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猪产后瘫痪,临床上多用补充钙剂、增加营养及对症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很满意。笔者用治疗牛产后瘫痪的乳房送风法试治母猪产后瘫痪,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役肉兼用牛,是全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在国内外很负盛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化肥产量增加,秦川牛役用和积肥的主要用途大大降低。加之  相似文献   

3.
谈秦川牛转型选育及杂交利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地方优良黄牛品种,秦川牛应该由役用方向向肉用方向转型。本文以眉县秦川牛良种选育示范基地为例,探讨了秦川牛转型的主要选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发生生产瘫痪者时有发生,临床上多以糖钙疗法进行治疗;雨产后截瘫发病较少,目前在诊断、治疗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少人把产后截瘫误诊为生产瘫痪进行治疗,二是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解决这一顽疾.近十年来,产后截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少奶牛因此而被淘汰.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百会穴背火鞍的方法治愈数例产后截瘫病例,现将治疗经过介绍于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秦川牛体躯高大,毛色紫红,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历来在关中地区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秦川牛将由现在的以役为主,役肉兼用逐步向肉役兼用或乳肉兼用方向发展。为了探索秦川牛的泌乳性能及其潜力,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林麝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药用价值极高,但在其疾病治疗方面可以借鉴的资料很少,部分疾病治疗只能参照羊等小反刍动物治疗方案。林麝产后瘫痪、产后截瘫、机械性损伤等疾病鉴别诊断难。本文通过对一例母麝产后瘫痪的诊断和治疗,简要阐明了林麝产后瘫痪、产后截瘫和机械性损伤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以期为林麝产后瘫痪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役肉兼用黄牛品种,产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具有角短细致,体躯高大结实,结构匀称,役用能力强,肌肉丰满,肉质良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尤其是全身被毛紫红色的泰川牛,在国内外很负盛名,法国曾提出要购买秦川牛。秦川牛又是一种瘦肉型的品种,近几年,在香港出口一批秦川牛,外贸电:“两车货品质较好,肉质结实,陕西牛肉很受国际市场欢迎。”秦川牛对各种气候均能适应,引种范围广,全国有二十几个省市选用秦川种牛,北达吉林,南至浙江、湖  相似文献   

8.
牛的瘫痪可以分为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根据临床记载,产后瘫痪要多于产前瘫痪。西门塔尔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但是由于压迫性产道神经损伤引起的瘫痪在新疆博湖县畜牧兽医站兽医临床上还比较少见,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西门塔尔牛典型产后产道神经损伤性瘫痪,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兽医临床治疗该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秦川牛这一驰名中外、遍布全国、以役用为主的古老的优良品种,也面临着一个新的考验一保与改。对于秦川牛,除了自身及其在产地所创造的价值外,更大范围的社会效益,亦应为全面评价的要素之一。笔者以秦川牛对神木县蒙古牛杂交改良提高了土种牛各主要性状和经济价值的事实,支持秦川牛之应当受到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黄牛将逐渐由单一的役用向乳肉役或肉乳役等兼用方向发展;由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方向转化。目前,我市渭北旱原的山地牛,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引用秦川牛对当地牛进行了多年的改良,当地牛血液中含有了不同程度的秦川牛成份,毛色趋于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大多是由于血钙急剧下降而导致的低血钙症。有些饲养户形成了治疗模式——补钙补磷,不分何种原因,凡是奶牛产后卧地不起,均用这种模式进行治疗,大多数病牛经一段时间的治疗能痊愈。然而少数病牛即使经长时间的补钙补磷等综合疗法,仍不见好转,最后不得不当做肉牛处理。原因是兽医只注重低血钙性瘫痪,而忽视了另一种症状类似的疾病,即产后截瘫(神经性瘫痪)。截瘫在临床上不常见,故极易误诊为低血钙性瘫痪。  相似文献   

