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乙烯与猕猴桃果实的后熟软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猕猴桃果实成熟进程中内源乙释放规律以及外源乙烯处理对果实后熟软化的效应,以探讨乙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采后后熟软化分为前期的软化启动阶段和后期的快速软化阶段,乙烯在果实成熟过程作用主要是加速了快速软化果实软化进程,而与软化启动阶段的果实罗伦启动无上关;外源忆烯可加速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其调探机理并不是通过促进果实内源乙的合成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果实采后初期,ABA含量积累增加,早鲜和海沃特两品种分别于采后第3d和第4d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后熟进程中,两品种的内源IAA水平均急速下降,并伴随出现乙烯跃变,两品种分别于采后第8d和第14d出现乙烯峰值;采后果实硬度急剧下降,两品种分别于第9d和第14d降至1.0kg/cm#+2以下;外源ABA处理可促进采后果实的乙烯生成,并加速乙烯跃变峰的到来和果实的软化;CaCl#-2采后浸果显著抑制了内源ABA合成增加,并延缓了果实后熟软化过程。ABA可能在猕猴桃果实软化进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乙烯利和ABA处理对‘金魁’美味猕猴桃采后生理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魁’果实属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具有明显的呼吸跃变和乙烯释放高峰。乙烯利和ABA处理显著地促进了果实的呼吸和乙烯释放,加速果实硬度的下降,从而加速果实的后熟衰老,相比之下,乙烯利较ABA更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软化。同时乙烯利和ABA处理还促进了果实内源ABA的积累.加速IAA和GA3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桃果实后熟软化机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43-4045
桃果实的成熟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发育过程,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包括细胞壁的降解、乙烯的释放以及其他的代谢变化.对桃果实成熟软化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与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相关的细胞壁酶以及乙烯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对软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综合表明,果实的成熟软化过程受多种基因调控作用的影响.对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的探讨可为果实的贮藏及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活性氧与果实后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果实后熟过程与活性氧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活性氧在果实成熟激素乙烯合成中的作用,提出通过基因工程延缓果实后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以布鲁诺美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研究冷藏和货架期间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乙烯合成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果实冷藏期间的LOX活性被显著抑制,自由基生成减少,ACC积累延缓,ACC氧化酶活性降低,乙烯释放量很低,果实维持较高的硬度;当冷藏果实转入20℃货架期,上述效应迅速被逆转,表现为LOX活性增加,ACC含量上升,乙烯合成增加,果实进入后熟软化。货架期间果实的后熟软化进程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加快。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果实后熟期品质变化的因素及机理,并为制定科学的猕猴桃果实后熟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连续2年(2013-2014年)用不同后熟方法对猕猴桃果实在后熟期的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后熟方法不影响猕猴桃果实在采果时单果重、纵横径和果柄(长度和直径)等指标;直接影响猕猴桃果实在果实后熟后的单果重、纵横径、果柄(长度和直径)、单果重损失率、纵横径损失率和果柄(长度和直径)损失率等指标,以将果实放于塑料袋中进行后熟后方法的效果为最好;也直接影响猕猴桃果实后熟后的果形指数变化率、果汁含糖量和后熟时间等指标,以将猕猴桃果实平放于木材桌面上进行自然后熟方法的效果为最好。在考虑减少果实水分蒸发和保持果实新鲜度等时选择使用塑料袋装果的后熟方法为好;考虑提高果实果汁含糖量和缩短果实后熟时间等时,选择使用把果实直接放在桌面上的后熟方法为好。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对杏果实后熟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绿熟转色期的仰韶黄杏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CEPA)促杏果实后熟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00mg.kg^-1CEPA能加速杏果实叶绿素和AsA的降解、类胡萝卡素和花色素苷的积累、O2和H2O2产生、也能抑制SOD和POD酶活,认为CEPA加速杏果实成熟与促进细胞脂质过氧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徐香猕猴桃果实生理后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为掌握徐香猕猴桃果实在自然储藏条件下完成生理后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特性,为其生理后熟的调控及贮藏保鲜奠定基础,以陕西周至徐香猕猴桃为材料,研究果实在生理后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果实中Vc含量不断下降,在8 d后有所回升,有机酸不断减少,可溶性固形物逐渐增多,还原性糖含量先增加而后减少,SOD酶活性在储藏4 d达到最高峰而后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软枣猕猴桃贮藏过程中软化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乙烯的生成,呼吸速率的提高与果实硬度的变化量呈负相关,淀粉妥和果胶物质的转化是影响果实硬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及乙烯合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烯合成途径为线索,研究李(Prunus domestica L.)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乙烯释放量、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丙二酰氨基环丙烷羧酸(MACC)含量以及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乙烯在李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硬度和可滴定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李果实成熟期的软化启动阶段,乙烯释放量、ACC含量、ACS和ACO活性增强缓慢,此时乙烯释放量也比较低,ACS和ACO的活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成熟过程中三者高峰值同时出现在软化后期。证明李果实成熟期的软化启动阶段,乙烯并非是软化启动因子,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启动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2.
