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罗伯逊脐橙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四川三类不同生境下果实膳食纤维中的水溶性果胶(WSP)、原果胶(HP)、总果胶(TP)、水溶性膳食纤维(SDF)、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总膳食纤维(TD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纤维素(CEL)、半纤维素(HC)和酸性木质素(Lignin)11个指标的动态变化,首次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影响膳食纤维含量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表明:(1)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WSP逐渐升高,HP、TP和HC在果实膨大期含量最高,果实转色期下降,成熟时又上升;SDF、IDF、TDF、NDF 和ADF花后100 d前为上升期,以后逐渐下降;脐橙果实中CEL和Lignin的含量极低.(2)不同生境脐橙果实CEL、Lignin、HC 、果胶和ADF含量差异显著.(3)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可能是影响不同生境脐橙果实CEL、HC、果胶和ADF的关键生态因子,年降水和年日照时数也有重要的作用;WSP与气温的月和旬均值显著负相关,ADF和NDF与月平均值的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与此4项的旬均值指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史俊燕  张秀梅  孙光明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110-111,120
以巴厘为试材,测定了菠萝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水溶性膳食纤维(SDF)、中性洗涤剂纤维(NDF)、酸性洗涤剂纤维(ADF)、纤维素(CEL)、半纤维素(HC)、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总果胶(TP)、原果胶(Protopectin)和水溶性果胶(WSP)的含量,总结了巴厘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膳食纤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巴厘在不同发育阶段均富含TDF;IDF、NDF、ADF、CEL含量变化与TDF相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ADL含量较少,果胶物质均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含量下降。菠萝是开发膳食纤维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果肉质地差异的明显"罗伯逊脐"和"伏令夏"橙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中果肉膳食纤维、PE、PG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两品种质地组成的变化趋势均为ADF、NDF、CEL和HC随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而果胶和SDF上升;罗脐的ADF、NDF、CELL、HP和HC含量显著低于伏令夏橙,WSP和SDF反之;2)PG在幼果期和成熟前活性高;PE和β-葡萄糖苷酶均为逐渐上升趋势,成熟时略降;2品种间水解酶活性与其变幅均为罗脐大于伏令夏橙3)ADF、NDF、CEL、HP和HC含量的不同和变幅是造成甜橙果肉质地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PE是影响果肉质地的主要水解酶类,β-葡萄糖苷酶与PE共同影响伏令夏橙的质地。  相似文献   

4.
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及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营、惠圆、自来圆、檀香和檀头5个橄榄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以长营、惠圆和自来圆为试材,分别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较高,TDF含量为37.40~50.36 g·hg-1DW,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营和自来圆含量相对较高;所测橄榄的TDF主要由IDF组成,果实中二者含量显著相关;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橄榄果实的TDF、IDF和SDF含量的变化均呈逐渐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5.
