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品种来源 油菜杂交种华协1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甘蓝型春性双低三系杂交种,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民乐县农技推广中心引进,2000年进行多点示范,2005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油杂一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0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列为国家农业跨越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3.
湘杂油二号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1998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00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推广区域为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湘杂油二号的育成是湖南省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研究一个新的突破.2001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列入农业部重点推广品种.同年4月签约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湘园分公司独家经营.  相似文献   

4.
青杂七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所培育的我国北方春油菜区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青杂7号属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200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芥酸含量0.4%,饼粕硫苷含量19.25微摩尔/克,含油量48.18%。  相似文献   

5.
双低杂交油菜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推出的杂交油菜新组合,中油杂6号是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波里马系统优异雄性不育系96A与高抗病、抗倒、优质恢复系R2配制的杂交油菜组合,1999~2001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域试验,2001~2002参加全国(长江中游)生产试验.2003年3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准予推广.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组合.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4,(17):24-24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一)油研七号 油研七号系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以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先后通过贵州、江西、四川、湖南、安徽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6,(13):25-2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9.
秦优7号(杂油86)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陕审油2001001。同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2002。  相似文献   

10.
1.品种来源 "秦杂油19"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成功的诱导型高油双低春油菜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了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11月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湘杂油2号是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抗病、"双低"优质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全国审定.现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湘园分公司独家经营.  相似文献   

12.
《陕西农业科学》2001,(9):16-16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经作所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一陕油8号,已于2001年6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陕油8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南方生态型且育性稳定的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与北方生态型恢复系116C杂交选育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沪油杂2号系上海市农科院育成的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优.2005年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油菜主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中油杂一号系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选用的三系双低杂交种,也是唯一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该品种已列入“全国跨越计划”项目和“十五“期间双低油菜主推品种之一。1997~2001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表现出了较强的生长优势和较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油杂1号     
中油杂1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三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已通过全国审定,是湖北省政府优质油菜工程确定的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宁杂19号"油菜属双低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油菜品种,2010年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以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浙双三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以本院育成的高产品系76389为母本(扬20089/鲁6)F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后经多代田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同步定向选育而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1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技推广》2001,(6):21-22
甘蓝型核不育两系优质杂交油菜皖油14号 皖油1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优质油菜杂交种,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株高14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9个,二次分枝5~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2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约3.8 g.硫甙31.22μmol/g,芥酸0.36%,含油量44.3%.抗寒性强,对病毒病的抗性优于中油821和秦油2号,菌核病抗性与中油821相当,耐渍性一般.1998~1999年度参加全国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7.97kg,比对照增产0.24%.适宜在长江下游安徽、江苏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