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一种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引起的新病。PCV是1974年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中发现的一种污染病毒,该病毒不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无致病性,命名为PCV1;而后在PMWS中分离的猪圆环病毒,有致病性,命名为PCV2。PMWS主要感染1~5月龄的猪,发病率为4%~30%,致死率为70%~80%。患病断奶猪和生长猪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皮肤苍白、黄疸、腹泻和体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尽管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多感染8~16周龄的仔猪,许多研究结果表明,PMWS也可影响育肥猪群。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临床症状的PMWS育肥猪群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原和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从3个育肥猪群(来自Swedish猪场的A、B猪群和Norwegian猪场的C猪群)各收集40份血样本用以分析血清PCV2抗原、抗体和唾液皮质醇。虽然A、B猪群由同一母猪群,但其PMWS症状有所不同。结果表明,A、B猪群最初的PCV2抗原相同。在A猪群进入育肥期2周后,PCV2抗原水平达到最高;PCV2抗体水平也较高,达到107/mL;随着PMWS的发展,PCV2抗体水平也随之消长。B猪群表现为PCV2抗体水平升高到一定水平并维持整个试验期,而PCV2抗原水平则稳定下降。在育肥期的前5周,C猪群未感染PMWS,从而未检测到PCV2抗体,即使PCV2DNA量也很低,然后PCV2抗原水平有小幅上升,PCV2抗体水平也随之上升。A、B猪群的PCV2为PCV2b,而C猪群为PCV2a。C猪群的唾液皮质醇水平低于A、B猪群。A、B猪群与C猪群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PCV2的基因型不同和因PCV2感染时间不同导致的感染分布部位不同。临床型PMWS可表现低血清抗体水平,且高PCV2抗体水平不一定发展为临床型PMWS。由此可知,A猪群可能是因管理不善从而导致PMWS的发生,提示应重视合适的卫生管理和常规疾病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仔猪人工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后的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Harding首次报道1991年加拿大发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以来,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ovirus type 2,PCV2)感染及其所致疾病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危害世界养猪生产的一大疫病。PCV2是引起PMWS的主要病原体。PMWS主要感染5~12周龄断奶仔猪,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贫血、腹泻和黄疸;组织病变包括淋巴结病,肉芽肿性间质性肺炎,肝炎和间质性肾炎,其发病率在5%~30%不等,死亡率可高达50%炉此外,由于PCV2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可造成二次感染,更增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猪PCV-2感染不止是断奶后多系统消耗性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目前被确认为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性综合征(PMWS)的病原(Allan和:Ellis,2000;Kennedy等,2000;Bolin等,2001)。近年来,作为一种流行病出现的PMWS严重危害着世界上的养猪业。然而,越来越明显的是PCV2对猪不仅能引起PMWS,而且还与猪的多种其它临床病症密切关联(Allan和Ellis,2000)。就这方面来说,Kim和C.Chae在本期杂志上发表的章很及时,提出了PCV2在韩国猪呼吸道疾病复症(PRDC)中可能的作用(Kim和Chae,2003)。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PCV)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白勺动物病毒。主要引发猪断乳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该病主要特征是猪进行性消瘦、多系统病理损伤.严重影响断乳猪生长发育。对PCV和PMWS的一系列研究表明,PCV在猪体内长期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有致病性的变异株,称为PCV2,  相似文献   

6.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圆环病毒(PCV)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单股环状DNA病毒,为已知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1]。PCV存在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两者的细胞培养物均不产生细胞病变。PCV2首先由Allan等[2]从患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群中分离到,被证明为PMWS的重要病原之一。此病主要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具有PCV1和PCV2两种基因型。PCV1无致病性。PCV2有致病性,它不仅是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Bolin等,2001;McNeilly等,2001),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它是一种直径仅为17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共价闭合环状的单股DNA病毒。PCV有PCV1和PCV22种基因型。PCV1无致病性,广泛存在于正常猪体各器官及猪源细胞中;PCV2有致病性,且已经证明,它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也是其他诸多传染病的病原之一。PCV2病毒除了能引起PMWS外,还可造成育肥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DNS),并与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呼吸道综合征、怀孕母猪的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的先天性振颤(CT)、新生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是单股环状DNA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PCV存在2种基因型,即PCV-1和PCV-2。PCV-1未发现有致病性;PCV-2主要引起仔猪免疫缺陷的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症(Posl-weaning muh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之一。猪是PCV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经口腔及呼吸道途径感染,少数怀孕母猪可经胎盘将PCV直接感染给仔猪。感染猪可从鼻液、粪、尿中排出病毒,并于2—15周龄时发生PMWS。  相似文献   

