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30日上午9时半,岭南盆景报告会正式开始。诺大的报告厅里坐着来自意大利各个地区的IBS的成员(见上图)。首先,是刘仲明作题为《盆景的故乡在中国》的发言。中国盆景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远古,但真正形成盆景形态是始于唐宋,到明清已发展得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2.
20多年前,我在友人家中发现一盆百年古榕盆景,题名《盘根寿永》(见图一),种植在清代石盆中,蟠根错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后来该树经数次换盆,改名为《故乡回忆》。有一段时间,盆树在盆中任意生长,变化很大,盘根连  相似文献   

3.
这幅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95年第5期)左边是一棵枝干拙奇古朴的柽柳,那扭曲的树干极似原始的人体,左右飘垂的枝片,又象舞袖飘飘。粗粗一看,就象原始的山民赤裸着肌肤在山野中跳着节奏明快的舞蹈。我们似乎都能听到那激越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中国花卉盆景》的老订户,并偏爱盆景,为了使刊物办得更好,更为读者所喜爱,提出有关盆景方面的几点意见,供参考。一、自“海峡两岸盆景名花研讨会”后,中国盆景的“凄凉美”,引起了争论。大陆盆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广大盆景爱好者所关注。我建议贵刊辟出  相似文献   

5.
(二)明清时期明清两代,松柏类盆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细剪苍松耐岁寒,郁郁千丈许同观。山家近得凌云趣,老干新添第几盘。"这是清代文人汪鋆在其《砚山丛稿》中对松柏类盆景的赞颂。明清时期,不仅盆景的制作与欣赏之风在全国不少地区开始普及,制作技艺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关于盆景理论研究的风气很浓,与盆景有关的书籍比较多。如:高濂著《高子盆景说》,屠隆的《盆花》,吕初泰《盆景之一》、《盆景之二》,文震享的《盆玩》。以上五篇关于盆景的专论集中写于明代末期的数十年间(1541~1646年),加上清代吴涣子所著《花镜》中的"种盆取景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花卉盆景》从今年第七期开始,陆续刊登了《雀舌罗汉盆景快速成型技法》。不久,我们便收到许多盆景爱好者及业内人士的来信、来电以及登门咨询。大家主要询问有关雀舌罗汉(以下简称‘雀舌’)培养、繁殖和造型等方面的问题,现根据咨询者所提,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按问答形式,回馈给询问者作参考。问:南通‘雀舌’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钟爱‘雀舌’的人越来越多?答:南通是‘雀舌’的故乡,‘雀舌’的主要特点为:叶片深绿,有光泽,短小(仅20毫  相似文献   

7.
贵刊在去年第六期中,发表了杨建将先生撰写的《风格·意·境》一文,对《归乡行》水旱盆景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愚以为杨说不妥,有提出共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翻阅2008年《中国花卉盆景》,看了第10期上于九生先生的《雀舌——盆景树种中的奇葩》一文,感觉文中所介绍的养护方法,与笔者的方法相悖,想与于九生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9.
盆景与书法     
将书法艺术原理溶入盆景艺术领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潘氏有意将书法艺术原理引入盆景造型。他作的圆柏盆景《垂云》、黑松盆景《草书》,正是用行草的意趣营造了盆景艺象。那毫无拘谨、活泼而洒脱、富有情感的动态造型带着浓浓的东方情调,让人咀嚼回味。这不仅佐证了书法艺术亦对盆景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露了潘氏从盆景角度对书法艺术的见解。他曾给友人回信写道:“以木为笔盆为砚,任尔挥洒咫尺天。”那是主张用书画的意趣强化盆景创作。他在总结松柏类盆景造型时说:“它的变化法则乃是层出不穷,‘反反得正’,就像游鱼调头、蝙蝠在飞翔中倏忽转向,它的意趣与行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幼生活在太行山脉那秀美如画的滏阳河畔,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血脉相连般的情感。尤其对那遍布滏河两岸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丝丝垂柳更是独有情怀。闲暇时节常漫步河畔,驻足柳旁,置身树下,观柳之姿,品柳之韵,日久觅得点滴柳之态势神韵,心中不禁产生了用盆景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柳之风情的想法。偶日再去观柳,盆景《柳林幽居》的雏  相似文献   

