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2010年5月20日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一养鹿户养鹿20头,发病10头,死亡2头,病鹿临床表现厌食。消瘦,对环境反应淡漠,长茸缓慢,精神委顿,个别出现兴奋不安、冲跳、狂躁,后期出现弓背、腹泻。经畜主反映因饲喂发霉饲料而发病,经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2.
鹿科动物奇异变形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月 ,广东某地养殖场饲养有梅花鹿、黄鹿、黄占鹿、白黄占鹿、爪哇鹿、黑鹿、糜鹿共 5 6头 ,多次发生奇异变形杆菌感染 ,累计发病 2 5头次 ,死亡 4头。发病率 44.6% ,病死率1 6.0 %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病鹿精神、食欲、呼吸无异常 ,仅在粪球表面附着少量黏液。随后表现为持续性下痢 ,粪便呈浆糊状 ,严重时呈水样腹泻 ,常混有带有气泡的黏液 ,腥臭难闻 ,肛门失禁 ,后肢、肛围、尾部皮毛附有稀粪。体温升高至 40 .5~ 41 .6℃ ,用一般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黄连素、磺胺甲基异 口恶唑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3.
句容养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10 7头 ,其中种公鹿 48头 ,成年母鹿 3 1头 ,仔鹿 2 8头。 2 0 0 0年 8月 10日晨 ,发现 1头母鹿和 1头仔鹿突然死亡 ,同日下午有 5头母鹿死亡 ,11日有 2头母鹿和 1头仔鹿死亡 ,12日有 2头母鹿和 2头仔鹿死亡。 10日下午 ,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 ,微生物学检查 ,诊断为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经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鹿群发病急 ,病程短。个别鹿从出现症状到死亡 ,不足 2h。大多数鹿病程在 12~ 2 4h。开始鹿表现为精神沉郁 ,采食量下降 ,怕动 ,反应迟钝 ,鼻镜干…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汝阳县城关镇某养鹿场于 2 0 0 1年 2月暴发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病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鹿场存栏梅花鹿 2 7头 ,其中公鹿 8头 ,母鹿 19头。2 0 0 1年 2月下旬发病 7头 ,死亡 5头 ,其中公鹿 2头 ,母鹿 3头。病死率 71 4% ,发病率 2 5 9%。病鹿体温 41℃以上 ,口鼻流粘液 ,混有泡沫 ,鼻镜干燥 ,鼻孔发红 ,眼结膜充血。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瘤胃蠕动停止 ,心率 5 0~ 60次 /min。病初粪便干燥 ,后期呼吸困难 ,腹泻严重 ,粪便带有少量血液。临死前有惊厥、抽搐等神经症状。病程 2~ 3d ,个别病程短的不超过 12h。2 剖检变…  相似文献   

5.
天山马鹿的放线菌病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病情况1996-2003年,我市肃州区一养鹿专业户的23头产茸鹿,先后有5头发生该病,经治疗1头死亡,4头至今健康.  相似文献   

6.
2002年夏季我县北联镇某鹿场饲养的鹿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和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过我站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特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鹿场共饲养53只鹿,2002年7月20日开始发病,7月26日来我站咨询时,已经发病12只,死亡4只,病鹿体温升高到41℃,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眼结膜充血、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严重时粪便带血,呼吸促迫。口鼻流泡沫液体或淡白色液体,常于1-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黏膜病病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病情况 2005年7月19日吉林长春双阳区鹿乡镇养鹿户一头鹿腹泻,经治疗未愈,最后死亡。 2流行特点 病鹿和带毒鹿是传染源,病毒随鼻眼分泌物、乳汁、粪便、尿液及精液等排出体外,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由于摄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污染。病鹿咳嗽,剧烈呼吸,喷出的传染性飞沫也可使易感鹿感染,还可通过胎盘感染和精液传播。通过运输工具、饲养用具传播本病也是可能的。本病常年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 2000年9~10月,温州市瓯海区山羊饲养基地有4户养羊户,存栏山羊277头,发病羊72头,死亡50头(8月龄内羔羊35头,8~12月龄羊9头 ,12月龄以上羊6头).临床表现:逐渐消瘦,皮毛粗乱无光泽,腹泻,最后衰竭死亡. 少数羊只死前出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等症状,病程7~10d.养户对部分病羊曾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但只是暂时缓解病状,不能根本好转,几次治疗,几次反复,病程拖延至1月左右.  相似文献   

9.
某养鹿场1996年从吉林省某鹿场引进梅花鹿500多头,当时引入的鹿只体质有强有弱,运输时由于外伤断腿一只被淘汰,其它正常。该批梅花鹿到本场3年来不断出现仔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鹿,机体进行性消瘦,个别鹿颌下或腹下水肿久治不愈,严重的鹿最后导致死亡。1998年对病死鹿先后采集病料检验定性为鹿副结核病。1发病情况1998年该鹿场产仔鹿58头,发病23头,死亡16头。该病呈慢性经过,潜伏期不一,有的数日有的数月,主要症状多顽固性下痢,排出的稀粥样便常呈喷射状粪便恶臭带气泡,下痢初期为间歇性后变为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放牧马鹿泰勒虫病在巴林左旗首次发病 ,引起鹿只的大批发病和死亡 ,经济损失严重 ,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1 999年 7~ 8月 ,位于我旗西北部罕山脚下山林地区石棚沟鹿场的鹿大批发病 ,仔鹿1 1 2头 ,发病 86头 ,死亡 1 4头。大群母鹿 1 76头 ,发病 98头 ,死亡 3头 ,种公鹿 1 3头 ,发病 8头 ,死亡 1头。从发病情况来看 ,仔鹿和外地引进的纯种鹿发病及死亡率高于本地马鹿 ;由于诊断正确 ,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使该病得到了控制。2 临床特征 外观精神沉郁 ,垂头耷耳 ,食欲减退或不食 ,粪干尿少 ,鼻镜干。鹿是野生动物 ,人难以接近 ,为了全…  相似文献   

