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优质油菜,在目前主要指单低油菜和双低油菜。这种油菜我国80年代以前没有种植。现经育种家的努力育成了一批适于我国种植的品种,于80年代初期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在农业部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下,至1992年春收优质油菜面积达53.3万多ha,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0%,成绩是很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1)除部分省市外,优质油菜发展速度不快。若与加拿大优质油菜发展速度比,则差距更大。他们从推广到实现优顾油菜化只花了15年时间(加拿大1965年开始推广单低油菜,1975年开始推广双低油菜,1977年优质油菜占全国油菜总产的55%,1979年占65%,1980年达80%,实现了优质油菜化),而我们花了13年时间才达到10%的面积。(2)优质油菜的原料大多数没有形成优质菜油和优质菜饼饲料产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优质油菜条件已经成熟──全国优质油菜推广交流暨油菜专家顾问组会议情况介绍吴淑珍(湖南省粮油生产局长沙410005)1994年4月24~2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湖北省襄樊市主持召开了“全国优质油菜推广交流暨油菜专家顾问组会议”。参加会议的...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西藏第一大经济作物.既是当前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又是主要的养地作物之一。2002年以前昌都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以当地小油菜为主.油菜品种大多属农家品种,品种严重退化,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昌都地区油菜生产及农牧民群众的收入。为此.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推广种植双低一高优质油菜,不仅能解决对食用油的需求,增加群众收入,而且能为粮食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还能为牲畜提供良好的饲料,有利于发展农牧结合的农区畜牧业。  相似文献   

4.
澧县栽培油菜历史悠久 ,早在 1934年就有栽种油菜的记载。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1979年实行育苗移栽 ,1982年推广稻茬板田移栽技术 ,随之推广棉油套栽技术 ,1985年推广硼肥施用技术 ,1987年落实“秋发”技术。 1987年即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油菜生产超“双百”县 (亩产过百公斤 ,总产过百万担 )。近几年 ,由于大力推广优质油菜规范化栽培技术 ,油菜产量逐年上升。 2 0 0 1年春收油菜全县平均单产达 1713kg/ hm2 ,高产丘块在 390 0 kg/ hm2以上。2 0 0 2年油菜实收面积 4 .5万 hm2 ,其中优质油菜 4 .4万hm2 ,…  相似文献   

5.
10年来,湖北省优质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不断更新,生产水平稳步提高。1993年优质油菜面积达到238.5万亩.亩产102公斤。设想2000年全省普及优质油菜。今后必须做好双低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继续完善种子繁供制度,成立开发联合体和经济实体,深化加工,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光泽县油菜生产的现状,从思想认识、品种、栽培、气候等方面,分析当前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该县油菜生产的对策:1、加强对发展油菜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2、推广高产优质的双低油菜;3、提高油菜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单产。其栽培技术要点:一是适时播  相似文献   

7.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02,16(3):105-106
对我国发展油菜生产的意义、优质油菜的营养价值、当前我国优质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叙述 ,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优质油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菜生产水平,改良食用油品质,1988年开始推广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华杂2号,探索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出现了大批亩产超200公斤的高产田块。 (一)高产油菜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9.
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双低”优质油菜综合开发项目是根据我国自“六五”以来,三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研究成果提出来的.我国自“六五”期间起开始组织全国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攻关,至今已选育出一大批符合国家攻关目标的新品种(组合),如我所培育出来的早熟、高产、高含油量、低芥酸、低硫苷(简称“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91-1等.然而由于油菜易于串粉的生物学特性,在现有生产管理方式下,分散种植使得优质品种在生产推广过程中难以保持其优质特性,致使我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优质品种,但在市场上没有优质菜油、菜饼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适宜春油菜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提高春油菜的商品性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其生产的高效性,利用生态穿梭育种法,选育出了含油量高、结实性好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6A和优良双低恢复系SR1,进而育成富含α-亚麻酸、高含油量、高产、高抗、优质型春油菜新品种鸿油88。对其选育过程、田间表现及示范推广模式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我国优质型油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油菜生产过程中采取保优栽培措施具有防止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确保优质油菜的优良特性稳定的作用。提出了以县为单位遴选主栽品种、推广集中连片栽培、积极推行隔离栽培及着力抓好保纯防杂等优质油菜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代,湖北省开始推广油—稻—稻三熟制油菜。据1963年统计,全省晚茬油菜(包括一季稻和双季稻茬口)近30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15%左右。到七十年代初期,三熟制油菜发展很快,1975年已达100万亩,约占油菜总面积的40%。但由于三熟油菜发展历史短,单位面积产量低,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较多。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油料所从1974年以来,开展了水田三熟制油菜高产栽培的研究,供试品种“甘油3号”,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沅江的主要农作物,由于收购价格偏低,种植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投入减少,管理粗放,单产下降,严重影响到双低优质杂交油菜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调查了沅江的油菜生产、加工和消费情况,提出了油菜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南平市油菜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良好的用地养地结合前茬作物,发展优质油菜可充分利用冬季光温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双低油菜的菜籽饼还是畜禽优质蛋白质饲料来源,同时,油菜花期长,结合新农村建设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阐述了南平市油菜生产的现状,分析油菜生产的潜力,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总结交流各省优质油菜生产和加工利用方面的经验,落实下年度种植计划和工作任务,全国优质油菜示范推广协作组扩大会议,于1988年7月23日至26日在苏州举行。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黄珍埠副站长主持,参加协作的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浙江、贵州、四川、云  相似文献   

16.
浏阳市超级稻和油菜生产现实基础好,发展超级稻-优质油菜种植模式有其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营养结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主要从品种(组合)搭配、技术路线上探讨了该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冷凉灌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和独特的气候资源特点,生产的油菜和油子脂肪含量高、千粒重大、出油率高、经济效益好。它不仅逐步发展成为甘肃省优质油料生产基地,而且也逐步发展成为北方春油菜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18.
常杂油2号(G212A×S15)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10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2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61。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09年开始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9.
闽北优质早稻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闽北早稻生产的实际出发 ,阐述早稻生产的现状和发展优质早稻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何加快优质早稻发展的对策措施 ,以促进优质早稻生产健康稳步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单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双低油菜(即低芥酸和低硫苷油莱)是油菜生产中的新事物,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由于其优质高产,深受农民的欢迎,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国单低油菜和双低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20%以上.湖南是全国单低和双低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已占全省油菜总面积的50%左右.由于单低和双低油菜的发展迅速,必须制定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