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因分析饲养密度过大,如猪、禽之间相互接触而频繁冲突,为争夺饮水和饲料位置,互相咬斗、攻击,常易诱发恶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再加上空气中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刺激易使畜禽烦躁不安。光色不适,光照过强,易导致禽的啄癖。采用黄光啄癖发生率为52%,青光为21.5%,白炽灯光为15%,而采用红光或绿光啄癖发生率为0。许多营养因素已被公认是引起异食癖的诱因。  相似文献   

2.
浅议禽类啄癖原因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啄癖是禽类的一种异常行为,啄癖禽生长缓慢,健康受损,给养禽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啄癖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加以概述。 一、啄癖的形式 啄癖的形式有强迫叼啄它禽、相互叼啄和自行叼啄等三种形式,其中以强迫叼啄它禽为主要形式。啄癖在临诊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啄肛癖 啄肛癖多发于雏禽、初产蛋禽和产大蛋禽,啄肛对禽群的危害性严重,严重者可将腹腔内脏啄掏出来。 2.啄蛋癖 啄蛋癖多发于产蛋禽群中,啄蛋禽见到产蛋箱内或地面上的禽蛋即行叼啄。 3.啄羽癖 啄羽部位以被羽为最多,其次以头羽、翅羽、尾羽,在…  相似文献   

3.
一病因分析 1品种方面 品种不同,啄癖发生率有差异,如土种鸭性情好动,易发生啄斗行为。内分泌影响啄癖发生,母鸭比公鸭发生率高,开产后一周内为多发期,早熟母鸭比较砷经质,易产生啄癖。  相似文献   

4.
啄癖是禽的一种代谢机能紊乱性综合征。禽表现有啄食异物的癖好,如啄羽、啄肛等,多见于饲养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啄癖往往首先在个别禽发生,以后迅速蔓延。引起肉鸭啄癖的原因很多,如饲养密度过大(尤其是网上圈养),运动量不足;饲料成分单一而造成蛋白质或饲料中的含硫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啄癖是家禽的一种代谢机能紊乱综合征,多见于饲养条件不好的情况。禽表现有啄食异物的癖好,如啄羽、啄肛等,啄癖首先往往在个别禽只发生,以后迅速蔓延。引起啄癖的原因很多,如鸭饲养密度过大,运动量不足,饲料成分单一而造成蛋白质或饲料中的含硫氨基酸、矿物质(如钙、磷、锌等)和维生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不足,饲料中的食盐缺乏或粗纤维含量不足,饲喂时间不固定,圈舍内通风不良、光线过强及鸭体创伤等会造成鸭啄癖的发生。啄癖多发生在育成鸭转为成鸭阶段,即开始生长新羽毛或小羽毛阶段,易造成鸭的伤残,严重影响肉鸭生长。本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啄癖的分类仅限于根据发生部位和临床症状来进行,B.W.卡尔尼克主编的《禽病学》,将啄癖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和啄头癖,并报道了一种鹌鹑啄鼻癖;甘孟侯主编的《中国禽病学》,关于家禽啄食癖的类型分为4种,即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啄趾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畜禽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将鸡啄癖分为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冠癖与啄肉髯癖5种类型;辛朝安主编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禽病学》和邝荣禄编写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禽病学》,都将啄癖分为啄肛癖、食肉癖、食毛癖、啄趾癖、食蛋癖、异食癖6种.笔者认为,随着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应该规范和统一现有啄癖类型,以适合现代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利于啄癖的研究与防治.在此,提出根据病因分类以及根据发病部位与症状统一啄癖临床类型名称的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啄癖症”的发生及防治■汪占华(河南省新野县畜牧兽医站473500)■邓莉欣(河南省新野县良种畜禽场)鸡啄癖又称异食癖、恶癖、同类相残等,它可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蛋癖、啄趾癖等。当今,随着集约化养鸡方式的不断推广,啄癖已成为规模...  相似文献   

8.
啄癖又称异食癖、恶食癖,是禽啄羽、啄肛及啄趾等恶癖的总称,以笼养鸡最常见,大小鸡只均可发生,尤其是啄肛危害最大。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析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9.
在养鸭生产中,啄癖是鸭的一种的异常行为。啄癖鸭生长缓慢,健康受损,给养鸭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对鸭的啄癖病要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相结合。如何防治啄癖的发生是养鸭生产的重要而实际问题。1啄癖的形式啄癖的形式有强迫叼啄它禽、相互叼啄和自行叼啄等三种形式,其中以  相似文献   

10.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禽类一种恶癖。主要表现为啄肛、啄趾、啄羽、啄蛋、异食等。雏禽、成禽均可发生,此病多见于鸡,轻者影响生长发育与繁殖,重者可致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是养殖成败的关键。随着禽类饲养量的逐渐增加,各种疫病在禽群中不断发生,啄癖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啄癖是禽类的一种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患禽生长发育受到阻碍,直接损害禽只的健康,对养禽业的生产和经营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常见啄癖的种类1.1啄肛癖雏禽、初产蛋禽和产大蛋的行为是该种类型的主要发病群体,如果禽群中有禽只表现啄肛就会给禽群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性,如果患病严重的会将其他禽只腹腔内脏直接啄掏  相似文献   