11.
仔鹿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兵团农二师21团鹿场存栏马鹿700头,2003年5~7月母鹿繁殖产仔期间,发生了仔鹿腹泻病。截止6月底,已产仔鹿68头,发病15头,其发病率高达22%。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死亡12头,死亡率高达80%。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1流行情况21团鹿场于2005年5月下旬开始产仔,6月初仔鹿开始陆续发病。发病的仔鹿多在3~10日龄左右,到6月底,共发病15头,发病率22%;死亡12头,死亡率80%。2临床症状发病仔鹿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运动迟缓,不吃奶,腹泻,腹胀,体温40℃~41℃,后期…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症状 2007年7月28日,农二师某团1个饲养近两干头鹿的规模化鹿场有2头仔鹿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排黄色粪便,恶臭、带血和黏液,体温41℃,并于次日死亡.7月30日又有2头成年鹿发病,症状与前两头相似.排水样粪便,带血和黏液,体温40℃,并伴有肺炎症状.分别于发病后第3天和等7天死亡.  相似文献   

13.
1 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情况 烟台市某养鹿场位于烟台市近郊沿海 ,周围人员流动频繁 ,且附近有许多牛、羊养殖户。该场消毒隔离设施极不完善 ,自1 999年引进梅花鹿后 ,从未进行任何免疫注射。2 0 0 0年 4月 7日 ,发现 1 0余头 2~ 3岁的公鹿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该场认为是换料所致 ,并未予以重视 ;4月 1 0日晨发现 1头 3岁的公鹿死于圈中。在此后 1 0余天中 ,陆续发病 1 8头 ,死亡 6头 ,经防治至 4月下旬疫情得到控制 ,死亡停止 ,病鹿逐步恢复。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 ,只能观察到鹿的食欲下降槽中剩料 ,由于群养 ,无法确定病鹿。发病中期 …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 2008年春天,我镇某养猪场发生了一起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当时存栏180头,发病70多头,发病率达38.9%,死亡18头,死亡率为25.7%。2临床表现发病仔猪最初开始呕吐,继而发生水样腹泻,粪便白色、黄色、绿色,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仔猪脱水和极度干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的,病情越重。其中断乳猪、育肥猪、成年猪病状较轻,食量减少,个别猪有呕吐,然后发生水样腹泻,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春末,天津某部队农场所养梅花鹿有7头患毛粪石病(又名毛球病)。笔者采用下述方法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方法:对发病的7头病鹿,首先绝食1天,饮水不限制。而后,每头病鹿1次静注由10%氯化钙50毫升,0.9%氯化钠500毫升,  相似文献   

16.
1 流行情况 2005年长春市双阳区某鹿场1周内先后死亡2头仔鹿1头母鹿,并有4头鹿陆续发病,病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1头怀孕母鹿发生流产,应用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17.
本场从 1 998年起使用硫酸亚铁脱毒棉饼饲喂怀孕母鹿 ,引起以肌肉变性、运动机能障碍为特征的初生仔鹿疾病 ,发病后极难治愈 ,影响了养鹿发展。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治疗观察 ,结合调查本地属于贫硒地区 ,诊断为仔鹿硒缺乏症。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本场从 1 998年 3月下旬~ 6月上旬应用 0 .2 %硫酸亚铁溶液浸泡棉饼 1 2~ 2 4 h后饲喂怀孕母鹿。从 5月下旬开始陆续产仔 ,共产下仔鹿35 7头 ,其中 61头初产仔鹿发病 ,发病率为 1 7.1 % ,死亡 5 4头 ,病死率为 88. 5 % ,繁殖存活率为70 .5 % ,没有死亡仔鹿 ,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出血性炎症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多属急性经过,危害较大。2009年8月下旬我县某鹿场爆发鹿的巴氏杆菌病,先后死亡11头,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鹿场共饲养梅花鹿152头,分7个圈舍饲养。2009年8月18~26日先后有20头鹿发病。发病鹿主要集中在两个圈,其中育成鹿圈饲养40头,发病16头,发病率40%,死亡9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河南省信阳市一猪场,母猪20头,断奶1~10 d的仔猪80头。2006年4月28日,该批猪陆续出现食欲减退,腹泻症状,用丁胺卡那霉素及多粘菌素治疗3 d,无效,死亡4头。2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发病仔猪顽固性腹泻,粪便初呈黑色,逐渐变白色稀水状,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气味腥臭;发病已经有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5月份以来 ,我校兽医门诊接到几起鹿巴氏杆菌病。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型 :食欲废绝 ,鼻镜干燥 ,低头垂耳 ,反刍和嗳气停止 ,体温升高至 41℃以上 ,呼吸和脉搏加快 ,口吐泡沫。病鹿发病初期粪便干硬 ,后期腹泻 ,严重时粪便带血。肺炎型 :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呼吸困难 ,头向前伸 ,鼻翼煽动 ,咳嗽 ,口吐白沫 ,时见便血。2 病理剖检 对死鹿进行剖检 ,发现皮下、消化道黏膜充血 ,心外膜、心内膜出血 ,肺水肿和瘀血。脾脏正常 ,肠黏膜有点状出血。3 实验室诊断 取死亡鹿的心血、脾、淋巴结分别涂片 ,瑞氏染色 ,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