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用回归线比较法在区域试验汇总工作时对各供试品种作出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可靠评价。其基本要点是:用环境指数X(所有供试品种在各相应试验点上的平均产量)及其某供试品种(包括CK)在其相应各试验点上的产量y进行回归分析,配合回归线再将某品种回归线与对照C主环境指数进行比较,以分析确定其品种各自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水稻区试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利用GGE双标图对2019年辽宁省中早熟区试6个试验点的14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G)、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均对水稻产量存在极显著影响。6个区试点可分为3个生态类型区,源粳2号在所属的生态区表现最优。美锋稻245、源粳2号和富禾稻258属丰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为理想品种。区试点中开原市示范繁殖农场区分力最好,桓仁满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代表性最强,抚顺市种子管理站具有很好的区分力及较强的代表性,是较理想的区域试验点。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冈杂棉10号的选育过程及其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稳产性、适应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依据2018―2019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数据汇总资料,采用多重比较(邓肯多重范围检验)、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环境指数和产量的回归系数及坐标曲线、适应度、相关系数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冈杂棉10号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皮棉产量为122.3 kg,比对照GK39增产13.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冈杂棉10号属于高产但稳产性一般的品种,但冈杂棉10号的2年区域试验高稳系数分别为83.76%和86.90%,较同组区试品种相对较大,说明冈杂棉10号具有很好的丰产性,且兼顾稳产性;环境系数和产量的回归分析中,2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10和1.18,但回归线位于群体平均线上方,适应度平均为81.25%,说明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冈杂棉10号的皮棉产量受总成铃数的影响最大。综上,棉花品种冈杂棉10号具有丰产性,兼具稳产性,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该品种在审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及各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采用R语言GGEBiplotGUI程序包对2018年江苏省淮北区域试验18个品种(对照郑单958)和10个试验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试验点可分为3个"小生态区",其中,丰县、铜山、邳州、沭阳为一个"小生态区",淮安、睢宁、宿迁为一个"小生态区",滨海、岗埠(位于连云港)、淮安金色天华为一个"小生态区"。瑞友288、HT736、X1601、Ly1666丰产性较好,瑞友288不但丰产性好,稳产性也好,其他3个组合稳产性稍差。综合各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淮安、睢宁、沭阳3个试验点鉴别力强、代表性好;岗埠试验点、淮安金色天华试验点具有较强的鉴别力但代表性较差;宿迁试验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鉴别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在17个试验点上研究了99个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各试验点对品种的综合测试能力。结果表明,郑单958、先玉335、沈2152、M56/S121、06广14和浚07-6等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合在某些特定区域推广;陕西杨凌、河南新郑、山东济宁和高密等试验点具有较好的年内品种判别能力和年际间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指导玉米优良品种在适宜区域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适应生态区域粳稻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与各年份试验结果,经过数理统计及相关因素科学分析,依次进行比较,从而鉴定各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适应区域试验的丰产性稳产性,并以同一试验点所有参试品种产量的平均值为生态环境指数称自变量,以各参试品种产量均值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每个参试品种的稳定性,为粳稻新品种在其适应种植区域应用、推广提供科学数据,对今后粳稻遗传育种研究,选育新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豆区试中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1999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坐标图上一目了然;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HSC位次中得出结果;用回归系数坐标法可以更清楚、更详细地说明各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但计算比较繁琐。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计算简便且容易分析,但比较粗略,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需要详细分析时,还是应用回归系数坐标分析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2~1994年江苏省抗桔萎病中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苏棉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并提出高产栽培途径是主攻每公要以铃数,兼顾提高单铃重,促进各产量因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生新品种天府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四川省花生品种区试资料,按国内近年使用的方法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在1989~1993年两轮省区试先后12个花生品种中,天府九号丰产稳产性最好,已在100%的程度上达到了阶段性目标品种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关联度分析和高稳系数分析是测定农作物品种丰产稳产性比较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往在对区域试验结果进行综合时,主要采用方差分析及变异系数,回归系数等对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评价。本文根据卢长明提出的品种丰产势的理论对河南省1988~1989年大粒花生区试的材料进行分析,并与方差、回归等分析的结果比较,分析其对花生品种(系)的评价效果。品种产量分布曲线中超过某一产量标准(如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的积分面积或累积概率值是提出品种丰产势的理论基础,在各品种参试地点完全相同时参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Eberhart-Rusell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啤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81原306丰产性最好,回归线位于群体平均和各参试品种的上方,属平均稳定型。81原290产量位于第二,回归线位于81原306之下,其它品种上方,对环境条件反应不敏感,属超平均稳定型。81原308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在优良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而稳定性较差。81原307产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属不稳定性品种。龙大80~331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建设大麦,低于群体平均和其它品种,属低产稳定性品种。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新育成大麦品种区试结果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祖荣 《大麦科学》2000,(4):13-15,40
