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实验形数(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用平均干形值计算蓄积量问题由于干形本身不规则,为了有可能近似求出材积和蓄积,总要以某种方式取用一定的近似干形平均值。就f_(1.3)而言,最简单办法是德国在资源清查中取用两个(?)_(1.3)值,针叶树取0.45,阔叶树取0.50。但一般多分别h、d_(1.3)取不同■_(1.3)值。  相似文献   

2.
关于干形控制方法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算森林蓄积量的关键之一是控制干形,蓄积量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干形值的精度。本文拟就干形控制方法提几点意见。一、关于回归分析方法本方法是将实测的d_(1.3)、h与f_(1.3),用最小二乘法配合回归方程,据之估算立木材积或胸高形数。常用的方程类型有:f_(1.3)=a·d_(1.3)~b·h~c(1)和f_(1.3)=a_0 a_1/d_(1.3) a_2/h a_3/d_(1.3)~2h(2)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用数据的信息较充  相似文献   

3.
用平均干形值测算立木蓄积,对一个树种来说,只须求出一个参数(即平均干形值,如等一为简便起见,本文将d_(1.3)(和g_(1.2)的下标略去),在确定了胸径和树高之后,通过简单运算就可完成。与回归分析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便于掌握干形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一、材积方程的建立二元材积方程的误差是由干形决定,而干形又与树高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林昌庚同志提出了实验形数,使材积方程中的形数固定。在新建的二元材积方程中,取实验形数树高修正值(H 3)。又经过试验发现,树高2米处的直径与胸高直径有d_(2.0)=a bd_(1.3)关系,而参数a≈—1,b≈1。因为d_(2.0)=b(a/b d_(1.3)),所以d_(2.0)=(d_(1.3)—1)。当取(d_(1.3)—1)为公式中的直径时,则可视为树高2米处的直径。于是获得新二元材积方程: V=(π/4)10~(-4)[(D-1)~2(H 3)]~b式中直径的单位为厘米,树高单位为米。  相似文献   

5.
测定单株立木材积的形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祯祥  廖晓海 《林业科学》1990,26(5):475-480
为了测定单株立木材积,普雷斯勒提出了望高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望点较高,通视较差,观测困难,且实际误差较大。希费尔提出了胸高形率法,琼森提出了绝对形率法。它们的优点是精度高,缺点是测定中央直径较麻烦。受上述方法的启示,根据干形特点,我们提出了形点法。用林分速测镜即可简便容易地测出较精确的立木材积。一、形点法的测树原理和方法 (一)基本原理令胸径为D,树高为h,胸高(1.3m)以上树干某点直径为aD(0<α<1),干顶到aD点的干长为h_1,aD到D点的干长为h_2。按孔兹干曲线式y~2=px~r有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基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泗洪陈圩林场36块样地1927株杨树的点云数据,通过软件RiSCANPro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用K均值聚类对点云数据进行林木定位分割,并提取了树木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通过公式计算出4种干形参数(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和形高),用SPSS软件基于4种不同造林密度由高到低(株行距配置3m×8m、5m×5m、4.5m×8m、6m×6m)对4种干形参数进行差异分析,还对干形参数进行了模型研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密度对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形高有显著影响。胸高形数、形率和高径比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形高则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即高密度林分的树干干形更为饱满,低密度树干干形尖削。2)指数方程是胸高形数与形率关系的最优模型,适用性检验精度高,达到99.12%,模型表达式为:f1.3=0.223*exp(1.025*q2),可应用于胸高形数的预测,为分析杨树干形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简化湿筛法,分析在不同初始干密度和浸润时间条件下,岩溶区坡面红壤团聚体遇水浸润后稳定情况。结果表明:红壤结构体在浸水初期(前10min)完成大部分崩解过程;试样崩解后MWD值随浸润时间增加近似呈负线性关系;红壤结构体抗蚀性随干密度增加存在"转折干密度"现象;试样崩解后MWD值随初始含水率增加近似呈指数增长。建议对岩溶区坡面红壤采取压实处理,提高表层红壤干密度,增加抗蚀性,减少坡面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8.
测算森林蓄积量的关键之一是控制干形,蓄积量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干形值的精度。本文拟就干形控制方法提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试验地点选在延吉市林业局的帽儿山林场、龙井市林业局的智新林场、勇新林场和延边大学农学院后马蹄山,共选伐样木28株,实测每株样木0.1、0.2、0.3、0.4、0.5、0.6、0.7、0.8、0.9 h的相对高处直径。计算各株样木的相对直径,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天然林赤松和人工林赤松的相对直径不因起源的不同而不同;进而对同一林分内不同赤松样木的干形进行了分析,结果为其相对干形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得到预测赤松单木任意部位直径经验方程为Dn:=0.1315D1.3+1.2763nD1.3+1.9645n-0.0265。在树干干形的测算理论中,干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赤松相对干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林业生产实践与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多个干形指标对细叶云南松398株样木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1)以1/4树高正形数变动系数最小而最稳定,其形数原始及调整的平均值分别为0.6983和0.7059。(2)正形率q_(0.7),q_(0.3),q_(0.1)与q_(0.5)呈一元线性相关。(3)正形数f_(0.1),f_(0.5)和正形率q_(0.5)呈幂相关。(4)实验形数的初始值和调整值(0.4468,0.4529)均比目前区内使用的数值(0.434)大。  相似文献   

