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啮齿类以胡须为感觉器官,通过其摆动获取物体质地和空间位置信息。在老鼠的每一侧嘴部,有5列水平排布的机械感受器,位于胡须下面的囊泡中。胡须摆动可打开机械型离子通道,产生动作电位,经传出纤维传入位于脑干的三叉神经节中,从而使三叉核团的谷氨酸型突触产生兴奋。三叉丘脑核团在三叉核团处形成躯体代表区,称为“barrelettes”。接着脑干中的这些神经元又将信息传入丘脑的Ventral poslerior medial(VPM)核团,  相似文献   

2.
啮齿类以胡须为感觉器官,通过其摆动获取物体质地和空间位置信息。在老鼠的每一侧嘴部,有5列水平排布的机械感受器,位于胡须下面的囊泡中。胡须摆动可打开机械型离子通道,产生动作电位,经传出纤维传入位于脑干的三叉神经节中,从而使三叉核团的谷氨酸型突触产生兴奋。三叉丘脑核  相似文献   

3.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GABAergic neurons in the VMP and "barrel",the distribution of GABAergic neurons in the two areas were studied through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GABAergic neurons in VMP and barrel are different,and the coding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two areas are also dissimilar;GABAergic neurons mainly distribute among the lines asymmetrically in VMP,the somata,dendrite and axon of GABAergic neurons are restricted in the "barrel",rarely having synaptic connections with other "barrel" around.Therefore,VMP and barrel may have different roles in transmission and on processing of informatiton.  相似文献   

4.
绍鸭幽门区生长抑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1,10,16,22 周龄期绍鸭幽门区生长 抑素免疫反应细胞(D 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分布,计数幽门区单位面积内D 细胞的数目。结果表明:幽门区的D 细胞形态多为角锥形和卵圆形,有许多胞质突起。类型以“开放型”为主,少数为“封闭型”。D 细胞单个散在分布,主要位于幽门腺内,个别位于粘膜上皮。单位面积内D细胞的数目随周龄增加而增多,至16 周龄达高峰,22 周龄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5.
使用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鳜胸腺进行研究。观察到鳜胸腺位于鳃盖与背的联合处,呈三角形,对称分布;胸腺实质随年龄增长分叶逐渐明显,大体可分三个区,外区、中区和内区,中区和内区分别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皮质区和髓质区。外区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中区可观察到大量网状纤维和淋巴细胞,内区主要由排列较疏松的淋巴细胞组成。此外,光镜下还观察到哈氏小体和髓质上皮囊的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胸腺中抗体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区和中区,胸腺分叶部位尤为明显。阳性细胞胞膜着色明显,呈清晰棕黄色。  相似文献   

6.
使用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鳜胸腺进行研究。观察到鳜胸腺位于鳃盖与背的联合处,呈三角形,对称分布;胸腺实质随年龄增长分叶逐渐明显,大体可分三个区,外区、中区和内区,中区和内区分别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皮质区和髓质区。外区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中区可观察到大量网状纤维和淋巴细胞,内区主要由排列较疏松的淋巴细胞组成。此外,光镜下还观察到哈氏小体和髓质上皮囊的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胸腺中抗体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区和中区,胸腺分叶部位尤为明显。阳性细胞胞膜着色明显,呈清晰棕黄色。  相似文献   

7.
 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使用抑制素α亚基单克隆抗体对注射抑制素α片段及抑制素粗提物后的去卵巢大鼠的下丘脑和垂体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在下丘脑与垂体存在抑制素α亚基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阳性反应位点,并存在剂量与时间上的依赖关系,说明抑制素α亚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和垂体,为探讨抑制素α亚基在血脑屏障的转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羊驼皮肤组织表达的Mitf-M CDS序列,比较分析羊驼皮肤组织Mitf-M的特征,进一步定位分析Mitf-M蛋白表达的位置,为深入研究羊驼毛色基因表达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扩增方法分段扩增Mitf-M CDS区,分别利用Clustal X和BioEdit生物学软件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较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Mitf-M蛋白定位分析。【结果】羊驼皮肤组织表达的Mitf-M的CDS区由419个氨基酸组成,具有bHLH-zip转录家族的保守结构域,该基因与牛和犬亲缘关系最近,Mitf-M蛋白主要分布于羊驼皮肤组织毛球基底层细胞之间与毛乳头周围的黑色素细胞中。【结论】与其它物种相比较,羊驼皮肤组织表达的Mitf-M蛋白保守性很强,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异不大,可见Mitf-M为毛发的色素沉积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组织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进行研究,明确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构造特点和4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紫金龙根、茎和叶片的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各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黄酮、多糖、生物碱及皂苷等多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了紫金龙各器官的组...  相似文献   

