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电力系统中低频振荡的特点,本文从系统阻尼分类着手,提出了一个反映网络结构及运行工况对低频振荡影响的固有状态阻尼及固有状态阻尼系数矩阵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一个分析与判断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中阻尼特征的新方法,最后,本文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实际系统的分析计算中,并与常规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陈彬  贾思之  陈宇  陈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22-16123,16481
对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状况做了简要回顾。概述了大气低频振荡的主要特征,同时回顾了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大气低频振荡与季风的联系,概括了大气低频振荡的机制研究,着重叙述了大气低频振荡的季节性以及区域性变化特征。通过对过去研究的认识,发现对大气低频振动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气低频振荡(季节内10~90 d振荡)是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与洪涝灾害等高影响天气息息相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利用1961~2019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一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主振荡(POP)分析方法研究了近59年4~8月全球大气低频振荡的主要特征.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5.
吴建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46-148
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改进后的一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主振荡分析(POP)和合成分析,研究了近60年4~8月全球大气低频主振荡型特征及其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4~8月全球850 h Pa高度场存在IN-WPO型(赤道印度洋-西太平洋型)和TA-WE型(热带大西洋-西欧型)2个30~60 d主振荡型。过程前,不同振荡型的时域变化特征明显,反映了全球大气30~60 d低频振荡的显著变化。位相合成分析显示,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IN-WPO的位相7和TA-WE的位相5后,过程前,当IN-WPO型循环到位相4时,850 h Pa低频风场中我国南海、华南等地开始存在显著30~60 d低频风变化,西北太平洋低频气旋和北太平洋低频反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这些低频特征有利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形成。  相似文献   

6.
用美国NCEP/NCAR1998年5—8月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研究了安徽及其邻近地区低频降水的分布和传播特征。M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存在准40、准20和准10d周期低频振荡。准40d周期低频降水主要是从东南方向海洋传播至安徽区域;低频降水频率愈高,传播特征不显著。850hPa辐散(合)场与地面无(有)雨区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雨带的传播与散度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旱灾、涝(湿)灾、(霜)冻灾害是安徽省小麦的主要灾害,冰雹灾害也时有发生,故着重介绍了小麦的旱、涝(湿)、(霜)冻及冰雹灾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对提高安徽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其稳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新安江流域黄山段氮、磷污染特征,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沿新安江流域黄山段布设了15个采样点,分别于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进行样品采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含量,分析新安江流域黄山段氮、磷污染特征。[结果]2013年新安江流域黄山段水质良好,氮、磷污染程度较低,总体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但存在季节性差异和地域性差异。[结论]水质下降主要是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可以从农业管理方面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0.
ASA高效植物保水剂(旱立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SA高效植物保水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生长中期喷施ASA高效植物保水剂可促使玉米根系发达,增强抗旱性,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同一质地(重壤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压力膜法测定了同一质地 (重壤土 )不同干容重装填土、不同水分处理装填土、农田原状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θ- s)及土壤含水率 (θ)和当量孔径 (d)关系曲线的对照分析 ,发现干容重、水分处理及土壤的原状性对水分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53—2020年近68年荆州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确定当前主要水稻品种的寒露风等级指标,分析荆州市寒露风的发生状况及演变规律,并以2020年为例,分析寒露风对水稻(籼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低温抗性不同,籼型杂交稻寒露风指标应为连续3 d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3℃、籼型常规稻寒露风指标应为连续3 d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寒露风最早可发生在8月中下旬,最晚发生在10月初,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中度、重度寒露风频率较高。2000年以后,寒露风始期提前较明显,且振幅加剧。2020年寒露风天气造成一季晚、虾稻、双季晚稻和再生稻不同程度的减产。从安全齐穗的角度考虑,荆州市籼型常规稻安全齐穗期为9月13日,籼型杂交稻安全齐穗期为9月12日,双季晚稻、一季稻、直播虾稻应合理安排播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我国棉花生物技术取得的成就,探讨我国棉花生物技术书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棉药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实质问题及遗传转化问题是棉花生物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选用晋旱125×(昔野×501)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后代所产生的有代表性的四个特殊类型73-1(尖叶白花)、73-2(圆叶紫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测定苗期和花荚期的POD、SOD、CAT等与抗旱性相关的保护酶指标,并对株高、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还对亲本和子代的抗旱性差异情况用抗旱性隶属函数值(D值)进行了综合的测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系的保护酶活性均有所变化,且在不同时期,各种酶的变化程度不同;在大豆对水分最为敏感的花荚期对SOD、POD、CAT的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抗旱隶属函数值的方法综合测评,认为这一群体中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晋旱125、73-2(圆叶紫花)、昔野×501、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  相似文献   

