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从秦岭太白山森林公园土壤中发掘出拮抗烟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nicotianae Averna)的菌株,为防治烟草炭疽病提供生防资源。【方法】随机采集森林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纯化、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一株对烟草炭疽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ZYY-4,并对ZYY-4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然后测定ZYY-4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平板对峙实验中ZYY-4对烟草炭疽病菌的抑菌率达69.93%。经鉴定ZYY-4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通过温室盆栽实验,ZYY-4液体发酵液在预防试验中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7.83%,治疗实验中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62.77%。【结论】该菌株对烟草炭疽病具有高生物活性,有进一步用于绿色生防菌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约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 000倍、5 000倍、4 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小燕  姜于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080-3082
对室内筛选出的10%苯醚甲环唑WG、25%咪酰胺EC、50%退菌特WP和75%代森锰锌WG 4种对柑橘炭疽病菌抑菌作用较强的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稀释液对柑橘叶炭疽病防治效果在80%左右,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在88%左右;25%咪酰胺EC 800倍稀释液对柑橘叶炭疽病防治效果达到63%以上,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达到66%以上。这2种杀菌剂是防治柑橘炭疽病的优良药剂,可进一步在柑橘产区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5%丙环唑防治西瓜炭疽病的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唑对西瓜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喷施25%丙环唑2 500~5 000倍液处理的西瓜炭疽病病情指数为0.1~0.3,且药效期长。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施25%丙环唑4 000倍液。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 :10 %世高WG对葡萄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且对葡萄安全。在葡萄炭疽病大发生年份 ,于葡萄幼果期开始 ,连续用 15 0 0~ 2 0 0 0倍 10 %世高WG施药 4次 ,每次间隔 10d ,即能显著控制病情 ;其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极显著高于 75 %百菌清、5 0 %多菌灵和 70 %代森锰锌 60 0倍。  相似文献   

6.
4种无公害农药对辣椒炭疽病的田间防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孝若 《农技服务》2009,26(8):98-98
贵阳市乌当区引进阿米西达、雷米托、舒米、辣椒灵4种低毒、高效的无公害农药对辣椒炭疽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米西达和雷米托药效表现好,防治效果可达87.09%和85.87%,可推荐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7.
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杀菌剂。[方法]测定了1%波尔多液、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代森锰锌7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波尔多液和80%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达75.00%,50%多菌灵和75%百菌清的防效为69.14%;70%甲基硫菌灵的防效欠佳,仅为14.81%,与其他4种药剂存在极显著差异;1%波尔多液喷施后,药剂在叶片上的附着期长,防治效果最好。[结论]1%波尔多液是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防治茶树炭疽病的高效、安全、低毒和环境友好的防控药剂,选用5种化学杀菌剂和4种生物杀菌剂开展了茶树炭疽病防治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茶树炭疽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5种化学杀菌剂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0%~82.6%和65.1%~83.5%,4种生物杀菌剂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2%~68.6%和36.4%~67.3%;5种化学杀菌剂中以处理1(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6%和83.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处理4(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250倍液)和处理5(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末次施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8%和79.7%,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除处理1以外的其他处理;4个生物杀菌剂中以处理9(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90 g/667m2)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6%和67.3%,与化学杀菌剂处理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处理2)...  相似文献   

