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参与式农户问卷调查,对陕西省安塞县两个小流域内典型的农户系统,采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农户家庭经营内容的增多和产业链的延长,农户系统的稳定性趋于增强。同时,分析发现受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的影响,在国家停止补贴以后,两个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均衡性和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对大南沟小流域农户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的认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关系、自组织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以期为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与其边界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保持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的交换以获得自由能--负熵,来降低系统内部的熵值,并以此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以及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农区畜牧农业生态系统,并以河南省汝州市研究典型,分析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强化系统管理,提高系统生产力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人工林的固碳能力,采用固定样地方法以油松人工林幼林(6 a)和对照荒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地类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各部分和凋落物层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荒地在0~8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086 kg.m-2,油松林为5.840 kg.m-2,与荒地相比增加了14.83%;油松人工林地植物地上部分、根系有机碳密度与荒地相比分别增加了123.31%、4.93%;凋落物有机碳密度无明显变化;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平均每年增加22.94%,说明黄土高原营造油松人工林具有明显的碳增汇效应。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户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沟壑区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特征和投入产出结构特征。【方法】于2007年一个完整的生产年,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延安市洛川县南安善村和咸阳市淳化县西坡村农户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南安善村和西坡村农户果业生产的能值投入结构相似,均以消耗无偿的自然资源为主;辅助能值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能值的投入比重最高,且以化肥投入为主,有机肥投入不足;南安善村和西坡村农户果业生态系统的太阳能值转化率较低,净能值产出率和投入率均较高,环境承载力较低。【结论】黄土高原沟壑区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很大,应适当控制化肥的投入,增加有机能值的投入,以提高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必须因地制宜,适应市场需要,使农、林、牧、渔业之间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对保护农业环境、改善环境质量、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1农、林、牧、副  相似文献   

7.
渭北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渭北地区不同类型林农复合立体经营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能、时间和物种资源,不仅对渭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有较好的生态改良作用,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近10年来系统生产力、农业结构与效益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发现:1995-2005年,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力、经济生产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产品生产力以水果、棉花增幅较大,经济生产力以油料增幅最大,而粮食有所降低,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种植业、牧业、林果业、渔业产值在调查年度内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以牧业增幅最大(30.57%),成为继种植业之后第二产值大户;种植业产值优势度有所降低,但仍是该系统的最主要收入来源(66.1%),林果业、渔业产值优势度增幅较小,对该系统的贡献很小;系统总体优势度略有降低但优势度值较高,系统稳定性指数明显增大,说明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产值结构渐趋平衡,系统渐趋稳定。然而,该系统产投比值较低,并有降低趋势。并就上述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刘允芬目前在研究CO2浓度变化及其预测工作中,对陆地植被主要集中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上,而对农田、草原植被及其生存的土壤环境的调控机制和作用的考虑较少涉及。关于陆地植被范围的碳循环及其模拟模型的研究,主...  相似文献   

11.
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该文在回顾总结国内外有关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黄土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农林复合系统发展现状等具体情况,以及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原则,以及适宜于该区的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菊科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土高原区菊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分类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菊科植物有2亚科10族120属432种1亚种。植物种类丰富,优势属较为明显。菊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区系成分占有绝对优势,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与周边地区广泛联系。中国特有分布种有167种,占种总数的38.66%。  相似文献   

13.
从1999年到2002年,对山西省隰县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隰县地区共捕获7种鼠类,属于1目2科。按照动物区系划分,属于古北界有大林姬鼠、大仓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4种鼠类,占57.14%;属于东洋界有社鼠1种鼠类,占14.29%;属于广布种有小家鼠、黑线姬鼠2种,占28.57%(。2)从1999年到2002年隰县鼠类多样性指数呈"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3)鼠类的多样性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多样性最低,夏季多样性有所增加,到了秋季到达最高,冬季多样性指数又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的气象条件以及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的趋势,预测了黄土高原未来的气候状况可能对马铃薯生产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土高原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 设的难点,且一直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植被恢复研 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ransforming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how over recent decades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and Gully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jointly transformed the ecology and landscap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livelihood of its resident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se two projects have achieved a balance between green protection, new land creation, and improved food security and livelihood of local people in the hilly areas of Chin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lateau lies in a holistic approach incorporati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Finall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retaining these two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as part of an ongoing policy in the mountain and hilly areas of China, changing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o suit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the land.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高寒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黄土高寒区不同人工林和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变化,旨在阐明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特征,揭示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青海黄土高寒区退耕的人工林地(包括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青杨、白桦)为研究对象,以自然退耕的草地和农田为对照,测定了6种植被类型在0~20 c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陕北黄土高原不同石油开采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并比较了研究区主要植物对石油污染物的吸收情况。【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重量法测定了3个采样区(安塞萝卜地、延长严家湾西山和东山)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分析了当地主要草本和木本植物对石油污染物的吸收情况。【结果】研究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石油污染物多集中于0~20cm土层。随着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增加,大部分草本植物体内的总石油烃含量也增大。当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低于10 000mg/kg时,大部分植物体内的总石油烃含量高于土壤。狗娃花、冰草、梭草茎叶中的总石油烃含量高于根,而铁杆蒿、黄蒿和无芒雀麦根部的总石油烃含量高于茎叶。冰草、铁杆蒿对总石油烃的转移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沙棘和紫穗槐各部位的总石油烃含量为叶>枝、根,而狼牙刺则为枝>根>叶。3种木本植物对总石油烃的转移和富集能力由高到低为狼牙刺>沙棘>紫穗槐。【结论】冰草、铁杆蒿、沙棘和狼牙刺对总石油烃的转移和富集能力均较强,是当地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优势耐性植物。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刺槐水分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刺槐生长与水分关系、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蒸腾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3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黄土高原刺槐水分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