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探明广西杧果传粉昆虫种类及明确蝇类对杧果授粉效果的影响,开展了杧果产区杧果传粉昆虫调查、诱蝇材料筛选、蝇类日访花规律和诱蝇授粉等试验.结果表明,南宁市杧果产区发现2目7科13种传粉昆虫,百色市田东县发现6目15科19种传粉昆虫,主要为双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综合停留时间和数量分析,两地的主要传粉昆虫种类有一定的差异,南宁...  相似文献   

2.
山楂传粉昆虫种类及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楂传粉昆虫种类、访花频率、访花行为进行观察和调查表明,山楂传粉昆虫有15科20种,隶属于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鳞翅目。其中以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传粉效率较高,为主要的传粉昆虫类群,但以鞘翅目昆虫数量最多。受农药干扰后的山楂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明显下降。在出场顺序上,蜜蜂科和食蚜蝇科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呈互补,蜜蜂科传粉昆虫主要在上午活动,食蚜蝇科传粉昆虫主要在下午活动。  相似文献   

3.
蜡梅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南京地区引种的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 蜡梅同朵花内的雌雄蕊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花期不遇的趋势。蜡梅P /O比值为2 847.3 ±1 125.0, OCI值为3, 不同处理下的结实率表明蜡梅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型, 虽有一定自交比例, 但需传粉者。传粉昆虫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晴天, 1天内温度较高的中午前后。访花频率和效率受温度影响大。在南京地区蜡梅的主要访问昆虫是膜翅目的东方蜜蜂中华亚种(Apis cerana cerana) 和双翅目的黑带食蚜蝇( Epistrophe balteata) 、黑边家蝇(Musca hervei) 、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 。蜡梅品种之间的访问昆虫种类和访问频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张红瑞  高致明  贺德先  王文全 《园艺学报》2011,38(11):2209-2214
 通过野外观察、人工辅助授粉和室内测定等方式,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传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芩花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口部直径0.5 ~ 1.2 cm,花冠筒长2.3 ~ 3.4 cm,花柱长2.3 ~ 3.5 cm,后对花药长0.1 ~ 0.15 cm,前对花药长0.18 ~ 0.3 cm,柱头及雄蕊不伸出花冠,不接触;花粉生活力在开花当天最强,花药刚开裂时有生活力花粉为76.94%,3 d后为54.06%;花粉/胚珠(P/O)为635 ~ 7 220,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为56.74%。黄芩为异花虫媒授粉植物,传粉昆虫主要是沙漠条蜂(Anthophora deserticola Morawitz)、红光雄蜂[Bombus(Bombus)ignitus Smith]、花条蜂(Anthophora florae Smith)和富丽熊蜂[Bombus(Thoracobombus)opulentus Smith]等。  相似文献   

5.
据《北方园艺》2013年第19期《风媒对猕猴桃授粉作用的研究》(作者安立成等)报道,为寻找传粉效果的客观规律,为研究猕猴桃授粉技术和解决生产中的授粉问题,作者于2012年以“金龙2号”和“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在东、西、南、北4个方向,利用10目尼龙网进行套袋传粉授粉试验,以消除昆虫传粉的影响,研究在自然条件下猕猴桃雄花粉在风力作用下不同距离传粉效果。  相似文献   

