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草莓炭疽病的分类、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控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内外草莓炭疽病的
研究进展,从农业、化学、生物防治、遗传等方面介绍了目前草莓炭疽病的主要防控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土壤连作障碍是草莓生产中最主要的瓶颈问题之一,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及果实产量、品质都有不良影响,严重妨碍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草莓连作障碍的成因,对草莓连作障碍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年来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草莓连作障碍未来的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3.
衢州地区草莓育苗田多采用化学除草方法,易发生药害,并污染环境。为筛选出防治草莓育苗田杂草最佳方法,我们开展了砻糠覆盖、菌渣覆盖、45%田普CS畦面喷雾防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前用45%田普CS(130m L/667 m2)进行土壤封面,除草效果最好,菌渣覆盖具有相同效果,两处理差异性不显著,砻糠覆盖除草效果欠佳。菌渣覆盖可以取代化学除草方法,有利于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有机生态型草莓生产基地的选择、利用有机废弃物做栽培基质并安装自动滴灌系统、用沼液代替化学营养液为草莓基质栽培追肥,利用草莓脱毒苗和科学的栽培技术规程,既确保了草莓的优质和丰产,又能有效缓解草莓重茬等带来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
草莓根腐病拥有发病广、为害重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草莓的种植,尤其是重茬连作更为严重.草莓根腐病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褐色并伴随叶片卷缩、萎蔫亦或枯死的现象,大范围传播会导致草莓大面积死亡乃至颗粒无收.基于此,阐述了草莓根腐病的分类、病原和病症,及其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旨在为草莓的实际生产和根腐病防治提供参...  相似文献   

6.
设施草莓作为一种时令果蔬,备受消费者青睐,销售价格、种植效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设施草莓种植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土地种植效益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同一设施内连年种植,重茬障碍已经成为制约设施草莓产业健康安全生产的主要瓶颈,虽然部分草莓种植户采取了化学、物理防治等方式,对栽植草莓的设施土壤进行处理,但是效果还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植酸、山梨酸和过氧乙酸浸果处理“宝交早生”、“美国1号”草莓,室温下贮藏,研究草莓采后呼吸生理、外观变化、初步探讨了植酸、山梨酸、过氧乙酸对果实品质、腐烂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酸对保持草莓贮藏期的品质有明显作用,用0.1%的植酸 0.05%山梨酸浸果处理,室温下可保鲜1周。草莓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浆果,但是,草莓成熟期短、上市集中、果实柔软多汁、极易碰伤腐烂、难以贮运。在国外、草莓保鲜主要采用低温贮运和气调贮藏法。近几年国内开展了不少化学防腐保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化学药剂的毒性和残留问题,其使用受到限制,至今在生产上尚无理想的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氟啶胺和咯菌腈及其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研制新的防治草莓灰霉病药剂配方并明确其田间防效。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氟啶胺、咯菌腈及其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进行增效作用评价,并验证该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氟啶胺和咯菌腈以质量比1∶5、3∶2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其增效系数分别为1.82和2.07;氟啶胺和咯菌腈以质量比1∶1、1∶3、2∶3、2∶1、3∶1、4∶1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相加作用,但以质量比5∶1复配时,则表现拮抗作用;氟啶胺和咯菌腈以3∶2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最高可达91.00%,比使用单一化学药剂效果好,而且比对照药剂高。综上,氟啶胺和咯菌腈及其复配物对草莓均无药害,且对草莓生长无影响;氟啶胺与咯菌腈以3∶2进行复配,可以在草莓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对草莓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和 《中国果树》1990,(3):28-29,24
<正> 草莓采后发生大量匍匐茎,严重消耗母株营养,影响翌年产量品质。采取人工摘除,费工费时,且稍不及时就要影响母株生长,因此有必要研究化学控制的方法。我们采用多效唑(PP333)在草莓上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草莓栽培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草莓果品农药残留,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果品品质安全的需求,并提高草莓病虫害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采用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方法,对草莓炭疽病、斜纹夜蛾、灰霉病及红蜘蛛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了杭州地区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供广大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莓果实硬度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采摘后极易软化腐烂,草莓的贮藏品质与果实硬度密切相关.概述了草莓果实软化机理,详述了草莓果实硬度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草莓臭氧保鲜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草莓为试材,研究102、03、04、0 mg/kg 4种不同浓度臭氧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入库前进行臭氧杀菌消毒时,适宜的臭氧处理浓度为20 mg/kg,可使草莓的储藏期达到30 d左右,好果率为95%,较对照提高了45%,保鲜时间较对照延长近一倍,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草莓原有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13.
