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养殖技术》2006,(13):38-38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狐狸存栏数已猛增到近200万只,其中黑龙江省40万只,山东省养狐最多,在70万只左右,河北、河南、江苏、辽宁4省养狐总数也已超过70万只。  相似文献   

2.
世界银行贷款1350万元人民币扶持黑龙江省绥化市发展商品狐养殖,经过二年多的项目考察和评估,已圆满结束。绥化市是我国北方地区人工养狐的中心,农民有多年的人工养狐经验。黑龙江省缓化市经济动物养殖场,从美国、芬兰引进大批银狐、蓝狐、彩狐,长年保持种狐上千只,年产仔狐4000只左右,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最大的彩狐养殖场”和“中国北方最大的种狐基地”。这家养殖场近几年发现,由于种狐品质退化,阻碍了养狐业的发展,特别是许多养狐户仍然困在养狐为卖种的怪圈里,养狐不能实现商品化Z使这本来应该成为千家万户致…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辛集市近两年来形成了3个养狐基地,6个专业村,3000个专业户。其中南郭村狐只存栏达到1万只,全村近80%的户都搞起了狐狸养殖。截正到目前,全市狐只饲养量达到6万只,年创效益近亿元。辛集市形成三个养狐基地@景松  相似文献   

4.
我国养狐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狐存栏数已达2 000多万只,形成了一新兴产业.据我们调查分析,目前危害养狐业主要的疫病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  相似文献   

5.
目前狐人工授精已推广18个省2000多市县乡镇,如用本交配种1:5只,人工授精1:70-100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少养种公狐节省饲料,降低养狐成本,提高优良种公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我国的养狐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发展到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甘肃、河南、青海、宁夏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个市县乡镇,共有9万个饲养场户。据统计,芬兰纯繁种公、母狐存栏80万只,改良种公、母狐170万只,地产狐70万只。由于狐的饲养具有占地面积小、食性广泛、繁殖率高和劳动强度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我国的养狐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发展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南、青海、宁夏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个市县乡镇,共有9万个饲养场户.据统计,芬兰纯繁种公母狐存栏80万只,改良种公、母狐170万只,地产狐70万只.由于狐的饲养具有占地面积小、食性广泛、繁殖率高和劳动强度小等特点,很适宜家庭饲养,已成为广大农民、下岗职工致富的好项目.随着国内市场对狐皮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的个体、集体、小联合体养狐业已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10年来,我们对养狐场户的饲养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养殖致富     
养狐“女状元”致富助乡邻 山东省定陶县冉固镇冉固村农家妇女纪翠莲,靠饲养“狐狸”走上富裕路,成为闻名乡里的“养狐女状元”。她致富后不忘众乡亲,先后赊销或无偿赠送出种狐近200只,价值25万余元,扶助周围57户农民发展庭院养殖。目前,这些养殖户已繁育仔狐700余只,户均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要实现奔小康的目标,只靠种粮菜养畜禽或开采资源煤木油等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寻找和培养新的经济生长点.根据我场八年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人工养狐就是一个很好的新的经济生长点.一、人工养狐是高效益的养殖业我国饲养的狐有蓝狐(也称北极狐)、银狐(也称银黑狐或玄狐)、彩狐(分若干种色型)等,都是从北美和北欧的一些国家引进的.在国外,人工养狐已有200年的历史,我国的人工养狐始于50年代,1986年才有所发展,现在全国种狐存栏数约5万只左右.  相似文献   

10.
狐是犬科动物,人们常称为狐狸,是珍贵毛皮动物,目前人们饲养的主要有蓝狐、银狐、彩色狐狸。狐皮是世界裘皮业三大支柱之一,有“软黄金”之称,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一、农家养狐业发展的历史概况农家养狐始于1860年,加拿大农民道尔顿将从野外捕捉的野生银狐进行家养驯化,以后传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在美国、加拿大、芬兰、挪威、丹麦、波兰、日本、俄罗斯等国养狐业已很发达。1988年世界狐皮产量已达421.6万张。我国对野生狐皮加工利用的历史悠久,但养狐取皮却起步很晚。国内养狐始于1956年,到60年代被调整下马,80年代又…  相似文献   

