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MAP)是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的病原,该病是以慢性增生性、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仅在美国该病每年给养牛  相似文献   

2.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bovis)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分别引起人结核、牛结核和禽结核。牛是家畜中最易感的动物,尤其是奶牛。结核病给牛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居于牛各种地方传染病之首,更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该病必须强制报告。患该病的动物一般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3.
<正>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有人型、牛型和禽型等,病原可在人、畜、禽之间相互传播。禽结核病是由禽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引起家禽和鸟类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该病的特点是呈慢性经过,渐进性消瘦、贫血、产蛋减少或不产蛋,各器官尤其是肝、脾和肠道形成结核结节。一旦传入养禽场则长期存在,很难根除,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为发生广泛,人畜共患,禽结核病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家畜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TB)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bovis)、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和禽分枝杆菌(M.avium)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它动物。家畜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牛结核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牛结核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在我国依然是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牛结核病有众多的宿主谱,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脊椎动物。牛结核病的传染流行严重地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造成奶牛乳房炎、结核性胸膜炎等疾病,还造成牛奶产乳率和乳质下降,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雷有玲 《畜牧兽医杂志》2014,(3):96+98-96,98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相引起的一种人畜和禽类的慢性、共患性和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节和干酪样坏死.该病的病原有三个种:即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也称人型、牛型、禽型结核杆菌.奶牛是家畜中最易感染结核病的动物,因此,为了进一步摸清门源县北山乡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于是在2012年4~6月份对北山乡的部分奶牛进行了结核病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枝杆菌病是猪的慢性病,全国都有发生。该病是经口感染。主要症状是颌和肠淋巴结有结核样病灶。日本、1939年发现本病,每年有少数猪发病。由于养猪规模小,对家畜卫生认识不足,未引起重视。本病病原菌是分枝杆菌。该菌对人有致病性。为让人们有正确的认识,将本病病性简要介绍如下: 发病情况 1904年,在美国发现,欧洲各国及澳大利亚、非洲、亚洲等地广泛发生。日本,据统计,1948年屠宰猪,有结核病灶的占0.1%,到1974年减少到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人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MB)、禽型分枝杆菌(M,avium)、非洲分枝杆菌以及田鼠分枝杆菌(M,microti)所引起,统称这些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或群)。目前已知,结核病除感染人外还能使50多种哺乳动物和25种禽类感染,牛是最敏感的动物。牛结核  相似文献   

9.
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人与动物关系密切,人的结核有10%是由牛结核传染而来的,此外该病目前仍然是危害养牛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消灭和预防该病的惟一办法是对牛群实施检疫净化,  相似文献   

10.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能通过奶制品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危害严重.作者通过借鉴分离培养人临床样品的方法,摸索出从奶牛鼻拭子临床样品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多种畜禽、野生动物及人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卫生部将人结核病列为甲等传染病,在国家动物疫病名录表中结核病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多年来,对该病的防制一直被列为国家的重点卫生工作,在上世纪中叶以前,我国奶牛的结核病曾非常严重,后来经国家采取大力措施,通过不断检疫、扑杀和三级净化,基本消灭了该病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奶牛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OIE)统计,全世界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生约900万例,每年死亡300万人,约1/3人群有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对人类健康有较大的威胁。奶牛是结核杆菌的易感动物,而且很容易通过牛奶等传  相似文献   

13.
牛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一种慢住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病牛逐渐消瘦.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结核性肉芽肿(即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相似文献   

14.
奶牛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B类重要传染病,主要侵害动物生殖系统,家畜中牛、羊、猪最为常见,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灶。奶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呈世界性流行,该病对畜牧业的危害严重,仅在美国造成经济损失就高达200亿美元[1],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期长、部分患病动物临床症状不明显等特点,使该病的防控更为困难,因而针对该病建立快速有效地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虽然人们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该病潜伏期长以及对培养基需求苛刻,使得总体上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副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希望为进出境检验检疫相关部门提供快速、准确地诊断副结核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结核病(cow tuberculosis)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感染特征表现为在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该病传染性强,结核病牛是其主要传染源,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该菌能够通过奶制品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其产生的危害严重,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7.
奶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牛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牛是最易感染的动物。若不及时发现、处理、净化,不仅会给奶牛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该病必须强制报告。我国将该病规定为三类动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牛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主要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该病因其易传染,且能通过奶制品传染给人和犊牛,危害严重,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的特点是组织器官形成结节状肉芽肿、消瘦、体重减轻等。本病最早由Villemin在1865年用兔证明牛的珍珠病相当于人的结核病,Koch在1882年发现牛的结核病的病原。美国于1917年首次出现牛结核病,并及时提出根除计划,墨西哥、  相似文献   

19.
郭爱珍 《兽医导刊》2012,(11):41-43
一、牛结核病的防控概述1.结核病是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病原是分枝杆菌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其中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人型菌)引起,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牛型菌)引起。2.人感染牛结核的情况。(1)发达国家。美国牛奶巴氏消毒前(1908年),10%~30%的人结核病例是由牛分枝杆菌感染所  相似文献   

20.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自从1882年RobertKoch首次分离培养并详细描述了结核分枝杆菌以来,人们开始渐渐研究和认识分枝杆菌.到1898年,Smith首次将牛分枝杆菌(M.bovis)和其它的分枝杆菌明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