11.
杂交马褂木嫁接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褂木(即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是木兰科鹅掌楸属现存的两个种。因其叶形分别近似清朝服装马褂和鹅的脚掌而得名,杂交马褂木是由这两个种进行人工授粉培育而成的杂交种。杂交马褂木叶形奇特、发叶早、落叶迟,枝叶繁茂而且整个花冠呈现金黄色,花色鲜艳、花冠大、花量多,开花时间提早,花期长达一个月,并且生长快、干形直、材质好、抗病虫能力强,是珍贵的城市、庭院绿化和速生用材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形是反映树干外部形态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干材价值的重要依据,而削度方程是描述树木干形好坏的一个重要定量指标,其对干形模拟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树干材积和森林蓄积的估算结果。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个常见的简单削度方程,模拟了260株样木的干形曲线,采用调整后决定系数(Ra^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ME)和平均误差绝对值(MAE)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检验效果,筛选最优的基础模型,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技术,构建人工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模型。结果表明,4个简单削度方程中,Kozak方程对华北落叶松干形的拟合效果最好(Ra^2=0.934,RMSE=1.985cm),检验结果也是最优的(ME=0.125cm,MAE=1.212cm)。因此,基于Kozak方程,结合分位数回归技术建立了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相较于基础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进一步提高。当分位点设置为0.1时,模型对靠近下部和上部的树干干形拟合效果较好;当分位点设置为0.5时,模型对位于中部的树干干形拟合效果较好;当分位点设置为0.9时,模型对树干基部的拟合效果较好。可见,分位数回归技术使模型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法适用于树木大枝具有轮生特性的针叶树种,可提高工效五倍以上。进行树干解析时仅取胸高和根颈两处横断面,用以确定逐年胸径和根径以及树木年龄。逐年树高是通过轮枝(包括可见枝痕)确定的,在长白林区一般针叶树种均可观察到100年以上。逐年树干村积是根据树木的现实树干形数(f_x=V/((π/4)D_x~2H))用式V=π/4D_x~2Hf_x求出的。式中X=H/(20)时,为正形数(fn);x=o时,为绝对形数(fo);x=1.3,且树高加3时为实验形数(f_(?))。由于这三种形数均不受树高影响,实践中可任选其一求算逐年材积。胸高与根颈间的距离较短,一般仅1米左右,其间的干形曲线可视为线性的,则求算J_X所需之D_(Xa)可用式D_(Xa)=D_(1.3a)+(1.3-X)(D_(ma)-1_(1.3a))/(1.3-m)表示。然后将其代入相应的求积公式,可得逐年的树干材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红壤丘陵山地气候和立地条件特点,开展白花泡桐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苗木以高3.5m左右,地径4—5cm为宜;应用截干、抹芽和人工斩梢接干等综合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其枝下高,无节主干高可达4.5m。五年生林D_(1.3)=19.3cm,H=12.5m,接干形率0.7~0.8,树干材积87.813m~3/公顷,达到了泡桐丰产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相对干率是一种新的干形表示方法,用此方法表示泡桐的干形,可使真实的树干转化为统一标准的圆柱体,并能够排列在一张图上实现直观图示。