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评价苦白石颗粒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将苦白石颗粒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3、5、10倍剂量连续拌料给药5d。从喂药第1天开始,连续观察14d;测定给药前、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试验猪的体重、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苦白石颗粒按临床推荐剂量1、3、5、10倍剂量应用,猪的体重、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苦白石颗粒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倍~10倍范围内应用,对靶动物(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白苦败痢散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选用4日龄健康三元杂交哺乳仔猪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按推荐的临床用药剂量设置白苦败痢散1倍剂量组(2 g/kg·bw)、3倍剂量组(6 g/kg·bw)、5倍剂量组(10 g/kg·bw)和对照组。3个用药组持续灌服给药7 d,每天1次,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试验期间每天观察记录猪的精神状态、哺乳情况、粪便性状等表现,测定增重、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并进行大体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按白苦败痢散推荐剂量的1、3、5倍剂量,持续灌服给药7 d,各观察组和测定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白苦败痢散对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帕托珠利混悬液对靶动物仔猪的安全性,本试验选取32只3~5日龄哺乳仔猪,分为4个剂量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其中各剂量组按体重给药剂量分别为1倍(15 mg/kg)、3倍(45 mg/kg)和5倍(75 mg/kg)最大推荐剂量,经口灌服5%帕托珠利混悬液,连用3次,每次间隔3 d;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当于5倍最大推荐剂量体积的生理盐水,试验周期为17 d。试验期间除进行一般临床健康状况观察外,还进行体重增重、体温、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以及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试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表现正常,帕托珠利混悬液各剂量组对仔猪的精神状态、生长性能、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影响,均处正常范围内。对5倍推荐剂量组及对照组的仔猪进行剖检,主要脏器和显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变,未出现中毒及死亡。研究表明,推荐剂量下帕托珠利混悬液口服给药对靶动物仔猪有较大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加米霉素注射液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将24头70日龄大长二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倍推荐剂量组(6 mg/kg·bw)、3倍推荐剂量组(18 mg/kg·bw)、5倍推荐剂量组(30 mg/kg·bw),分别于试验第0天、5天、10天各肌肉注射给药一次。通过观察猪的临床表现、增重情况,测定其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等评价加米霉素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加米霉素注射液1倍、3倍、5倍推荐剂量组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5)。试验结果表明,加米霉素注射液以5倍推荐剂量给药对靶动物猪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评价替米考星肠溶颗粒临床应用于猪的安全性,选取40头25日龄健康三元杂交猪,随机将其分成4组,每组10头,分别以1倍、3倍、5倍推荐剂量的替米考星肠溶颗粒拌料给药45 d,试验期内对受试猪进行血常规、血凝、血生化、尿常规、增重、料重比、脏器系数等指标的测定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替米考星肠溶颗粒对受试猪的血液学指标、尿液指标、主要生产性能等方面未造成明显影响,说明替米考星肠溶颗粒以5倍推荐剂量(2000 g/1000 kg)临床应用于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近一步考察蒲地蓝消炎颗粒作用于靶动物猪的安全性和安全剂量范围,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择50头35~45日龄健康仔猪并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仔猪。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除空白对照组不给药以外,试验组依次按8 g/kg、24 g/kg、40 g/kg、80 g/kg蒲地蓝消炎颗粒与饲料一起混饲,连喂5 d,用药后观察14 d,分别于试验前、试验第7天、试验结束后对猪称重;每天上、下午分别测量猪体温;分别于试验前及试验后第7天、第14天对猪在晨饲前进行前腔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与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仔猪的外观及行为特征均正常;各剂量蒲地蓝消炎颗粒对各组试验猪体重增长与体温变化无不良影响;各试验组猪的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变化,但是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蒲地蓝消炎颗粒对猪生理生化功能无不良影响。说明蒲地蓝消炎颗粒安全范围大,在仔猪体内耐受性高,按8 g/kg(连用5 d)混饲给药对靶动物猪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客观评价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对靶动物猪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将32头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设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混饮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15 d,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的临床表现、血液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尿液常规指标及病理学变化等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5倍临床推荐剂量内应用于靶动物猪后,对其临床症状、体重、血常规、血生化及尿常规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任何病理变化,说明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应用于靶动物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靶动物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中,一次性给小鼠灌胃给药,未测出LD50,故采用24h内多次给药的方式测定最大耐受量。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以低、中、高(5、10、20g/kg体重)3个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用35d,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体征和体重变化,35d称重并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取脏器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靶动物安全性试验,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3、5倍剂量饮水投服肿节风三清颗粒,连续5d,观察试验鸡的临床体征并按期称重,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小鼠均无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为75g/kg体重(以颗粒计)。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给药组大鼠的临床体征、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各用药组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肿节风三清颗粒无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靶动物临床用药在5倍推荐剂量内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新型复方磺胺氯达嗪钠奥美普林可溶性粉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特以商品仔猪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安全性试验。