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42-1344
为了发掘与利用小麦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利用华北地区小麦白粉菌菌株E09对98份小麦亲本材料和14份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新品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8份小麦亲本材料中,对E09免疫、中抗的亲本分别占6.1%和4.1%,感病亲本占89.8%;14份省区域试验新品系中感病品种占64.3%,中抗品种占35.7%,参试品种中缺少高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以省内外154个小麦栽培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花滴注法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Fhb1基因的诊断性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明确该抗性基因的利用现状。结果表明:在154份小麦品种(系)中,16份表现中抗及以上水平,占供试种质的10.39%;中感材料27份,占17.53%;感病材料111份,占72.08%。在区域分布上,江苏地区来源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优于其他地区,且江苏淮南小麦抗性明显好于淮北小麦。共检测到7份携带Fhb1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其赤霉病抗性鉴定均在中抗及以上水平。从基因的分布看,Fhb1在江苏育成品种中的分布较广,而在其他地域来源的品种(系)中极少存在,说明可以进一步扩大该基因的使用,以提高育成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在孕穗期和灌浆期的田间抗蚜表现,本研究在自然感蚜的条件下,于2010/2011和2011/2012年度分别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对148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田间抗蚜性调查,采用蚜量比值法对品种(系)抗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孕穗期抗蚜性表现为高抗水平的小麦品种(系)有:衡6632、农大3432和京冬8号,占品种总数的2.03%;灌浆期表现为抗性或中抗水平的品种有:漯麦4号、邯6228、邯4015、KOK1679、烟农23、京花1号、临抗15和扬麦158等8个品种,占5.41%;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均表现为中抗水平以上的有:08P20、KOK1679、衡6632、冀38、临抗15号和漯麦4号等6个品种,占4.05%。本研究可为下一步抗蚜(耐蚜)亲本材料的筛选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抗蚜品种利用与天敌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选取河南省当前种植的50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洛阳农林科学院试验田,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上麦长管蚜及其寄生蜂的发生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发生高峰集中在05-10至05-16左右,寄生蜂对麦蚜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但寄生率与品种抗蚜性没有明显关系.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抗(HR)小麦品种5个,占10%;中抗(MR)品种15个,占30%,可供抗蚜育种和抗性品种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5—2017年度黄淮南片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与丰产性、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年际间产量差异大,抗赤霉病品种(系)逐年增多,但该地区高感赤霉病品种(系)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在选育小麦新品种(系)时,应选择对赤霉病具有较强抗性、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系)作为优异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冬麦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蚜量比值法对目前我国推广种植的84个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和有苗头的优质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初步的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的抗蚜能力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小麦品种表现为感蚜虫。比较各供试小麦品种(系)上麦蚜的蚜量比值可知,对荻草谷网蚜、禾谷缢管蚜及混合种群表现感虫性的品种(系)分别占供试小麦品种(系)的86.90%,57.14%和86.90%。麦蚜的消长曲线也表明各供试小麦品种(系)不抗蚜虫。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小麦苗期与成株期麦长管蚜抗性的关系,2010-2012年采用蚜量比值法对9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温室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自然感蚜麦长管蚜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3个品种连续3年在成株期对麦长管蚜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抗品种2个,中抗品种8个,低抗品种33个;45个品种在苗期对麦长管蚜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抗品种5个,中抗品种16个,低抗品种24个;30个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同时表现抗蚜,占供试品种的31.91%,其中C273和兰麦(陕西柞水)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高抗;小麦品种在温室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自然感蚜的蚜量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和成株期麦长管蚜抗性表现一致的共有66个品种,占供试材料的70.21%。研究表明温室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小麦麦长管蚜抗性的方法是可靠的,是快速鉴定小麦品种麦长管蚜抗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和发掘优质抗麦长管蚜的种质资源及方法,为高效节本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抗麦长管蚜小麦育种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IS的空间分布分析法和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鉴定为基础,从377份小麦种质资源中随机选取22个种质资源的13个主要性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GIS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对小麦种质资源的入侵扩散从分散危害演变为聚集危害为主。成株期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在377份种质资源中,高抗材料4份,分别是陕253、豫麦70、陕糯1号、186Tm,占鉴定材料的1.06%;中抗材料55份,占鉴定材料的14.59%,包括的种质资源有Amigo、98-10-35、小偃22、PI高;表现为低抗的材料有113份,占鉴定材料的29.97%。蚜情指数与各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抗性级别>不孕小穗数>穗长>饱满度>分蘖数>可孕小穗数>整齐度>穗粒数>株高>单株产量>穗下节间长>颈长。【结论】采用GIS的空间分布分析、蚜情指数计算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综合评判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性优劣,并选出了部分高抗的小麦种质资源以及与抗蚜性状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以省内外154个小麦栽培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花滴注法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Fhb1基因的诊断性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明确该抗性基因的利用现状.结果表明:在154份小麦品种(系)中,16份表现中抗及以上水平,占供试种质的10.39%;中感材料27份,占17.53%;感病材料11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5~2017年度黄淮南片的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与丰产性、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年际间产量差异大,抗赤霉品种(系)逐年增多,但该地区高感赤霉品种(系)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在选育新品种(系)时,应选择对赤霉病具有较强抗性同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系)作为优异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萧  李克斌  尹姣  王冰  曹雅忠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0):2056-2063