11.
改版随想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改版了!2011年是《中国花卉盆景》的改版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收获和热情参与的一年……《中国花卉盆景》在改版的同时推出了《读者意见调查表》。透过该表,我们分明看到了编辑部的决心。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改版开辟一条新道路,创建一个新文本。  相似文献   

12.
书讯     
《中国草书盆景》一书出版发行本刊讯日前,《中国草书盆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介绍了盆景创新流派之一的彭派草书盆景,内容包括草书盆景的概念、分类、字帖、创作技艺、养护管理、园林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中国花卉盆景》1995年第10期上发表了《造型扦插——盆桩速成技法》一文。现将造型扦插已4年的金边女贞盆景《妙舞春秋》及造型扦插3年的中华蚊母盆景《探海》两帧盆景照片献给大家,并着重介绍悬崖式盆景《探海》的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14.
“盆景是一门艺术”这一立论,已得到艺术领域内外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为何在此又旧话重提呢?原因是拜读了朱贞佳同道《论盆景艺术的唯美主义》一文(见《中国花卉盆景》一九九三年第三期,下文简称《论》文),不得不有感而发。一、盆景艺术作为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盆景是艺术。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和政治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进行艺术  相似文献   

15.
本刊去年第九期、今年第一期先后在《争鸣》栏里发表了赵国瑞的《不该贬抑象形性盆景》、徐和德的《象形——盆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本刊还陆续选载了一些象形盆景的照片。今年第三期刊登的关雄斡的《是盆景,还是盆怪?》对象形盆景提出了异议。这一期,我们编发了一组不同意关雄斡意见的来稿。孰是孰非,通过争鸣,自有公论。  相似文献   

16.
我酷爱水石盆景。少年时代就喜爱用煤碴堆置假山,饲养几尾蝌蚪在盆中,以寻乐趣。而真正动手制作盆景,那还是从参观上海植物园后才开始的。记得1983年初春,我第一次去盆景园参观,见到殷子敏先生创作的《沙漠驼铃》《象的故乡》等作品,  相似文献   

17.
我不知道《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是从何时起开设《大片欣赏》栏目的,但从第一次见到它就喜欢上了。每次收到《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总是急不可耐地去翻阅《大片欣赏》,百看不厌,爱不释手。《大片欣赏》以整版篇幅刊登一幅盆景照片,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走近盆景大师们的盆景佳作,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远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花木盆景》第一期刊登了彭建的大作《当今盆景发展的误区》一文。春节后《中国花卉盆景》第二期也刊发了此文,并在标题上另了“中国”二字。这里暂且不说作者一稿两投。仅就我的感受直言不讳地写出来。总的印象是读后令人失望,给中国盆景泼了一瓢冷水,给盆景界人士当头一棒,令人心情沉重。  相似文献   

19.
三十六岁的顾伟忠,为江苏省盆景协会中最年轻的会员之一。仅九一年上半年,他的二盆盆景《清风明月》和《一片孤帆万仞山》先后参加了在扬州举办的江苏省首届职工盆景和在常州举办的江苏省第七届盆景展,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作品《清风明月》(右图),曾受到著名盆景艺术家徐晓白先生的赞赏。但见一株苍劲古拙的五针松,临悬而兀立,面对清风明月,  相似文献   

20.
《小桥流水人家》是赵庆泉同志借用马致远一首著名散曲《天净沙》内的一句为题做成的水旱盆景。它选用了极其寻常的黄枫与龟纹石为素材,但能融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技法于一炉,在浅浅的椭圆形石盆中,集中地表现出山野农家的风光。作品在布局上,打破了水旱盆景惯用的一边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