试验时将32头35日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头,1组为对照组,使用不含任何药物添加剂的基础日粮,其余3组为推荐剂量组,分别供给添加1.0 g/kg、3.0 g/kg、5.0g/kg新型复方磺胺氯达嗪钠奥美普林可溶性粉的基础日粮,连续使用5d,检测或观察各组试验猪的平均增重、血常规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新型复方磺胺氯达嗪钠奥美普林可溶性粉以5倍推荐剂量给药,连用5 d,对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癸氧喹酯溶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癸氧喹酯溶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选取100只健康的8日龄扬州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各组试验鸡分别以0、推荐剂量(15 mg/kg)、3倍推荐剂量(45 mg/kg)、5倍推荐剂量(75 mg/kg)、10倍推荐剂量(150 mg/kg)的癸氧喹酯溶液连续饮水给药21 d,通过对一般临床症状、增重、饲料报酬、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等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癸氧喹酯溶液毒性较小,在鸡体内耐受性高,至少以5倍推荐剂量饮水给药对靶动物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对断奶仔猪的免疫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56头7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7组,每组8头。仔猪经皮下注射进行免疫,其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mg,试验组分别注射3个剂量(每千克体重100,500和1000μg)的大豆球蛋白(11S)和β-伴大豆球蛋白(7S),21日龄时进行二免。所有仔猪均于22日龄时断奶,在7、21、35日龄经前腔静脉采血,用于免疫指标的测定,同时进行仔猪的皮肤红斑直径试验。结果显示,仔猪对11S和7S的过敏反应呈++,并且7S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11S的免疫原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仔猪每千克体重注射100μg的11S和7S后皮肤红斑直径差异不显著,而每千克体重注射500、1000μg的11S和7S后红斑直径极显著降低(P<0.01),且每千克体重注射500μg和000μg的7S后的红斑直径分别极显著低于注射相应剂量的11S的红斑直径(P<0.01)。每千克体重注射500、1000μg的7S后能极显著提高仔猪的木糖吸收能力(P<0.01),并且能产生有效的抗体效价滴度,但两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对仔猪进行免疫11S和7S的最适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00μg。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载铜蒙脱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炎症等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25±3)日龄、体重为(7.42±0.88)kg的健康仔猪(公母各半),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氧化锌+抗生素组及载铜蒙脱石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氧化锌+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甜味剂及鲜味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胃肠肽指标、养分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7.81±0.82)kg、(28±2)日龄的大白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A组)饲喂不加鲜味剂和甜味剂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 g/kg的糖精钠(B组)、0.2 g/kg的鲜味组合物(C组)和0.2 g/kg的植物甜味提取物(D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D组断奶仔猪第1~14天和第1~28天的料重比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C组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含量显著降低(P0.05)。3)各组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和磷的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各组的粪便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糖精钠、鲜味组合物及植物甜味提取物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血清胃肠肽分泌。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讨苦玄参提取物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为苦玄参提取物在仔猪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8~35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50头,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A、B、C组依次为苦玄参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1.75和0.875 g/kg苦玄参提取物;D组为药物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 g/kg七补散;E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饲期7 d,正试期30 d。分别在用药14 d后和停药14 d后时,从每组中随机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10头仔猪于晨饲前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显示:①各组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苦玄参提取物对仔猪体内糖代谢、脂代谢及消化系统无显著影响;②从抗氧化指标看,添加苦玄参提取物14 d后,B组一氧化氮(NO)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A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B、D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E组(P<0.05;P<0.01);而停药14 d后,E组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B、C、D组,各组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从免疫指标看,添加苦玄参提取物14 d后,B组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A组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B、D、E组(P<0.05);而停药14 d后,各组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0.875~3.5 g/kg苦玄参提取物对仔猪无不良影响,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和机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香糖、香鲜及香甜复合调味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胃肠肽指标、养分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8±2)日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香糖复合调味剂(0.8 g/kg植物香味提取物+0.2 g/kg糖精钠,B组)、香鲜复合调味剂(0.8 g/kg植物香味提取物+0.2 g/kg鲜味组合物,C组)、香甜复合调味剂(0.8 g/kg植物香味提取物+0.2 g/kg植物甜味提取物,D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香糖和香鲜复合调味剂在试验第1~14天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香糖和香鲜复合调味剂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3)饲粮中添加香糖、香鲜及香甜复合调味剂对断奶仔猪血清胃肠肽指标和粪便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香糖和香鲜复合调味剂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L-苹果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均重6 kg左右的断奶仔猪100头(公母各半),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每千克基础日粮中加入2.0 g L-苹果酸,两组均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32d后统计仔猪存活率和增重率。结果显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L-苹果酸,可以提高保育阶段仔猪的存活率和增重率,增加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17.
