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播向对小麦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目前对麦棉复合群体田间小气候的主要研究进展,简述了麦棉两熟系统中光、温、水等生态要素的变化和空间分布,并对如何调控麦棉复合群体田间小气候进行了一些概述。初步探讨了当前田间小气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借助农业上常用的间作栽培技术,开展三七与屏边三七进行田间小区间作试验,检验生存环境改变或生物多样性降低是否影响三七生长的抗病能力,同时验证民间传说:“在三七园内植几株野生三七,病害少发生,易管理”的科学性。方法 采用不同间作方式,比较三七与屏边三七间作栽培是否对三七存苗、长势、发病率等造成影响。结果 三七与屏边三七间作栽培对三七存苗影响不显著,但对三七长势有显著影响,尤其是雨季,靠近屏边三七的三七苗较粗壮,果实也较饱满,对三七的病害影响不大。结论 三七与屏边三七采用间作栽培模式对三七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够使三七苗更粗壮些,果实更饱满一些,对三七的存苗、病害防治并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兰花的地理分布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南靖县兰花生长的气象条件,探讨人工栽培兰花的小气候调控技术,为花农培育兰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缓解海南蔬菜淡季的良策——遮阳网覆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海南夏秋高温多雨季节蔬菜生产淡化问题,建议大力发展遮阳网覆盖栽培。并对遮阳网覆盖栽培概况,优势,优点和技术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三亚春季防虫网覆盖栽培对豇豆生长小气候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虫网覆盖栽培能降低豇豆生长环境的温度,减弱光照强度,对空气湿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复式大棚与拱棚栽培西洋参的比较研究及生产实践证明,复式大棚是西洋参栽培更为理想的棚式。它可为西洋参生长创造适宜的田间小气候,提高保苗率,促进西洋参的生长发育,减少病害,免受日灼和潲风雨的危害,增加单根重。三年生种子和四年生参根的产量分别增加28.95%和17.41%,增产增效显著。在西洋参及人参栽培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三七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地膜覆盖栽培能够显著提高三七的产量 ,为继续摸索地膜栽培三七的适应性 ,我们先后在不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广泛的试验和推广 ,进一步探讨地膜覆盖的增产效益 ,为该技术的全面推广提供依据。通过 3年试验示范 ,系统地总结出适用于不同三七生产区域的三七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初步认为三七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型的高产栽培技术 ,可在产区进行推广应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示范点的布局 :全州试验示范面积 5 0 0 0亩 ,根据课题要求和结合三七生产 ,试验示范主要安排在主产三七的文山、砚山、马关、西畴、广南五个县种植三七的最适宜区和适…  相似文献   

9.
遮阳网覆盖对夏季屋顶菜心生长及栽培基质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遮阳网(黑色和银灰色)覆盖不同高度(1.0 m和1.9 m)对夏季屋顶菜心生长及栽培基质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阳网覆盖高度1.9 m的菜心在单位面积产量、株高和根重上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中1.9 m高黑色遮阳网覆盖的菜心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最大,薹茎甜且叶片无辛辣味,但Vc含量较其他处理低。晴天时,黑色遮阳网覆盖1.0 m高基质温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灰色遮阳网覆盖1.9 m基质相对湿度显著高于1.0 m灰色遮阳网和未覆盖处理(p0.05);阴雨天遮阳网覆盖对基质温湿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遮荫处理对烟叶生产的影响,2012年在湖南省邵阳市烟田中部叶采收后,对烟株上部叶进行人工遮荫处理,结果表明,晴天14:00,普通白色棉纱布遮荫处理,田间光照强度降低45666 Lux,温度降低2.8℃,消除了高温逼熟现象,改善了上部叶的田间成熟度。通过人工遮荫,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提高3.56%,烟叶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从介绍农田小气候的概念和农田小气候形成的机理出发,阐述了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分析了农田技术措施小气候效应,并论述了基于农田小气候的农业技术措施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三七栽培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三七主产区的自然条件,从面积和产量、栽培技术的改进、种植格局的形成、规范化栽培的实施国4个方面阐述了云南省三七生产栽培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水稻泡田、返青期、有效分蘖期、分蘖终止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等时期的用水量及灌水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栽培牛蒡田间持水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为牛蒡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试验,用CI-340超轻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光合参数的测定。结果 70%的田间持水量下牛蒡光合能力最强,在这一条件下,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在70%和5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70%田间持水量的峰值出现在中午12时和下午16时,分别为6.3、6.2μmol/m2/s,有轻微的光合"午休"现象。结论栽培牛蒡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最佳。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水稻泡田、返青期、有效分蘖期、分蘖终止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等时期的用水量及灌水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取鲜三七,洗净,切碎,加入15倍量纯化水磨浆,300目过滤,静置8~24h,收集沉淀,水洗3次,50℃干燥,得三七淀粉,得率为6.14%,纯度81.88%,成分转移率为64.21%;上清液经ZTC1+1澄清剂处理和硅藻土过滤,先以LX-T5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再通过LX-60大孔吸附树脂富集,80%乙醇溶液洗脱树脂后浓缩、干燥,得三七总皂苷,得率为2.99%,纯度86.08%,成分转移率为90.89%。本文研究的工艺,可同时获得鲜三七中的三七总皂苷和三七淀粉,提取溶剂用量降低,避免反复加热,有利于成分保留,能耗低污染小,值得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三七毛根提取三七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处理,考察提取后三七浸膏的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提取中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3小时,乙醇浓度为6倍量,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得率高,适于生产,用三七毛根提取物来开发化妆品,成本低,达到综合开发利用三七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三七黑斑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报道了三七黑斑病病原学、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的研究结果。该病害是中国三七主产区的一个主要病害,病原菌为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 Whetzel,主要传播途径是雨水飞溅和空气流动。三七植株各个部位均可受害。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海拔1300m-1650m三七种植区,在该区域内三七黑斑病发生的主导因子是降雨和园内光照强度。将三七黑斑病年发生周期分为:春末炳原菌的萌动期、夏季三七黑斑病始发病期、秋季至10月发病期和冬季病菌休眠期4个阶段。采用种苗消毒处理、田间卫生、加强荫棚管理、改革传统农事操作和优化施肥技术和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