【目的】比较小麦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连续2个世代若蚜和成蚜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罩网试验,调查和测量Pm232等10个具有不同抗蚜性的小麦品种上定殖的有翅成蚜数量及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体重、翅型分化和成虫寿命、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结果】麦长管蚜对10个供试小麦材料的不选择性有着明显差异,抗蚜材料对蚜虫的趋避作用明显较强。发育历期等5个生理参数的比较表明,抗蚜材料上的若蚜发育历期较感蚜材料明显延长,若蚜存活率、成虫寿命、繁殖力和体重较感蚜材料明显降低或减少,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小麦抗性的升高而加重。研究还发现抗蚜材料上产生的有翅蚜要显著多于感蚜材料。通过对比不同世代的蚜虫生理参数发现抗蚜材料对蚜虫下世代的影响存在加重现象。【结论】小麦抗蚜品种对麦长管蚜不仅具有明显的趋避作用和抗生作用,而且其抗生性在蚜虫世代间可能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小麦体内次生物质对麦蚜的抗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7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品种 (系 )旗叶和穗部总酚和吲哚生物碱含量 ,并通过酶标仪法测定了来自不同抗级小麦穗部麦长管蚜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的差异 ,以此研究小麦体内次生物质含量的差异及其抗麦长管蚜的关系和抗性生化机制。结果表明 ,旗叶和穗部总酚和吲哚生物碱含量不同 ,表现出对麦长管蚜种群影响的差异。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麦长管蚜蚜量比值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关指数R =- 0 .9896。而旗叶吲哚生物碱、旗叶总酚和穗部总酚含量与麦长管蚜蚜量比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6 82 6、- 0 .4 2 0 8和 - 0 .5 6 2 3,相关性均不显著。取食不同抗蚜品种 (系 )穗部的蚜虫羧酸酯酶活性与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R =0 .96 4 6 ) ,而与穗部总酚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R =0 .4 95 3)。与总酚含量相比 ,小麦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高低与小麦对麦长管蚜抗性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3.
小麦生长中后期2种麦蚜垂直分布及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小麦生长中后期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垂直分布及生态位,结果表明,2种麦蚜在麦田混合发生,种群动态相似,主要分布于小麦穗部和中上部叶片,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接近,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高达0.8513和0.8418,禾谷缢管蚜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禾谷缢管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抗麦长管蚜品系‘J-31’‘J-48’的抗性遗传,采用穗部接虫法对抗蚜品系‘J-31’‘J-48’和感蚜品系‘J-39’及其F1代和F2代分离群体(‘J-31’בJ-39’和‘J-48’בJ-39’)进行了抗蚜鉴定,并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麦长管蚜的抗性.结果表明,‘J-31’‘J-48’F1代都表现为抗蚜,经χ2测验其F2代群体抗感分离经比为3∶1,(χ2c=3.272 7,P>0.05;χ2c=1.058 6,P>0.05)符合孟德尔理论的比例.据此认为:春小麦抗蚜品系‘J-31’‘J-48’的抗蚜性为质量性状遗传,其抗性各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5.
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刺吸电位(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种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麦长管蚜在不同生育期小麦上取食行为差异较大,说明小麦抗性随小麦生长发育有所变化,普遍以穗期抗蚜性最高.其次,根据相关波形出现的频次与时间,可以判断出小麦品种抗蚜机制类型,供试的3种小麦品种的抗蚜机制有所不同:既有以物理抗性为主的品种,也有生化抗性为主的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对麦长管蚜的生化抗性效果要优于物理抗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和禾縊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的田间消长规律和种群数量变动因素。麦二叉蚜发生最早,一般在小麦返青期即有发生,小麦灌浆乳熟期以后,因气候及营养条件惡化,蚜量急剧下降。麦长管蚜在小麦拔节期始见有翅成蚜,孕穗、抽穗以后,蚜量一直稳定上升,灌浆至乳熟初期蚜量急剧增长达到高峰。此后驟减。禾縊管蚜最耐高温高湿,一般小麦揚花期以前蚜量少,麦收前7~10天内剧增达高峰。在小麦各生育期,三种麦蚜长管蚜始終占总蚜量的70%以上,多者100%,是麦田蚜虫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皋兰县中堡村麦田的系统调查资料和县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对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发生期预测模型。分析表明麦长管蚜在田间的发生与小麦的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小麦生育前期蚜量较少,随着小麦的生长蚜量逐渐增加,从小麦抽穗后蚜量急剧上升,到灌浆期达到高峰。并应用1981~2000年20年的平均温度、相对温湿系数建立了发生期的回归预测模型,对历史资料进行检查,符合率分别达95 % 以上。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剂对2种麦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几种不同毒杀机理的药剂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微乳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0%三氯杀螨醇乳油对2种麦蚜均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效果,其中禾谷缢管蚜对这些药剂的敏感性大于麦长管蚜。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0%三氯杀螨醇乳油对麦蚜有较好的田间防效;3%啶虫脒微乳剂的初效尚可,但持效期短,麦蚜大发生时不宜使用该剂型;对照药剂40%氧乐果乳油的田间防效较差,麦蚜已对其产生了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小麦蚜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检验分布型方法测定了小麦蚜虫和蚜茧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均属聚集分布。在分布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估计田间种群时的最适抽样数并计算了防治指标为5头/株时的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20.
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剂量的吡虫啉防治麦蚜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吡虫啉防治以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为优势种群的复合麦蚜种群 ,其经济有效的用药剂量是 1 5~ 30 ga.i./hm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与残余活蚜数、防治时期和防治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