6.
柳兰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曼曼  康健  武晓娜  洪波 《北方园艺》2010,(13):144-146
试验以原产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经驯化栽培的野生柳兰为试材,通过室外挂牌标记定株观察、培养基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等方法,对其开花习性和传粉昆虫访花行为、花粉活力及柱头可受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柳兰花期从6月中旬到8月下旬,单株花序花期约49 d,单株小花数约70~130朵,小花花期一般为2~3 d,花药散粉时,花柱仍未伸长,花药与柱头之间有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同朵花自花授粉机会很低,繁育系统属于异花授粉方式,且需要传粉者。在实验室条件下,柳兰花粉活力不高,开花当天至花2 d柱头可受性逐渐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7.
亮叶蜡梅的传粉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南京地区引种处于半自然状态的亮叶蜡梅进行了花期物候、访问昆虫种类、访问行为及访花频率等进行观察,同时对其花粉活力、柱头可受期、花粉胚珠比(P/O)及繁育系统进行了检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亮叶蜡梅为虫媒植物,甲虫类是其主要的访问昆虫;其P/O比值属于兼性异交类型;在静风天气条件下,风媒传粉作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传粉媒介及不同授粉处理对薄壳山核桃结实情况的影响,以广西环江县岩溶山区引种的薄壳山核桃品种"Shaoxing"为研究对象,在"Shaoxing"盛花期对雄花进行不同方位采样,对风媒、虫媒两种传粉方式进行观察,并对雌花进行不同授粉处理。结果表明,"Shaoxing"在广西环江县岩溶山区传粉媒介以风媒传粉为主,传粉效率受雄花散粉时期、温度和风向等影响;散粉期有黑带食蚜蝇、中华蜜蜂、黄守瓜、黑胸兼食瓢虫等昆虫访花,对"Shaoxing"传粉具有辅助作用。除套袋处理组外,不同授粉处理的雌花柱头上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基本相同,不同授粉处理均存在花粉管能穿过花柱但不能到达胚囊完成受精的情况而影响着果。不同授粉处理中自然授粉处理组的着果率和结实率均为最高,分别达62.5%和35%,表明人工辅助授粉对"Shaoxing"着果和结实无促进作用,其中套袋处理的结实率为2.06%,说明其可能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各授粉处理的结实率远远低于着果率,着果后仍存在较高的落果率,其中人工自花授粉着果后落果率最高,为53.61%,自然授粉落果率最低,为27.5%。  相似文献   

9.
 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引种的翠南报春(Primula sieboldii E. Morren)的花期、花部形态、访问昆虫种类、访问行为及访花频率等进行观察,同时对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P/O)及繁育系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翠南报春是典型的花柱二型植物,在同一居群中同时具有长花柱(Pin型)和短花柱(Thrum型)两种花型;花期在5月份;开花后3 d内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较强;杂交指数OCI值为3或4,P/O比值幅度244 ~ 361,按照OCI值,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依据P/O数据,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型。翠南报春的主要访花昆虫有:鳞翅目的绿带翠凤蝶(Papilio maackii M.)、黑纹粉蝶(Pieris melete M.)、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黑边天蛾(Haemorrhagia sp.)、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双翅目的短腹管蚜蝇(Eristalis arbustorum L.)。天气晴朗时,10:00—15:00昆虫访花频率较高;阴雨天或气温骤降时,访花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科院引进日本“角额壁蜂”,一年一代是较好的野生传粉昆虫。我站1990年在山地果园试放回收成功,传粉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 1.蜂种:日本角额壁蜂蜂茧1000头。 2.人工自制巢管内径5~7mm,长15~18  相似文献   

11.
传粉昆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化的发展严重破坏了传粉昆虫的生境,使得传粉昆虫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以招引类植物群落为核心的自然、半自然生境可为传粉昆虫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栖息地,有效维护了传粉昆虫的多样性。为构建益于传粉昆虫栖息的城市植物景观,需筛选出具有传粉昆虫招引能力的乡土植物。在现有传粉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以花径、花色、花香、花蜜4个重要花部构成特征为主要的招引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北京植物志》所载植物进行赋值评价,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并在三顷园、海淀公园、北京林业大学附属绿地开展传粉昆虫访花的生态学观测,验证层次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本模型为北京地区传粉昆虫招引类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果树传粉昆虫数量不足 ,授粉受精不良 ,坐果率低的状况 ,近年来 ,在我市苹果、樱桃、桃园中推广应用花期放蜂技术 ,使坐果率平均提高 35 % ,单产增加2 4 % ,相当于人工授粉效果 ,从而可节省 6 0 %的授粉成本 ,收效明显。现将试验及应用实践总结如下。1 确定最佳放蜂时间和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80%的植物是靠昆虫传粉结实的。在众多传粉昆虫中,野生蜜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壁蜂是野生蜜蜂的一大类群,具有活动温度低、访花速度快、授粉能力强、工作时间长的特点,越来越受果农的重视。‘南果梨’自花结实率低。我们在花期对‘南果梨’进行套袋试验,其花朵坐果率最高为1.8%,最低为零。因此.对‘南果梨’必须进行异花授粉。采用壁蜂授粉作为‘南果梨’栽培的一项先进技术。每666.7m^2投资仅30-40元.当年可增产20%-30%。增加产值900~1000元。  相似文献   