11.
蓝狐是目前广泛饲养的一种珍贵毛皮动物。狐皮属于大毛细皮,毛长城厚,灵活光润,其制品具有保暖、轻便、美观大方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1990年后泰安市养狐逐渐增多,1996年、1997年呈现养狐高潮。据统计,全市百只以上养狐场已达85处,最大的养狐场有蓝狐1200只。在养狐发展的同时,因疾病尤其是大温热病的发生,给养殖场造成很大损失。近两年来,泰安市强化对大温热的综合防制,使该病基本得到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养狐的经济效益。1临床症状狐感染本清时,大多数病例症状典型,个别病例症状不明显。发病初期,狐进食减少,有的拒食,…  相似文献   

12.
养狐狸致富     
为树立科技致富典范,推动养狐业发展,发展地方经济,响应国家科技扶贫号召,山东荣成市特种动植物开发研究所(电话:0631一7332065)设计推出了(三百养狐致富工程),即在一村一乡一县发展100个养狐专业户,养100组种狐,第一年收入100万元,第二年收人200万元,第三年收人300万元。工程项目由具有十多年养狐实践经验、人选(中国农林牧专家辞典)的高级畜牧师主持。养狐业是我国新兴畜牧业中的“软黄金”产业,以专业户的形式发展养狐业,是根据我国国情,使庭院经济向技术规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实行一村一乡一品化…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蓬莱市登州镇韩家疃养殖场,自1992年投产以来,经扩群繁育,1994年初种狐发展到1500只。当年年底出售种狐1000只,狐皮1500张,收入220万元;1995年出售仔狐2000只,狐皮3000张,收入390万元,使养狐连年取胜。总结其养狐取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法”。  相似文献   

14.
各地见闻     
<正>养狐大王一年获利70万大连普兰店大回镇陶家村养狐专业大户冯敬善钱对国内外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养狐狸的显著经济效益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促进了养狐业迅猛发展,自80年代国家进口种狐试养成功后,饲养品种也从兰狐、银狐发展到彩狐。彩狐在国外已有50多年养殖历史,并已形成产业;在国内是继兰狐银狐后才开始少量试养。彩狐是银狐和赤狐变异出来的,这种毛色变异仅有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物以稀为贵,缺者为贵,所以彩狐成为稀缺品种,人们称之为珍稀彩狐。据统计,1987~1988年度,世界狐皮总产量为421.6万张,而其中彩狐皮仅 61.5万张,占14.59%。现在国内种狐存栏数已达6万只左右,而彩狐不足2 000只。因此彩狐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挪威当年培育出白金狐时每张皮售价高达2 000美元。轰动了全球毛皮界。近两年,我国养狐业较发达的东北地区,每对彩狐售价5 000~6 000元,一张彩狐皮2 000元。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 某地区一个养狐专业户,有刚断奶仔狐150只,断奶后7d开始腹泻,粪便初为灰白色带有粘液和泡沫,尔后便中带血,呈煤焦油样,有的伴有呕吐,后期狐消瘦虚弱,2~3d死亡。已经死了70多只,现大多数还是腹泻。  相似文献   

17.
北极狐又称蓝狐,其皮毛是制裘业的高档原料。目前已在我国许多地区人工饲养,山西农大动医系于1979年首次引进,并在全省推广,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促进养狐业的发展,为农村养狐致富提供科学养狐的知识和经验,现将我们多年养狐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供养殖专...  相似文献   

18.
方正县某养狐户饲养银狐210只,2006年9月中旬开始发病,陆续发病36只,死亡11只,曾用过氨苄西林、氟哌酸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9.
狐自咬症是养狐业的大敌,是很难医治的病症,已广泛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对其病因说法不一。动物营养学家认为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前苏联报道是嗜神经病毒引起;兽医认为是皮肤真菌感染所致,在治疗上均无良法。多年来笔者治愈自咬病狐50余例,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黑龙江省肇源县肇源镇某养狐户来县畜牧局求医就诊。主诉自养8只母狐,产仔45只,生长发育良好,现每只仔重3~3.5千克,在8~10日内先后有23只仔狐咬尾。临床所见23只狐有14只狐尾部咬光,其中5只狐将尾部皮肤咬破,鲜血淋漓,并从伤处流…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某养狐户饲养银狐210只,2006年9月中旬开始发病,陆续发病36只,死亡11只,曾用过氨苄西水、宠物特诊、华西精品、氟哌酸等药物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