12.
<正> 奶牛生产瘫痪作为一种多发病,常因治疗不及时和方法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近年来采取静脉补钙和乳房送风法治疗该病,共治疗病牛113例,治愈97头,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向广大同仁做以下介绍:1 诊断1.1 临床症状本病常发生于第3~6胎,产奶量高的奶牛,病牛四肢屉曲或伸展于腹下,头弯向胸侧,用手拉直松手后则仍弯向胸侧,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和四肢瘫痪。1.2 鉴别诊断本病易与酮病、产后截瘫、低血镁症病牛混淆,鉴别要点是酮病患牛的奶、血、尿中丙酮含量增多,呼出气体有丙酮味:产后截瘫患牛,仅不能起立,其他均无异常;低血镁患牛搐溺和感觉过敏,但无麻痹、昏迷等典型的瘫痪症状。2 治疗2.1 静脉补钙奶牛产后血钙普遍下降,平均浓度为10%左右,而病牛则下降到3%~7%,血磷、血镁含量也降低。在补钙的同时,要同时兼顾补磷、补镁。方法为:葡萄糖钙溶液加入4%硼酸,制成20%~25%硼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正>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役肉兼用黄牛品种,产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具有角短细致,体躯高大结实,结构匀称,役用性能强,肌肉丰满,肉质良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尤其是全身被毛紫红色的秦川牛,更受欢迎。全国有20几个省选用秦川牛作种畜。  相似文献   

14.
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千百年来一直是关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和粪肥来源,建国后,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运用国际育种先进技术,选出优秀公牛,授配主产区大批秦川母牛,配合其他措施,从而加速了秦川牛的选育,使之很快由役用型转变为肉用型,形成了秦川肉牛新品系。经屠宰测定,其肉用,役用性能不仅大大高于50年代调查时测定的指标,而且其中一些肉用性能指标与国际著名的肉牛品种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5.
正母牛产后瘫痪,又称母牛生产瘫痪,发生在分娩前称为产前截瘫,发生在分娩后称产后瘫痪,是母牛在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笔者在临床诊疗中接触过多例母牛产后瘫痪,治疗及时者愈后良好,治疗不及时则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现将治疗中遇到的典型病例记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品种,中外驰名。它具有体格高大,役用性能好,肌肉丰满,皮薄骨细,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其肉用性能已引起人们的很大重视。我场在1984年冬1985年春,进行一次秦川阉牛的育肥试验,时间是从1984年12月24日开始,到1985年2月10日结束,育肥期共47天。  相似文献   

17.
卢要中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3):63-63,65
秦川牛肉质好,抗逆性强,易饲养,深受群众喜受,是优良的黄牛品种.但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秦川牛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很不适应养殖需求.一头秦川牛,从犊牛到出栏,需两年以上时间,纯利润有1 000元左右,而黄牛奶改可成倍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富平县宫里镇董村的"三元”改良牛,每年纯利润可达3 000~5 000元,是秦川牛的3~6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了解决秦川牛养殖效益低,长年吃闲饭的问题,1987年董村请来全国著名养牛专家邱怀教授,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又在县畜牧站的领导下,建立了黄牛改良站,用丹麦红牛对秦川牛杂交进行改良,使秦川牛的后代变为奶、肉、役兼用牛.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是承担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用黑白花奶牛改良秦川牛,对后代实行科学管理,定向培育,使其向乳用方向转化,向乳、役兼用型发展。培育乳用性能较好的奶杂牛群,提高秦川牛的经济价值,为黄牛综合利用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19.
早胜牛(属秦川牛类群)以体大力强、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被毛紫红,具有良好的役用和肉用性能,与秦川牛享有同样的盛名。自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耕牛仍然是我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和肥料来源之一,也是农牧结合生态平衡重要的生物资源。为了解早胜牛役用性能和生理指标,以  相似文献   

20.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黄牛品种,主要分布在我省关中平原地区的27个县、市,现存栏约47万余头。秦川牛体躯高大,毛色紫红,役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