12.
1鸡啄癖的种类鸡啄癖的类型很多。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分为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啄尾癖、异食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最为常见。1.1啄肛癖种鸡生长期限饲,初产母鸡的子宫脱落或产双黄蛋所引发的肛门破裂易诱发啄肛癖。啄肛易引起鸡肛门脱落,甚至造成鸡肠道被啄出而死亡,或因出血而引起贫血。1.2啄头癖因公鸡相互斗殴造成鸡冠、肉垂或皮下出血,继而引发啄头。1.3啄羽癖附着在羽毛上的垫料或饲料颗粒,常常会引发其他鸡只的啄羽行为。有的羽毛未被啄掉,只是轻微受伤;如羽毛被啄拔,则会造成皮肤损伤或较…  相似文献   

13.
啄癖的病因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营养缺乏或外寄生虫等单一或综合因素引起。这种病虽然不是传染病,但如个别禽的啄癖行为未被及时发现,往往会使这种恶性行为在禽群中传播开来。啄癖严重时会给养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两起鹌鹑啄癖的病例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天津某地区的养殖户均购买同一饲料厂的饲料饲喂鹌鹑,雏鹑和仔鹑两个阶段未见鹑群有任何异常。但在使用产蛋期饲料过程中,用户一致反映:鹌鹑从70日龄左右开始出现脱肛现象,并由于引发其他鹌鹑的啄肛行为而发生陆续死亡,以1000只鹌鹑群为…  相似文献   

14.
啄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 ,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同类异食现象。常发生于密度过大的鸡群 ,无论是何季节、何品种、何种年龄段都易发生 ,笼养或密集型饲养发生率更高。啄癖的形式很多 ,常见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蛋癖和啄鳞癖等 ,其中以啄羽癖最为多见。鸡群一旦发生啄癖 ,若不及时加以控制 ,就会影响到全群 ,引起严重的互啄现象 ,给养殖户带来很多的麻烦 ,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较全面地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 ,提出合理的防制措施 ,现就鸡啄癖发生原因及防制方法作浅析。1 啄癖主要表现鸡啄癖最常见的是鸡群相…  相似文献   

15.
鸡啄癖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鸡生产中,鸡的异常行为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以啄癖危害最大。据报道,某鸡场的鸡因发生啄癖,到了3月龄时使1000余只鸡致死,啄癖发生率高达85%,死亡率53%,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防制啄癖发生,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一、鸡啄癖的类型及发生的特点 1.鸡啄癖的类型 鸡啄癖的类型很多,如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啄头癖、啄蛋癖、啄肉癖、啄尾癖、异食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最常见。 2.鸡啄癖发生的特点(1)龄期差异:不同龄期的鸡均可发生啄癖,但以雏鸡阶段最常见。(2)品种差异:轻…  相似文献   

16.
啄癖症病因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营养缺乏或外寄生虫等单一或综合因素引起。这种病虽然不是传染病,但如个别禽类啄癖行为未被及时发现,往往会使这种恶性行为在禽群中传播开来。啄癖严重时会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的损害。现将发生在鹌鹑的两起啄癖症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鸡啄癖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 《中国家禽》2001,23(9):24-24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的有啄羽、啄趾、啄背、啄肛、啄头等,轻者使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如不采取措施,啄癖会很快蔓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啄癖的原因很多,本人结合多年的经验,得出如下几条主要原因及所对应的治疗、预防方法,以介绍给广大养殖户。1 发生原因1.1 饲料搭配不当。若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纤维素易引起啄肛;氨基酸中的含硫氨基酸缺乏易导致啄羽、啄肛;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会引起啄蛋;日粮单一,饲喂量不均或搭配不当,会导致微量元素(Cu、Fe、Mn、Zn、Se等)和维生素缺乏而引起啄癖。1.2 饲…  相似文献   

18.
1啄癖的形式有强迫叼啄其他禽、相互叼啄和自行叼啄等3种形式,其中以强迫叼啄其他禽为主要形式。啄癖在临诊上有啄肛、啄羽、啄趾爪、冠和肉髯等。2原因分析日粮中玉米含量偏高,蛋白质缺乏,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缺乏。维生素缺乏,如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D缺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如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食盐缺乏等。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偏低,禽无饱食感。舍温、湿度不适,通风不良,当温度过高且通风不良时,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上升,破坏禽  相似文献   

19.
收稿日期:2001-09-26笔者从事禽病门诊工作,经常到公司饲料销售网点巡诊,期间,发现农村养殖户饲养的鸡群发生啄癖现象较为普遍,常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鸡发生啄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以及笔者在实践中对此病的认识和理解,作一简要剖析,欲与专家、养殖户共同商讨,以便从根源上杜绝本病的发生。啄癖是鸡正常啄斗行为的变异,对养鸡生产危害很大。鸡群中常见的啄癖现象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蛋,以及异食癖等。鸡啄癖的发生与饲养环境、营养代谢、管理和饲养方式有关,与鸡自身的遗传、生理、习性有关,也与疾病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啄羽癖是一种新型禽病,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变得日益普遍而引起重视。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就鸭子啄羽癖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一探讨。 随着养鸭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规模化养鸭的不断增加,在饲养过程中生长的各个阶段都经常会出现互啄等不良现象,多发生于幼雏鸭换羽阶段和产蛋鸭换羽期以及盛产期,尤其是当年高产群最易发生,冬春多见。主要表现相互啄食羽毛,一旦发生,很快传开,严重者肛门羽毛、尾羽、背羽全部被啄光,翅肤裸露,更进一步就会引起啄皮、啄肉、啄肛,轻者造成胴体品质下降,重者造成被啄者致伤或致死,同时有些个体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消化道堵塞而死亡,直接影响了养鸭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