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及其水解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纽霍尔、罗脐、丰脐为研究材料,进行了定点、定位和定期的观测、取样;首次用NIRS法对甜橙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质地组成的WSP、HP、ADF、NDF、SDF、IDF、HC和CEL含量进行了优化建模和定量分析;对影响果肉质地的果胶甲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用NIRS法定量分析甜橙果实质地主要有8个指标,优化模型交差检验结果基本接近化学分析的精度,能够用于预测脐橙新样品各质地的含量;②3个不同品种脐橙果肉质地组成的动态变化表明,质地组成在数量上化渣的纽霍尔较不易化渣的罗脐和丰脐有更低的CEL而W SP和SDF更高,果实发育过程中纽霍尔W SP和SDF含量的变幅较后二者大;③果实动态变化中,水解酶PE和PG的活性纽霍尔比罗脐和丰脐橙强、变化幅度也大,影响脐橙果肉质地的关键水解酶是PE和PG,β-葡萄糖苷酶是PE和PG作用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质地与水解酶活性的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井研县的纽霍尔、罗脐、丰脐为研究材料,进行了定点、定位和定期的观测、取样;首次用NIRS法对脐橙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质地组成的WSP、HP、ADF、NDF、SDFI、DF、HC和CEL含量进行了优化建模和定量分析;对影响脐橙果肉质地的果胶甲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用NIRS法定量分析果肉质地主要的8个指标,优化模型交差检验的结果基本接近化学分析精度,能够用于预测脐橙新样品各质地组成的含量;②3个不同品种脐橙果肉质地组成的变化分析表明,质地组成在数量上化渣的纽霍尔较不易化渣的罗脐和丰脐有更低的CEL而WSP和SDF更高,果实发育过程中纽霍尔WSP和SDF含量的变幅较后二者大;③果实动态变化中,水解酶PE和PG的活性纽霍尔比罗脐和丰脐强、变化幅度较大,影响脐橙果肉质地的关键水解酶是PE和PG,而β-葡萄糖苷酶是PE和PG作用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加工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胶物质的积累特性,对3个加工番茄品种及不同果实生育期和不同坐果节位的果实果胶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果实的果胶物质均是由水溶性果胶(WSP)、草酸溶性果胶(OSP)和碱溶性果胶(ASP)构成。在绿熟期果实内以OSP和ASP为主,红熟期果实内以WSP和OSP为主;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内的WSP含量均呈上升趋势,AS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OSP含量表现上升至粉红期后又逐渐降低的趋势;3个不同品种中,Q020 品种的总果胶(TP)含量最高,里格尔87 5品种的TP含量最少,Q020果实内的WSP、OSP和ASP在成熟过程中总体均高于里格尔87 5和屯河8号。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重量法测定凯特(Keitt)、吉禄(Zill)、海顿(Haden)、爱文(Irwin)、台农1号(TainongNo.1)、红象牙(RedIvory)、三年芒(Sannian)7个攀西地区主推芒果品种果皮中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及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结果表明,7个品种芒果皮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均在45%以上,其中海顿TDF含量最高,达到66.94%,台农1号TDF最低,含量为46.87%,7个品种SDF含量占TDF含量均在31%-43%。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柑橘皮渣的利用率,以脐橙皮渣为原料,通过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即在脐橙皮渣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先接种植物乳杆菌,28 ℃发酵2 d后接种青霉菌,28 ℃继续发酵5 d后,加入1.5倍体积无菌水,45 ℃、100 r·min-1放置24 h。发酵产物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总膳食纤维(TDF)分别达到42.0%和90.8%以上,SDF/TDF达到46.2%,比未发酵柑橘皮渣分别提高3.08倍、50.1%和1.72倍,SDF含量及SDF/TDF比单独青霉菌恒温(28 ℃)发酵产物中对应指标分别提高33.8%和30.1%。说明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可显著提高脐橙皮渣中SDF含量。该工艺对蜜柑和胡柚皮渣发酵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柑橘属膳食纤维化学组成、理化及流变学特性。[方法]以柑橘属(葡萄柚、脐橙、椪柑、柠檬和贡柑)为试验原料,比较柑橘属不同品种果皮中膳食纤维化学组成、理化和流变学特性的差异。[结果]不同柑橘品种的果皮总膳食纤维(TDF)含量为617.90~640.70 g/kg;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为128.90~140.70 g/kg,其中葡萄柚含量最高;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含量为471.20~503.20 g/kg,其中柠檬含量最高。