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以强雌性苦瓜品系09C-51、09C-54和普通性型品系09C-57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调查单株主茎50节位内的雌花节率。通过对两个组合的P1、P2、F1、F2、BC1P1各世代植株的性型观察,并经χ2 测验,表明苦瓜强雌性性状由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利用组合09C-51×09C-57的Pl、P2、Fl、F2群体的性型分离数据,进一步对性型进行数量遗传学分析,表明强雌性性状符合1对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说明苦瓜强雌性性状由1对主基因控制,且存在微效多基因的影响,其主基因遗传率为63.06%,多基因遗传率为26.96%。  相似文献   

2.
利用苦瓜强雌系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湖北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选育,利用不同类型的强雌系育成了翠秀苦瓜、银玉苦瓜等多个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且优势明显。该所已摸索出一套利用苦瓜强雌系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回交转育的中间材料定向选择,选育出了草白色果皮的强雌系Q03苦瓜,其雌花率90%以上,且雌性稳定,以其作母本配制的川苦77,早期产量和总产量杂种优势明显,与适宜的亲本配组表现出正向的强雌性杂种优势。同时便于杂交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4.
张林钱 《现代园艺》2010,(4):19-19,26
<正>强雌系杂交苦瓜是指以强雌系为母本配制的苦瓜一代杂交种,多为早熟品种,具有雌花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抗病抗逆强等综合优良性状。永丰县常年种植面积达400余hm2,产品远销吉安、南昌、抚州及周边县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强雌系在苦瓜育种中的发展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瓜强雌系杂种优势育种发展了20多a,F1代利用越来越广泛;在制种方面简化程序,降低成本,提高种子质量;但强雌系选育与利用中存在许多不足,利用分子标记深入研究强雌系机理将对育种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强雌系苦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杂种优势明显,利用强雌系苦瓜作母本,辅以人工除雄是目前简化制种技术、降低制种成本、较经济可行的制种方法。为此,我院对强雌系苦瓜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90-01A苦瓜强雌性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990年开始,对夏丰苦瓜经7代连续自交分离、系谱选择,于1995年获得强雌性系90-01A,其雌花率95%以上,经济性状稳定,抗逆力和配合力均好。为本地区苦瓜杂种优势利用制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大忠  张前荣 《蔬菜》2018,(10):70-74
为了选育优良苦瓜新品种,利用23个苦瓜核心亲本,根据可预期的F1性状配制了26个杂交组合。通过对第1雌花节位、瓜形、瓜蒂、瓜尾形状、瓜肉厚、单瓜质量等性状以及产量的比较,筛选出了MA0361×ZK25-2、ZK90×ZK54、ZK91×ZK90、YW8×ZK54、YW4×ZK25-2等5个优良组合,较对照增产41.5%~95.6%,适宜进行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9.
西瓜强雌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强雌性西瓜品系BG1和普通花性型品系ZY10为材料配制杂交组合, 调查单株30节位内的 雌花比率,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法, 对该组合的P1、P1、F1、F2、BC1P1和BC1P2等6个世代群体的雌花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西瓜强雌性状遗传受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即B-1模型) , 主基因表现为隐性。第1和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3.46和5.17; 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 20.56 和- 11.20。主基因遗传率在BC1P1和F2世代中高达93.75%和94.32% , 在BC1P2世代中较低, 为60.91%。在该组合中不存在多基因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苦瓜杂种优势利用初报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主要探讨苦瓜杂种优势利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苦瓜一代杂种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通过杂交组合选配可以育成具有丰产、早熟、优质、抗病的苦瓜一代杂种。本研究于1981年春利用强雌系(5)号作母本,通过组合力测定,选育出优良的杂交组合‘夏丰’1982~1984年全省夏秋苦瓜区试中,三年产量均比对照种‘江门大顶’增产,增幅为29.0~54.7%。在制种方法上主要以强雌系作母本,辅以人工去雄,提高一代杂种种子质量,是目前较经济可行的方法,为苦瓜杂种优势利用找到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SSR标记鉴定甜瓜品种‘红月亮’种子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甜瓜品种‘红月亮’F1代的种子纯度,通过提取甜瓜‘红月亮’子叶DNA,利用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分子标记对甜瓜品种红月亮F。代种子DNA进行了PCR扩增、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个SSR引物组合对亲本及F。代筛选中,共有6对引物组合具有多态性,多态率30%。选择CMBR026用于‘红月亮’F1代种子纯度鉴定,使用该标记共检测118株,其中2株为自交株,种子纯度为98.3%;试验用的‘红月亮’种子田间鉴定纯度为99.5%,鉴定结果一致。SSR分子标记方法更能准确鉴别出‘红月亮’中的不纯株,且大大缩短纯度鉴定周期。  相似文献   

12.
