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10个种源苦楝苗期6个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不同种源性状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在6个苗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系数为12.31%~68.11%,除通直度外,不同种源5个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种源间的苗木生长性状的变异明显,苦楝种源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总体来看苦楝种源地理趋势不明显,表现出随机变异现象;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及苗木生长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除通直度外的其他5个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超过45%,说明苦楝种源苗木生长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种源株高和地径与采种点地理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地径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随采种点降水的增多,地径有增大趋势;以株高为标准对苦楝种源进行筛选,初步选出梧州、南昌、兴宁、歙县4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
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红椿Toona ciliata 18个种源的苗期生长规律,为培育优质红椿苗木和选择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红椿18个种源一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定期观测,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获得遗传变异系数,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进行曲线拟合,估算生长参数,分析苗高、地径与地理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红椿苗期苗高和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43.31%和36.25%;参试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地理变异以经度控制为主。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模式;在观测期间,苗高与地径生长都出现2次高峰;不同种源红椿生长性状的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为0.971~0.998,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可将红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及生长后期3个阶段。参试红椿种源在各个时期的起始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结论】红椿苗高和地径遗传潜力大。不同种源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趋势明显,采种点由东到西苗高及地径生长变快。苗期生长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在速生期中,华中及华东地区种源苗高和地径快速生长持续时间较长,但生长量较小,并且年总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苦楝种源幼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苦楝Melia azedarach种源的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其规律,选择适宜在广东地区造林的优良种源,为苦楝造林种子调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苦楝分布区53个种源,在广州增城开展种源试验,观测了幼林期树高、地径、侧枝数、干型和冠幅等性状,分析其地理变异规律,并探讨种源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结果】各种源在6个性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树高和地径在种源间的差异最大,变异幅度分别为5~280 cm和1.2~64.0 cm。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干型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其余5个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树高、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等性状的重复力达到40%以上,说明这些性状较其他3个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更为稳定,而地径重复力仅为29.92%,表明地径在种源间表现的差异稳定性较弱。苦楝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趋势为:采种点由南至北,苗期生长变慢,高海拔种源生长更快。各性状受纬度、经度和海拔多重控制,但各生长性状多以纬向变异为主。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存在明显的气候生态学特征。气温较高、降水丰富、气压低、平均最低气温高、日照丰富地区的种源苗期生长快,生物量大。根据种源幼林生长性状采用欧氏距离离差平方和进行聚类,可以将53个种源大致划分为6个类群,且分类群具有明显的地理格局。【结论】各种源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初步挑选出生长快、生物量大、干型优良、适应性好的种源740、629、843和349作为适宜广东地区造林的优势种源。 相似文献
4.
闽楠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楠11个种源一年生实生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生长节律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趋势,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个别种源的第2次生长高峰期出现在10月;地径生长则并未表现出典型的"S"型生长规律,地径的2次生长高峰期均比苗高晚1个月;各种源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结合苗木的生长特性,闽楠11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苗高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55%以上,地径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34%~4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和地径存在显著差异。对各种源的苗高和地径进行聚类分析,可分成3类:第1类为速生种源,包括广西富川和广西资源;第2类为中生种源,包括贵州从江、贵州思南、湖北来凤、湖南祁阳、湖南永顺、江西崇义、江西井冈山、福建南平;第3类为慢生种源,如湖南沅陵种源。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源文冠果1年生苗生长节律及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文冠果苗期生长规律,以内蒙古赤峰市乌丹镇、坤都镇和天山镇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河北张家口市蔚县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种群苗木生长节律及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及种源内苗高、地径、主根长、根、茎生物量、根茎比均差异极显著,各性状都是陕县最高;苗高及地径生长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Logistic方程均达极显著拟合水平。苗高、地径速生期分别是31~47d和24~44d,速生期内日均生长量分别为0.42cm和0.06cm。陕县和蔚县种源速生期持续时间较长,各生长阶段净生长量也是陕县和蔚县较高。在北京开展文冠果造林可以重点考虑陕县和蔚县种源。 相似文献
6.
3个不同地理种源的伯乐树种子和苗期生长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贵州、湖北3个地理种源的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在贵州都匀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伯乐树从子叶出土到当年幼苗停止生长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径生长比高生长提早约10 d进入速生期而晚10 d停止生长;3个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差异主要体现在千粒重和种子大小上,贵州2个种源明显大于湖北五峰种源;贵州2个种源苗高和地径各阶段生长期基本一致,湖北五峰种源比贵州2个种源高生长晚进入速生期,且提早停止生长;种源间与种源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种源间苗高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地径差异不显著,苗期表现较好的是贵州三都种源。 相似文献
7.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枫杨38个种源的1a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用各种源的苗高、地径与地理、气候因子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苗高、地径差异显著,苗高、地径与各种源的地理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用38个种源的苗高、地径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素可将各枫杨种源区划为6个种源区:(1)鄞县、黄岩种源区;(2)青岛、沂水、海阳源区;(3)南靖种源区;(4)汉中、武胜种源区;(5)灵川种源区;(6)其余29个种源为一个种源区。根据枫杨苗期的生长表现,初步选择出最佳种源为松滋、潜江种源。 相似文献
8.
9.
