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87年我所塑料小棚番茄品种对比试验田发生一种新病毒,病株初期似缺水状,叶色灰绿,叶尖焦枯,发病不到一月即萎凋枯死,维管束褐色。当时我们误认为番茄枯萎病。  相似文献   

2.
2007年夏初,昔阳县玉米苗枯病暴发流行。该病又称枯萎病,是由半知菌类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sforme Sheld.)所致的病害。一般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植株4~7叶期发病。病株下部叶片呈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主根坏死,次生根减少。  相似文献   

3.
马存  张弘 《植物保护》1985,11(3):36-37
研究棉花枯萎病的田间分布型,对提高该病普查抽样方法及产量损失估算等的正确性有重要意义。1984年我们在山东聊城县城关,对枯萎病初形成的重病田田间病株和病级分布型进行调查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调查方法 1984年6月下旬枯萎病发病高峰期,对连作4年棉花的  相似文献   

4.
美蕉又称粉蕉,具有抗逆性强、稳产、果实酸甜可口等优点,是闽南内陆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中主要发展的作物之一。近年来,华安县美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1000hm2。美蕉镰孢霉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是福建省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20世纪90年代初零星发生,90年代后期由于忽视检疫防治工作而迅速扩散蔓延,并上升为蕉园主要病害。2002年11月8日在病区的沙建镇农业示范区随机调查春植蕉500株,病株率达68%以上。2003年4月15日在病区的中寨果场随机调查秋植蕉1000株,病株率18.7%。结果时期发病果实很难长成,不到成熟即枯死,不枯死的果实也仅有指头…  相似文献   

5.
此病1985年9月8日作者于江苏国营新曹农场调查发现,二刀留兰香田100%发病,病株率均在90%左右,最高死苗率达54%。1986年在湖北五三农场调查发现病情也相当严重。病株叶片枯死、脱落,后期全株枯死,菌丝在叶面蔓延,同时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  相似文献   

6.
2013年对贵州省余庆县太子参叶斑病的调查结果表明,太子参叶斑病在3月底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病株率增长缓慢、发生较轻,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病害急增期,病株率、病叶率、病情指数增长较快,5月中旬田间开始出现地上部枯死,6月初发病严重,田间地上部分枯死。温度、湿度、轮作、海拔、土壤质地及栽培管理是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子。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关键时期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7.
胡德具 《植物保护》1982,8(2):11-11
1980年,该病在我区晚粳稻上发病面积很大,危害甚重,为之罕见。 一、病症 发病期,一般在8月中旬初见。在8月底至9月上旬出现枯死高峰,死于分蘖及孕穗早期,病株似螟害的“枯心苗”或“胎里死”,轻病株多数在9月中旬后出现,死于抽穗至灌浆期,出现第二个枯死高峰,造成大量的“白穗”或“半饱穗”。后期近似小球菌核病的病株或螟害的“虫伤株”,但剥开茎杆不见菌核或虫孔。  相似文献   

8.
棉花苗期枯萎病株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群 《植物保护》1984,10(4):13-14
我县棉花枯萎病病田面积不断扩大,为了迅速准确地掌握该病发生分布情况,我们于1982年6月上旬在棉花枯萎病老病区皇庄公社林集大队棉田进行了田间枯萎病株分布型调查,并依此确定了适合的抽样技术。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观察,唐菖蒲出苗后15 d出现枯萎病病株,花苞形成至初花期为发病高峰期。大棚种植和露地种植、茬口、母籽大小与发病有关。播种时用药剂浸泡母籽或处理播种沟,可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西瓜枯萎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菌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 10年之久。病菌从根系侵入 ,引起维管束变褐溃烂 ,导致瓜秧枯死。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市场对西瓜需求量的增长 ,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传统的轮作防病措施难以实行 ,导致西瓜枯萎病日趋严重。据京郊调查 ,一般病株率在10 %~ 2 0 % ,重者达 80 %~ 90 % ,重茬地甚至造成绝产。因此 ,深入研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 ,已成为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将我们近年在京郊大兴、通州、顺义等地对西瓜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研究结果简报如下。1 …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是1960年在望亭苏州专区农科所进行的。该年是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轻病年。从5月30日起,分期在双季早稻(有芒早沙粳)、中稻(黄谷早)和晚稻(853)的试验小区,移栽人工接种的病秧共52个点,观察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发病中心的形成情况。在水稻生长前期,田间植株分布稀疏,发病条件较差,连续的高温干旱造成病秧早期枯死,使它失去传病作用。病秧移栽到本田以后,最初病害并不向外发展,并且有部分病叶枯死;5月30日和7月10日两期移栽的,由于遇到天旱,病叶枯死尤多。在所有的小区中,病秧附近开始找到新病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扩大,连茬种植、乱购种苗等现象的普遍出现,黄芪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俗称根腐病、麻口)在陇西县及周边地县大面积流行,为害严重。据2002年在陇西县9个乡(镇)定点定期挖根取样调查,平均病田率100%,病株率32.1%,病情指数18.1,严重影响黄芪的产量和质量,对黄芪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现将笔者3a来掌握的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症状幼苗发病叶色浅黄,生长迟缓,茎基部产生褐色条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腐烂;地上部叶色变黄,逐渐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变黄萎蔫,叶缘内卷,逐渐变…  相似文献   

