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地统计分析理论,选取香农多样性指数和斑块密度2个景观格局指数,对南京钟山风景区不同幅度下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选出南京钟山风景区的最佳景观格局研究尺度,并在最优尺度下,对2个景观指数进行插值分析,将单一的景观指数转换为丰富的面状数据,进而研究钟山风景区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的最佳分析尺度是600 m,在该尺度下,钟山风景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分为3个较高值区域和1个较低值区域,斑块密度指数则呈现环状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时间和空间上对顺昌县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寻求产生其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机制,为顺昌县景观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 3.3,选取5个景观指数——斑块密度(PD)、分形维数(PAFRAC)、聚集度指数(AI)、多样性指数(SHDI)及均匀性指数(SHEI),从3、6、9 km三个尺度对顺昌县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在研究区景观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阔叶林面积增加,针叶林面积减少,未利用地面积明显减少,建设用地显著增加;SHDI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随着尺度增加,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总空间异质性的比重减小;不同尺度下,研究区SHDI的最高值均出现在西南部,并由西南部向外呈现出依次降低的环状扩展模式。1992-2007年间,顺昌县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筑面积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开始凸显,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筑用地附近景观较破碎,SHDI空间分布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江西泰和退化红壤丘陵区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15 a、25 a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水分空间变异格局。结果表明:在恢复初期,重建森林和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较为均匀,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加,且离散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中等程度变异;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分布呈正态分布,均能较好的拟合成球状模型(决定系数均0.804),数据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特征,变异来源主要以土壤母质、地形等引起的结构性变异为主。从时间序列上看,恢复25 a土壤水分块金值、基台值、块金系数均显著增大,总的变异性增加,且由随机因素造成的变异比重加大;从土层角度来看,同一恢复年限内,自然恢复草地基台值上层(0~20 cm)下层(20~40 cm),块金值、块金系数则表现为上层下层,下层土壤水分随机变异强于上层。重建森林的3个指标均表现为上层下层,且表层随机性变异更大;随恢复时间增加,森林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程度加大,斑块更为破碎化,自然恢复草地0~20 cm和20~40 cm两土层变程均显著变大,土壤水分空间延续范围变大;增加取样密度和加大研究尺度更能揭示退化红壤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4.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3.3软件对天华山自然保护区12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等。结果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较丰富,而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和斑块数来看,以硬阔的斑块数最多,面积最大,为保护区的主导景观。景观整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较高,但蔓延度较低,显现出破碎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海口市景观格局梯度时空分异特征及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理解快速城镇化对岛屿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05、2010、2015年和2018年5期遥感影像,结合POI(piont of interest)核密度以及OSM(open street map)路网密度数据确定7条样带,对海口市景观格局梯度时空分异特征及响应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就同一时相各样带斑块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整体分异特征来说,穿越城市核心区样带bB的PD(斑块密度)和SHDI(香农多样性指数)值均最大,位于郊区的样带fF的PD和SHDI值均最小,可见样带整体格局对城镇化水平、规划、政策响应明显;2)随着城市核心区距离变大,城乡交错带的斑块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不断提升,聚集度降低,连通性变差。2010年后,城镇化进程加快、江东新区开发和热带农业集群化引起景观格局的强响应;3)2000-2018年,样带bB窗格6、样带cC窗格2、样带dD窗格2~3处LPI(最大斑块指数)均最高,城镇化不均匀推进,导致AWMPFD(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波动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生态城市规划和城乡协调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Landsat TM遥感数据,提取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利用ArcGIS 10.3中渔网工具分别创建不同尺度的评价单元。