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星辰 《农技服务》2022,(9):104-107
为贵州省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模式探索提供参考与依据,介绍贵州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保护的背景,对贵州省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数字乡村等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贵州省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保护模式单一、平台建设不完善、数字化成果活态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贵州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CiteSpace为辅助工具,对国内外传统村落价值评价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并结合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流程和方法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视价值及其载体的保护、强调公众参与的主体作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拓展研究方法4个发展方向,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提供更好...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52-2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遭到破坏,文化遗产逐渐丢失,人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这些传统村落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传统村落保护的整体性、保护与发展地域特色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发展旅游,达成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赢的目的,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比较系统地回顾了近些年来国外古村落、乡村、文化遗产地旅游等研究与国内传统村落、古村落、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等研究,从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旅游目的地形象与营销、旅游对古村落的影响、旅游市场、旅游商业化、旅游感知与态度、旅游社区参与等方面,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振兴传统村落、实现活化保护的重要途经。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传统村落旅游者的基本特点,分析其旅游偏好与需求,提出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民宿,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宣传,从而打造知名的传统村落旅游品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41-242
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以及产业创新两方面探讨传统古村落该如何发展,以期为新时代乡村规划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小站稻生产已陷入数量和信誉的双重低谷中。为此,应利用现有条件,在有限的种植区域内建立种植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整顿生产队伍,推行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小站稻总体质量水平,为提高小站稻的再发展做资源和技术的储备。  相似文献   

9.
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传统村落特征的乡村文化景观正在大量退化甚至消失。为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完整性,总结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保护村落文化景观的策略与建议,即加强法制意识建设、完善村落景观保护制度、建立法制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科技知识(即狭义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是创新的源泉。本文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传承对策,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调查、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井陉县域村落进行整体摸底。分析井陉县传统村落基础条件,遴选出重点调查传统村落名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印发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文件,从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对重点调查传统村落进行评分,划分为三个等级,并依此得出井陉县推荐申报各级传统村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校图书馆声像室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校图书馆声像室使用率下降的状况,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传统与现代的图书馆声像室——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将会有效地提高读者到访率,并能充分发挥馆藏声像资料的教育科技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部县域又是典型的"粮食大县和财政穷县",分析中国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面临问题、制约因素以及未来前景,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湖北省1980~2009年样本数据,将农业总产值指数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大牲畜存栏头数、生猪存栏头数和造林面积等进行回归分析,其中,造林面积用于表征“低碳”,其余解释变量代表“高碳”,以此甄别湖北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仅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指数有显著影响,说明湖北省农业仍处于“高碳”发展路径,低碳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计算了两个主要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后,提出了湖北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前景方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本文总结了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成效及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甘薯产业和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目前中国甘薯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趋于平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106 hm2左右;单产稳步提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96倍;产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鲜食市场供应比例不断提高,甘薯逐步实现餐桌化,休闲、保健和功能食品得到适度发展;鲜食消费比例逐年增加,提升了甘薯种植效益;品牌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甘薯种业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初步建立了甘薯分子育种平台,甘薯基因组测序基本完成,构建了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开发出一批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和与甘薯淀粉含量等性状相关的主效QTL,发掘出甘薯品质、抗病、耐盐、抗旱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建立了甘薯主要病虫害抗性评价平台,创制出一批甘薯特异新材料;构建了优质专用甘薯品种评价平台,育成一批甘薯专用型新品种,良种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制定了甘薯新品种的DUS测试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10年来,鉴定和创制出277份矮秆、抗病、高支链淀粉、低单宁的育种材料;利用突变体、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了高粱重要性状的控制基因;育成了71个矮秆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创新集成适合不同区域高粱轻简栽培技术,全国高粱种植面积增长26.8%,总产增长93.5%,单产提高52.7%,实现了高粱生产方式全面机械化的重大变革。在高端白酒转型升级的拉动下,以茅台、五粮液、汾酒等知名酒企为核心,形成了以"品牌+品种+产地+农户"高粱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增收效果。产业发展助推品种权保护与转让,面向产业与企业需求的联合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带动高粱种业起步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粱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粮饲兼用、高光效等特性给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高粱种业和产业也面临着多用途开发不足、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原始性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政策支撑不足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高粱新品种选育和种业由酿造为主向多用途转变,针对企业酿造工艺需求对不同适宜地理环境开展定向...  相似文献   

18.
从食品风味、汤料菌种、品质安全等方面对现阶段传统风味臭豆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传统豆制品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为开发与改进传统豆制品的加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  相似文献   

20.
安化县红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化县是湖南省红薯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安化县的红薯生产仍存在着种植规模小、缺乏优质专用品种、生产技术落后,深精加工薄弱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红薯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安化县红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要全面提升安化红薯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必须扩大红薯种植规模、促进红薯加工业的发展、加强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推广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和建市健全种苗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