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江苏省猪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情况,采用荧光RT-PCR和ELISA方法,对收集的8000份猪组织样品和2718份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口蹄疫病毒核酸和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数据显示,口蹄疫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68.95%.结果表明,江苏省规模场和屠宰场猪口蹄疫防控情况较好;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略低于70%,说明仍有个别场户的口蹄疫免疫工作存在瑕疵.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口蹄疫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广,欧、亚、非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曾经成为口蹄疫的重灾区.该病传染性极强,危害严重.2005年起,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亚洲Ⅰ型口蹄疫疫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尽管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常规疫苗仍然是防控口蹄疫的基础.论文综述了常规疫苗和正在研制的新型疫苗的现状,并对口蹄疫疫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2011年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口蹄疫,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疫情较为严重.文章就防控猪口蹄疫的技术措施提供一些意见,仅供参考. 1 当前猪口蹄疫流行中出现的新情况 1.1 O型口蹄疫病毒变异加快 世界上口蹄疫病毒共有A、O、C、亚洲1型和南非1、2、3型等7个主型与100多种血清亚型.各主型口蹄疫病毒之间无免疫学交叉反应,同型口蹄疫病毒的不同亚型毒株之间,抗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相互之间免疫交叉保护力很低.由于口蹄疫病毒的核苷酸变异频率很高,具有高度变异的特性.近几年来,发现猪群中的古典O型口蹄疫病毒发生变异,新变异的毒株毒力增强,致病力增高,增大了防控工作的难度.当前世界各地猪群中流行的口蹄疫以O型口蹄疫为主,共有10个亚型,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病毒传播,需要传播媒介、传染源和易感种群这三个要素.只要切断其中一个要素,口蹄疫传染就没有办法继续进行.根据这一特点,就可以从根本上切断口蹄疫发生的可能,控制它的发生.牛的口蹄疫疾病的引发直接对养殖户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重视口蹄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从临床表现、是否接触过传染源和病理解剖可以诊断生猪是否感染.猪口蹄疫可防可控可治,要在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免疫上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疫情简报     
口蹄疫( FMD) 巴西 2000年8月23日上报国际兽疫局(OIE)暴发了口蹄疫(FMD).这次疫情发生在Rio Grande do Sul州Joia市.牛和猪均发生口蹄疫,并已确认此次疫情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疫病暴发的起因还没有确定.1999年巴西北部大部分州暴发了O型病毒引起的口蹄疫.Rio Grande do Sul和其它南部州上次口蹄疫的临床病例发生在1993年.最近在阿根廷发生的口蹄疫其病毒的血清型是A24.巴西曾执行了一项有效的口蹄疫根除计划,整个国家被划分成疫病根除区.其目标是到2004年彻底根除口蹄疫.南部区(包括Rio Crande do Sul,Santa Catarina和部分Parana)于1998年5月被OIE认定为接种后无口蹄疫.南部州于2000年5月停止疫苗接种以便得到不用接种即无口蹄疫的承认.也是在2000年5月巴西中西部区得到,OIE接种后无口蹄疫的承认.巴西是世界第2大牛肉生产国,占世界牛肉产量的12%.巴西的生猪产量和猪肉产量分别列世界第3位和第7位.巴西也是世界第6大牛奶生产国,占世界牛奶产量的4%.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口蹄疫病原是口蹄疫病毒,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有A、O、C、SAT1、SAT2、SA T3以及A sia 1型7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包含若干个亚型.该病毒不仅在各型间没有交叉免疫性,同血清型的各亚型之间也仅有部分交叉免疫性.本文分析了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面临周边国家和地区口蹄疫的严峻考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多来,口蹄疫大面积的暴发和流行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韩国上上下下紧急动员正在对口蹄疫进行严密的封锁、扑杀之时,在亚洲的另一头又传来了蒙古国暴发口蹄疫的声音,继台湾、日本口蹄疫风波之后,在亚洲地区接连发生的几次口蹄疫事件,对我国的口蹄疫防治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急性传染病,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而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是要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随着对口蹄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出现,口蹄疫诊断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笔者就口蹄疫诊断方法,从传统的诊断方法、ELISA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以及区分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一种在牲畜中多发的传染病,危害性和传染范围都非常大,这种传染病除了对动物造成生命威胁外,还会对附近的居民和公共场所造成影响.如果牛染上了这种传染病,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对牛群加以控制,否则很容易造成其他牛体的感染.所以对于口蹄疫的防控方法需要研究人员及时的找到防控措施,防止口蹄疫病带来的更大危害.加强牛口蹄疫的防治可以保障牛群的健康发展,让牛群远离病害,同时也给牧民带来最根本的保障.本文主要对牛口蹄疫进行了概述,提出了防治牛口蹄疫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口蹄疫流行强度明显减弱,但对于该病的防控不能松懈,因为以往的研究表明口蹄疫的流行呈周期性.重点介绍了我国口蹄疫疫情的流行情况、常见易感动物口蹄疫的防控、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更好地预防口蹄疫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危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农业部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对保障畜牧业安全、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主要对近三年全市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家畜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口蹄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世界各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通过环境控制的策略来综合防控口蹄疫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论文就口蹄疫的流行概况、综合防控及环境控制与口蹄疫的防控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掌握陕西省汉中市生猪口蹄疫感染和免疫状况,采用非结构蛋白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汉中市猪口蹄疫固定监测点的35个规模猪场和15个散养户开展了感染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猪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0,O型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为89.9%,群体合格率为77.1%.结果表明,未发现猪口蹄疫病毒感染及带毒情况,疫情形势稳定;规模场的O型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均高于散养户,差异极显著(P<0.01);种猪的O型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及群体合格率最高,育肥猪最低,个体合格率差异极显著(P<0.01),群体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县区的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差异显著,个别猪场对口蹄疫免疫不够重视,存在漏免、 不及时补免、 免疫剂量不足等问题,成为口蹄疫疫情发生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猪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口蹄疫号称畜牧业的"头号杀手",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广泛,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之一,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首要条件.口蹄疫疫苗的研制经历了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到新型疫苗的探索过程.就口蹄疫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疫苗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病毒P1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是构成口蹄疫病毒衣壳的基础,对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其他保护性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的结构、抗原特性以及利用重组P1基因制备口蹄疫新型疫苗和诊断检测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猪口蹄疫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粘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但控制猪口蹄疫的重点应是预防,即采用综合性措施,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入手,进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动物疫病不但危害养殖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口蹄疫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和高度接触性流行性疾病,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生猪口蹄疫病理特征、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等方面分析了疫病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生猪口蹄疫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