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RAPD技术在金针菇菌株鉴别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20个随机引起物对16个不同来源的金针菇株进行了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中,有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菌株扩增出现的DNA片段数目,少则没有,多达11条,平均为5条,DNA征段从0.4kb到3.38kg;并且不同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带谱不同,差异较大,这6个引物对16个金针菇菌株共扩增出84条DNA片段带。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  相似文献   

2.
草鱼和鲤RAPD引物筛选及鱼种特异性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鱼和鲤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制备RAPD-PCR模板,对3个随机引物盒共60个10-mer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共筛选出7个较理想的可用于鱼种内或鱼种间群体遗传分析的随机引物.用这7个引物所获得的草鱼和鲤的RAPD指纹图谱平均带纹总数分别为4.28±1.89和6.71±4.19,多态性带纹总数分别为1.71±1.60和5.14±4.74.RAPD指纹图谱特征反映出草鱼比鲤具有更高的遗传纯度.7个引物共扩增出草鱼特异性带纹18条,鲤特异性带纹32条.大量特异性带纹的检出表明,两个鱼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同时也为鱼种间基因转移(特别是全基因组DNA导入)提供了分子检测的候选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
运用致病力和DNA多态性检测中国东北地区的35个大豆灰斑病菌分离物的遗传变异,根据菌株在9个品种上的致病力反应可将其分成7个组,利用13个随机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共计产生105个RAPD标记其中78.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计算了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产地状图,发现同一地区内及不同地区间的病菌表现遗传变异,致病性一DNA多态性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RAPD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标记,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万亩)以上的40 个小麦主栽品种遗传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55 个随机引物中,有32个引物( 占58-2% ) 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32 个引物共扩增出185 条带,其中93 条带( 占50% )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 ~11 条多态性带,平均2-9 条。40 个品种RAPD 标记遗传距离(GD) 变异为0-019 ~0-475 ,平均GD 值为0-221。聚类分析表明,在GD 值0-23 水平上,40 个品种可聚为5 类。一些随机引物对有些品种能进行特异性扩增。引物OPN14 对小麦1BS 扩增能产生特异性DNA 片段,能完全鉴定出40 个供试品种中的9 个1BL/1RS小麦- 黑麦易位系品种。据此认为,RAPD标记可以作为小麦品种鉴定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5.
用RAPD分析鉴定葡萄属远缘杂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用随机扩增多态型DNA(RAPD)技术,在幼苗期鉴定了圆叶葡萄和真葡萄亚属杂交的杂种。结果表明,以两个杂交组合后代及其亲本DNA作模板,用随机引物UBC250-UBC-266和UBC-272可以分别扩增出1400,1400,3506 500bp的多态性片段,作为来自无核亲本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用随机扩增多态型DNA(RAPD)技术,在幼苗期鉴定了圆叶葡萄和真葡萄亚属杂交的杂种。结果表明,以两个杂交组合后代及其亲本DNA作模板,用随机引物UBC-250,UBC-266和UBC-272可以分别扩增出1400,1440,350和500bp的多态性片段,作为来自无核亲本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运用致病力和DNA多态性检测中国东北地区的35个大豆灰斑病菌分离物的遗传变异,根据菌株在9个品种(系)上的致病力反应可将其分为7个组,利用13个随机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共计产生105个RAPD标记,其中78.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计算了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产生树状图,发现同一地区内及不同地区间的病菌表现遗传变异,致病性和DNA多态性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斑病菌的RAPD分析Ⅰ.应用CTAB法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采自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等5省的1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为试材进行液体培养,然后采用CTAB法从菌丝中提取DNA,通过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检测,最后将所提取的DNA在热循仪PE-4800上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结果发现,所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比值介于1.730-1.847之间,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了较清晰的扩增图谱,从而证明了采用的CTA法是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并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玉米。  相似文献   

9.
棉花DNA导入苎麻的RAPD验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寻找通过超干胚浸泡法已经将湘棉12号DNA导入苎麻湘苎3号基因组中的分子证据,对所产生的变异后代进行了RAPD验证,所用80个随机引物中,有6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97-24与受体的DNA多太 ,3个引物检为异材料97-28与受体的多太,4个引物检为异材料97-4与受体的多态性,并且有2个引物在变异后代中扩增出供体特异带,这些结果说明棉花DNA导入苎麻后引起了后代基因组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三对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抗白叶枯病3对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显示;经120个10-核苷酸随机引物对3对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的PCR扩增,有2个引物在IRBB3中各扩增出1-2条特异性条带;有3人引物在IRBB4中各扩增出2条特异性条带;有3个引物在IRBB5中各扩增出1-2条特异性条带因轮回中和扩增出2条特异性条带;有3个引物在IRBB5中各扩增出1-2条特异性条带;在  相似文献   

