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田防护林建设占用土地,与滨海平原区人多地少相矛盾。为达到占用最少土地而较快地获得最佳防护效果的目的,通过对木麻黄生长情况的对比分析和对林带降风效应的试验研究,提出营建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和林带宽度、走向、带间距、疏透度等设计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设计选择,林带走向、间距,防护林树种选择、整地、造林方法及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科尔沁沙地这一地区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较大面积的沙化土地,在条件可能的地方,利用沙化土地建设果树园,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沙地建果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营造防护林。防护林的作用在于降低风速、减少风害、调节温度、增加温度、减轻冻害,提高座果率。迎风面营造主林带,必要时营造与主林带垂直的副林带。一般主林带间距300米左  相似文献   

4.
淮河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施农防林建设的实践 ,总结出息县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适宜发展的模式 ;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网的林带走向、带间距离、林带宽度 ;在树种选择上提出了坚持以三杉 (水杉、池杉、落羽杉 )为主 ,三杨 (意杨、杂交杨、枫杨 )为辅 ,发展果树 ,不丢乡土树种的原则 ,以形成结构合理 ,林分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地调查,结合北疆二类资源清查资料和卫星影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特定区域的农田防护林主林带方向、主副林带间距、林带宽度、行数、树种、林网完整性、林带状况等进行调查测定,分析研究其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存在林网网格过大、林带间距过宽、树种单一、已出现严重退化等问题。建议通过规范林网大小、保证林地灌溉、加强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补植林带等措施来加强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林网建设。  相似文献   

6.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防护林要素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风沙活动特征,认为当地新垦绿洲防护林设计应以冬季相干枝模型为参考模型;主林带走向应与西北风向垂直,主林带间距应为树高的10至15倍:林带立木疏透度应不小于3.30.土地立木表面积指数不小于0.25,以新疆杨林带5至7年起达到防护效益,满足防风沙流侵害要求,则每米林带段应有2株树,每亩土地应平均拥有10株树:推荐使用新疆杨、群众杨等树种;建议对沙区植被实行政策性封育,逐步转变牧民游牧生活为绿洲开发的定居生活等。  相似文献   

7.
在严重缺林的田界应努力营造大网格的防护林体系,带间距300—500米(为树高的20—25倍),与主风向相垂直,副林带间距约为主林带带间距的2倍。在营造时应考虑到防风林在夏天疏透度仍应保持50%,而不应形成相同高度的凸峰线。一般以三行防风林带为常见,中间一行是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田防护林和村屯绿化规划设计中遇到的林带结构、林带走向、树种选择、林带胁地和庭院绿化树种等技术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适合阜蒙县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村屯绿化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河西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河西地区现有农田防护林体系存在着林带走向、林带间距不合理,林网配置树种单一,防护效益低下,全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进行更新采伐,加大保护力度;选择多树种混交的营造模式,提高林网抗御病虫为害能力;采用优质壮苗造林,ABT生根粉、多功能保水剂蘸根等方法提高造林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实地调研蚌埠市自然条件和农田防护林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市农田防护林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三带一网多片"的农田防护林分布格局,明确了林网面积、林带宽度与走向、树种选择及模式配置等技术参数,指出了促根、保水、修枝、间伐和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理措施,为蚌埠市农业生态屏障和绿色通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进行了试验构建与筛选,结果表明:樟子松、红皮云杉单行及双行林带配置经济树种模式中,带外株间配置较带内株间及带内行间配置成活率高,且随着林带树龄的增大,配置经济树种的成活率明显降低,林带中生态树种树龄以不超过15 a为宜;而针对不同类型区在防护林生育早期可分别间作经济作物或中草材来提高其经济效益,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从而增强了生态型防护林的经济功能;杨树林带与食用菌栽培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林带的短期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林木生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2.
湖北乔灌复层防火林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乔灌复层防火林带的研究表明:1、乔灌复层防火林带中乔、灌不同树种对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同或近似,灌木树种要有一定的耐阴能力,防火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2、防火林带内树种的基本配置方式有凸形配置和凹形配置2种,二者各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以提高林带防火能力。3、林带走向应与防火季节主风向垂直,在湖北绝大多数林带的走向以东西向为宜,林中应设计与坡向垂直的林带,林带造林密度大于常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国内部分地区银杏农田防护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林带结构、走向、间距、宽度等规划设计;整地施肥、树种组成、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栽植技术,分层和平头嫁接、抚育保护等栽培技术;规划设计及栽培原则;银杏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部分地区银杏农田防护林调查研究的基础,对其林带结构,走向,间距,宽度等规划设计;整地施肥,树种组成,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栽植技术,分层和平头嫁接、抚育保护等栽培技术;规划设计及栽培原则,银杏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多年观察,新疆农田防护林具有“胁东不胁西,胁北不胁南,胁旱不胁水”的特点。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农田防护林配置模式及技术。一、新造农田防护林:应结合规划路渠,采取栽西不栽东,栽南不栽北的配置模式。主林带树种应选择树体高大、通直,生长较快,抗逆性强,适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湖北省仙桃市农田林网的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了仙桃市农田防护林营建的主要类型及面积、防护林的树种组成及林带结构与配置的特点,发现仙桃市农田防护林造林累计面积逐年上升,但是造林类型集中、树种种类比较单一。本文从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提出了江汉平原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灌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灌区2种杨树2种主林带间距防护林内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m间距内,新疆杨最大降低风速39.35%,最低降低风速23.10%,平均降低风速33.58%;小美旱杨最大降低风速40.68%,最低降低风速31.92%,平均降低风速36.09%。经方差分析,2种杨树在200m间距内防风效益差异显著,小美旱杨优于新疆杨。从水文效应、热力效应方面分析,无论新疆杨还是小美旱杨,100m主林带间距和200m间距对水文效应和热力效应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小美旱杨防护林优于新疆杨防护林,200m间距优于100m间距。  相似文献   

18.
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果园防护林的效应及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防护林具有降低风速、调节温湿度、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对果树花期霜冻防御、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树生长发育都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营造果园防护林应选择适宜的树种、合理规划并科学栽植。  相似文献   

19.
克拉玛依农田防护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农田防护林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和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现有林网规划不合理,在达到防护成熟时,林带树高不能满足对所需防护的空间范围形成有效防护的要求。如果要形成有效防护,就需增加主、副林带的密度。一般风速条件下,中等立地条件主林带的间距应为270m,副林带间距以400m为宜。并得出开发区防护林网在降低风速20%~50%的条件下,有效防护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6.55%,13.54%,10.65%,7.54%,4.87%,2.59%和1.12%。  相似文献   

20.
<正> 林带具有积雪作用,早为人们所知,但定量研究尚不多见。1981年12月17、18两日,永定河下游农田防护林区普降大雪。据安次县气象站观测:降雪厚度7厘米,降水量7.6毫米,降雪时伴有4级北偏西风,吹雪现象明显。笔者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积雪作用,于20日进行了实地调查。一、调查点概况:调查点设在安次县旧州公社赵各庄村北,即该防护林区西北部边缘的第二网格的麦田内。该网格迎风面主带作为主测林带,树种为29年生旱柳,平均胸径35.3厘米,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