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优大杂交大冬瓜是最新育成的黑皮冬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旺盛,抗病、抗逆性强;果实炮弹形,瓜长约58 cm,横径23 cm,肉厚5.5 cm;肉质致密,皮墨绿色,表皮光滑,浅棱沟,品质优.最大单瓜质量可达20 kg以上,耐贮运,中晚熟,高产栽培667 m2产量达6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2.
刘龙庆  凌家阳 《蔬菜》2014,(3):54-55
青皮冬瓜具有耐贮运,质地清凉可口,水分多,味清淡的特点,适应性强,生长势强。瓜长筒形,顶部钝圆,瓜型较大,外皮青绿色,肉厚6 cm。产量高,每667 m2单产可达8 000~10 000 kg。一般单瓜质量20~30 kg,最大单瓜质量可获50 kg以上。在龙南县生产历史悠久,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3.
黑优大杂交大冬瓜是最新育成的黑皮冬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旺盛,抗病、抗逆性强;果实炮弹形,瓜长约58cm,横径23cm,肉厚5.5cm;肉质致密,皮墨绿色,表皮光滑,浅棱沟,品质优。最大单瓜质量可达20kg以上,耐贮运,中晚熟,高产栽培667m^2产量达6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代杂种黑冠冬瓜,其母本为从华南地方品种中选出的黑皮自交系N63,父本是从四川大型黑皮农家品种与湖南青皮品种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墨绿色自交系N26.中熟,皮色黑,瓜形匀直,耐贮藏运输.瓜长约55 cm,瓜径约20 cm,肉厚5~6 cm,单瓜重约15kg,一般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6000~10 000kg.  相似文献   

5.
初步分析了冬瓜的熟性、瓜形、瓜色、种子类型、种子囊腔、单瓜重和单株坐瓜数、抗病性、抗逆性等性状的遗传特点,从熟性、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提出了冬瓜育种的发展趋势、方法和途径,为育种工作者解决冬瓜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原产于我国海南、广州等地,近几年引进无锡地区。我镇于1995年开始试种,经3年来的观察比较,该品种与无锡地区大面积栽培的上海小青皮冬瓜相比,具备较多的优良特性,并在无锡地区逐步显示出来,推广黑皮冬瓜势在必行。 一、特征特性 (一)植株长势强盛。黑皮冬瓜与上海小青皮冬瓜比较,叶色较深,瓜色墨绿,茎秆粗黑,根系发达。主茎18节平均长度2.1m,比小青皮冬瓜长0.6m。 (二)果形大。黑皮冬瓜呈圆柱状,瓜长50-60cm,直径20—25cm,肉厚5—6cm。单果重10-15kg左右,最大瓜可重达30kg以上。 (三)采收期长,产量高。黑皮冬瓜全生育期 150-180天。第一雌花节位在17、18节,开花节位较高,属中晚熟品种。全期产量可比小青皮冬瓜增2-3成,亩产可超5000kg。 (四)品质好,风味佳。黑皮冬瓜肉质细密厚实,血味清甜。久者不烂,深受市民欢迎。  相似文献   

7.
从长沙地区冬瓜农家品种中选出大型粉皮自交系Wx107,从地方青皮品种中选出优良自交系Wx139,经杂交育成中迟熟一代杂种白星。该品种叶片大,生长势强。果实圆筒形,外披白色蜡粉,内腔为侧膜胎座,空腔小,耐贮运。瓜长55~60cm,横径约25cm,肉厚约6cm,单瓜质量15kg左右,最大可达25kg。每667m2产量9000kg左右。耐疫病,抗枯萎病。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8.
制冬瓜条的冬瓜一般选用瓜重10~15kg。果实成熟、瓜肉肥厚、无水波痕和腐烂的鲜瓜为原料。 将冬瓜洗净后,刮去瓜皮,用长刀将冬瓜横切为宽5~10cm的瓜圈,除去瓤籽,再纵切成1.5cm宽的小条。切好的冬瓜倒入0.6%的石灰水中浸泡8~12小时,捞出沥干。然后倒入沸水中煮烫10分钟左右,至冬瓜肉质透明了,即捞入清水中浸泡工18~20小时,再捞入竹筐内清洗后沥干。 然后进行糖浸和糖煮。每65kg冬瓜,用白糖60kg(实际消耗 42kg,剩余的糖液下次加工时再用),先取糖10.5kg加水27kg,加热溶解为浓度30%的精液,将备好的瓜条倒入.浸泡12小时再一并倒入锅内沸煮20…  相似文献   