13.
黄瓜枯萎病病株残茬对黄瓜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胚根生长抑制法、电导率法等方法,研究不同发病程度的黄瓜残茬腐解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黄瓜种子萌发、胚根生长、根部细胞膜通透性、苗期生长性状以及苗期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发病越重,其残茬腐解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的促进作用越强,高浓度健株、轻病株和重病株残茬的产孢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7.29%、50.05%和44.88%;健株残茬可使黄瓜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率提高15.91%~38.94%;不同浓度黄瓜残茬腐解液可影响黄瓜胚根生长,并减少须根6.15%~27.10%;重病株不同浓度残茬腐解液可使黄瓜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加76.03%~89.96%;高浓度重病株残茬腐解物可使黄瓜出苗率降低53.15%,同时枯萎病病株率增加55.11%.  相似文献   

14.
水稻恶苗病,俗称公禾、米禾等,是由于恶苗病的分生孢子,在水稻开花时侵染颖壳而得病,苗期发病,病苗细长,叶色淡绿,比健株高1/3。本田常在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发病,病株叶片和叶鞘窄长,根系发育不良,分蘖极少,叶色淡绿,节间显著仲长,发生许多倒生须根,节部和叶鞘上常长出暗红色霉菌。病株多在孕穗前枯死,少数能抽穗,但穗短,粒少,瘪粒多,病种有的不发芽,或发芽后不久便枯死。近年发病面  相似文献   

15.
西瓜枯萎病防治途径郑高飞(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450004)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堪称西瓜生产一大绝症。该病害是土传性病害,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至采收前,发病后可使植株萎蔫或枯死。预防枯萎病主要有四条途径:一是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是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的椰树枯萎病菲律宾的Socoro地区是大量种植椰子的地方。1976年以来在椰树上发生了一种新病害,此病首先表现于叶片的叶尖干枯,随后整个叶片枯死,从发病开始至整株树死亡,只需4~6个月时间,此种枯萎病不同于在印度南部发生的由病毒引起的Keral...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县自1976年发现此病,近年逐步扩展到十五个社(场)的一百零四个大队,发病面积达33630亩,占植棉总面积的51.4%,其中重病面积16020亩,占植棉总面积20.5%。少数严重的田块,整蚯整片的枯死,导致翻耕改种。初步统计,我县1981年因棉花枯萎病危害损失皮棉1550担左右。因此开展棉花枯萎病的防治研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百合枯萎病又称茎腐病 ,半知菌类真菌是百合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染病株初期表现生长缓慢 ,下部叶片发黄失去光泽 ,后症状渐向上扩展 ,最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 ,变褐后枯死。此外 ,尖镰孢菌百合专化型还可侵染鳞茎外皮基部 ,基盘上出现褐色坏死或腐烂 ,造成鳞片散落。从病鳞茎长出的植株叶片发黄或变紫 ,花茎少且小 ,鳞茎没有全部烂掉时就裂开 ,引起鳞茎腐烂后枯死。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常与百合其他地下根腐、鳞片腐等同时发生 ,带病鳞茎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19.
防治枯萎病效果好以金钟冠龙、京欣1号、庆红宝西瓜品种为接穗,南砧1号为砧木,以接穗品种未嫁接苗作对照,采用顶心插接法嫁接。嫁接苗长到团棵期进行大田移栽。定点定株(100株)于拉蔓期、结瓜期、膨大期调查发病株,计算病株率及防效。成熟期测定产量和品比质量。结果:接穗与砧木亲和力高,嫁接苗易成活,拉蔓期嫁接苗病株率为0,结瓜期金钟冠龙、京欣1号、庆红宝嫁接苗病株率分别为0.33%、0.33%和0.67%,防效分别为93.4%、93.4%和86.6%;西瓜膨大期为枯萎病发病盛期,嫁接苗病株率分别为0.67%、0.33%和0.67%,防效分别为88.8…  相似文献   

20.
A-蛋白结合乳胶粒子的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植物病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麦白粉病田间种群扩散指数的研究表明,在发病的初中期,该病在田间的分布趋向于集中,直到发病后期,病株在田间的分布才趋向于均匀。病株率80%以下时,田间病株呈集团分布(负二项分布)型;而当病株率达80%左右时,则呈随机分布(潘松分布)型。在保证可靠概率95%、允许误差不超过1%的条件下调查病株率的适宜理论抽样数量为2500~5000株,并随病株率变化而异。当病株率呈集团分布时应以采用“Z”字取样法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