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次生林的生物养分循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萍  冯志立 《土壤学报》1997,34(4):418-426
本文获得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砍伐后2块处于恢复演替阶段不同年代的次生林的生物量、生长量、年凋浇物量及它们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状况和土壤生化活性等一系列资料。阐明了次生林生物物质和养分吸收、积累和归还的特点及对土壤养发状况的影响,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对凋落物的分解作用,从而对热带雨林次生林的生物养分循环作了一初步的探讨,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1.  相似文献   

2.
通过原位进行对照[N_0,0 kg/(hm~2·a)]、低氮[N_1,50 kg/(hm~2·a)]、中氮[N_2,100 kg/(hm~2·a)]和高氮[N_3,150 kg/(hm~2·a)]处理,对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氮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效氮含量起到一定的增加作用,对土壤全磷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高浓度氮沉降会引起土壤养分的降低,其中土壤有效养分(有效磷和有效氮)对氮浓度的响应较大。(2)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致表现为:N_2N_1N_3N_0,模拟氮沉降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磷差异均不显著(p0.05)。(3)氮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土壤Bglu活性、Bxyl活性、NAG活性、Phos活性和Pero活性起到一定的增加作用,对对Phox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0—5 cm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R~2高于5—10 cm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土壤养分、酶活性与土壤温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0—5 cm土壤温度相关系数R~2高于5—10 cm土壤温度相关系数,说明表层(0—5 cm)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东北红松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松阔叶林是北方森林系统的一种典型类型,在北方森林结构与功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解红松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试验采用样线法调查了红松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在剖面层次、坡向以及海拔高度方面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存在明显的剖面、坡位垂直分异性和坡向水平分布异质性。随剖面深度加深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少,腐殖质层土壤有机碳对剖面土壤有机碳贡献率达44.2%~68.4%;土壤有机碳含量受山体坡位和坡向综合影响,阳坡腐殖质层和淀积层有机碳含量分布按坡位由高到低为:坡中部坡上部坡下部,而阴坡腐殖质层有机碳含量则在坡下部最高,坡中部最小;阳坡有机碳密度表现为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而阴坡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红蚂蚁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法及酶标荧光技术等现代生化技术,对长白山红蚂蚁浸提物进行了检测,共检测13项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均较高。结果证明该蚂蚁有较高的食疗作用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紫杉(Taxus cuspidata)的部分产地进行了实地踏查,并结合标本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初步摸清了紫杉的自然分布区,绘制了紫杉的自然分布区图,这将为紫杉这一野生经济树木的引种、驯化、栽培和开发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 :13年生刺槐林的总生物量为 2 4 16 5 .4 8kg/hm2 ;刺槐林 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为 4 39.76 8kg/hm2 ,各器官中不同养分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不同器官中 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大小排序结果是树干 >叶 >枝 >根。若以各养分元素的贮存量来计 ,N的贮存量为 16 4 .92 2 kg/hm2 ,P的贮存量为 9.371kg/hm2 ,K的贮存量为 31.814 kg/hm2 ,Ca的贮存量为 2 2 5 .35 3kg/hm2 ,Mg的贮存量为 17.5 76 kg/hm2 ;刺槐林生态系统乔木层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 5种养分元素量为 15 7.310 kg/hm2 ,吸收量占土层 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 0 .2 2 % ,占土层有效养分含量的 2 .18% ,吸收量中存留量为 2 3.84 2 kg/hm2 ,归还量为 133.4 6 8kg/hm2 ,加上雨水输入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元素量 ,则刺槐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元素归还量略大于吸收量。  相似文献   

7.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表层土壤(0-10cm)养分空间变异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土壤pH值(CV=5.28%)和速效钾(CV=7.33%),呈弱变异性,其他土壤化学指标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且空间自相关程度均属中等(空间结构比均在25%以上)。克里格法插值估计和各养分属性的等值线图表明,林隙表层土壤养分具有块状或连续分布的特点,不同的指标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酸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研究发现 :( 1 )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整个剖面 ( 0~ 60cm)pH值都较低 ,小于 4 5。 ( 2 )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壤剖面层次 ( 0~ 2 0cm、2 0~ 40cm、40~ 60cm)的降低而下降。养分除水解性N外 ,有效P、速效K以及交换性Ca、Mg含量都很少。 ( 3 ) 0~ 2 0cm土壤养分比其它层的土壤养分更容易受到土壤酸度的影响。 40~ 60cm土壤养分除了交换性Ca外 ,其它养分的含量与土壤酸度无显著关系。就不同月份来说 ,1月份和 4月份土壤养分比 7月份和 1 0月份土壤养分容易受到土壤pH值的影响。不同养分比较 ,交换性Ca和Mg以及有效P含量比其它养分更容易受到土壤酸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森林养分循环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nutrient cycling model NuCM is one of the most detailed models for simulating processes that influence nutrient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s.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ieshanping, a Masson pine (Pinus massoniana Lamb.) forest site, in Chongqing, China, to monitor the impacts of acidic precipitation on nutrient cycling. NuCM simul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observed data from the study site. The model produced an approximate fit with the observed data. It simulated the mean annual soil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two simulation years, whereas it sometimes failed to reproduce seasonal variation. Even though some of the parameters required by model running were measured in the field, some others were still highly uncertain and the uncertainties were analyzed. Some of the uncertain parameters necessary for model running should be measured and calibrated to produce a better fit between modeled results and field data.  相似文献   

10.
张小川  蔡蔚祺  徐琪 《土壤》1989,21(3):158-159,162
本文依据植物生态学的某些原理,参照文献中有关草原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循环的工作方法,提出了计算草原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8个公式,以及公式中涉及到的系统中立枯向凋落物归还量、残落物消失量、从活根向死根的年转移量和地下根系的降解速率等的计算公式。文章用循环图表示养分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相似文献   