ABA对番木瓜成熟软化的影响及其与乙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ABA对番木瓜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及其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番木瓜果实采后乙烯产率逐渐上升,在第8天达到高峰,硬度迅速下降。外源ABA和乙烯利处理促进了果实乙烯的释放以及果实硬度的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和果面颜色变化,加速了果实成熟软化进程。ABA生物合成抑制剂NDGA处理则抑制了乙烯的产量,果面颜色变化和硬度的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此外,外加Co2+和1-MCP处理可抑制ABA对乙烯产率、果实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上升和果面颜色变化的促进作用。ABA对番木瓜果实成熟的影响可能主要是通过刺激乙烯的产生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番茄采后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与乙烯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中杂101为材料,研究采后果实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以及外源ABA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fluridone)处理对果实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种子的乙烯释放量、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含量和ABA含量均高于同时期果皮;种子和果皮中ABA和ACC含量的峰值都出现在乙烯跃变之前;ACC氧化酶(ACO)活性变化趋势与ABA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外源ABA处理使果皮和种子中ABA含量显著增加,促进了果实乙烯的生成;fluridone处理则相反。以上证据表明,番茄果实中的ABA通过刺激乙烯的生成促进果实成熟,种子可能通过调控果实内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而影响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和乙烯含量与果实成熟的关系,以玛斯义陶芬(Masui dauphine)无花果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和AB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发育分3个时期,第1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Ⅰ)、缓慢生长期(时期Ⅱ)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Ⅲ),在缓慢生长期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之间为果实发育的转折期"始熟期"。始熟期后果实淀粉分解,大量积累葡萄糖和果糖,果实快速进入成熟期。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乙烯释放量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在始熟期和呼吸速率同步出现一个高峰。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诱导果实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促使无花果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5.
气调贮藏条件下猕猴桃果实成熟延缓,组织内乙烯含量及乙烯生成速率明显低于对照,气调 处理抑制乙烯生成的效应主要通过抑制ACC合成实现,也抑制ACC氧化酶活性,降低ACO/ACC+ MACC)比值, ACC含量是猕猴桃果实采后乙烯生成的限制因子。气调条件下果实组织内乙烯含量、 ACC含量及ACC氧化酶活性变化出现交替升降现象。  相似文献   

16.
活性氧与果实成熟衰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活性氧在果实的成熟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活性氧对采后果实的伤害 ,活性氧与果实衰老、乙烯及 Ca2 的关系 ,并从自由基的角度对果实成熟衰老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特性,以及相关果胶降解酶对猕猴桃果实软化进程的影响,测定25℃和4℃贮藏过程中徐香、金丽、晚绿猕猴桃果实的硬度、细胞壁多糖物质含量和果胶降解相关酶活性,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共价型果胶(covalent soluble pectin, CSP)含量不断降低,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 WSP)含量不断增加,而离子结合型果胶(ionic soluble pectin, ISP)含量相对稳定。晚绿猕猴桃各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变化速度最快,金丽次之,徐香最慢。4℃贮藏延缓了猕猴桃果实细胞壁多糖物质的降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猕猴桃果实硬度与WS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CSP、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果胶降解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5℃贮藏前期,晚绿猕猴桃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olygalacturonase, PG)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活性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8.
梅果采后软化与乙烯释放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梅果实采后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果肉硬度3d后急剧下降,5~7d下降最快,而乙烯释放量5d后则迅速上升,于第9天达到高峰,果实硬度下降与乙烯释放上升呈显负相关(r=-0.7823)。SOD和POD活性于采后3d开始迅速升高,第5天同时达到峰值。CAT活性一直下降,第5天后检测不出。MDA含量呈峰型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和授粉时间对‘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大小、品质及坐果率的影响。【方法】首先研究‘米良1号’的果实发育模式,比较‘米良1号’和‘徐香’、‘金魁’的开花频度;然后以‘米良1号’为对象,分析不同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200,400,800,1 200倍)和授粉时间(花后0,1,2,3,4d)处理下,采收后及可食状态下猕猴桃果实的纵径、横径、侧径,品质指标和坐果率的变化,探明猕猴桃单果种子数与单果质量及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米良1号’的最佳花粉稀释倍数和授粉时间。【结果】(1)在果实发育前期,猕猴桃果实迅速膨大;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增长缓慢。3个猕猴桃品种雌花开放时间为4~5d,其中‘米良1号’雌花开放最早,‘徐香’雌花开放较晚,‘金魁’雌花开放最晚。(2)无论是釆后还是达到可食状态的猕猴桃果实,随着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增加,猕猴桃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均呈下降趋势,单果质量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先减后增;但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显著。除稀释800倍处理外,其他稀释倍数处理的坐果率均在80%以上。(3)无论是釆后还是达到可食状态的猕猴桃果实,随着花授粉时间推迟,猕猴桃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均呈下降趋势,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减少;但授粉时间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显著。除花后2d授粉处理外,其余授粉时间处理的坐果率均在95%以上。(4)单果种子数与果实质量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果实内种子越多,果实越重。【结论】对‘米良1号’品种猕猴桃,建议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在200~400倍,在雌花开放后0~2d,且雌花开放数在75%以上进行授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套袋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品质、色泽及叶绿素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为猕猴桃叶绿素代谢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盛花期后30 d,以不套袋作为对照(CK),用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白色单层袋、黄色条纹单层袋4种类型果袋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及单果质量)、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固酸比、果实硬度及干物质含量)、糖含量(果实蔗糖、果糖及葡萄糖含量)、果皮与果肉色泽变化、果实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套袋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除白色单层袋处理外,其余套袋处理果实总酸含量均有所下降,固酸比均有所上升。各套袋处理果实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最多较对照降低66.50%;除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外,其余套袋处理果实果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有所下降。外黄内黑单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果皮a值、果肉ah值均显著增加,果肉b、CM*、h*值均显著降低;套袋处理果实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93.20%和91.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套袋处理后果实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AdCAO表达丰度显著下调,AdGLUTR3表达丰度总体呈下调趋势;黄色条纹单层袋处理后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AdCBR1、AdPPH2表达丰度显著上调,AdCBR2、AdCBR3、AdPAO、AdSGR1、AdPPH1、AdPPH3表达丰度均有所上调。【结论】套袋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并无显著影响,但会改变果实糖组分所占比例;同时,果实叶绿素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发生改变,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肉颜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