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级杂交稻粤杂88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杂889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与优质恢复系R889测配而成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日产量达108.31k/hm^2,2004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对粤杂889的产量表现、主要农艺性状、米质、抗性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粤杂 8 89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优质恢复系广恢 889,与该所育成的优质两系不育系GD -1S组配而成的感温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介绍了粤杂 889亲本的特征特性 ,并探讨其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粤杂122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GD-IS与恢广122杂交测配而成。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引入梅州试种0.24公顷,1999年试种20公顷,2000年种植333.3公顷,2001年推广种植16000公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新组合粤杂92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杂922是广东省农科院利用不育系GD—IS与恢复系R128配组育成的感温迟熟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海口市于2001年早造引进试种,经3年的多点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种植,发现该组合具有株型理想、丰产性好、抗病力强和品质优良等特性,目前是海口市早造加速推广的主要当家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5.
粤杂122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利光温敏核不育系GD-IS与广恢122杂交测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新组合.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在广东海州种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米质优、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宜早、晚两造种植。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两系超级杂交稻粤杂12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杂122是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与优质恢复系R122(广恢122)测配而成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日产量达100kg/hm^2以上,2001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并介绍了该组合的产量表现、主要农艺性状、米质、抗性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粤优938是江苏省农科院用粤泰A与R938(系中籼93-11种子经60Co γ射线辐射处理之诱变改良株系选而成)配组而成的籼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0年龙岩市农科所将粤优938引进我省,在龙岩市多点试种并参加龙岩市晚稻新品种区试和抗稻瘟病性鉴定,表现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等优点,2001年参加福建省区试,并在闽东、闽西北、闽南8个地市多点试种示范,是一个前景看好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现将粤优938在闽西的特征特性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粤杂122的特性及制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杂12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与广恢122杂交测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米质好、高抗稻瘟病等特点,已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稻粤杂122的引种观察及抛秧栽培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杂122是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优质超高产中迟熟杂交稻新组合,1999年引入梅州市,表现熟期适宜,丰产性和农艺性状较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其高产栽培技术是;适时播种,培育抛栽壮秧,合理密植,抛足基本苗;巧管肥水,发挥穗粒优势,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稻培杂27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杂279是玉林市农科所用玉279恢复系与培矮64S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特点,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抓好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割等。  相似文献   

11.
对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粤杂122苗期、分蘖盛期、第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株型结构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粤杂122与对照培杂67比较,生育前、中期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表现秧苗素质好,植株生长迅速,出叶速度快,分蘖优势强,功能叶叶片较长且窄,叶片开张角较大、叶面积空间较大;生育后期则表现为最后3片功能叶叶片较长且窄、剑叶直立,有效穗数较多,穗数、粒数、粒重较均匀,千粒重较大等特点。认为上述形态性状可作为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的株型结构特征,在育种和栽培实践中加以应用;粤杂122不同生育时期株型结构的性状值可作为华南两系超级杂交稻动态株型结构育种与栽培实践中,不同生育期形态性状选汰以及群体结构调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在陆川县2年4造共示范推广种植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10632.7ha,其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等优点,为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了该品种在陆川县的适宜播期、移栽密度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为24.0万穴/ha时产量最高,达7.44t/ha;播期以3月1日播种处理生育期最长,为138d,产量最高,达7.13t/ha;每公顷施纯N210kg时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产量最高,分别为247.5万穗/ha、120.4粒/穗和7.38t/ha。高产栽培技术:适时播种、壮秧剂塑盘培育嫩壮秧、适时,甲抛、科学施肥控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3.
陆崇敬  杨国平 《广西农学报》2012,27(1):35-36,58
顺优109是早稻早熟新组合,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在灵川县潭下镇香殿村连片种植7.67hm2,加权平均产量8.398t/hm2,最高产量8.727t/hm2,表现出高产、稳产、早熟、抗性好等特性。本文详细介绍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在藤县藤州镇表现出丰产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的优点。本文介绍其栽培技术,为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进行水稻新品种筛选及栽培试验,结果表明:D优6号秧苗素质好、分蘖能力强、全生育期133d,产量584.40kg/667m2,宜在八步区信都镇一带作双季早造迟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超级稻D奇宝优527为材料,运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研究播种量、栽插密度、氮肥施用量、移栽期和钾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其高产的优化栽培技术组合方案.结果表明:纯氮量(X4)、移栽期(X2)、K2O用量(X5)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播种量(X1)、种植密度(X3)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纯氮量(X4)>移栽期(X2)>K2O用量(X5)>播种量(X1)>种植密度(X3).影响产量的各因子间,播种量(X1)与种植密度(X3)间呈极显著的正互作关系,氮肥(X4)与钾肥(X5)间呈极显著的正互作效应,经模拟统计得出其优化的栽培技术组合为:作为中稻种植,播种量336.5-383.5 kg.hm-2,3月25日播种,5月3-4日移栽,每公顷插植15.15-18.30万丛,施纯氮185.25-195.30 kg.hm-2,施K2O 129.15-141.45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索不同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高产栽培技术,2006年对隆平高科等7个单位的30个杂交中稻新品种(系)进行了生态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科超3218、准S/1243、C两优87、Y优7号4个品种(组合)丰产性、抗性及抗倒伏能力、分蘖能力、株叶型态等综合性状突出,建议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超级稻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引进超级稻品种甬优6号在南宁市进行适应性试验。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在南宁市试种表现早熟、大穗、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等;全生育期115-120d,比对照博优253早熟5d,比对照中浙优1号早熟10d,试验平均单产8731.5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0.2%,增产点比例85%,具有超高产潜力,适宜在南宁市作晚稻栽培种植。甬优6号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是嫩秧抛栽、促根壮蘖、高肥控水等。  相似文献   

19.
花2优3301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花2A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恢复系闽恢3301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花2优3301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在福建作中稻种植,该品种表现优质高产、熟期适中、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分析了花2优3301的农艺和产量性状表现,并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