11.
把引起豌豆枯萎病的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菌株3319和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 P.syringae pv.pisi 的模式菌株2452的染色体 DNA 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indⅢ完全消化,再用 T_4DNA 连接酶把消化好的 DNA 片段连接到用HindⅢ内切酶消化的质粒载体 pUC19上,然后把重组的质粒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RR1)中去克隆.把菌株3319和2452的 DNA 用 p~(32)标记做成探针,分别与克隆菌落杂交,筛选出只对菌株3319的 DNA 有特异性的1个重组 DNA 的克隆和对菌株2452的 DNA 有特异性的2个重组 DNA 克隆.再把这3个重组质粒 DNA 分别用 P~(32)标记做成探针,与菌株3319和2452的 DNA 杂交,也显示只对各自 DNA 来源的菌株具有特异性.这3个重组质粒中,有2个携带有菌株2452的 DNA 片段,1个为0.82 kb。另1个略小于0.58 kb,还有1个质粒携带有菌株3319的 DNA 片段,为0.85 kb.  相似文献   

12.
大豆DNA提取基本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大豆 DNA提取是进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大量、高质量的 DNA提取一直是大豆科学研究者探讨的问题。根据实验经验和查阅有关文献总结了大豆 DNA提取各个步骤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3种植物DNA提取法中多糖类物质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DNA提取过程中去除多糖的有效方法,以丁香属3种植物为材料,用3种DNA提取方法(普通CTAB法、氯苯法和高盐法)提取丁香属植物基因组DNA。对提取的DNA质量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检测,并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DNA提取过程中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多糖去除率相近且都比较高。高盐法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较小且操作简单,是最适合该属植物的DNA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专门的去除多糖的步骤,为DNA提取过程中多糖的去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种适用于动物与植物总DNA提取的方法——改良CTAB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高效且能用于提取动物与植物的总DNA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从24个花生品种嫩叶及小白鼠的肝、肺和肾中提取DNA,进行琼脂糖电泳和蛋白核酸分析仪检测及PCR扩增检验。[结果]所提取DNA电泳条带清晰,整齐均匀,OD260/OD280值介于1.77~1.83,用于PCR扩增获得理想效果。[结论]该研究介绍的改良CTAB法提取动物和植物的总DNA,满足开展PCR扩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代云南普洱茶DNA提取分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年代(贮藏时间)的云南普洱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云南普洱茶总DNA,试验表明,所采用的经改进的CTAB 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云南普洱茶DNA。建立了适合云南普洱茶DNA的提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云南普洱茶贮藏年代的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硅胶干燥制备DNA样品和RAPD反应体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用硅胶干燥的旱稻叶片可制备出高质量的DNA样品。所提取的DNA样品的OD260/OD280(对波长260nm与280nm光线的吸光度的比值)为1.7-1.9,OD260/OD230>2,DNA分子质量为30.6Mu左右,产率在50-170μg/g,DNA完整性较好,能够成功用于RAPD扩增。②确立旱稻最佳的PCR反应体系是50-100ng DNA模板,1.2U的Taq酶,2.5mmol/L的Mg^2 ,0.25mmol/L的dNTPs,0.5μmol/L引物,10mmol/L Tris-Cl(pH8.0),50mmol/L KC,0 .1%明胶,反应终体积20μL。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实验理论和生产实践带来了新的突破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蚕桑生产出现了新的突破点与希望 .目前 ,几乎所有的家蚕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都深入到分子生物学 ,对透彻了解和掌握家蚕的生长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串联重复序列 (SSR) ,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等方法 ,除了应用于家蚕外 ,也可广泛应用于桑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因此 ,在试验与研究过程中 ,探讨摸索一条适用于可同时提纯桑树、家蚕的动植物DNA的方法对研究工…  相似文献   

18.
苗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63-11465,11491
对金属纳米材料、氧化物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粒子等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DNA分子标记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外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我国DNA指纹图谱鉴定结果合法性受到质疑以及检测结果可靠性难以达成共识等问题。认为应从完善申请登记数据、成立独立检测鉴定中心,创造适宜DNA分子标记应用的环境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较完善的鉴定体系。  相似文献   

20.
栎属植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栎属植物基因组DNA,采用经过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对几种常见栎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表明:改进的SDS法和CTAB法都较常规的方法好.所提出的DNA较纯净.改进的CTAB法与改进的SDS法比较.改进的CTAB效果较好,所获得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纯度较高,OD260/OD280为1.75~1.80,运用SSR和RAPD进行分析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扩增片段,说明蛋白质、多糖、RNA等去除较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