分别计算每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构建人为干扰强度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来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指数对人为干扰度的响应,研究金义都市新区的景观指数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人为干扰度做出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人为干扰强度空间分布表现为四周低,中间高。②斑块密度(PD)、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与人为干扰度呈正相关关系;蔓延度指数(CONTAG)、景观聚集度指数(AI)与人为干扰度呈显著负相关。③在探讨评价单元的空间尺度时发现,景观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的相关显著性表现不同,具体表现在:AI在空间尺度为2 000 m时,显著相关。而PD、CONTAG、SHDI及SHEI在空间尺度为4 000 m时,与人为干扰度的显著相关,说明人为干扰度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响应存在空间尺度差异性。④在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县尺度下进行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相关性分析时,发现选取评价单元为4 000 m时,得到的相关性和显著性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换矢栅转换过程中像元尺度的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分维数方法选取最佳的像元尺度值。结果表明:蔓延度指数、邻近相似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是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减,递减的速率在10~50m区间上较快,在50~500m区间的减少较慢;连接度、结合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变化曲线;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而言,矢栅转换的像元尺度选择30m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游憩型城镇景观林林内景观斑块类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林内景观斑块结构为基础,对北京市各类公园游憩型景观林景观斑块特征进行了分析。北京市各类公园游憩型景观林可分为中密度锻炼型景观林、中密度休闲型景观林、中高密度锻炼型景观林、高密度休闲型景观林、低密度综合景观林等5类。而具有低林分密度、高草本覆盖、适量灌木覆盖、丰富的色彩数量、乔草或乔灌草结构的林内景观更符合大众审美。在16个景观斑块要素中,景观密度越大,色彩斑块的SHDI越低,草本覆盖率越高PLADJ和AI越高、而NP、PD、景观斑块形状指数LSI越低。景观指数变化对林内景观美景度影响程度依次为SPLITCONTAGPAFSIEISHDI。随着美景度等级降低,CONTAG呈现线性递减趋势,而PAF、SPLIT、SHDI和SIEI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高密度和整齐划一式的林木排列以及简单的林下植被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林内景观要素的复杂性,并不利于提高林内景观质量,适当增加树种丰富度,通过提高垂直层次数量和多样化的林下植被,使用提高林下植被近自然程度、采取规则式和非规则式树木排列方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水平空间配置,将有益于提高林下植被斑块色彩多样性,并可有效地提高林内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大比例尺度土壤空间变异特性与插值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土壤信息特征的空间分布精度,推动土壤的定量化研究及精准农业的实施,为提高大比例尺度土壤信息特征的空间分布精度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旱地和水田中各土壤养分元素的不同空间变异特性选出最优插值方法.结果表明:试验区水田、旱地的有效磷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分别为0.802 7和0.749 9,空间变异相关性很弱,其他养分指标的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在0.444 1~0.684 8,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大比例尺度下水田与旱地的最优插值方法均为普通克里格法.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大洼县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采用2000、2009年两个时相ETM/TM影像数据,选取了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有代表性的27个景观指数来定量研究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多尺度特征,分析了两个时间尺度上8种空间粒度的滨海湿地景观指数的尺度规律与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异。研究表明:大洼滨海湿地的斑块密度(PD)、斑块数(NP)和蔓延度(CONTAG)等指数与空间粒度有很明确的函数关系(幂/对数函数等),可预测性强;最大斑块指数(LPI)、最大形状指数(LSI)等总体呈增大趋势,但无明显函数关系;而Shannon多样性、均匀性指数(SHDI、SHEI)等则无空间粒度变化效应。2000~2009年,斑块类型百分比(PLAND)、景观分维数(FRAC_MN)等指数在增大,Shannon多样性(SHDI)等指数减小。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大洼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干扰明显.景观破碎度增加,总体湿地景观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2000、2009年两个时相的重要景观指数斑块数(CA)、边界密度(ED)、聚集度(AI)等与空间粒度呈相似的函数关系,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1.