对采自2个省(区)的8个乌药种源的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乌药的发芽率、苗高和生物量等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这些性状都表现了较高的广义遗传力。乌药苗木从5月下旬开始随着气温的增高,高生长呈直线稳步上升趋势,在10月达到苗高生长的最高峰;11月中旬各种源部分植株根部开始膨大,其中以磐安地区最粗。种源遗传力分析表明种子千粒重和地下部分重量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遗传变异系数也较高,以此为据可以认为以种子千粒重和地下部分重量为主的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改良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蒙古栎的优良种源,在辽宁省7个蒙古栎种源地(丹东市,西丰县,弯甸子镇,碱厂镇,草河口镇,朝阳县,普乐堡镇)采优树种子,测量种子长径、短径、千粒重(质量,下同)以及幼苗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叶脉数、顶芽体积、生物量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及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蒙古栎的种子和苗期的所有表型性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种子长径、千粒重、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碱厂镇,种子短径、苗高、侧枝数、叶生物量的最大值为西丰县。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苗期,种内变异最大的性状为顶芽体积,变异系数74.70%,种内变异最小的性状为千粒重,变异系数0.18%。对蒙古栎生长表现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序:碱厂镇>西丰县>弯甸子镇>朝阳县>丹东市>普乐堡镇>草河口镇。初步评价结果:7个种源之中,碱厂镇为辽宁地区蒙古栎最优种源,西丰县种源表现次之,可作为备选种源。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不同种源1年生播种苗木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南林业大学苗圃地对云南松主分布区范围内7个种源的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ic方程对各种源苗木的生长进程拟合,分析不同种源1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地径、苗高生长均呈现 “慢—快—慢” 的生长节律,符合 “S” 型生长曲线,且拟合准确度较高;根据拟合后的方程,获得物候参数,将地径、苗高1年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地径和苗高在不同生长阶段开始、结束和持续的时间上具有差异,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更早进入速生期;地径生长持续时间和日均生长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分别为82~111、81~108、6~62d,0003~0008、0011~0027、0004~0017mm;苗高分别为33~61、60~86、80~133d,0115~0197、0231~0475、0044~0163mm。 速生期所占时间虽然短,但生长量所占比例却最大,地径、苗高速生期生长占年生长期的1/3,而生长量达到年生长量的57%以上,其中地径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13~36倍,苗高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20~61倍。实测地径、苗高的生长和理论生长极值k拟合度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1和09989,地径、苗高在速生期的生长量与Logisic方程线性回归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9。说明云南松不同种源的生长符合 “S” 生长曲线,且用Logistic方程指导云南松苗木培育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容器苗密度对苦楝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容器苗密度对苦楝苗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黄心土∶泥炭∶珍珠岩(1.0∶1.0∶0.2)混合基质,设置不同容器苗密度处理(36、64、100袋/m~2),测定苗木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等,研究容器苗密度对苦楝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容器苗密度对苗木的整齐度及苗木质量的影响很大,64袋/m~2的摆放密度下所育苗木整体表现最好,宜于造林。[结论]容器苗育苗时必须采取合理的密度,从而保证苗木质量和产出。 相似文献
13.
苦楝SRAP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快速分析苦楝Melia azedarach不同种源提供方法,揭示苦楝遗传多样性,为苦楝的开发、利用及选择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783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苦楝国内全分布区的37个种源和肯尼亚1个种源样品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4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1条,多态性百分率平均值为40.89%,每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5~17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其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介于0.188 ~0.488,平均值为0.299.基于UPGMA法聚类以0.350为阈值可将38个苦楝种源划分为7类,在此基础上,去掉2个种源,将其余36个种源划分5个地理类群.[结论]SRAP分子标记可以很好地反映苦楝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类群划分结果有明显的地理趋势和气候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苦楝素含量高的苦楝优良种源及单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溶剂乙醇浸提法提取苦楝果实、树皮和树叶中的杀虫活性成分,对苦楝提取物进行熔点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测定、质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确定该提取物是苦楝素。测定苦楝不同部位的苦楝素含量,进行不同部位苦楝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苦楝不同部位的苦楝素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在国内收集15个苦楝种源,进行繁殖和造林,并测定其树皮和树叶中苦楝素的含量,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比较,筛选出适于矮林作业的优良种源7个;在福建省内进行苦楝优良单株选择,选出128株苦楝优良单株,测定苦楝优良单株果实中苦楝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平均值比较,筛选出果实中高含苦楝素的苦楝优良单株9株。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苦楝皮药材中川楝素UPLC的测定方法,并评价不同来源苦楝药材的质量,为苦楝皮药材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来源苦楝皮中的川楝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2.1×100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为0.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时,川楝素在0.044 8~0.784 0μg的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3%,RSD小于3%(n=6)。不同来源苦楝药材中川楝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同部位(茎皮)中川楝素的含量差异达10倍以上,同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川楝素的含量以根皮茎皮枝皮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苦楝中板(25mm)热板干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板干燥法可大大缩短阔叶材的干燥时间;若采用合理的锯剖法,蜂窝裂缺陷显著减少;热压板的压力和温度对板材的厚度收缩有显著的影响。从整体考虑,热板干燥较佳工艺为干燥温度160℃,压力700kPa。热板干燥法适合于一些小型工艺木制品厂。 相似文献
18.
苦楝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楝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多水平梯度试验,筛选DNA模板,Mg^2+,Taq DNA聚合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用量,建立苦楝RAPD技术分析体系.结果表明:当基因组DNA浓度为60 ng/μL,镁离子浓度为3.0 mmol/L,dNTP浓度为0.25 mmol/L,引物浓度为0.30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 U/20μL,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时,出现可辨认的清晰谱带.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 m in;然后38个循环(94℃变性30 s,37℃退火1 min,72℃延伸80 s);最后72℃延伸8 min,4℃保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