 以七八成熟‘丰香’草莓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45 ℃热水处理15 min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应,并采用RT2PCR技术探讨了热水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过程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及乙烯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水处理显著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 减小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 缓解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 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促进维生素C含量下降, 同时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明显延长果实贮藏寿命。RT-PCR 分析结果表明, 热水处理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草莓果实ACS、ACO、乙烯受体( ETR1和ERS1) 基因的表达, 但对EIN1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热水处理延缓草莓果实衰老可能与其抑制乙烯合成及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草莓果实软化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述了草莓果实软化过程中细胞及呼吸作用的变化;细胞壁水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纤维素酶)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活性及其作用;内源激素(乙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钙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及其与软化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控制果实软化的主要措施,包括草莓果实的采前处理和采后处理,介绍了草莓果实的采前保护、采前喷钙、采后冷藏、气调贮藏、涂膜处理、辐射电磁处理、热处理以及防腐保鲜剂等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北京和保定地区草莓产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京津冀地区草莓产业现状,依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发放问卷、电话咨询、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和保定地区的草莓生产规模、布局、品种结构、种苗生产情况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草莓种植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草莓种植面积相对较小,集约化程度较低,草莓脱毒苗的应用比例相对较低;主栽品种和种植方式较单一,大部分主栽品种为"红颜",种植方式为设施栽培;草莓栽培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对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现代设施草莓高架育苗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草莓栽培品种章姬为试材,对高架育苗与地栽育苗两种不同育 苗模式下草莓子苗的株高、叶柄长度、新茎粗、叶面积、SPAD 值等植物生长量以及根长、根鲜质量、植株鲜质量及干质量等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两种育苗模式的子苗移栽至蓄热式立体草莓栽培系统后的长势进行了分析。此外,分别测定了两种草莓育苗温 室的太阳辐射能量、植株叶冠层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高架育苗温室盆钵草莓子苗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均好于普通地栽育苗棚的草莓子苗,移栽后盆钵子苗的缓苗期更 短,长势更加旺盛。高架育苗棚的环境条件明显优于普通地栽育苗棚,更加有利于草莓子苗光合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草莓属低倍性野生资源在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鸿翔  陈佩度 《果树学报》2003,20(4):305-309
草莓低倍性野生种中蕴藏着丰富优良性状的基因资源,由于染色体倍性差异,将野生低倍性种质优良性状基因向栽培种凤梨草莓转移存在一定障碍。对采用有性杂交结合染色体加倍、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获得种间杂种的技术作了综述,并对种间杂交后代的鉴定作了简介,同时展望了我国原产草莓低倍性野生种质导入栽培品种的意义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二氧化碳环境对草莓有机酸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香’草莓为试材,研究高CO2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有机酸及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箱贮藏(充入约5%CO2)可以明显延缓草莓0℃贮藏期间硬度及VC的下降,减轻病害的发生率,延长贮藏期。15%CO2处理促进了乙醇产生并加重了病害。‘天香’草莓果实中以柠檬酸为主,苹果酸和琥珀酸次之。5%CO2处理降低了草莓果实贮藏12 d之前柠檬酸含量。5%CO2和15%CO2处理均降低了整个贮藏过程中苹果酸,增加了琥珀酸含量。不同浓度的高CO2处理可能是调控草莓果实柠檬酸代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In northern regions, winter injury is a frequent problem in strawberry (Fragaria X ananassa Duch.) production. Controlled freezing tests provide an option for screening of winter survival potential in different genotypes. In this study, winter hardiness of strawberry genotypes was evaluated by three low-temperature procedures: an artificial hardening-dehardening-rehardening programme accompanied by freezing tests, prolonged freezing test, and laboratory cold hardiness measurements of field-grown plants. Rooted runner cuttings of five June-bearing strawberry cultivars and three new selections were tested in the course of two years. Relative winter hardiness of the genotypes could not be predicted by the hardening-dehardening-rehardening programme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Prolonged freezing at –6?C yielded promising results, whereas storage at _4?C and –8?C failed in discrimination between genotypes. Field-grown plants were sampled for cold hardiness measurements in January, March and April. The genotypes were best differentiated in January, at a fully acclimated st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awberry winter hardiness can be evaluated by testing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to survive lengthy exposure to sub-lethal low temperatures, or by applying conventional freezing tests to measure cold hardiness in different genotypes after field accli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