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全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3.3万hm2。近几年来,小麦叶枯病突发为害,已上升为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控制其发展势头,笔者等自1998年以来对小麦叶枯病在本地区的发生特点、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原鉴定根据典型症状和病原鉴定分析,鲁北地区发生的小麦叶枯病种类较多,初步确定的有根腐叶枯(Drechslerasorokiniana)、交链孢叶枯(Alternariatenuissima)、雪霉叶枯(Gerlachianivalis)、壳针孢叶枯(Septiriatritici)等11种。叶枯病多数是由病原真菌所致,个别是由细菌所致,生…  相似文献   

2.
叶枯唑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自主创制研发的杀菌剂,主要登记用于水稻白叶枯病、大白菜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防治。本文概述了叶枯唑的基本特性和浙江省叶枯唑生产销售情况,分析了叶枯唑在登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叶枯唑登记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叶枯唑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麦雪霉叶枯病及其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鸿生 《植物保护》1989,15(6):31-32
小麦雪霉叶枯病是我国小麦的一种新病害,据现有的资料,至少在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已有发生。本文详细介绍其诊断依据,供进一步查明该病的分布与危害参考。 一、症状 小麦雪霉叶枯病菌自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侵染,引起芽腐、苗枯、基腐、鞘腐、叶枯和穗腐等一系列症状,但常以叶斑和叶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主要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一种苹果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威胁着苹果树的生长。本研究从构建的苹果炭疽叶枯病菌T-DNA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株致病力缺失的突变菌株A3083,采用hiTAIL-PCR方法克隆了该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的右翼序列;通过与胶孢炭疽菌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发现T-DNA插入位点位于1个预测的CGGC5_9603基因内,并将该基因命名为CgNVF1。CgNVF1基因全长2252 bp,含有2个内含子,编码709个氨基酸。CgNVF1定位于细胞质,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菌丝、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均有表达。通过构建CgNVF1敲除菌株和CgNVF1互补菌株,并结合表型分析,证实CgNVF1基因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附着胞形成及致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摘     
科技文摘小麦叶枯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研究/刘红彦...(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农业科学.─1996,(2).─13~15小麦叶枯类病害是由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sorokiniana)、雪霉捷氏霉(Gerlachianivalis)...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初探黄玉富张银贵李美珍(江苏省姜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5529)李宝灿陆为民(塘湾镇农技站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stripevirus,RSV)是由条纹叶枯病毒所引起的水稻病毒病。1995年以前在我市水稻上仅偶发为...  相似文献   

7.
甜瓜真菌性叶斑病作为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甜瓜叶部斑点病害的统称,主要包括链格孢菌引起的甜瓜叶枯病、甜瓜黑斑病和甜瓜大斑病,瓜类尾孢引起的甜瓜斑点病,瓜灰星霉菌引起的甜瓜叶点病以及棒孢霉引起的甜瓜棒孢叶斑病.针对这几种真菌性叶斑病的病害症状、发生为害、病原菌种类、病害循环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哈密瓜病虫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现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主要病虫害1.1主要病害在吐鲁番地区哈密瓜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枯萎病、蔓枯病、疫病、炭腐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枯病、细菌性叶斑病、病毒病、寄生性植物瓜列当及菟丝子、寄生线虫和生理性病害(如日灼病、裂瓜和缺素病)等。1.2主要虫害在吐鲁番地区哈密瓜上主要虫害有瓜蚜、瓜叶螨、温室白粉虱、守瓜、潜叶蝇及地下害虫蟋  相似文献   

9.
小麦真菌性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枯病是由病原真菌侵染小麦产生叶枯症状的一类病害的统称。据报道[1,3,6],我国较常见的叶枯病有20余种,鉴定出病原真菌10多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灌溉与施肥水平的提高及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该病发生面积迅速扩大,为害逐渐加重。到20世纪9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0.
松田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半知菌类尾孢属侵染而引起的,是我国南方各地马尾松、黄山松等针叶树苗的严重病害之一。1 发病特点 松苗叶枯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翌年春暖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侵染。一般从7  相似文献   