报道了福建省新育成大麦品种区试结果。两年区试中多数品种表现较好,其中闽麦02和莆大麦7号已参试两年,表现丰产、抗白粉病,产量构成因素也较好,可在适宜地区试种。从区试结果分析认为,近期福建大麦育种在丰产性和抗逆性(尤其是抗白粉病)等方面有较大进展,多数育成品种表现分蘖较强、穗较多、粒大、抗白粉病、产量高,但品种稳产性尚需进一步提高。认为福建今后大麦育种目标应该是,中熟、中秆、抗逆力强、质优、丰产、稳产。育种的方向和道路应该是走多穗大粒型或大穗大粒型道路。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非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小麦区试资料分析提供更合理、更全面的评价方法,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法,对2004~2005年国家黄淮海南片小麦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的小麦品种有连9791、豫农035和周麦18,与品种在生产上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说明非参数统计法具有分析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适合于评价区试资料的品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玉米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高穗系数(HSC)法,结合稳定性系数和适应性参数对1998年河南省玉米区试(套种组)15个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4201、郑试211丰产性、稳产性好;济单7号、济单94-2、濮7812在良好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民总是期望有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作物品种。然而作物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往往不是一回事。品种的稳产性实际上是指一个品种能调节其遗传型或表现型的状态以适应于变动的环境,也就是指品种的缓冲性。大麦品种也不例外,不同的大麦品种之间存在差缓冲性和适应性差异。有的品种适应性调节能力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说明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只有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获得高产,则称这类品种具有特殊适应性,也就是稳定性欠佳,啤酒大麦84—3已通过江苏省大麦区试。近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揭示该品种对其遗传型和表现型的状态的调节能力即产量稳定性,以及产量构成诸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作一些分析,为大面积生产,充分准确地利用该品种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参加国家青稞区域试验的QK02-09(CK)、QK02-01、QK02-03等10个品种(系)产量数据为基础,对各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加以分析。结果表明:QK02-04、QK02-14这2个品种(系)为高产稳产型,产量分别比对照QK02-09平均产量4 234.3kg/hm2增产16.54%、0.46%,且以QK02-04丰产性、产量稳定性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Tai模式和方法分析了南充地区1987年区域试验中六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两种产量稳定性参数值均有较大差异,反映了各品种在本地区夏播条件下有不同的遗传稳产性和适应性。产量与两种稳定性参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有的品种表现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而且稳产性好的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一般也表现稳定。通过分析比较,认为这种分析方法是研究品种的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引进5个杂交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天丰优812产量最高,分别比汕优10号(CK1)、谷优527(CK2)增产9.41%和7.62%;泰优3301、泰丰优2098、深优9775分别比CK1、CK2增产7.96%~3.45%。并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2003-2004年红麻新品种(系)区试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2004年福建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试试验,由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参试红麻新品种8个,以粤743和红引135为对照,在福建省5县市设点鉴定,对参试各品种的原麻产量进行方差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Finlay的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估算,结果表明供试中福红992产量居区试首位,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达7778kg,比对照粤743增产25.7%;其次为福红15号、福红14号、福红11号、福红13号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分别为7295kg、7283kg、7241kg和7189kg,分别比对照粤743增产17.9%、17.7%、17.0%、和16.2%,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金光2号和闽红964也比对照粤743增产9.6%和8.3%,也达极显著水平。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品种稳定性、抗病性和品质也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2011、2012年全国(长江片)花生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2年泉花551区试荚果产量分别为4699.5、5086.5kg·hm^-1,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和第1位,比中花15(CK)分别增产7.17%和13.12%,均达极显著水平;荚果产量主效应分别为0.26和0.50,说明该品种丰产性好;回归系数分别为1.1953和0.9596,说明对环境反应不敏感;高稳系数分别为71.53%和80.17%,说明该品种稳定性较好;由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可以看出,泉花551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