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袁乐辉 《茶叶通讯》2021,48(3):573-577
日常的"茶颜器式"是我们饮茶事理的呈现方式,也是"美"细微地藏于其中,并反哺于饮茶之人.正是茶之美物,平凡而非凡之魅力,从其美则平易近人、日久生情、以小喻大、生生不息之感化方式,化清茶致远韵,来探究我们生活习茶活动中的"茶颜器式"物态形式所孕育出"美"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进入2005年春节前后,广州市场掀起了一股“饼茶热”.全市稍具规模的茶叶商店或商场,都在其显眼位置陈列出“七子饼茶”或“普洱饼茶”.品质参差不齐,手法五花八门,宣传不遗余力,价格异常混乱.三五元、七八元一饼有之,三五十元、七八十元也有之,三五百元、七八百元也有之,甚至一二千元也有之.此风至今盛吹不衰.充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广东普洱茶之旺销,带动了与之有关的饼茶、沱茶、方砖,甚至包括了重庆小沱茶.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舆论的误导和人为的炒作因素在内.  相似文献   

3.
藏茶情缘     
藏茶,一种孕育于四川雅安雨极高山的全发酵茶。其貌不扬却是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生命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是藏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藏茶的珍爱和依赖。藏茶是三百多万藏族同胞不可或缺的生活饮品,又称为民生之茶。  相似文献   

4.
一现在一些茶事、茶文化活动,常有“茶人”、“爱茶人”的称谓,有自称有他称。此两名词由来已久,溯本追源都出于唐代。“茶人”名词是陆羽所创,他在《茶经·二之具》说“”(即茶篮)时有“茶人负以采茶也”句,就是说陆羽称茶叶生产者为“茶人”。而“爱茶人”名词是白居易所创,他作《山泉煎茶有怀》诗云:“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氏一生为官、丰产诗人,他创造“爱茶人”一词是在以名泉烹饮佳茗时引发的。白氏爱茶是他官务之余的生活享受,即业余爱好。两名词的对象是有区别的。二“茶人”、“爱茶人…  相似文献   

5.
做好茶文章振兴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篪兵 《茶叶》2003,29(3):139-140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有七雅,琴棋书画诗曲茶".这表明茶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物质生活离不开茶,而且精神生活也需要茶.  相似文献   

6.
文星 《福建茶叶》2007,(B02):41-41
茶清,品乃高,清在人品,品会茶清。 “当你感到生活平淡无味时,沏一壶好茶,茶香浮动,茶味透齿,融发无限温馨回忆,让结茧的心灵软化,再度体会生活中的真意与乐趣”,这就是陈家星对茶的境界。安溪历史上第一个非安溪人在人民大会堂正厅里夺得茶王称号且很有佛缘的性情中人,因为爱茶,所以执着。以茶品味人生,以“清品”作为品牌,进而体现了铁观音茶叶的醇厚质地。在阐述中,陈家星所展现出来的对铁观音的认识与见解且是十分的独到。  相似文献   

7.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们都把茶叶称为茶米。为什么叫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都显得同样的重要。早在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在《义茶法》中就说:“夫茶之为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顾元庆在《茶谱》中则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  相似文献   

8.
程启坤 《茶叶》2019,45(1):3-4
正茶起源于中国,中国产茶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久远的年代发展至今天,茶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不仅如此,茶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茶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需品,茶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庄晚芳先生1989年提出"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正是反映了新时代茶的社会功能的本质与核心,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现正逢庄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学习它、实践它,必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1 中国茶德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喫茶友 《茶叶》2005,31(2):128-128
今年二月六日,正值“你我茶燕”试营业期间,应馆主倪晓英女士之邀,我们一行七位老茶人(平均年龄约75岁)一同前往品茗。席间,大家由兴而发,畅谈起自己的感想来。  相似文献   

10.
瀚石 《中国茶叶》2011,33(1):32-33
茶宠是品茗的时候,在茶船上陈放着的大大小小的茶摆件,俗称“小玩意儿”,这些多是用紫砂或澄泥烧制的陶质工艺品,在茶汤的滋养下,年长日久它们会变得温润可人,深得品茗人的宠爱,故称“茶宠”。就像文房清供随着书法字画走人文人生活一样,那些林林总总、形态各异、趣味盎然的茶宠也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和蔓延而渐渐进入了人们收藏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茶店在杭州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南宋建都杭州时就有不少“茶坊”出现,著名的有八仙,清乐、潘家,连二,连三等,出卖的有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明、清以来,又有杭州评话问世,这些艺人的献艺场所,主要就在茶店,因此,杭州人上茶店听大书就成了生活习惯。茶店凭着说书艺人而吸引顾  相似文献   