顾志宏  金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08-7909
分析了2005~2007年四川省白河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栖息地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①白河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栖息地内共有斑块5 069.00个,斑块密度为2 595.00个/hm2,平均斑块面积为3.20 hm2,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49,斑块丰富度为68.00,边界总长度为19 011 119.91 m,边界密度为97.34 m/km2,景观形状指数为35.19。②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质量下降,栖息地斑块破碎化现象较为严重,急需加强管护、加大投入。笔者建议通过在各自然保护区间建立生境走廊连接破碎栖息地;加强资源管护,严格审批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加强对川金丝猴和其栖息地的科学研究投入和资金投入;采取改善当地社区环境的有效措施,缓解人员生活对保护区造成的压力;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等手段,达到提高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质量、有效保护川金丝猴这一珍贵物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北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是我国北方红松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个通过森林认证的自然保护区。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有助于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能够为生态功能区划布局,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货币化补偿政策提供价值评定依据。【方法】根据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从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3个维度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全面重新估算。【结果】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49 366.42×104元/a,平均每公顷价值8.22×104元/a,高于已有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价值研究和全国森林的平均水平。按具体项目划分,生物多样性保护(36.80%)>涵养水源(21.34%)>保育土壤(19.88%)>固碳释氧(15.02%)>净化大气(5.61%)>累积营养物质(0.80%)>服务社会(0.39%)>社...  相似文献   

13.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湿地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分布海拔高并为森林生态系统所涵养,该湿地类型孕育了特殊的湿地植被和物种,并成为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根据考察结果,碧塔海湿地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类型及4个植被亚型和18个群系。  相似文献   

14.
庐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评价保护区环境质量及保护效益的有效手段.使用巢式分析法,借助RS和GIS技术,对庐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的面积变化、转换模式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林地面积百分比由65.31%增加到71.21%,灌草丛、耕地面积百分比分别减少了5.36%、0.97%.保护区外围林地面积百分比由13.54%增加到15.52%,灌草丛、耕地面积百分比分别减少了2.81%、3.20%;保护区植被正经历正向次生演替过程,保护区外围逆行次生演替过程占优势;景观水平上,保护区的破碎化程度低于外围圈层,多样性水平高于保护区外围,体现了保护区的保护效益.但随时间推移,保护区内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均增强,景观由某种或某些景观类型主导的程度减弱.各种政府决策、人口变化、旅游发展是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5.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及其斑块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7、1997和2005年3个时期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并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3个时期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类型矢量图和属性数据库,选取基质比例、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和斑块密度变化率等指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1987—1997年及1998—2005年两个时段的景观格局及其斑块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是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的基质,且比例有所提高,处于稳定状态。林地和裸岩石砾地斑块稳定性最高,灌木林地和水域次之,草地稳定性较低;耕地与建设用地稳定性最低,这与1998年以来保护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密切相关。草地斑块的稳定性对保护区的景观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应对中小尺度的斑块予以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试点效果对比分析——以普达措和轿子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同时建立、基本条件类似但建设路径不同的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昆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被纳入普达措国家公园进行管理之后取得了良好的保护和发展效果,而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按照常规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模式进行建设,目前处境尴尬。可见国家公园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对自然保护区的一种有益补充,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杜兴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3-15485
茂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独特,通过生态旅游既可以实现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功能,同时也可以解决社区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问题。在现有的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中,通过培训后让社区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实现当地社区成为最大受益者的生态旅游原则,社区收益占旅游总收入的48%以上,对茂兰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但保护区基础条件较差,且发展不平衡,在同一旅游区内,社区的经济收入差异很大,应该加强调节,寻求公平受益。  相似文献   

18.
以丘北普者黑自然保护区为研究范围,利用词频分析技术对普者黑自然保护区的网络评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高德数据和GIS分析的结合,对比丘北普者黑自然保护区游人分布的时空变化,探讨普者黑自然保护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社会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游客对自然保护区社会服务的关注热点集中在影视剧、综艺节目中的拍摄地和当地的荷花美景上,而较少关注丘北普者黑的喀斯特地貌、湖泊景观,说明景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能不明显。空间上游客长期以普者黑湖、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为聚集区域,时间上游客高峰主要集中在荷花盛开的6—8月,说明保护区旅游服务产品组合单一、季节性景观明显的问题。保护区内的荷花成为游客的主要观赏对象,而保护区内独特丰富的、长季节性的喀斯特地貌和湖泊景观的价值未能传达给游客;人文活动、节能环保和建筑设施服务功能传达性较低。丘北自然保护区由于特殊的景观地貌和民族文化,各处景观的空间特质较为明确,相对于一般保护区而言,保护区的特性和表征使得某些文化特质能够更加明显被感知。自然保护区的物质化景观空间与文化特质有着较好的关联性,大众对于文化特质好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