,糯稻89-1的分别为56.9和41.2。芽期时,糯稻89-1所有幼芽均长出绿苗,叶色青绿,耐冷性达1级,对照幼芽死苗率在50%以上,耐冷性为7级。幼苗期时,糯稻89-1秧苗叶片枯萎,但全部呈绿色,耐冷性达1级,对照秧苗的叶片黄化率在50%以上,耐冷性为5级。[结论]糯稻89-1发芽期、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都优于对照,具有很强的耐低温能力,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降低的幅度小,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均达到1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王晓煜  杨晓光  吕硕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0):1859-1871
【目的】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0年划分为2个时段,结合未来不同升温情景,定量分析历史和未来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冷害风险。【方法】利用积温带划分标准和农业气候指标,结合ArcGIS方法,对比分析历史和未来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界限的空间变化特征。基于气象行业标准中水稻冷害标准分析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变化敏感区域的延迟型冷害及障碍型冷害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种植北界敏感地区冷害风险特征,并预估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冷害风险演变趋势。【结果】与1961-1980年相比,研究区域内1981-2010年积温带发生了明显的北移东扩,平均北移1.19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二积温带,几乎覆盖了整个松嫩平原。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各积温带北扩趋势明显,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一积温带。1981-2010年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相对于1961-1980年北移121 km,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北移至嫩江中部-五大连池-逊克北部一线。未来升温1-3℃情景下,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向北移动410.5-545 km,向北扩展至黑龙江省呼玛以北地区,温度升高3℃时,除漠河地区外都可种植寒地水稻。比较寒地水稻种植界限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冷害风险可见,敏感区域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其中障碍型冷害风险高于延迟型冷害,寒地水稻种植区严重冷害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轻度冷害,中度冷害最低。1981-2010年敏感区域严重和轻度延迟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中度延迟型冷害风险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敏感区域的各级障碍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明显增加;未来升温情景下敏感区域的各级冷害均高于非敏感区域。【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发生了明显北移,未来升温情景下仍呈北移趋势。寒地水稻种植敏感区域的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随着未来温度升高,冷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仍需进一步关注寒地水稻种植区北缘北扩后的冷害风险,采取改进栽培技术与选育抗寒早熟品种等低温冷害防御措施,同时避免水稻种植区域的盲目扩大和品种越区种植,加强冷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水稻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迎娟  王松华  佟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50-8051
在水稻种植品种、栽培技术、耕作及管理水平一致的基础上,水稻的产量只决定于气象条件,而在气象条件中气温是关键因子。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对多年的产量与气温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水稻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石阡县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烤烟的生态学特征及生长发育特性的了解,对石阡县烤烟种植区光、热、水等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适宜烤烟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结果表明,石阡县气象条件(温度、降水、光照)适宜烤烟的种植和发展,其具有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的气候优势。影响烤烟生育期的主要有低温雨雪、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和阴雨寡照,其中影响烤烟生育期的低温天气主要有冬季低温雨雪、倒春寒和5月低温,分别影响烤烟苗床期、移栽伸根期和旺长期。  相似文献   

18.
以超级稻扬粳4038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品质表现,探索其品质调优技术。研究表明,扬粳4038在江苏沿江地区5月5~5月15日播种,栽插密度为(30~37.5)×104穴/hm2,施氮量300kg/hm2左右,基肥:蘖肥:穗肥为6:3:1或7:2:1有利于整精米率的提高,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进而达到高产与优质的同步提高。并讨论了扬粳4038品质调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星地多源数据,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间信息提取、双季稻发育期动态图组制作及研究区逐日平均温度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冷害监测指标,实现多要素相协同的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为农业部门及时准确地应对双季稻冷害,减少冷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南方双季稻区190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计算各站点≥10℃的多年平均积温。根据各站点多年平均积温与其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得到研究区积温空间分布图。按照南方双季稻安全生产积温阈值≥5 300℃·d的指标,扣除研究区内积温小于该值的区域,制作南方双季稻积温区划图。利用 MODIS MCD12Q1 分类产品获取了 2001-2010 年 10 年的谷类作物分布图。将以上两步结果叠加求交集,提取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间信息;利用南方双季稻区167个农业试验观测站点1981-2011年的水稻发育期资料,计算各个站点双季早稻主要发育期出现的多年平均日期。依据发育期多年平均日期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获取各主要发育期回归拟合分布图。在拟合结果残差订正的基础上,将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重点监测时段前后两幅发育期静态图,通过EVNI+IDL编程,制作双季早稻发育期动态图;利用AMSR_E_L2A 89 GHz升轨和降轨垂直极化亮温、地理因子与气象站日平均气温建立多元混合回归拟合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反演研究区2010年2-5月逐日平均气温。【结果】对研究所建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利用未参与建模的90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观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89℃,这一估测精度能够满足研究所需。双季稻积温区划与MODIS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叠加求交集,提取的双季稻种植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26%。通过该步骤一方面提升了双季稻冷害监测结果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使双季稻冷害实时监测在还没有获取当年准确种植位置信息前就能有效开展起来;对研究所获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重点监测时段(早稻播种期至返青期)两幅发育期静态图,采用未参与建模的 59 个农业试验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观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5.68和4.24 d,模型精度符合要求,试验结果可以于后续分析;研究将遥感数据与地面数据相结合通过混合建模反演逐日气温,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微波遥感受天气影响小的特点,克服了南方常年多云的天气条件,使模拟的日平均气温的RMSE为1.69℃。微波数据的加入使日平均气温估计精度提高了0.35℃。研究对2010年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的动态监测结果与农业统计部门报道的当年南方双季早稻冷害在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相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冷害监测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实现对南方双季稻大范围冷害的同步跟踪监测,对其他作物大范围冷害监测同样也适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明淮北地区不同温光条件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影响。 【方法】 以优质食味中熟中粳南粳2728和南粳505,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福粳1606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0日(S1)、5月17日(S2)、5月24日(S3)、5月31日(S4)、6月7日(S5)、6月14日(S6)、6月21日(S7)7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处理下水稻产量、生育期、日均温度、积温和日均辐射量的差异,水稻产量与日均温度、积温、日均辐射量的相互关系。 【结果】 (1)随播种期的推迟,水稻产量显著下降。播种期每推迟7 d,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产量分别降低0.49 t·hm -2、0.63 t·hm -2。(2)随播种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和全生育期天数呈下降趋势。抽穗至成熟期生育天数呈增加趋势,迟熟中粳S5—S7处理不能正常成熟,抽穗至成熟期生育天数缩短,2种类型水稻产量与全生育期天数极显著正相关。(3)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日均温度显著升高,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显著下降。2种类型水稻产量与播种至拔节期日均温度极显著负相关,与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极显著正相关。(4)2种类型水稻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积温随播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播种期每推迟7 d,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全生育期积温分别降低106.6℃、123.1℃。2种类型水稻产量与各生育阶段积温极显著正相关。(5)随播种期推迟,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显著下降,中熟中粳产量与拔节至抽穗期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至拔节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辐射量呈正相关关系。迟熟中粳产量与播种至拔节期日均辐射量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辐射量正相关。【结论】在稻麦两熟的淮北地区,与光照相比,产量对温度的响应更为敏感。在播期范围内,各生育阶段积温越高,水稻产量越高。为了保证2种类型优质粳稻能够安全成熟,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应分别于6月14日和5月31日之前播种。当2种生育类型水稻播种期在5月10日至5月24日,水稻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