15.
农业废弃物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核桃壳粉为吸附剂,通过批试验探讨了体系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过程中Cr的化学形态变化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最佳pH为1.0.向50 mL 50 mg·L-1的Cr(Ⅵ)溶液中加入0.5 g核桃壳粉,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可达95.39%,吸附过程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过程,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对吸附热力学参数△Go、AH°和△S°的计算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过程,升高温度有利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在301、308和318 K条件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0.54、26.00和29.53 g·kg-1.试验结合FTIR和SEM手段,对核桃壳粉进行了分析,发现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包含氧化还原的极其复杂的反应过程,核桃壳粉是具有吸附污水中铬的能力和潜在利用价值的生物质吸附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FTWS中浮游植物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河段的梯级生态浮床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该河段共鉴得浮游植物7门57种。其中,蓝藻门12种,隐藻门2种,硅藻门10种,黄藻门1种,裸藻门7种,甲藻门1种,绿藻门24种;浮游植物优势种多为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生物密度远大于10×105ind./L,均为富营养型;香侬指数为0.6~2.2,丰富度为0.5~2.5,均匀度为0.35~0.85,说明水体属于富营养型;生物密度和种类与温度和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浮游植物对N的吸收是系统除N的重要途径。[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探索影响登陆海南岛热带气旋(TC)的基本规律,助力防灾减灾及热带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利用中国气象局1949—2020年TC最佳路径数据集,对影响及登陆海南岛TC强度和路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海南岛TC的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平均每10 a下降4.857个,其中热带低压和台风强度等级以上的TC下降趋势最明显,登陆海南岛TC数量下降趋势不显著,影响海南岛的TS数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2)6—10月是TC登陆海南岛的频发期,9月达到频数峰值;(3)影响海南岛较弱强度TC的生成源地大部分位于南海东北部海面,较强TC主要源自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4)TC登陆海南岛后重新入海,平均历时10.8 h。TC登陆海南岛时强度越弱(强),越有可能在穿越海南岛时强度维持(衰减)。  相似文献   

19.
谢世友  任伟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2):1856-1860,1864
研究了喀斯特山区耕地、1年弃耕地、灌草地、15年疏林地、25年次生林(侧柏)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并不是简单的"改善"过程:表层粘粒含量由流失逐渐转为积累;容重先升高后降低,弃耕地和灌草地较耕地增加了6.6%和11.57%,疏林地和林地较耕地减少了5.0%和10.0%;总孔隙度变化趋势与容重刚好相反;土壤有效水含量以灌草地最低;各恢复阶段表层〉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耕地的增幅为5.1%~12.5%,疏林地最高;团聚体破坏率随演替的进行依次降低,较耕地降幅为34.0%~64.7%,且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持水能力以林地和弃耕地最好,灌草地最差,耕地接近于疏林地,土壤供水能力强弱依次为耕地〉疏林地〉林地〉灌草地〉弃耕地,土壤持水和供水能力并不一致,但都与粘粒含量、孔隙状况和团聚体稳定性等土壤结构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韶关某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pH值、共存离子等因素对Cr(Ⅵ)吸附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r(Ⅵ)的解吸特征,区分了有机质和氧化铁等组分对Cr(Ⅵ)吸附的贡献。结果表明:在pH值为4.0~6.0的范围内,Cr(Ⅵ)吸附反应48 h可达到平衡。Cr(Ⅵ)吸附百分比随着pH值的上升而下降,且pH值越低,静电吸附方式所占比例越高,这是因为pH值越高,土壤表面负电荷量越多,对Cr(Ⅵ)的静电斥力越强。Cu2+的存在可降低土壤表面负电荷量,由此促进Cr(Ⅵ)吸附和提高静电吸附方式所占比例;加入H2PO4-后,土壤表面负电荷量增加,Cr(Ⅵ)吸附受到抑制,但专性吸附方式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在所研究的初始浓度范围内,去除有机质、非晶质氧化铁和游离氧化铁后,Cr(Ⅵ)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下降24.63、6.40和9.89个百分点。本结论将有助于了解Cr(Ⅵ)在该土壤固、液两相的分配平衡、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对其污染风险控制可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