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沙棘汁、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其他辅料,研究沙棘果冻的加工工艺及最佳配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复合凝胶剂(卡拉胶、琼脂、明胶)的配比,凝胶剂的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沙棘汁添加量、β-环状糊精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对果冻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拉胶、琼脂、明胶的配比为5:1:4,总胶粉添加量为1%,添加11%白砂糖、9%沙棘汁和0.20%β-环状糊精与CMC—Na,得到桔黄色,口感爽滑,酸甜可口的沙棘果冻,具有浓郁的沙棘风味。  相似文献   

2.
沙棘种子及播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辉 《沙棘》2003,16(2):39-39
介绍了大果沙棘种子特征特性,沙棘种子播前处理可用45℃温水浸种或以种子与沙土按1:3比例沙藏。在黑龙江省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深度1~1.5cm,播种量60~75kg/hm2。播后及时浇水。  相似文献   

3.
果胶酶澄清沙棘果汁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洁  王尚义  张久红  李长春 《沙棘》2006,19(1):20-23
用果胶酶对沙棘果汁进行单因素澄清及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的确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果胶酶用量为0.03~0.06g/kg,温度40℃~50℃,pH2.0~3.0的条件下澄清沙棘果汁,透光率达99%以上,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果胶酶对沙棘果汁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用量为0.035g/kg,温度为45℃,pH值为3.0,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沙棘蜂蜜酸奶的加工配方。以新鲜优质的沙棘、蔗糖、蜂蜜和市售灭菌袋装牛奶为主要原料,用市售直投式酸奶发酵剂发酵,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沙棘蜂蜜酸奶的最佳配方。经单因素分析后得到沙棘蜂蜜酸奶的最佳配方是:沙棘汁加入量为10%,蜂蜜加入2%,蔗糖加入量3%,接种量3%,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2~43℃。  相似文献   

5.
以沙棘汁为原料研究发酵工艺中各参数对沙棘冰酒品质的影响。通过L。(3)正交试验,得出制备沙棘冰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3(/V,10个/mL),pH3.6,发酵时间20d。在此条件下,沙棘冰酒的色泽、组织状态、滋味、口感均较理想,适合企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沙棘果皮、果渣为主料生产饲料酵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沙棘果皮、果渣为主料,研究了培养饲料酵母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了沙棘果皮,果渣的最佳配比,同时确定了作为主料,沙棘果皮,果渣可占整个投入物料的50%~7O%,配比为0~2:10~8;最适起始pH值为4.0~5.O;培养基最佳含水量为50%~55%;最适接种量为1%,菌体蛋白含量提高了5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无机氮源的添加量为2%时,转化率高达95.99%;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周期为36h.  相似文献   

7.
李魁  毛利厂 《沙棘》2009,22(2):43-46
探讨了以沙棘果、黑米为酿酒主原料,糯米、山药为辅料,蜂蜜、桂花酱为调味剂,酒药和“安琪”牌酿酒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酿造保健沙棘米酒的工艺技术。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为:沙棘:黑米:糯米:山药的配比量为1:3:5:1。接种量0.12%,发酵温度(25±2)℃,主发酵时间6d;成品酒自然条件下贮存60d-120d,未发现异常现象。经检测,供试沙棘黑米酒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均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为主要原料,研究香菇即食品加工技术,主要进行了香菇即食品保脆、调味、保质防腐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保脆效果最好为氯化钙0.04%;香菇即食品调味配料技术最优参数料油为4%,食盐添加量为5%,柠檬酸添加量为0.3%,甜味剂添加量为0.05%,谷氨酸钠添加量为0.05%;杀菌处理80~90℃/10min为最优组合,防腐剂复合使用最优参数0.20‰(A )+0.15‰(D ),保质时间长达10个月。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沙棘造林抗旱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林  潘铭 《沙棘》1998,11(2):7-9
水分是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通过对沙棘树种苗期凋萎湿度的测定分析,进一步摸清了沙棘的蒸腾与太阳辐射、气温、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了沙棘抗旱造林定量的水分指标:沙棘苗期满足生理要求时的土壤含水率为10.21%,暂时调萎时土壤含水率为4.01%,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为3.318%。  相似文献   

10.
2-叔丁基对苯二酚选择性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对苯二酚(HQ)和异丁烯为原料,在磷酸或硫酸-磷酸混合酸催化作用下进行烷基化合成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加料方式对合成TBHQ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3PO4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HQ 3等份加料,102~105℃同流反应1h,H3PO4可循环使用8次,TBHQ的含量在75%以上;以1.3%硫磷混酸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HQ3等份加料,104~107℃回流反应70min,催化剂可循环使用7次,TBHQ含量大于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