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渝 76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合作从徐薯 18×苏薯 1号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食用、烘烤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鲜薯产量高 ,适应性广 ,抗根腐病 ;栽后发根量多、结薯早 ,薯块较大 ;宜适当增加栽插密度 ,可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的高产生理特性,对该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个体发育特点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以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为材料,苏渝303和南薯88作对照,动态比较分析了其高产生理特性.研究显示苏薯11号具有栽后地上部早生快发,前期茎叶生长快并形成较多分枝,中期比较平稳,后期下降缓慢;地下部结薯早,薯块膨大早且保持较高增长速率和较长的持续时间.群体结构保持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也是其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苏薯11号具有"源"强、"库"大,"流"畅的特点,这些群体生理特性为其高产栽培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甘薯品种宁薯192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宁薯192为研究对象,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食用型甘薯品种苏薯8号为对照品种,在南京的土壤条件下对宁薯192的高产生理与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高产生理特性为栽后发根还苗快,茎叶生长势旺,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中均高于对照品种苏薯8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肥料处理间的生物产量差异极显著,生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栽插密度对总薯块数、商品薯块数、单薯块重有显著的影响,总薯块数及商品薯块数随栽插密度的提高而增加。肥料和密度对各性状均没有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4.
临选1号甘薯是我所从徐薯18芽变体中选育出的甘薯新品种,为明确其高产生理特性,2003年在临沂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了春夏薯种植试验,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薯9号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薯9号栽后发根量多,返苗快,结薯早,前期生长势旺,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在前70d明显快于对照品种徐薯18,后期优势减弱。在氮、磷、钾配合施用时,苏薯9号的鲜薯、薯干和茎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菜用甘薯品种的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过品种筛选试验和不同种植密度栽培的研究结果表明,福薯7-6茎尖绒毛少、食味爽口清甜、不苦涩、口感好、专用种植产量高,优于对照种台农71,可作为专用采摘茎叶利用;种植密度不同,其茎叶产量差异较大,以27万株·h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龙薯 9号由龙岩市农科所选育 ,2 0 0 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笔者引种试种 ,单产达 60 42 0kg/hm2 ,较金山 5 7(CK)增产 42 %。该品种全生育期 13 3d ;薯块下纺锤形 ,薯皮红色 ,肉色淡红色 ,晒干率 2 1.8% ,出粉率 10 %左右 ;食味软甜 ,略低于金山 5 7(CK) ;高抗蔓割病和薯瘟病Ⅰ型 ,但高感薯瘟病Ⅱ型。提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重穗型杂交稻冈优527的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重穗型杂交稻冈优527的一些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冈优527穗大粒多,输导组织发达,籽粒充实良好,后期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快而多。生产上在注重新期田管的同时,必须加强后期肥水管理,以防早衰;源、流、库较为协调。高产栽培的关键是提高有效穗数,高产栽培(产量>10.5t/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培育多蘖壮秧,本田栽植密度22.5万穴/hm^2左右,施N187.5-240.0kg/hm^2,施P2O5 75kg/hm^2,施K2O170-220kg/hm^2,氮、钾肥的穗肥比例应达30%-40%。  相似文献   

9.
1995 ~1996 年对不同密度 和施氮处理 研究玉米 新品种苏 玉 9 号的 吸肥特性。结果表明: 本 试验单产 在6 489.75~10 230.3 kg/hm 2 范围内, 吸 N 量 117.9~192.45 kg/hm 2 、吸 P2 O5 量 58. 35 ~88.35 kg/hm 2 、吸 K2 O 量119. 85~180.15 kg/hm 2 , N、 P2 O5 和 K2 O 吸收量与产量成正相关。增加群体吸氮量, 重点应增加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增加群体吸磷素量,重点要增加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 其次是增加出苗 拔节的积累量; 增加吸钾量,首先要增加出苗 拔节的积累量, 重点是增加拔节 吐丝的积累量, 并提高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适宜密度基础上增施氮可提高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金蜜李品种特性及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于1992-1994年在四川大邑和邛崃县对金蜜李的品种特性及其增产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该品种具有果实大、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通过树盘管理,产量提高46%;合理施肥使单果重增加4.6-6.4g,产量增加81.4-151.2%;在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喷布20ppm的2,4-D与0.2%KH2PO4混合液,使产量提高62.1%.因此,良好的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是提高金蜜李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再生稻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江苏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大麦、油菜茬上种植再生稻.经3年研究。初步明确了再生稻的生育期45—60天、出叶数4张左右,同时还明确了再生稻的发根,幼穗分化进程、再生蘖发生规律和产量构成因素等特点,并初步得到了每亩250kg以上再生稻高产群体和产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产玉米生理效应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取了胺鲜酯、吲哚丁酸、萘乙酸、乙烯利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用及其配合使用,研究了其对高产玉米的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胺鲜酯7~8叶期喷施有效成分4.5 g·hm-2以及与吲哚丁酸和萘乙酸(质量比1:1,用量为4.5 g·hm-2,于4~5叶期叶面喷施)混用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茎秆粗度,起到一定的抗倒伏作用,并且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的根系活力、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增产作用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吲哚丁酸和萘乙酸于4~5叶期叶面喷施,提高了植株大口期、吐丝期的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增加16.5 %和6.7 %,在植株灌浆期和腊熟期则低于对照;乙烯利处理降低了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增加了茎秆粗度,起到了抗倒伏作用,但籽粒产量低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3.
棉花高产栽培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于1984—1986年营造甜杨(Populus suavcolens)人工林77.13 ha,现已郁闭成林,长势良好。根据甜杨的生态习性,选择低平、潮润、排水良好地段,土层深60 cm以上的立地条件,选择优良母树,采条培育大苗,带母根进行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人工林样地内,甜杨树高和直径生长速度分别比落叶松快1.3—3倍、4.6—8.2倍;树高和直径生长速度分别比樟子松快3.6倍、8.2倍;人工甜杨林树高和直径生长速度比天然林分别快2倍、2.1倍。根据甜杨生长特性,在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上应发展甜杨人工林,以尽快恢复森林,达到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5.
对品种出菇、播种期、培养料、栽培场地等几个主要影响竹荪产量的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筛选出高产优良品种D1,发现4月中旬播种、粗细搭配的培养料、水田作畦栽培的竹荪产量比对照明显提高,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苏玉9号高产吸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对不同密度和施氮处理研究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单产在6489.75~10230.3 kg/hm2范围内, 吸N量117.9~192.45 kg/hm2、吸P2O5量58.35~88.35 kg/hm2、吸K2O量119. 85~180.15 kg/hm2, N、P2O5和K2O吸收量与产量成正相关.增加群体吸氮量, 重点应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增加群体吸磷素量,重点要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其次是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增加吸钾量,首先要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重点是增加拔节吐丝的积累量, 并提高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适宜密度基础上增施氮可提高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珍珠菜引入上海驯化栽培后的生物学特性表现、离休快速繁殖和栽培技术。珍珠菜可以采用扦插繁殖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获得种苗,4月和9、10月份是扦插移栽的适宜季节;在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条件下产量高、品质好,生产上主要防治菌核病、蛴螬、蚂蚁等病虫害,年产量可达1.8万kg/hm2。在珍珠菜的组织培养、引种驯化过程中出现了四种变异类型,其中叶片肥大、植株矮生的类型食用品质好,选择育种工作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8.
采取正交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特优 559 主要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建立了产量对移栽密度、追肥施氮量、蘖肥占追肥比例的三因素的函数模型。分析了主要农艺措施的各自效应与互作效应;筛选出具有高概率保证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