14.
李洪芳 《北方园艺》2007,(11):123-123
油菜是青海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川水、浅山、脑山的新垦地、休闲地、盐碱地的先锋作物,也是轮作、复种之中必不可缺少的作物;其次它不仅是广大居民食用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目前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同时油饼是牲畜的优质精饲料,也是良好的有机肥料.且全国种植面积较大,因而提高油菜产量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大量试验和调查表明,在油菜生产中,蜜蜂传粉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蜜蜂传粉能提高油菜产量30%左右,有很强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种报春苣苔属(苦苣苔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产于广西阳朔的漓江报春苣苔(Primulina lijiangensis)和心叶报春苣苔(P.cordata)2种报春苣苔属植物为试材,从开花生物学、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P/O)比率、访花昆虫种类和访花行为、杂交指数(OCI)以及繁育系统等方面对2种报春苣苔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报春苣苔属植物花期长度相近,均约45d,心叶报春苣苔开花较早;前者单花周期短,花小,每花序花多,开花式样大;后者单花周期相对较长,花大,每花序花少,开花式样小;花粉/胚珠比率(P/O)分别为290.85±5.34和331.76±13.08;二者均为雌雄异熟(雄蕊先熟),柱头和花药存在空间隔离,可以避免自花传粉,但自交亲和,需要依靠传粉媒介完成异花传粉或自花传粉,传粉者黄纹无刺蜂(Trigona ventralis)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相同的传粉者在不同的物种中表现出不同的传粉行为;二者OCI指数均≥4,为异交型,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自然授粉结实率均低于人工授粉结实率,前者自然结实率高于后者自然结实率,二者自然结实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凹唇壁蜂果园授粉应用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凹唇壁蜂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广泛的落叶果树传粉昆虫,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就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授粉效果、放养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在果树生产中,此项技术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北京地区早春气温较低,风沙天气较多,家养蜜蜂在气温18℃以下难以出巢访花,果园基地因常年打药,花期已很少见到野生传粉昆虫,导致大面积虫媒花果树花期得不到有效的授粉,自然坐果率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而不得不采用成本较高的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来提高坐果率。为此,我们于1992—2006年进行了凹唇壁蜂生物学特性、授粉应用技术和樱桃园授粉效果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摸清滇西地区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种类,于2017—2020年对滇西地区12个余甘子主要栽培种植区域开展了病虫害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滇西为害余甘子植株的主要病虫害共有3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3种,病毒病1种,虫害21种。发生较为严重的害虫有橘斑簇天牛、红铜吉丁、兴透翅蛾、咖啡豹蠹蛾、长盾蝽、堆蜡粉蚧、蛀斑螟、黄羽毒蛾等8种,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有黑粉病、炭疽病、褐腐病、煤污病、枝枯病、疮痂病、褐斑病等7种。研究结果为滇西地区余甘子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乌兰布和沙漠自然居群的野生大白刺为试验材料,运用定位观察、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率、杂交指数等指标的测定,研究野生大白刺传粉生物学。结果表明:大白刺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开花第3 d,大白刺的花粉活力达到最大值75.24%;雄性不育花和可育花的柱头在开花后第4~5 d可授性均最强。大白刺的P/O值为173 688.9,OCI指数≥4;大白刺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结实,但结实率不高;存在自花传粉现象,有性生殖中异花传粉起到主要作用,结实受到传粉者限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大白刺访花昆虫主要有9种类型,主要的传粉昆虫有东方蜜蜂、丽蝇。  相似文献   

19.
大葱生长期长,喜欢疏松透气、湿润的土壤和充足的光照。生长期喜肥水且怕涝怕病,又较耐寒冷,幼苗可以陆地越冬。它是异花授粉作物,但有较高的自交结实率,主要靠昆虫传粉,制种时必须有可靠的隔离区。种子黑色,有三个棱角,千粒重3.5克左右,6月上中旬陆续成熟,种子寿命1~2年。  相似文献   

20.
西瓜是虫媒花作物,花期主要靠昆虫传粉,但由于大棚影响自然界昆虫的正常活动,常常导致西瓜出现授粉不良、坐果率差、畸形果多等现象。所以,必须对西瓜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为了提高人工授粉效果,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