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菽园杂记》引《龙泉县志》中香蕈栽培的185个字,是我国历史上香菇栽培的重要文献资料。由于陆容在引用时没有注明该《龙泉县志》的时代和作者,引起现代学者在考证后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段文字,陆容自注‘出《龙泉县志》’。所指县志应为下限明正统(1436—1449),上限南宋嘉定二年(1209)版本(已佚)"。第二种观点认为其引香蕈的《龙泉县志》出自南宋《龙泉县志》(1209)。第三种观点认为陆容《菽园杂记》引香蕈的《龙泉县志》出自明正统志或明初志。这些观点都有各自的证据和推论。对宋《龙泉志》(1209)的作者也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其撰者为何澹,第二种认为是陈百朋,第三种认为纂修者是知县林应辰与县丞潘桧,参知政事邑人何澹序。其中第三种观点来自明成化《处州府志》,该书比其他志书距离宋代更近,这一记载应该是可靠与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芦笛 《浙江食用菌》2014,(5):301-306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所引《龙泉县志》之版本向来颇有争议,本文在时贤的指点下,对前期所做的回顾和补充再次进行了检讨,纠正了其中一些舛误,特别是对嘉定《龙泉志》作者的误判以及对梓亭寨问题表述之欠妥;同时对《明陆容〈菽园杂记〉香菇引文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之考》一文做了补充并提出商榷,认为陆容所引《龙泉县志》的内容仍然应当是源自嘉定志。此外,附带指出记载砍花法的《山蔬谱》成书于元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香菇的砍花法栽培(连载)张寿橙(四)惊蕈菇民亦称“惊”,1796年,日本佐藤成裕引用龙泉县志所载(后转于《菽园杂志》及《广东通志》)之185个字,将其著作取名为《惊蕈录》。相传惊蕈是800年前被神化了的菇农代表人物──吴三公发明的。他对已经砍花历...  相似文献   

4.
详细论述香菇栽培《博物志》19字、《山蔬谱》18字、何澹《龙泉县志》185字产生的不同时期及当时香菇砍花法栽培的特征,辨析相关争议问题。并从何澹《龙泉县志》185字撰写时期的相关香菇栽培文献及诗词歌赋较多而得出南宋是香菇产业辉煌的历史时期,进而肯定龙、庆、景菇民在香菇砍花法栽培发展史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辨析南宋嘉定二年(1209)《龙泉县志》所载香菇砍花栽培185字之专业特性和时代印记,指出该185字非一般人所能完成。由于菇山术语所限,史料多有误传,陈百朋之说缺少更多的史料佐证。力证唯何澹为185字之作者,指出何澹在嘉定《龙泉县志》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龙泉、庆元、景宁香菇发源地菇民区地理环境恶劣,但仍有大量人口聚集。从南宋《龙泉县志》香蕈185字陆容附注的"葚"字,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所引五金之矿575字,明成化《处州府志》龙泉卷"山川"项载有的《唐书·地理志》,乾隆《龙泉县志》中记载的孝义山烈女故事,以及龙、庆、景、云和菇民区内分布的众多唐宋矿冶遗址,推断香菇砍花法栽培发源地与火爆法开采冶炼五金的矿区重叠,有其重要内在关联:火爆法采矿须持续不断大量砍伐阔叶树,作为火爆的薪炭,而满山伐倒的阔叶树硬木,成为各种木腐菌滋生的场所并自然出菇,后经过人工的不断选择尝试,最终形成了香菇砍花法这一特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蕈,是龙庆景菇民对菇的习惯称呼。诺大的中国,唯菇民称香菇为香蕈。惊蕈,是菇民用软木拍击菌丝发育已经成熟,而未出菇的菇木,促其出菇的一种技术,全中国唯龙庆景菇民为之。1796年,佐藤成裕所著《惊蕈录》,是日本早期的最优秀的香菇栽培专著。其参考1562牛黄佐的《广东通志》而作。现证实:《广东通志》对香菇的185个字论述引自陆容(1436——1494年)的《菽园杂志》,而《菽园杂志》又引自1209年何澹的《龙泉县志》。因此,《惊蕈录》实际上是参考《龙泉县志》,也即参考龙庆景的砍花法栽培而作。从龙庆景香菇历史演变图和中、日香菇发展史简记中亦证明,自龙岩村点燃的香菇栽培星火,元、明以来即燃遍中国南方,以后又飘洋过海,影响日本。日本自伊豆开始的(钅宅)目法,从发生渊源,发生经过,史料记载、技术运用、甚至方言术语上推论,其技术无疑来自中国的龙庆景。横跨龙泉——伊豆这条香菇技术的金桥是谁搭成的呢?看来两国僧人的频繁往来作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四、《惊蕈录》的引文探究佐藤成裕在引用《广东通志》、《菌谱》、《阳春县志》时,特别注意“惊蕈”这一关键词。从汉文化中选用一个词作为书名,这在他的著作和众多日本本草著作中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9.
宝应慈姑     
正宝应县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下辖县,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里下河平原西北部,扬州市北缘是著名的"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特产。宝应县档案馆馆藏《道光宝应县志》《民国宝应县志》《宝应年鉴》《宝应大事记》等均载有关于宝应慈姑的史实资料。  相似文献   

