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根草防治公路边坡水土流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根草在公路边坡上试验种植后生长情况良好,其发达的根系能有效治理公路边坡的水土流失.是生物工程治理公路边坡的一种较好植物,有推广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香根草产于我国南乡,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非常奇特的水土保持及恢复土壤肥力的功能,是防治水土流失的“绿色屏障”。专家认为,以种植香根草草篱取代传统的地埂,是一种科学的防治水土流失方式。香根草生长迅速,一旦按合理的距离成行栽植,则能很快形成茂密的绿篱。这带孔隙的“活篱芭”可以减缓、分散径流水,阻截泥沙,大大减少土壤侵蚀,使滞留水分缓缓地渗入、保存在土壤中。同时香根草庞大的网状根系将土壤牢牢地固结在一起,形成防止地下水流失的“保护埂”。有关实验表明,用香根草草蓠围起的农田还能调节农田温度和湿…  相似文献   

3.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禾本科香根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它根系发达,且向地下纵深发展,以及它所具有的其他诸多特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的亲睐,成为知名的水土保持和斜坡固定植物。香根草由于根系十分发达,主要被应用于农业和非农业保护,同时,香根草的修剪物或干植株作为副产品可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香根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根草(Vetiveria xixanioides)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用途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地区和多种领域,其发达的网状根系使香根草成为水土保持、恢复地力的理想植物。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2年开始对该草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本文对香根草在重庆的生长表现、适应性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香根草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香根草Vetiver zizanioides发达的网状根系,以及净化水体、抗污染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水土保持、改善环境的先锋植物。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3年开始对该草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笔者从香根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方面阐述了香根草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3a多试验,发现在母质化山场采用鱼鳞坑整地、栽植植物对减缓水土流失效果明显。该地适生植物有马尾松、枫香、白栎、短柄抱、满山红、野杏子、槛木、六月雪、菝葜、爬山虎、爬根草、五节芒、香根草,不适宜植物有葛藤、菊芋、桑橙、百喜草、紫花苜蓿。母质化土壤肥力极低,应定期增加土壤养分,才能充分发挥生物固土改土作用,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香根草和小叶女贞两种不同植物根系构成的根土复合体及两种植物混交根系构成的根土复合体分别进行了系列直剪试验研究,探索了在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含根比的情况下,植物根系对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草本植物香根草以及木本植物小叶女贞的根系都能提高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但二者对复合体抗剪强度指标的贡献是不同的,且混交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仍符合库伦强度理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根土复合体的内摩擦角随小叶女贞含根比变化的幂函数关系式。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林草一体化高稳定护坡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香根草引种繁育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银行的主持下,由45个国家组成的国际香根草网络系统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近年来,我国也在南方地区开展了香根草的引种、繁殖和应用,其领域已拓展到铁路、公路、护坡护堤及沙丘的固定与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等方面。1997年在世界香根草网络系统与港澳救世军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推荐指导,将香根草引种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密云、昆明、江西进贤的3种香根草生态型进行引种实验,筛选出昆明的生态型更适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种植。并对该生态型在不同种植密度、光照条件、施肥条件、土壤调理剂、灌溉方式5个因素下进行栽培技术研究,根据各个因素对香根草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制定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生长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香根草进行栽植试验,并对其生物量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栽植密度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30 cm×30 cm处理最大,1 m×1 m处理最小,香根草生物量有随栽植密度减小而减小趋势;3种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2)不同栽植技术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移栽灵处理香根草生物量最大,对照最小。移栽灵和对照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上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生根粉则相反,地上部分生物量小于地下部分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香根草的引进栽培试验,总结了适宜重庆气候条件的香根草育苗及栽植技术,以期为香根草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香根草,属禾本科植物岩兰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含芳香油,故得名。该草原产东南亚、印度和非洲。近年引进国内,广西、广东、福建等六省区有小面积种植。 香根草的嫩叶富含营养,是优良的牲畜饲料。据测定分析,香根草干物质含粗灰分8.34%。粗脂肪1.83%,粗蛋白15.32%,粗纤维33.21%,无氮浸出物41.21%。其营养价值可与紫花苜蓿媲美。  相似文献   

13.
二色补血草生物学特性及产业化繁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野生二色补血草定株观察和人工驯化种植试验,研究出二色补血草的生长年限在2 ̄4a之间,植株开花结籽后即死亡。从生长和开花结果规律看,它并非多年生植物,而是越年生植物,只是在营养积累不够时植株不开花。二色补血草植株本身不具备再生能力,故亟待保护,在二色补血草的种植地块,每年或隔年播撒一次种子,可连年采收花枝,实现产业化繁育。  相似文献   

14.
香根草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992年分别由福建建阳,四川屏山经进香根苗10t种植在贵阳,织金,纳雍,毕节,凤冈,罗甸,清镇等八县(市)的十一个点,累计建立香根草苗圃3.6hm^2,建立香根草绿篱带16000m,5年多时间证明,香根草在上术各地生长表现良好,适合在贵州绝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利用香根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农林果业技术在龙胜县山区坡地、荒废地复合种植香根草绿篱、果树,建设灌溉系统,以扶助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发展经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探讨了香根草叶片手工艺品编织技术。  相似文献   

16.
应用香根草防护公路土质上边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香根草防护公路土质上边坡有着工程防护所不可比拟的防护、生态、环保、景观效益,并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的效益。通过在41省道(仙清线——仙居~永嘉清水埠)仙居段公路上边坡的应用香根草防护试验,提出了试验设计的具体方案、主要技术措施,并对防护效果进行了观察、检测,探讨了香根草生物防护的作用机理,并对其防护效益、生态效益和降低工程造价效益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麻黄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植物 ,因其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而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麻黄草分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等几种 ,为旱生草本状多年生半灌木 ,主要生长在4 0°~ 4 5°N范围内半沙化的荒漠化地区。它含有丰富的麻黄碱 ,提取的麻黄素用于制药、食品添加剂及工业领域。麻黄为多年生蓄根植物 ,1次种植 ,多年受益 ,其根系发达 ,是仅有的几种能在濒临沙化的草原上顽强生长的植物之一 ,被誉为“草原卫士”。麻黄全草和根均可入药 ,草有发汗、平喘和利尿的作用 ,根有止汗作用。世界上只有我国境内的麻黄产量及含碱量适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8.
香根草研究及香根草国际会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根草因其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和极强的生态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工程防护、土壤改良、持续发展农业及轻工业等方面,近年,香根草技术被国际上评为最优秀的持续发展技术之一,在全球广为推广,香根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正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第二届国际香根草会议2000年元月在泰国召开,成果丰硕为香根草事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贫瘠土壤环境下生长1年的香根草根系在土中分布的统计分析,得到了香根草根系数量和根系横截面积沿土层深度变化的规律,并基于香根草根系抗拉强度的一系列试验,研究了根系抗拉强度随其直径和长度而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香根草根系的数量和横截面积沿深度呈递减趋势,但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较深的土层内;随着根径和长度的增长,抗拉强度逐渐下降,根径的影响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改进了现有的根系抗拉强度计算模型,并给出了针对香根草的模型参数。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非常吻合,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可靠性,为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和植物边坡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曾武 《热带林业》2002,30(2):48-50
世界性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影响可持续发展。香根草由于其须根发达、不结种子、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要求不严等习性,因而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保持水土效果好、种植管理容易、占地少、不会蚕食作物等优点,在水土保持、环境治理、防风固沙以及根茎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神奇的水土保持植物,值得大力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