本文着重分析研究7个泡桐种,无性系及其以桐杂一号为代表分别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干形差异,并且找出了材积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首次提出用X0.9值简捷有效地分析评价泡桐干形优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一种单的可变干形树干尖削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给出树干纵剖面(树干上部带皮直径),总林木材积、商品材材积(从地面到某树高限或直径限)的材积估算系统。这一树干尖削度曲线由指示圆锥干形和抛物线干形的系数值所确定。对于给定的树高,小径木确定为抛物线干形,大径木确定为圆锥干形。林木在这一干形系列中的位置由其总树高与胸径的比值来确定。利用大湖区北部美国赤松、斑克松、白云杉的树干解析资料,对本材积估算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干形特征,以指导华北落叶松的培育,提高木材质量及木材利用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坝上及坝缘山地进行取样,对华北落叶松的干形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拟合了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结果表明: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干型较好,树干通直率达到88.47%,其中,坝缘山地干形好于坝上地区,其通直林木占比达92.1%;在弯曲林木中,坝上地区一个弯点的林木比例(61.9%)低于坝缘山地(73.68%),且弯点多位于3m以下(占比52.38%),而坝缘山地弯点多位于6m以上(占比42.11%);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分杈林木占比不足10%,且分杈位置多位于6m以上;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以三项式模型效果最佳,相关系数最高,为0.970 6;不同干形曲线在模拟树干不同部位的精度不同,各个模型在树干上部拟合效果都相对较差,在模拟树干中下部和基部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比较小的模型是二次多项式(分别为0.019 8,-0.007 8)和三次多项式(分别为-0.010 6,0.012 2)。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测树学中,往往要求算林木(1/4)H、(1/1)H、(3/4)H处直径、形数、形率和近似材积,而目前的测算手段只有伐倒木或用仪器测得,这样既不方便又费事,那么能否不伐倒林木或不用仪器求得不同高处直径、形数、形率和近似材积呢?由于植物生长有对称性和相似性,因此,这种假设是能够实现的。本文根据解析几何和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形点上、下一定区间内,任选一测点测定立木材积的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验证了测定结果,分析了误差机制,得出了立木干形指数r确定近似形点的许可区间△h。尖削的阔叶树种的许可区间为0~50cm。中庸的针叶树种的许可区间为0~100cm。  相似文献   

20.
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利用侧芽进行泡桐人工接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结果显示:1)在高密度粗放管理条件下,毛白33泡桐分枝习性表现为假二叉分枝,第2年不能接干的占42%,而58%的单株分枝特性表现为合轴分枝与假单轴分枝(近似顶芽接干的主轴分枝或单轴分枝),能够实现自然接干,这3种分枝类型可以统称为假轴分枝;2)第2年接干单株的接干形率均较大,但能不错位通直接干的仅占14%,86%的接干单株的错位状况需要2~3年后才能得到改善;3)在接干单株中,从接干的上侧芽向下数,越向下在干上分布的侧芽萌发成枝的长度、粗度越小,枯死率越高,但与主干上方夹角逐渐变大,第4对侧枝的分枝夹角最大,以下夹角减小,长度、粗度减小趋势变缓,并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