黄瓜复雌花性状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具有复雌花性状的华北保护地类型黄瓜材料9930和具有单雌花性状的欧洲温室类型黄瓜材料9110Gt构建的含148个株系的F9代RILs群体进行QTL定位分析。利用已构建的遗传图谱,使用MapQTL4.0软件进行多座位QTL模型(MQM)检测。共检测到8个控制复雌花性状的QTL,分布在第1、2、3、6、7染色体上。各QTL的LOD值在3.62 ~ 8.37之间,可解释8.2% ~ 20.0%的表型变异。6个QTL贡献率超过10%,位于第3染色体的Mp3.2贡献率(2007秋季20.0%,LOD = 8.37)最大;位于第6染色体的Mp6.2(2006春季13.9%,LOD = 5.95;2007秋季11.9%,LOD = 5.10;2009春季11.5%,LOD = 4.38)在两季的位置都很稳定。获得紧密连锁(< 10 cM)的特异标记(SSR04635、SSR13466、SSR00584、SSR10449)为将来进行QTL精细定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棚吊蔓西瓜壁蜂授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玲珑王”礼品西瓜为试材,应用比较法研究壁蜂与人工授粉对大棚吊蔓西瓜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壁蜂授粉的效果优于人工授粉,第2、第3雌花的平均坐果率分别比人工授粉提高了5.9%和10.4%,西瓜平均产量和商品率分别提高了7.2%和3.92%.每667 m2节约授粉开支718元,商品瓜增加322 kg,效益增加2 326元.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结球甘蓝西园4号及其亲本的DNA进行扩增,从9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对具有双亲条带差异明显的引物O112-G04,构建了清晰的DNA扩增指纹图谱,并对西园4号种子进行了纯度鉴定,与田间形态学的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种子纯度均为96.7 %。结果表明,利用这对引物对结球甘蓝西园4号种子的纯度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王发胜 《蔬菜》2020,(9):60-63
为了全面提高杂交油菜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种子产业发展,针对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影响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各种因素,提出通过严格保证隔离安全、苗床选择、初花期田检去杂、末花期田检去杂、合理行比、花期调整等措施提高种子纯度;及时收获、脱粒等措施保证种子的净度;防病治虫、及时晾晒等措施提高种子发芽率;机械干燥设备、日光干燥措施控制种子含水量等建议。在对影响产量和质量限制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了1套提高杂交油菜种子质量和产量的技术措施,使杂交种子产量达1 650 kg/hm~2,比历年平均增产34.6%左右,并且种子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纯度达到99.7%,发芽率提高到90%以上,水分不高于7%,净度提高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不同苗龄接穗西瓜嫁接体愈合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苗龄接穗的西瓜(葫芦砧木)嫁接苗的嫁接体愈合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接穗苗龄5 d、7 d和10 d的嫁接苗,嫁接愈合快,嫁接6 d后管状分子已开始分化,8 d后隔离层基本消失,维管束桥形成,近愈合面细胞内有丰富细胞器,嫁接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而接穗苗龄为13 d和18 d的嫁接组合在嫁接8 d后愈合面隔离层仍存在,愈合面两侧细胞中细胞器少,鲜见维管束桥连通,嫁接苗的成活率分别为83.3%和72%。因此认为,维管束桥的形成及愈合面细胞中丰富的细胞器,是西瓜嫁接苗成活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接穗苗龄小于10 d适合于进行嫁接,嫁接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SNP标记的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葫芦科基因组数据库CuGenDB中序列信息,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筛选出用于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NP位点CLA6(A/G),该位点在33个市售黄瓜品种中的多态信息量为0.401,处于中度多态|结合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基于CLA6位点的SNP-Pyrosequencing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利用该鉴定方法检测黄瓜杂交种优一90粒种子,结果其种子纯度为96.7%,该结果与CLA0位点及SSR鉴定结果相符,表明该鉴定技术适于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具有用于DUS测试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豫园翠玉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无籽西瓜新品种。中晚熟,全生育期105d,果实发育期35d。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第1朵雌花着生在主蔓6~10节,以后每隔5~6节再现雌花,坐果率高。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1,果皮浅绿底色上覆墨绿条带,皮厚1.4cm,果皮硬度大于25kg/cm2,耐贮运性好;单果重6kg;大红瓤,瓤质细脆,纤维少,不空心,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无籽性好,可食率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田间表现对西瓜炭疽病、病毒病抗性较强。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晋审西瓜2006005。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phenology of pistillate flower differentiation in several protogynous and protandrous clones of English walnut (Juglans regia), a heterodichogamous spec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itiation of pistillate flowers begins within 6–8 weeks following pistillate anthesis. By 8–10 weeks, organogenesis stops and does not resume until shortly before bloom the following spring. Cessation of organogenesis corresponds to the time that the growing fruits attain full size and begin a series of developmental events that include shell lignification, rapid embryo growth, and ultimately, accumulation of sugars and lipids in the embryo. Termination of pistillate flower organogenesis was noted in each of the clones examined regardless of the mode of dichogamy characteristic for that clone. In each of the protogynous clones, however, perianth initiation occurred before cessation of organ initiation in the spring. By contrast, in protandrous clones, tepals did not form until growth resumed the following year. Thus, the protandrous cultivars require more organogenetic activity during the weeks prior to anthesis, as perianth parts must be initiated in addition to the gynoecium.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全雌系D1104-2-4、强雌系D1158♀-2、雌雄异花同株D0528-2为母本,与1个雌雄异花同株父本D0708-2杂交获得杂种一代,调查开花初期、根瓜期、盛果期3个时期雌性相关农艺性状,筛选出差异显著的组合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进而分析黄瓜杂交组合间MADS-box家族的差异基因。结果表明:以全雌系D1104-2-4为母本的杂种一代C15-114在雌花数、雌花节率上均具有超亲优势,3个杂交组合F1均具有早熟的中亲优势。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以全雌系D1104-2-4为母本的杂种一代基因表达情况显著的偏向母本,挑选的37个黄瓜MADS-box家族基因只有6个与母本有表达差异,17个与父本有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命名了1个差异最显著的基因Cs MADS-box AGL62,该基因全长745 bp,编码18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属于线粒体中不稳定的亲水性跨膜蛋白,NCBI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是1个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甜瓜中AGL62同源性最高,在黄瓜中该蛋白和其他黄瓜AGL62亚型属于同一分支并且属于I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