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体育与希腊古代体育存在的区别和其对体育文化的影响,目前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情况以及与其他运动的比较,结合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借鉴国外普及运动的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合大众的田径训练方法,从刘翔夺冠到受伤引发的田径文化缺乏个性化,人们缺少对田径文化思考的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天人合一"与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影响,重视道德,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了新元素。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学、道教融合交织影响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古代产生顺应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体育文化,也为未来人类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羊乳文化始终未给出明确的描述与表达,大众认同感与熟悉度不强,牛乳文化日益壮大等问题无疑都在严重地阻碍中国羊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从古代的羊文化入手,揭示出羊乳文化的起源,并以时间线为脉络,从古代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探讨羊乳文化如何一步步丰富其自身的内涵,从单纯的乳制品到与医疗养生文化息息相关的产品,纵观其发展之路,进一步探究中国羊乳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相似文献   

5.
佛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要素,大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佛教的传入除了由于它自身的性质使然以外,还与古代中国在西汉末期和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佛教的需求和呼唤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类作为一个逻辑范畴,是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才形成的.推类指依据事物的同异关系所进行的推理,它是中国古代逻辑推理的统称,也指一种具体的推论形式.逻辑的差异来自文化差异,西方文化重演绎,东方文化重类比.推类贯穿中国古代逻辑学,推类思想反映的实际上是逻辑类比.推类思想又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古代的文化环境,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推类思想的来源,而中国先秦士人之机巧和特殊的政治环境也是推类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1引言在世界纺织技术发展史上,中国纺织技术的起源是非常古老的,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养蚕、缫丝与织绸,是对世界纺织技术一项极为重要的贡献。因此,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中国作为蚕丝的发源地,蚕文化与丝绸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文化与龙文化一样有着相同悠久的历史,包括中华龙的形象与起源,都与蚕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渊源。中国古代先民在纺织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对相关物理学内容的探索与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总结出许多实用的理论,为推动纺织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古代纺织科技中对热学与力学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文化与艺术营滨中国古代蜂业发展的漫长历史,即是对蜜蜂王国奥秘和蜂产品奇妙作用的探索过程。蜜蜂与医药、宗教、民俗、文化艺术融为一体,产生了耐人寻味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流传至今。古往今来,人们为颂扬蜜蜂的勤劳勇敢和对人类的奉献精神,创作了许...  相似文献   

9.
黄钊教授,我国德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学养深厚,著作等身,精心育人,桃李遍天下。黄老师致力于古代德育思想的挖掘与整理,出版了系列关于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专著,如《中国道德文化》、《道家思想史纲》、《儒家德育学说论纲》、《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以《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为代表,堪称煌煌巨著,上下两卷,达138万字,跨越先秦至鸦片战争前夕,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播的工具,也是文化的具象载体和媒介,是能够触摸得到的文明,提供信息的读取和获得,最直观的触觉即书籍的材料。中国古代书籍记载传承着历代特有的文化思潮,是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和西方文明相比,中国书籍的材料演变具有别具一格的材质特点,材料是书籍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书籍材料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书籍设计的创新表现。现代书籍设计应该借鉴保留古代书籍的材料特征进行创新设计。本文围绕中国古代到现代书籍材料的演变及发展,分析书籍设计中材料与书籍形态的关系,论证书籍设计中选材的创新性、多元性的重要性,合理运用材料语言,为今后中国现代书籍的新形式的设计材料的选取给予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贝加尔湖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中国古代称其为北海,是东亚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发源地,素有“西巴利亚明珠”的称号。本篇文章主要对贝加尔湖地区自然与文化的发展进行简单分析,首先对贝加尔湖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阐述,其次对近年来自然与文化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进行简单论述,最后结合贝加尔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发展,对贝加尔湖地区的自然与文化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促进贝加尔地区自然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充分展现贝加尔湖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李芳 《中国蚕业》2005,26(4):69-72
蚕丝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是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明纳入到了世界的文明体系,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经考古证实,在我国养蚕业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养蚕业已经相当发达,到春秋战国时代蚕桑生产已经遍及全国.中国古代社会生产以"男耕女织"、"农桑并举"为特点,所以蚕丝业也就自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它到了近代就更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可以说中国的蚕丝业是随着中国的整个发展进程而起伏跌荡前进发展的.本文着重探讨中国近现代蚕丝业的发展情况,以期能够对我国今后蚕丝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旅行或旅游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到茶乡旅行或旅游。由于情趣与追求的不同,形成了古代文人茶乡行的各种类型。茶乡行对古代文人形成茶乡情结、丰富茶乡文化和推介著名茶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先人们留下了很多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神文明成果和历史遗迹.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和缩影.中国的园林艺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指导下和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园林艺术.下面我们就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兴盛于唐宋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中国古代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审美等多种元素的综合反映。在不同的角度下,其呈现出了各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孙冰妮  胡福良 《蜜蜂杂志》2020,40(10):13-16
中国悠久的蜜蜂养殖史孕育了多元灿烂的中华蜂文化,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文化内涵。将以古代蜜蜂史与少数民族对蜜蜂的自然崇拜为线索,探寻蜂文化在中国地区如何体现,以文学、宗教、音乐、艺术领域为例,阐释中华蜂文化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发扬中华蜂文化的相关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几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址,青州市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光辉灿烂,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古代科技类主题展览(简称中国古代科技展)除中国科技馆等一些大馆有尝试外,其它场馆研究较少。而科技馆作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机构,应该采用何种路径开展中国古代科技展自主研发,文章从自主研发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并联系我国科技馆的实际,提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展自主研发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点。管理是一项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管理思想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对管理活动的经验总结。中国历经了古代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除了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的内容极为丰富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历经了秦的大一统、汉朝的声名远播、唐朝的顶峰发展;古代的中国有了四大发明,形成和发展了著名的科举制的等,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可见在古代中国管理思想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放眼现在,我们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引入西方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丰富中国式的企业管理理论。这一切的完成,都离不开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借鉴。本文,就从现代管理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并借鉴其现代的价值,予以运用,为在中华民族复兴时期,传播中华文化作一份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诗词与诗歌中有关小草的描述与表达,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草在诗词中的作用突出,影响甚广,其中以草写景、以草抒情、借草比喻的作品数最多。很多诗人还常常借草抒发悲欢离合的情绪,反映其对亲人、恋人、朋友和故乡的思念;还有不少诗人用草来表达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情爱观。小草在古代诗词与诗歌中的作用与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古代的草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