9.
对在氮、钾充足供应条件下,不同磷肥用量对冬瓜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冬瓜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上升,当磷肥用量到一定量时产量又下降,最大施磷量为139.86 kg/hm2,最佳效益施磷量为133.6 kg/hm2.  相似文献   

10.
冬瓜"一条龙"搭架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植株通透性,提高光合效率,合理密植,相比"人"字架栽培,667 m~2定植株数由600株增加到700~800株,且冬瓜着色均匀、大小一致,瓜形好,商品性佳,每667 m~2增产1 000 kg左右,增收明显。墨地龙是目前冬瓜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之一,瓜皮深墨绿色,长圆柱形,瓜长可达90~100 cm。"一条龙"栽培时,系瓜应尽量靠近横杆,瓜下端不触地,以防冬瓜弯曲、腐烂,影响产量和商品性,生产上还可套种生姜等耐荫作物,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发挥茂名市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冬瓜种植的区位优势,满足粤港澳地区人们对黑皮冬瓜的旺盛需求,通过多年引种推广,茂名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培育壮苗、苗期管理、定植密度、肥水调控、整枝引蔓、定瓜摘心、病虫防治及采收贮藏等方面总结出了黑皮冬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的技术要点,为保持这一品种的优良品质及667 m~2产量6 000 kg以上的高产特性,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桂林地区部分农户为追求苦瓜高产量,长期过量施用化肥,轻施有机肥,导致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造成产品品质降低,产收比扩大的现状,设计3个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以期筛选出最佳的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搭配.结果表明,车田河牌牛粪有机肥+EM菌发酵农家肥+复合肥(处理2)施肥方法最佳,在化肥减施情况下,产量达50...  相似文献   

13.
兴蔬春秀是以福建地方品种自交系G160-2为母本、以台湾翠宝苦瓜后代自交系G209为父本选育的中熟刺瘤苦瓜,长沙地区春季从播种至采收80 d左右,瓜圆筒形,表皮绿白色,单瓜质量400 g左右,平均667 m~2产量5 000 kg,抗白粉病和疫病,适于长江流域及华南等地春露地和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4.
春丝1号丝瓜是用99-1-10和2000-1-1两个自交系杂交育成的青皮类型丝瓜一代杂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早熟、商品性好、品质优等特点,从播种到始收60天左右,主蔓6~7节开始着生雌花,瓜条长40~45 cm,瓜条上下粗细均匀,肉质致密,口感糯.果实中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左右,最高达4.3%.平均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最高达4 873.2 kg.适宜浙江、江西、上海、安徽和江苏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实现瓠瓜种植高产高效,选育了品质优、高产、抗逆性强的瓠瓜新品种“早佳”,经过多点 试验示范,其表现出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强、坐果率高、外观美、瓜形圆匏形、瓜色翠绿、瓜肉白色、 肉质厚、口感品质好等优点,配合适时播种、合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实现每667 m2 产量 3 200 kg以上,产值1.3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最高产量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45.0、110.0、36.7kg/ 667m2,最高产量为7173.96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38.0、95.8、17.3 kg/667m2,最佳利润为4 768.23元/667m2.  相似文献   

17.
2013-2014年在设施大棚条件下,以玉云苦瓜为对照,对新翠、翠玉、雅秀、春晓1号、翡玉5个苦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翠苦瓜早熟、商品性优、生长势强,产量达5 394.3 kg/667 m2,综合性状优于其他5个品种,是平和地区早春设施大棚大面积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防治苦瓜瓜实蝇的高效低毒药剂,对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种杀虫剂田间药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 d,除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3.0 g/667 m2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0 g/667 m2外,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2.55%;但药后3~10 d,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3.0 g/667 m2防效也达到65.28%~67.64%。由此可见,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6.0 g/667 m2和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0.0 g/667 m2对苦瓜瓜实蝇的防治效果均较优于其他处理,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0.0 g/667 m2的药剂效果也达到63.91%。因此,为达到防治效果,在生产中应优先使用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其次是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开展金茂6号甜玉米田间"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是限制金茂6号甜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钾,再次是磷;通过肥效模型的建立和显著性检验,推荐每667 m2的最大施肥量为N 27.45 kg、P2O512.87 kg、K2O 27.27 kg,最佳施肥量为N 24.82 kg、P2O510.58 kg、K2O 21.38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