葡萄柚IDF的持水力(WHC)、持油力(OHC)和膨胀力(SC)最高,分别为27.88 g/g、8.20 g/g和23.52 m L/g;脐橙最低,分别为17.98 g/g、3.62 g/g和15.28 m L/g。在剪切速率较低的范围内,随剪切速率的升高,不同柑橘品种果皮SDF的黏度呈下降的趋势,有剪切稀化的现象,具有假塑性,并且葡萄柚和椪柑SDF表现更高的黏度。[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柑橘属膳食纤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粮纤维水平对鸸鹋日粮纤维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苜蓿粉为纤维源 ,通过对成年鸸鹋投喂不同纤维含量的 5种饲料 ,研究了日粮纤维水平对日粮纤维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酸性洗涤纤维 (ADF)、中性洗涤纤维 (NDF)及粗纤维 (CF)的消化率在苜蓿含量 (质量分数 ,下同 )为 10 %以内时 ,不受日粮纤维含量增加的影响 ;但含量的进一步上升 ,降低了日粮纤维的消化率。日粮纤维在饲料中适宜含量的上限是 :ADF 7 8%、NDF 16 7%及CF 6 1%。蛋白质消化率在苜蓿含量为 5 %时最高 ,在含量为 5 %以上时显著降低 (P <0 0 5 )。蛋白质消化率最大时的日粮纤维含量分别是 :ADF 7 4 %、NDF 16 4 %及CF5 5 %。以上结果表明 ,日粮纤维水平影响鸸鹋对日粮纤维和蛋白质的消化率 ,日粮纤维在鸸鹋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是ADF 7 4 %、NDF 16 4 %及CF 5 5 %。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氢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对苹果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为提高苹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改善苹果渣理化性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pH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果汁厂苹果渣,经醇沉、干燥、粉碎后,制得过氧化氢改性苹果渣。研究pH及过氧化氢浓度对改性苹果渣得率、膳食纤维组成及含量、物理性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其中,膳食纤维组成及含量包括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re, TDF)含量、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re, IDF)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 SDF)含量,物理性质包括改性苹果渣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堆积密度、颜色,结构特性包括改性苹果渣热稳定性、超微结构,并检测改性苹果渣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结果】(1)过氧化氢溶液的pH对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具有显著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相同时,经酸性(pH 3.8)、中性(pH 7)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TDF含量、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SDF含量、堆积密度较原果渣无显著变化,颜色变暗。经碱性(pH 11.5)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SDF含量显著提高,持水力、膨胀力、颜色等理化性质均得到极大改善,堆积密度增加,TDF含量较未处理苹果渣有所提高。热重及超微分析结果表明,酸性、中性过氧化氢处理后苹果渣热稳定性及超微结构与原果渣相比无明显差异,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后苹果渣热稳定性下降,超微结构变得紧密平滑。(2)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也具有显著性影响。在pH为11.5的碱性条件下,使用不含过氧化氢的溶液处理后,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与经酸性、中性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相似。随着过氧化氢浓度逐渐升高,苹果渣SDF含量逐渐增加,SDF含量由3.30%增加到19.02%-28.32%,提高476%-758%,膨胀力、颜色逐渐改善,堆积密度增加,持水力先上升后下降,苹果渣得率、TDF、IDF含量逐渐下降,持油力未得到改善。此外,随着过氧化氢浓度升高,苹果渣结构性质也发生变化,苹果渣热稳定性逐渐降低,结构变得更加松碎。(3)过氧化氢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在处理过程中可完全分解除去,改性苹果渣中无残留。【结论】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提高苹果渣SDF含量并改善苹果渣理化性质的改性方法,改性效果与过氧化氢pH及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鸸鹋与火鸡和公鸡对饲料纤维消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 5月龄和 7月龄的鸸鹋和火鸡及成年公鸡比较了饲料纤维成分的消化性能在月龄及 3种动物之间的差异。