Single glucose doses of 0.5 g/kg body weight or 1.0 g/kg were intravenously applied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between 25 degrees C and 30 degrees C pigs aged between zero and 20 hours two and three, five and seven, ten and 14, 20 and 30 days, and eight weeks. With reference to excess glucose curves in the blood and plasma, the half-life of glucose elimination was graphically determined in a semi-logarithmic system. The result obtaine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efficients of assimilation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readily exchangeable pool and the transfer rate of glucose. On the average the half-life of glucose elimination in the five groups of the piglets was identical (0.47 hour); in contrast it was faster in weaners (0.17 hour) than in pigle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plasma values, the volume of the glucose distribution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growing age. Average glucose transfer amounted to 1.02 mg/g. hr in weaners and thus was twice as much as that recorded for the five groups of the piglets. Reduction of ambient temperatures between 15 degrees C and 18 degrees C had no bearing on the parameters of 30-day piglets. These findings are likely to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increased glucose turnover within the thermal neutral zone in piglets over the first days of age and, consequently, cannot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poglycaemia.  相似文献   

18.
选取88头7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成11组,每组8头。仔猪经皮下注射进行免疫,A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大豆球蛋白(11S)B、C、D免疫组注射11S500μg/kg.w,21日龄时进行二免,23日龄C、D组分别肌肉注射11S2 500、5 000μg/kg.w;大豆球蛋白(11S)E、F组不免疫,23日龄肌肉注射11S2 500、5 000μg/kg.w。β-伴大豆球蛋白(7S)分组同11S。所有仔猪于23日龄断奶,在7、21、35日龄时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5头仔猪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近端、空肠中段、回肠近段各2cm,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和组胺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500μg/kg.w 11S和7S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直接致敏2 500、5 000μg/kg.w的11S和7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11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回肠中胰淀粉酶、蛋白酶和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降低十二指肠、回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而7S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胰淀粉酶、蛋白酶和十二指肠中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降低十二指肠、空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与免疫组相比,免疫后致敏5 000μg/kg.w的11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十二指肠、回肠中胰淀粉酶、蛋白酶、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和十二指肠、回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致敏2 500、5 000μg/kg.w的7S差异不显著(P〉0.05)。对仔猪提前免疫大豆蛋白抗原,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小肠中消化酶活性,降低组胺的释放,从而促进仔猪的生长,并且7S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1S。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钙水平日粮添加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和骨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7.50±0.08)kg的25 d断奶仔猪6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钙水平分别为0.75%和0.55%,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为3 g/kg和0 g/kg,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低钙组仔猪末重较高钙组显著提高13.76%(P<0.05)。无论日粮钙水平如何,添加3 g/kg复合酸化剂可以使采食量显著提高13.37%(P<0.05)。低钙水平组添加或不添加酸化剂较高钙组不添加酸化剂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32.77%和29.41%(P<0.05)。高钙组断奶仔猪料重比较低钙组显著提高9.41%(P<0.05)。与高钙组相比,低钙组血清钙水平显著降低4.41%(P<0.05),而血清磷和镁水平分别显著提高27.60%和6.04%(P<0.05),高钙组断奶仔猪尿中钙与肌酸苷比值较低钙组显著提高134.41%(P<0.05)。低钙组仔猪胫骨镁含量较高钙组显著提高7.29%(P<0.05)。结论:日粮低钙水平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饲料效率、血清和胫骨镁含量,同时低钙水平下添加复合酸化剂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日粮中不同铁和铜水平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铁水平组采用单因子4水平处理方法,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每组4头仔猪,试验期为28 d;铜水平组采用二因子有重复试验设计,按照性别、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头仔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60 mg/kg酵母铁组的促生长效果较好;以250mg/kg的剂量向断奶仔猪料中添加硫酸铜,可以提高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添加5 mg/kg赖氨酸铜的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