10.
Meerts  P  吴硕显 《养猪》2005,(6):36-36
本研究在3个有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病史的比利时猪场和4个无疑似PMWS对照猪场中确定了PMWS感染猪的流行情况。PMWS的诊断基于完成如下4个准则:呈现消瘦;PMWS的肉眼和组织病理学病变:在淋巴器官内有多量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在有PMWS病史的猪场中,观察期间有2%仔猪死于PMWS。在对照猪场中,0.1%的仔猪感染PMWS。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作为一种近年来新被发现和重新认识的猪致病病原,已广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一种由PCV2引起的主要影响断奶仔猪和早期生长猪的新猪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和皮肤苍白,有时表现为黄疸。  相似文献   

12.
崔尚金 《猪业科学》2006,23(7):24-29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一种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引起的新病。猪圆环病毒(PCV)是1974年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中发现的一种污染病毒,该病毒不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无致病性,命名为PCV—1;而后在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中分离的猪圆环病毒,有致病性,命名为PCV-2。PMWS主要感染1~5月龄猪,发病率为4%~30%,致死率为70%~80%。断乳猪和生长猪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皮肤苍白、黄疸、腹泻和体表淋巴结肿大。多种组织发生广泛的肉芽肿性炎症,肉芽肿性淋巴结炎、间质性肺炎、肝炎、间质性肾炎和胰腺炎。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淋巴细胞组织不同程度的衰竭萎缩,淋巴细胞减少。世界许多养猪国家都发生了本病,我国也有本病流行。  相似文献   

13.
此试验针对临床具有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症状的猪只进行病原调查。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在黑龙江省大庆、靠河寨和吉林省公主岭3个地区1~25周龄的猪群中,选择临床出现生长迟缓、停滞,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和曾经具有此类症状并已死亡的猪只.采集病料共194份,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Ⅱ型猪囤环病毒(PCV2)基因组的特异序列片断.扩增产物长度为900bp/470bp,检测病毒。结果发现.PCV2的总阳性率为21.1%(41/194).不同地区的检测结果不同,2002年,大庆某猪场发病猪中PCV2检测阳性率为5.1%(4/78).靠河寨某猪场发病猪中PCV2检测的阳性率为11.5%(9/78),2004年.公主岭某猪场发病猪中PCV2检测的阳性率为73.7%(28/38)。结果表明,临床发生PMWS症状的猪只.应用PCR法检测PCV2阳性率差别较大。病原学调查显示,在我国PMWS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不仅仅是PCV2感染.PCV2感染与PMWS密切相关,但并不是出现PMWS症状的猪都发生PCV2感染.在未检测到PCV2的情况下.仍有PMWS发生。  相似文献   

14.
猪2型圆环病毒(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此外,PCV2还可能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呼吸系统综合征、仔猪先天性震颤等疾病有关.PMWS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皮肤苍白或有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腹泻,贫血和呼吸道症状等.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PCV)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单股环状DNA病毒,为已知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1]。PCV存在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两者的细胞培养物均不产生细胞病变。PCV2首先由Allan等[2]从患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群中分离到,被证明为PMWS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6.
PRRSV和PPV可以成为PCV2的推动器,促进PCV2在机体内的大量增殖。要想控制PMWS。减少PMWS临床发病比例。减轻PMWS临症状,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蓝耳病和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7.
应用PCR技术,结合,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对福建省不同地区断乳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病猪群采集的病料进行多重病原检测与分离。结果表明50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阳性率分别为40%、26%、4%、0,不同地区各病原检出率差别不大。病毒性混合感染以PCV2和PRRSV为主,感染率为22%;PCV2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RRSV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CV2、CFSV、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大部分地区猪群PMWS的发生是PCV2、PRRSV、CSFV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其主要病原为PCV2,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地域性。  相似文献   

18.
PRRSV和PPV可以成为PCV2的推动器,促进PCV2在机体内的大量增殖。要想控制PMWS。减少PMWS临床发病比例。减轻PMWS临症状,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蓝耳病和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9.
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感染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疾病,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繁殖障碍、猪呼吸道综合征(PBDC)、增生性肠炎、坏死性淋巴腺炎和渗出性皮炎,关于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是否由PCV2引起的还有很大的争议。除PMWS外,圆环病毒引起的其它疾病人们知之甚少,本文重点介绍PCV2引起的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从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病猪中分离的猪圆环病毒口,又称PMWS相关PCV。一般由PCV-2单独引起的疾病比较轻微,但常常由于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病死率可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