11.
横断山区森林土壤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笃宁  盛世俊 《土壤学报》1987,24(2):180-192
在土壤分类中综合运用多种数值分类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本文应用了主组元分析、聚类分析,多组判别分析和最小支撑树等方法,将横断山区有代表性的30个森林土壤剖面分为六组,各组土壤间不仅在理化性质上有鲜明特征,而且与最重要的成土条件和森林植被类型基本吻合.在西南高山林区,树种与下木对土壤形成有重要作用,主要成土过程为酸性淋溶与腐殖化过程.通过选取的六个理化性质指标,主组元分析结果反映出了上述主导成土过程,而多组判别分析则进一步给予每组土壤以明确的分类域.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作为土壤数值分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谢萍若 《土壤学报》1987,24(1):18-26
本文研究了温凉湿润地区不同地形条件下花岗岩母质上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土壤链的矿物风化.结果表明,由阳坡岗顶、中部到阴坡下部,酸性淋溶由强变弱.原生铝硅酸盐矿物蚀变为次生的粘土矿物:黑云母酸-弱酸性→二八面体Al(层间)蛭石弱酸-中性→Al绿泥石;微斜长石→蒙皂石;斜长石弱酸性→高岭石或蒙皂石一高岭石类矿物的混层物.在针阔混交林作用下,A层腐殖酸与铝、铁络合,铝蛭石化过程弱.AB和B层黑云母和长石蚀变强,矿物晶层间羟基铝积累,阳坡岗顶Al(层间)蛭石和蒙皂石化,形成了较高的土壤潜在酸度;阴坡下部除Al蛭石外,并有成土Al绿泥石形成,潜在酸度低.含有蒙皂石的C层,层间铝有积累.矿物蚀变和晶层Al转移,是山地暗棕色森林土酸度的主要来源.红松林类型和林木生长情况与土壤粘土矿物学特性及其化学环境条件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程伯容  张金 《土壤学报》1991,28(4):372-381
为了研究长白山针叶林下土壤淋洗液及土壤性质,我们于1987年6-9月,在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带各个标准地进行定位研究。在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标准地,收集了大气降水、林内降水及土壤的淋洗液,均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红松云冷杉林标准地,其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后都稍有酸化作用;(2)在红松云冷杉和岳桦云冷杉标准地,其0层的淋洗液酸度大,有机酸含量高,Fe和A1均从A1层淋洗下来,并在其下的淀积层(B)淀积,0 A1层养分淋失量(公斤/公倾/年)为:钾1.2-1.6,钙2.2-4.6,镁0.5-0.9,有机碳35.4-43.9,全氮0.6-0.7;(3)土壤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带土壤,具有不同程度的灰化过程,其中杜香落叶松林下土壤具有明显的灰化淀积层,在分类上可属灰土。  相似文献   

14.
对龙胜里骆成熟杉木林群落草灌层氮、磷、钾、钙、镁5种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草灌层5元素的最大积累量179.6kg/ha;年存留量142.1kg/ha.a;总归还量25.3kg/ha.a;吸收量167.4kg/ha.a。此外,还分析了枯叶分解失重变化及其养分元素的释放过程;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和分布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广西龙胜县里骆林区24~28年生杉木林林内和林外降水的养分含量及其变化。林外雨的元素含量,以kg/ha·a表示,N是12.972,P 0.289,K 7.249,Ca 9.154,Mg 3.676。乔木层的元素淋溶量,以kg/ha·a表示,N是10.715,P 0.249,K 9.420,Ca 8.675,Mg 9.574。N,P,K的淋溶量与它们在杉木冠层中的积累量呈直线相关;K,Ca,Mg的淋溶量与林内降水量呈直线相关。降水淋溶是K和Mg归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红壤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平衡和调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何园球  黄小庆 《土壤学报》1998,35(4):501-509
本文运用5年的定位资料,较系统的论述了红壤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规律,讨论并举例说明了如何评价养分平衡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调控养分循环和平衡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北坡原始林采伐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白山北坡是我国中纬度地区保持得比较完好的著名原始林区。林木组成复杂,成林树种丰富,每公顷蓄积量可达300—600立方米。而适合采伐的成过熟林已占绝大部分。据白河林业局资料:其林分蓄积中成过熟林占90.1%,这些成过熟林的林木生长量已大为减退,平均生长率为3.96%,而自然枯损率却占1.87%。特别是针叶树种平均自然枯损率高达3.79%,几乎与平均生长率相等1),这表明该局的森林资源应及时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这些可采伐的原始林,地处熔岩高原,是第二松花江的源头,现有森林覆被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是难于估量的。若采伐方式不当,是否会引起森林立地条件恶化而不利于更新造林,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并带来极大的灾难。为此,1982年吉林省林学会联合我院等十多个单位,针对上述问题,从各方面进行考察。笔者等用设立标准地调查对比的方法,于落叶松纯林和阔叶红松林采伐迹地上进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山区针叶林下土壤的形成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立诚 《土壤学报》1997,34(3):263-271
本文研究了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山区针叶林下土壤的形成特征,并与我国东部地区的灰化土,暗棕壤进行对比,认为林下土壤与灰化土,暗棕壤有明显的差异,冷凉湿润的水热状况和发育的季节性冻层对于土壤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宜将林下土壤定名为寒棕壤。  相似文献   

19.
用化学方法测定了陕西省太白山山地土壤中氟铜。锌、砷、钼、锑、钨、汞、铅和铋等元素的含量。结果如下: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微量元素在剖面中的分布受成土过程影响;铜、锌、钼和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世界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