12.
陆羽《茶经·七之事》载有南北朝梁代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一文,该文被有的学者视作赐茶礼仪之嚆矢。陈彬藩主编《中国茶文化经典》第24页注①中说:“晋安王:宋武帝子刘子勋,封晋安王”,误!其实,这里的晋安王为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纲即皇帝前的封号。但由于这两个晋安王有几个共同点,如:都是南北朝南朝人,只不过刘子勋是南朝宋人,萧纲是南朝梁人;  相似文献   

13.
逸茗 《茶报》2000,(1):42-42
上海九星茶叶批发市场,位于上海闵行区七宝镇漕宝路六号桥星东路七宝综合商品批发城内,占地面积八千多平方米,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数百家之多。是上海目前最大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14.
茶清,品乃高,清在人品,品会茶清。"当你感到生活平淡无味时,沏一壶好茶,茶香浮动,茶味透齿,融发无限温馨回忆,让结茧的心灵软化,再度体会生活中的真意与乐趣",这就是陈家星对茶的境界。安溪历史上第一个非安溪人在人民大会堂正厅里夺得茶王称号且很有佛缘的性情中人,因为爱茶,所以执着。以茶品味人生,以"清品"作为品牌,进而体现了铁观音茶叶的醇厚质地。在阐述中,陈家星所展现出来的对铁观音的认识与见解且是十分的独到。  相似文献   

15.
茶,那点点的茶叶在滚烫的火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而不急趋,审慎而不狂躁,安静却不沉沦的积极.撮上一小口,立刻会使人暖彻心肺,流经血脉,舌底生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中国人自古以来喜好饮茶,也擅长制茶、品茶.“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倦秀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宝霭檀云品御香.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自是勿可或缺.  相似文献   

16.
佛教禅宗对中国茶化尤其是中国茶道所作的贡献是突出的.禅宗在推动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对植茶圃、建茶山;对中国茶化的向外传播等方面都起了推动作用.更使人不可忘怀的是,禅宗在饮茶意境的创造,把饮茶提高到悟道的宗教哲学高度,正所谓“茶禅一味”,其历史贡献在中国茶化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本试图就“茶禅一味”谈谈笔的浅显理解,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范增平 《中国茶叶》2003,25(6):34-34
茶不仅对生理有保健功能,其实茶的更重要贡献还是在茶艺所带来的精神生活效果。 第一,喝茶可以提升休闲生活的品质。在家庭中做妈妈、做妻子的人,最不喜欢的事,是自己的孩子、丈夫酗酒,因为喝酒往往误事,甚至伤身体。但是,喝茶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喝茶有它的文化内涵和气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不少茶文章中“工夫茶”、“功夫茶”的说法不尽一致:有的说“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好茶;有的说“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泡饮的技巧;有的说“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冲泡技巧等等.但《辞海》缩印本503、509页“工”与“功”条目虽云两字相通,但又云:工夫:指所费精力和时间;功夫:指技巧.笔者拜访请教了张天福教授及武夷山的茶农、茶师,并结合当地方言说法,得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9.
茶文三题     
(一)武夷识茶 很长时间,我对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知道的不多,偶尔也坐茶馆,听朋友侃茶道,却没有人脑、人心,真正识茶,还得从去武夷山说起……  相似文献   

20.
<正>罗源是福建著名茶区,也是福州绿茶的中坚,尤其是七境茶。历史上,以七境堂所产的茶叶为主,拼入部分白塔、飞竹、霍口的茶叶,称为七境茶,七境堂当地生产的茶叶,称正"七境茶"。七境茶初制加工,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半机械、机械制茶的三个时期:大致分为手工制茶时期,半机械制茶时期,机械制茶时期。手工制茶时期:(1958年以前),全凭铁锅手工杀青,茶床手工揉捻或脚踏滚袋揉捻、平锅炒干的繁重体力劳动。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