10.
鹅消化道EC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形态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5—羟色胺抗血清借助 ABC 法,在鹅消化道进行了 EC 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观察了 EC 胞细的分布、出现率和形态学特点,EC 细胞分布于腺胃、小肠和大肠,出现率以回肠和盲肠最高。鹅消化道 EC 细胞具有多形性,最显著的形态学特点是盲肠中大量 EC 细胞在基底部形成胞质突起。突起的数量可见1—4个不等,沿基膜延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控制大鼠胡须感觉的大脑皮质Barrel脑区的氧化酶活性区和该区的细胞构筑,为研究大脑皮质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多聚甲醛固定后的SD鼠脑组织修块、切片,应用氧化酶酶组织化学法及尼氏染色和尼氏复染等方法定位了SD鼠Barrel脑区,并观察了其脑区特殊的细胞构筑。【结果】SD鼠Barrel脑区定位结果表明,控制SD鼠胡须感觉的Barrel脑区高氧化酶活性区域位于皮层下约405~720μm;脑区的神经细胞成特殊的环状分布,通常在控制1根胡须的Barrel桶内同时包括数目不等的亚结构,亦成类似的环状排列,在这些小圆环状亚结构中包含有排布规则的高活性氧化酶细胞。【结论】Barrel脑区的精细排布及其内部存在的圆环状细胞亚结构,提示这些结构在感觉皮层神经网络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大部分抗血小板药物存在继发性出血等副作用,亟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是介导血小板聚集的主要物质,文章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否抑制ADP或AA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鼠血小板活化组、阿司匹林干预后血小板活化组、FGF-21高、中、低剂量干预后血小板活化组。给药干预后提取各组血小板,分别用ADP或AA处理,观察处理后血小板聚集情况以及P选择素和血栓素(TXB2)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鼠血小板经ADP或AA处理活化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血浆中P选择素和TXB2含量明显上升;与正常鼠血小板经ADP或AA处理活化后相比,经阿司匹林和FGF-21干预后分别经ADP或AA处理活化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血浆中P选择素和TXB2含量显著下降;FGF-21干预组经ADP或AA活化后,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和TXB2含量下降水平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FGF-21对血小板聚集与活化作用的相关报道,研究首次证明FGF-21具有抑制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和活化作用及明显的抗血凝作用,填补FGF-21在抗血凝研究领域空白,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血凝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苯甲酸雌二醇(EB)对L广谷氨酸单钠(MSG)损毁弓状核雌性大鼠体质量、脂肪湿质量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MSG建立新生SD雌性大鼠弓状核损毁模型。造模大鼠于30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EB0.24mg/kg(MSG+EBL组)、0.48mg/kg(MSG+EBH组),隔天1次,共30次;停止注射后15d处死大鼠,检测体质量、脂肪湿质量、血脂、血清雌二醇(E2)。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脂肪湿质量/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都明显升高(P〈0.05),而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EB处理后大鼠的体质量、脂肪湿质量/体质量、TC、TG、LDL-C均显著回降(P〈0.05),而E2、HDL—C显著回升(P〈0.05);MSG+EBH组与MSG+EBI组比较,其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对弓状核损毁的雌性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动物中枢神经疾病的细胞作用模型,根据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生存特性。按照抑制筛选的原理,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了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培养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在体外发育良好,经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其纯度较高,可以用于进一步细胞作用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醋酸铅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影响,通过建立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模型,应用不同浓度醋酸铅(0,50,100,200,400μmol/L)与神经细胞分别培养3、6、12、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显示,醋酸铅与神经细胞共同培养12~24 h,细胞密度降低,胞体变小,突起缩短;随醋酸铅浓度递增,细胞形态较对照组差异愈加显著(P<0.05).表明染铅浓度与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存在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简化、优化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及鉴定方法,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和差异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支持细胞,并用HE染色、油红染色、Feulgen染色及透射电镜扫描其超微结构予以鉴定。结果表明:平均0.10g睾丸组织可获得2.5×10^6个支持细胞,细胞存活率90%以上,体外培养5h后开始贴壁,96h后细胞生长速率下降,其对数生长期为3—7d,整个体外生长周期约为10~15d。对获得的纯化细胞进行鉴定,发现其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与支持细胞的形态特征一致。可见,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和差异贴壁法,可达到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支持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对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分离、消化传代、培养鉴定等,研究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中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SD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3.5d囊胚胚胎干细胞集落分离中,所分离的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集落具有岛屿状生长,隆起于饲养层上;碱性磷酸酶染色为强阳性;体外分化可形成类胚体状结构,贴壁的类胚体周边会出现许多分化的上皮样细胞或单个散在的细胞;经过常规冻存传代的胚胎干细胞集落具有较为一致的生长形态,并呈现胚胎干细胞集落所特有的岛屿状生长形态;对传至第5代的小鼠胚胎干细胞集落进行核型分析,小鼠胚胎干细胞核型正常率大于75%。试验证实,SD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过程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再灌后不同时间点L型C a2 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状态进行动态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参照改良的Pu 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备全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后的大鼠分别在再灌注2、12、24、48、72h后进行皮层神经细胞急性分离,单通道电流经EPC-9膜片钳放大器放大,用Pu lsefit Pu lse采集入计算机,用分析软件TAC进行测量。结果:再灌后2、12、24、48、72 h5个不同时间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L型C a2 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出现两个高峰期,第1次出现在再灌2、12、24h,第2次出现在48、72 h,较第1次更高;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L型C a2 通道开放概率出现两个峰值:第1次出现在再灌后2 h(显著高于正常组),至12 h又回落至接近正常水平;第2次出现在再灌24 h。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的不同时点,缺血性损伤对L型C a2 通道的影响机制即可利用性和开放特性的影响不同。在缺血再灌后的2 h至72 h的各时段,缺血性损伤通过增加L型C a2 通道的可利用性引起神经元胞内C a2 超载;在再灌后期(48 h),缺血性损伤则通过增加L型C a2 通道的开放特性而引起神经元胞内C a2 超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