11.
河南小麦叶枯类病害春季流行的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枯病害在河南麦田春季的流行曲线基本呈S型曲线。始发期一般在3月20日~4月10日,指数增长期大约10~20d,该期流行速率最高;4月10~20日以后该病进入逻辑斯蒂增长期,可持续30~40d,流行速率比指数增长期稍低,没有明显的衰退期;影响小麦叶枯类病害始发期的气象因子为3月份的日照、降水量和气温,4月份的气温、日照、降水日数、相对湿度与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中没有对叶枯类病害免疫的品种,70%以上的主栽小麦品种为感叶枯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小麦雪霉叶枯病最早在1961年发现于陕西武功,现在西北各省均有发生。1972年国外亦有报道。本病是一种暴发性病害,引致小麦成株产生叶斑、叶枯、鞘枯、基腐和穗腐,据我们在高陵县测定,仅叶斑一项就可使矮丰小麦千粒重降低12—13%,从而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ac)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国除新疆外,其它稻区均有分布。该病不仅发生范围广,而且危害也很严重,一般发病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40%~60%,甚至绝收。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药剂。 以本所发明新抗生素B—3543为有效成份的新型杀菌剂杀枯肽,经多年研究证明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且内吸性好,耐雨水冲刷,使用安全,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农药。本文报道1993年在重病区武昌县农科所,利用杀枯肽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试验示范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武威市凉州区和古浪县玉米制种田普遍发生一种苗期叶枯类病害 ,其症状与目前已报道的各种玉米苗期病害均有明显差别 ,生产中防治难度较大。为了及时掌握该病的致病菌及发生规律 ,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笔者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并配合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1为害症状该病害典型症状为 :叶片生灰绿色至黄白色线状条斑 ,与叶脉平行 ,具不规则或波浪形边缘 ;喇叭口多不张开且叶尖端向下扭曲 ;玉米节部呈褐色。多数病株根系发育正常 ,亦有少数病株根毛减少 ,初生根老化 ,次生根少或无 ,叶片自下…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菌抗药性现象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目前我国防治该病的药剂主要是噻枯唑(川化—018),在含药含菌培养基上,筛选出了叶枯净(5—氧酚嗪)抗性菌,其突变率为2×10~(-6),抗性指数为333。未发现噻枯唑和渝—7802抗性菌。而在活体上直接喷药筛选时既发现了叶枯净抗性菌(抗性指数大于108),又发现了噻枯唑抗性菌(抗性指数大于196),仍然未发现渝—7802抗性菌,进一步的试验证明,噻枯唑活体抗性菌,离体测定时无抗药性,说明噻枯唑活体抗性和离体抗性不一致,而叶枯净的活体抗性和离体抗性一致。交互抗性测定证明,噻枯唑、叶枯净、渝—7802三者之间无交互抗性现象,而噻枯唑与敌枯双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6.
核苷类抗生素16A-6对水稻白叶枯病大田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证明,抗生素16A-6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优于叶枯净、叶枯宁、略次于敌枯双,增产效果为最高,一般防效在70%左右,高的可达90%以上。增产效果一般为10—20%。还发现喷药后不久遇雨,效果仍然很好。在1980和1983年防治示范中,被洪水淹过的稻田,病害发生已重,仍收到了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马安镇铜佛山茶距郧西县城50km,海拔470m,现有茶园40hm2,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茶园,年产茶在4 500kg,由于基地老化,茶园病害异常严重,极大的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茶园主要病害进行调查,其主要病害有茶赤叶斑病,茶芽枯病、茶叶叶枯病。针对茶园主要病害发生,探讨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枯病是由Alternaria allcrata.Glomcrlla cingnlata和Pestalocia ginrgo3种病源菌引起的,于6月中间开始发病,8-9月为盛期,10月逐渐停止。防治上主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9.
1996~1998年在鲁北麦区不同地点采集小麦叶枯病标样263份,鉴定出病原物10种,其中交链孢叶枯(Alternariatenuisima)和根腐叶枯(Drechslerasorokiniana)出现频率最高,为害最重。在小麦抽穗扬花前后喷施32%克菌乳油、20%粉锈宁乳油等杀菌剂可控制病害的为害。  相似文献   

20.
白叶枯病药剂防治增效问题的探讨蔡甸区植保站(430100)王森顺曾学军李茂年玉贤镇农技站姚中文杨业亮目前广泛使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主要药剂叶枯宁,由于连续使用时间太长,加之防治技术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农户反映药效下降现象较普遍。针对现阶段还没有更好的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