10.
3.菇民专用俗语,作为汉文字的一个组成部份,流传至日本,“蕈樼”一词已列入《康熙字典》,而见于陆容的《菽园杂志》,说明其源自《龙泉县志》。这个“樼”字完全为菇民专用,其大意是生菇的树木。有些资料写成“樯”或“榆”。砍花术对菇木伐期的判断用词——“上水”“下水”“停水”这些名词亦在日本出现而流行了。历史上菇民称香菇孢子为“气”,认为有气必有菇;称菌丝为“云”,认为云发得好,菇才会出。使人惊奇的是日本最早亦称香菇的种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宁国牡丹,作为中国牡丹四大群系之一,为江南牡丹品种群的主要发源地和繁殖地。宁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独特。明代嘉靖《宁国县志≥列牡丹为宁国花卉首位,有“大红、浅红、紫、白四种”清代同治《宁国县志》载:“牡丹50余种,见花谱所产甚多,以正赤为佳,得此花必赖人工莳艺。”民国《宁国县志》记载:“宁国蟠龙素产牡丹,以黄、白为责,土人运往广州,价重洛阳。”  相似文献   

12.
1《菌谱》的成书年代和作者《菌谱》又名《香蕈谱》。据《菌谱》陈仁玉自序,可知其成书于“淳}右乙巳(公元1245年)秋九月”。关于《菌谱》的作者陈仁玉,《宋史》无传,而光绪《仙居县志》对其有一段记载,可供管窥:  相似文献   

13.
柚是江西省玉山县传统的果树作物。清同治十二年(1874)《玉山县志》载:“柚主于隙地,亦自然之利”,表明玉山县柚类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4.
江西瑞金城区红都大道与凯丽商业街之间的夏塘老街西头,曾有一处景观别致优美的"绿漪园",是明代士人赖时鸣学习进修的别墅,集修养身心和发扬善行于一体,一时名声远扬,与附近的"李子园""半野园"相距不远,但却被历史深深埋没。通过收集《瑞金县志》及其他古籍资料,尽可能挖掘绿漪园的园林景观,弘扬中国古代士人园林蕴含的的园林艺术价值和士人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2《礼记》中记载的大型真菌及对近年来食用菌论著中引用的述评2.1近年来食用菌著作和论文引用《礼记》中的大型真菌举例2.1.1引用《礼记》中的"芝栭……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我国古代对大型真菌的认识和利用》(1980)一文,在"古代对‘菌’的认识"标题下的正文中有:"早在周代,‘菌’已见诸于文字。《礼记》中有‘芝栭……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  相似文献   

16.
菜用玉米     
<正>玉米为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1492年哥伦布从古巴带回西班牙,其后传遍世界。玉米据说是1512年传入中国,最早对玉米的记述是嘉靖39年(1552年)《平凉县志》里,当时叫它番麦。李时珍的《本  相似文献   

17.
《菌谱》的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陈仁玉所著《菌谱》一卷,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大型真菌的专著。《菌谱》由陈仁玉自序和正文组成,收录在《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四库全书》、《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丛书中。此外,《广群芳谱》、《授时通考》、《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仙居县志》、《台州府志》等书对《菌谱》也有完整或部分收录;而《本草纲目》中对《菌谱》的内容有所概括。采用以上诸版本对《菌谱》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8.
在龙泉2010年建市20周年时,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龙泉市以"中国黑木耳之乡"的荣誉称号。八年前的2003年,市委副书记徐光文、副市长曹新民在老专家张寿橙等同志总结与推广龙南香菇、安仁仿生黑木耳的报告上作了非常重要的批示。《丽水日报》、《食用菌市场》、《中国绿色时报》等大幅报  相似文献   

19.
正洪山菜薹,紫菜薹的珍稀品种,俗称"大股子",因其原产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一带而得名。其茎肥叶嫩,色香味美。清代的《武昌县志》、《汉阳县志》中有洪山紫菜薹"味尤佳,它处皆不及"之类的记载。洪山菜薹在唐代已经是著名的蔬菜,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曾被封为"金殿玉菜"。洪山菜薹与武昌鱼齐名,为楚天菜肴中两种名菜,楚人赞誉为"绝代双骄"。公元221年,割据江东的孙权自公安迁鄂(今鄂州),取"武而昌"之意,改"鄂"为"武昌"。一日,孙权偕母  相似文献   

20.
南宋陈仁玉所著《菌谱》一卷,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大型真菌的专著。《菌谱》由陈仁玉自序和正文组成,收录在《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四库全书》、《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丛书中。此外,《广群芳谱》、《授时通考》、《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仙居县志》、《台州府志》等书对《菌谱》也有完整或部分收录;而《本草纲目》中对《菌谱》的内容有所概括。采用以上诸版本对《菌谱》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