结果 :1)鸸鹋对粗纤维 (CF)、酸性洗涤纤维 (ADF)及中性洗涤纤维 (NDF)的采食量、排泄量及消化量在各月龄段都显著大于火鸡和公鸡 (P <0 .0 5 ) ;2 ) 5月龄时的鸸鹋对CF和ADF的消化率有高于火鸡和鸡的趋势 ,并在 7月龄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P <0 .0 5 ) ;3)鸸鹋的NDF消化率在 2个月龄段都显著高于火鸡和公鸡 (P <0 .0 5 ) ;4 )鸸鹋对CF、ADF及NDF的消化率因月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P <0 .0 5 )。本研究结果表明 ,所有试验动物在各月龄段对各种纤维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 ,但鸸鹋对CF、ADF及NDF的消化能力 ,不论是消化量还是消化率都高于火鸡和公鸡 ,特别是月龄的增加能显著提高鸸鹋对这 3种纤维组分的消化能力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苜蓿营养成分含量与变异程度以及各纤维成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不同品种苜蓿的生物产量。【方法】选用WL343HQ、WL353HQ、WL354HQ、WL363HQ、WL366HQ、阿尔冈金、金皇后、中苜3号、中苜6号、鲁多、鲁黄1号、无棣苜蓿、鲁丰1号、保定苜蓿、中原804、敖汉苜蓿16个品种苜蓿,于2016年10月2日播种,每个品种设2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品种苜蓿种植面积为18 m 2(3 m×6 m),行距30 cm,播种10行。2018年5月23日初花期时收割,测定其生物产量;制备32个样品,测定其干物质(DM)中的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1)不同品种苜蓿DM中,ASH、NDF、ADF、半纤维素(HCEL)、纤维素(CEL)和ADL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EE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527)。WL363HQ苜蓿的ASH含量最高,为8.53%;金皇后苜蓿的CP含量最高,为27.19%;保定苜蓿的EE和CF含量最高,分别为3.01%、36.69%;中原804苜蓿的NDF、ADF、CEL和ADL含量最高,分别为57.02%、42.73%、34.43%和7.92%;不同品种苜蓿DM中的ASH、CP、EE、CF、NDF、ADF、ADL、CEL和HCEL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83%、21.58%、2.51%、33.25%、50.12%、36.76%、6.98%、29.43%和13.36%;变异系数(CV)在5.16%—12.06%之间。(2)苜蓿中ADF与NDF、CEL、ADL含量呈强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6、0.9955、0.9455;CF与ADF、CEL、ADL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14、0.8849、0.9375;CF(含AIA)与CF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97;NDF与CEL、ADL、HCEL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71、0.9396、0.8736;ADL(含AIA)与ADL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89;RFA与ADF、CEL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26、0.9700。(3)相对饲用价值(RFV)与NDF含量之间呈强相关(r=0.9938),可用于苜蓿RFV的估测:RFV=287.0677-3.4709NDF(%) n=16 P<0.01。(4)不同品种苜蓿生物产量不同,保定苜蓿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产量最高,分别为393.59、9 308.22、1 976.32和4 208.05 kg·hm -2;金皇后苜蓿粗蛋白质产量最高,为2 697.23 kg·hm -2,保定苜蓿消化能(DE)产量最高,为126 814.45 MJ·hm -2。【结论】不同品种苜蓿纤维成分含量之间呈强相关,苜蓿RFV值与NDF成分呈强相关;不同品种苜蓿生物产量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植株细胞壁化学组分变化规律。[方法]应用Van Soest法对普通栽培稻与东乡野生稻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等含量进行研究。[结果]NDF、ADF、ADL含量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是55.63% ~71.70%、31.98% ~49.61%、2.68% ~5.71%,其中以蜡熟期的东乡野生稻各含量最高,以抽穗期的协青早B各含量最低。在同一生育时期,不同种类水稻的NDF、ADF含量(除抽穗期的NDF)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东野的含量最高,秀水110其次,以协青早B含量最低。在同一种类水稻中,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NDF、ADF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以抽穗期的含量最低,乳熟期其次,至蜡熟期含量达到最高峰。[结论]籼亚种水稻的NDF、ADF等含量比普通野生稻和粳亚种水稻低,具有一定的秸秆饲料利用价值。籼型水稻若能尽早收割,秸秆配合青贮发酵与酶解等技术可以作为牲畜的有效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