9.
普洱咖啡发展迅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市场前景极好。咖啡炭疽病和咖啡褐斑病是危害普洱咖啡的两种主要病害,其发生严重降低了咖啡的产量与品质。通过对咖啡炭疽病及褐斑病的危害情况、发病率、病情指数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了4种农药的药效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咖啡炭疽病在咖啡种植园区中间发病率最低,为66.67%,东面发病率最高,为100%,病情指数西面最低,为10,东面最高,为35;咖啡褐斑病在咖啡种植园区西面发病率最低,为53.33%,北面发病率较高,为90%,病情指数西面最低,为20.83,北面最高,为36.67;药效试验方面,20%苯醚甲环唑试剂稀释1500倍对咖啡炭疽病防治效果最差,为71.69%;45%吡唑醚菌酯稀释1250倍对炭疽病防治效果最好,为97.10%;20%咪鲜胺试剂稀释1000倍对咖啡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差,为56.76%;45%吡唑醚菌酯稀释1500倍对咖啡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好,为95.81%。研究结果可为咖啡炭疽病、褐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选择6种不同药剂对南方早熟梨炭疽病防治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总结梨炭疽病防治经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药剂中,E组60%百泰1500倍液和A组43%戊唑醇2000倍液对梨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等级分别为叶(果)炭疽病88. 2%,89. 8%和85. 5%、87. 8%,其次是B组30%爱苗3000倍液和C组25%咪鲜腰15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是75%、77%和73. 5%、76. 5%,最后为D组10%世高1000倍液和F组80%大生M-45. 800倍液对梨炭疽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6. 4%、64. 7%和65. 1%、63. 8%。E组和A组与d组和F组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4种药剂(咪鲜胺45%水乳剂、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唑醚代森联55%水分散粒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花椒炭疽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花椒炭疽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喷施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到了80.5%,有效地解决了花椒炭疽病对花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方法】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4省红麻主产区采集红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6个菌株,在致病性测定及形态学特征鉴定的基础之上,从中选取AH、HN、ZJ、FJ 4个典型病原菌菌株,对rDNA-ITS区域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在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有明显差异;rDNA-ITS序列实际长度分别为541、545、541、535 bp,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同源性达90%-91%,而AH、HN和ZJ 3个菌株的同源性达96%-98%。【结论】从分子水平上对中国麻区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证实中国红麻主产区近年炭疽病发生的病原菌类型主要有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和胶孢炭疽菌(C. gioeosporioides),其中以黑线炭疽菌致病力较强,胶孢炭疽菌致病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四种药剂防治葡萄中后期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4种药剂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7 500倍、5 000倍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的防效较好,药后7、17、27 d,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3.8%-73.3%、75.9%-81.5%和84.5%-86.5%;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67.4%-75.7%、75.7%-84.7%和81.3%-87.7%;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58.4%-61.4%、67.3%-78.3%和68.9%-88.1%。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引起北京地区草莓炭疽病的病原种类,并筛选对草莓炭疽病有效的生物药剂,对采自北京部分草莓产区的草莓炭疽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培养,针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选用5种生物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引起草莓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其中C.gloeosporioides为引起北京地区草莓炭疽病的优势菌株。2%绿宝水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草莓炭疽病防效较好,在药后7 d,防效分别为72.7%、74.7%,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67.4%、65.7%,均高于1%蛇床子素微乳剂、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且与对照药剂45%咪鲜胺水乳剂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选用2%绿宝水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代替化学农药防治草莓炭疽病。  相似文献   

15.
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草莓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苗期5次药后7 d防效达74.06%,药后14 d防效达60.86%;定植后4次药后7 d防效达78.31%,药后14 d防效达73.84%。田间调查表明,各药剂对草莓安全。  相似文献   

16.
16种杀菌剂组合对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调查了四川省石棉县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病情况,并选用4种杀菌剂(25%咪酰胺乳油、20%噻唑锌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配成16种组合对核桃炭疽病与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大面积暴发,果实发病较叶片快,至8月26日,核桃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4.22和41.15,叶片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5.08和32.54;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叶片黑斑病防效最佳;25%咪酰胺乳油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效最佳;20%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叶片炭疽病的防效最佳;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20%噻唑锌悬浮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都能较好地提高保果率和增产率。  相似文献   

17.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900 mL/hm2用于防治草莓炭疽病,防效较好,优于同类产品,对草莓安全,是防治草莓炭疽病较理想的药剂,在防治上要掌握在发病初期,每间隔10~15 d防治1次,最终对草莓炭疽病防效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减轻豇豆炭疽病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几丁聚糖、生化复配制剂咪鲜·几丁糖和化学农药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防治豇豆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炭疽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公顷用2%几丁聚糖AS 2 250 g、46%咪鲜·几丁糖EW 450g、10%苯醚甲环唑WG 900 g(对照药剂)和24%噻呋酰胺SC 360 ml,5~8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天,防治效果均在83%、78%和73%以上,且4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该4种药剂尤其是几丁聚糖和咪鲜·几丁糖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炭疽病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确保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以桃炭疽病病菌为试验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桃炭疽病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45%咪鲜胺乳油对桃树炭疽病病菌的毒力最高,其次为12.5%腈菌唑乳油和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其余杀菌剂对桃炭疽病病菌的毒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为减轻豇豆炭疽病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几丁聚糖、生化复配制剂咪鲜·几丁糖和化学农药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防治豇豆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炭疽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亩用2%几丁聚糖水剂150 g、46%咪鲜·几丁糖水乳剂30 g、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 g(对照药剂)和24%噻呋酰胺悬浮剂24 ml,5~8 d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 d,防治效果均在83%、78%和73%以上,且4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该4种药剂尤其是几丁聚糖和咪鲜·几丁糖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炭疽病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确保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